第四百三十五章 第六營,【陶器營】

作者:南宮我夢
於臨近傍晚時,修築營寨的活兒停下來了。

  李孟羲去看營寨修建的情況如何,他轉了一圈看到,所謂的寨牆,就是土堆的一個坡,坡半人高,根本就不是牆的形狀,只是土坡。

  然而這樣的坡就夠用了,足以防禦直射的箭支,哪怕是到熱兵器時代,人高的一堵土坡,防禦機槍子彈也能防禦的下來。

  民夫們挖的土坡圍起了很大一圈的營寨,寨牆除土坡以外,另外的兩種結構分別是插在地上的木樁子,木樁子一根接一根構成了牆體,木牆有了一些李孟羲記憶中真正軍寨的模樣,如果,牆後再多幾個哨塔,牆外邊再插一些尖銳的木刺,就更像了。

  嗯除了木刺,還可以挖溝,對,溝!

  想到這兒,李孟羲突然意識到,好像哪裏出問題了。

  木牆裏外各有配置,土牆也一樣的。

  剛從土牆那邊過的時候,發現土堆裏外都有溝壑,這是因爲挖掘時是從兩邊挖的,然後土鏟到中間,堆出了土坡,自然土坡兩邊會有一條深溝。

  很顯然,民夫們這個作業方法是不對的,寨牆裏邊不能有溝的,不然敵軍圍過來,我方靠近寨牆去禦敵,一條溝擋在前邊,多有不便。

  溝在營寨裏邊,不妥,但溝要是挖在牆外,非常妥當。

  土溝在牆外就跟護城河或者護城壕溝一樣,能給敵人造成麻煩。

  所以,就地挖土壘牆時,不能雙向作業,最好是單向作業。

  這樣,土牆壘好,貼着土牆外邊就有了一條土溝,牆裏邊則沒有。

  得到了一點知識,“建造臨時營地,撅土壘牆之時,應【單向做業】,壕溝留於之外,可起護城河之效,牆內不可留溝,以免干擾防守。”

  營寨除土坡木牆之外,第三種構成是可活動的車陣。

  以前還不怎麼注意,現在大量車輛全集中到一起再一看,視覺衝擊感極強,一大片都是停着的板車。

  板車沒數,也不知多少。

  出涿州時,車帶了三百輛,現在肯定遠超過這個數。

  文安縣破城戰之後,青雲山黃巾投降之後,兩處的黃巾糧草淄重什麼的全成義軍的了。

  時間這麼久了,木匠營每天做板車沒停過,平均一月二十輛至三十輛還是有的。

  更大的一部分補充是遊騎商隊,板車是民間尋常工具,只要遊騎商隊遇到個村落,必然能買到板車。

  遊騎商隊一天頻繁各處補給十幾次不止,一天就能有十幾輛板車的進項,多的時候可能更多。

  匠營早已滿配板車,拉木料拉工件放帳篷還有拉人的空車全都夠了。

  婦孺營的車也夠了,足夠讓所有走不快的小孩子們上車由大人拉着走,以免拖延了行軍。

  漁營也滿配。

  屠匠營板車配了五輛,屠匠營,人才不到三十個,配五輛車,很充裕。

  再就是最後成立的養雞鴨的車,雞鴨車八輛,牲畜車三輛。

  麥芽糖生產廂車,有八輛。

  車多到一定程度,極大提高了義軍的後勤能力和行軍能力。

  首先來說,一輛空板車,拉不多人,只拉三個,一人拉三人,能跟得上淄重隊的速度,不會掉隊。此時,一人拉車三人歇,等於是四個人行軍,只一人地上走,只消耗一個人的體力。

  拉車的人拉一截之後,再換另一個人來,第一個拉車的人則歇着。

  這種輪換方法,等於讓體力利用效率提高了三四倍。

  體力利用效率提高了三四倍意味着什麼,意味着長途行軍時,能走更遠的路,走同樣的距離,平均消耗的能量就更少。

  消耗體能少,放在現在,就等於省糧食。

  體力利用效率提升三倍,意味着就省了好多的口糧。

  早上都是喝了一碗粥,然後一走一天,跟着一天之中,拉車一個時辰,再坐車上三個時辰,這兩下一比較,就很容易比較的出,拉一時辰,歇三個時辰更不容易餓。

  不容易意味着,可以用更少的口糧維持住民夫最低日常所需的能量。

  板車,口糧,這兩個八竿子打不着關係的東西,意外有着緊密關聯。

  板車能節省五分之一的口糧支出,甚至能節省更多,事實就是如此。

  這是工具帶來的優勢。

  由此關聯到一個問題,百姓逃荒的時候,拉着板車逃荒好,還是走路逃荒好。

  可以簡單算一下,按一家大人四個算。

  那麼,按一人拉車三人坐車,然後一個時辰輪換一次的輪換順序,則可把日人均走路的消耗,降低四分之三。

  與此同時,拉車相比單純走路,更耗費力氣一些。

  古代路況雖說不好,但架子車就是適應古代路況的車輛,完全能夠在古代路況下行駛。

  趕路四分之三體能的節省,和拉車時體能消耗的增加,兩下一抵消,大致,依然可以降低四分之趕路的體能消耗。

  在絕境之時,四個沒什麼力氣的各自分開走的流民,最終會倒在半路。

  但如果有架子車,四個沒什麼力氣的流民,兩個人拉車,兩個人車上歇息,一替一截,還能繼續往前走,並未至完全山窮水盡。

  有時,能往前多走個三五里路,說不定前邊就有人煙,有喫的,就是活路。

  綜而述之,通過粗略的計算可知,逃荒的時候,帶着架子車逃荒活下來的概率,比不拉架子車逃荒的概率大不少。

  逃荒什麼的,可能用不上。

  但義軍中很多流民,流民跟着大軍到處浪蕩,不是逃荒,也是漫長的不停的行進。

  板車能提高行進能力,還能省一些糧食消耗,計算可知,越多板車,後勤壓力越小。

  哪怕,往最小了算,板車就能平均省下人均十分之一的趕路能量消耗呢。

  一天假設走四十里,這四十里路,假設說需要消耗一個饅頭的能量的話,那麼,板車節省下十分之一趕路的能量消耗,就是等同於,節省了十分之個饅頭。

  軍中萬人,每天,就節省下千個饅頭。

  千個饅頭,能養千個人。

  一千人的口糧省下來了。

  這可是是一千個人口糧。

  這筆賬一算就能知道,軍中板車越多越好,多到兩人配一車,則最好。

  一人拉車一人坐車,車上坐一人,跟空車差不多,人拉空車,多消耗的能量纔多少一點,轉換成糧食消耗,也沒多少一點;而一個人走四十里路消耗的能量則是極多,轉換成糧食消耗,少說有半個饅頭。

  由此不難得出一個古怪的結論,缺糧食,就多造板車,板車越多越省糧食,簡直詭異。

  義軍板車存量已基本滿足所有運載和生產需要,已然開始把多餘的板車派發給民夫,平均一輛車節省下來的人均體力消耗,換算成糧食,大概每日一個饅頭。

  【板車,一人拖三人,四刻一換,一日,可省人均趕路之四分之一體力損耗,因體力損耗減少,故能減少糧食需求。

  既,板車非只是運載工具,更是減省體力之工具。】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