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戰地醫護隊與醫用膠布

作者:南宮我夢
自戰後歸來一直不見關羽,李孟羲想跟關羽討教下無鋒鳴鏑的用法都找不到人。

  但當李孟羲拿着不多的十幾只雞蛋送去傷兵營的時候,意外看到關羽也在。

  “關將軍也在。”李孟羲笑着跟關羽打招呼。

  雞蛋放在田卜的車上,李孟羲和關羽附近找了地兒準備聊聊。

  “羲兒,此戰我麾下騎兵,死四人,傷九人。

  有一人槍刃入腹,血流不止,戰後等擡十幾裏還未回營,半路已流血至死。”關羽看着李孟羲,鄭重道,“再出戰,軍醫應當跟着一起走。”

  “奧!”李孟羲點了點頭,“確是如此,此中疏忽也,軍中有軍醫還不夠,應立戰地醫護隊。”

  關羽的話倒提醒李孟羲了,雖說軍中醫療力量在逐步增強,可後方戰地醫院歸後方,有時領戰兵和後方大部開外出十幾裏作戰,萬一有誰有什麼嚴重外傷,十幾裏擡回來,流血也流死了。

  就拿此次來說,李孟羲回憶了一下才想起,好像此次去和黃巾作戰,不說帶軍醫了,連擔架都沒帶。

  沒帶擔架,關羽麾下的傷兵是怎麼擡回來了,難道是一人拎腿一人抱頭像擡屍體一樣擡回來的嗎。

  如果是這樣,說不定傷兵的死,就是因爲擡法不對,讓傷口更撕裂,加速了失血而造成的死亡。說不定,如果有擔架擡着,不會容易牽動傷口,就不會死。

  李孟羲給隨作戰隊伍隨行的軍醫命名爲戰地醫護隊,名字雖拗口,關羽倒是能完全理解意思。

  隨作戰部隊同行的軍醫,其面臨最多的情況,是處理緊急外傷,而不是其他,比如緊急止血,緊急縫合傷口,拔個箭頭之類的,而不會是治什麼頭疼腦熱。

  所以,李孟羲結合前世見識和義軍中現在實際環境,又和關羽討論了一番,他制定出了初步的戰地醫護制度。

  “【戰地醫護隊】指隨作戰隊隨行之軍醫隊。

  戰兵出戰,帶兵甲箭支,而醫護隊攜行之具,爲烈酒,爲繃帶,爲縫合所用之羊腸線,縫針,爲隔絕戰場揚塵之帳篷,爲擔架。故,醫護隊進發,當帶齊諸救護之物,又因軍中軍醫少,而醫護物資衆多,徒軍醫數人帶物資數十,拖累矣,應派戰兵兩什,協爲揹帶。

  廝殺之後,死傷有時多矣,而隨行醫護人手不足,不能盡皆救治,輕傷員則應送回營中再行救治。此時,自戰場送傷員至軍中,需擔架。

  擔架之用,在於穩妥舒展,穩妥則少顛簸,舒展則少牽動傷口,少顛簸則少失血,少牽動傷口則不至使傷情更重。

  一戰傷數十上百,則或需數十上百擔架,若只帶擔架數副,則遠不足用。

  故,行軍之時,戰兵除帶兵甲箭支,還應帶足擔架。

  按二十人一副擔架,則千人應帶擔架五十。

  至戰場,擔架就地拋下,並不影響作戰。”

  戰地醫護工作之重要工具爲繃帶,次要用具是酒精,再次爲止血藥,如果想讓救護水平再提高,帳篷必不可少,戰場環境人馬踩踏的,到處飛塵,此環境飛塵無數,天然容易造成感染,所以一頂能隔絕灰塵的帳篷,能製造一個少菌環境,關乎到傷兵救治成功率。

  軍中現在有75度以上的超烈酒,外傷消毒水平超過同代不少,軍醫田卜至少也知道了細菌原理,會把繃帶之類用沸水沸煮,又進一步降低感染。至於止血之金瘡藥,金瘡藥李孟羲不懂,一點能提供幫助的都沒有,但軍醫田卜算得上是名醫能手,其水平絕對超過漢末醫者的平均水平,田卜自己做的金瘡藥,不至於說多頂級,但也不至於差太多。

  種種因素相加,義軍的醫療水平已超過同時代其他軍隊一截。

  如果再加上超越時代的羊腸線縫合技術,以及正在研究中的斷腸縫合術,更是放眼時代,幾無敵手。

  傷兵死亡率降低,意味着傷亡的減少,意味着老兵會更多的積累下來,變相的提高軍隊的精銳程度。

  正巧在傷兵營,李孟羲意識到傷兵營本是自己份內,自己卻把戰場救護這麼重要的事疏忽了,劉備等人也好,軍醫田卜也好,他們見識有限,想不到戰場救護情有可原,但李孟羲覺得,自己把這事忘了,有些不應該。

  審視自身,李孟羲覺得,自己好像對醫營關注不夠,想到以往,整天往匠營跑,卻沒往傷兵營跑幾回,工匠營改進優化調整不窮,傷兵營卻乏善可陳。

  想到可能傷兵營還有更多的疏漏未曾察覺,正好現在有空,李孟羲便邀關羽一同去看看軍醫們怎麼給傷兵救治的。

  兩人一道來到傷兵營地,所謂的傷兵營地是多帳篷,地面較他處乾淨整潔許多,往來走動着一些傷兵和醫師的地方。

  傷兵營的帳篷一樣是爲了降低感染,帳篷就像是個小屋子,屋子裏屋子外,哪裏灰塵多,不言而喻。

  李孟羲和關羽找到軍醫田卜的時候,田卜正在拿稠布繃帶往一個傷兵腹部傷口纏裹。

  看田卜纏這麼一圈又一圈的,李孟羲不心疼綢緞也覺得這個包紮方法,好像有點問題。

  繃帶一圈一圈往腹部纏,繁瑣不說,還不一定能纏的緊,必然會鬆會往下掉,而要是用力纏緊的話,則能有限避免繃帶下滑,可過於用力,就把傷口勒到了。

  目光再往帳篷中其他傷兵處看,李孟羲看到帳中傷兵,不管是腿受傷還是胳膊受傷還是哪裏受傷,毫無例外,都是用繃帶纏了一圈又一圈。

  相關記憶於此時回憶了起來,前世,手上有了小口,好像用的是創和貼啊……

  不僅小口用創和貼,大的外科手術,也用膠布把繃帶粘在傷口處,這樣不僅牢固,貼合嚴實,而且便於操作,不用一圈一圈纏。

  (醫療膠布啊。)李孟羲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醫療膠布,顧名思義,其本質是膠布,帶有膠布的繃帶。

  膠,李孟羲還是想到了木工營用魚膠糊船底,這是李孟羲目前所知的唯一古代膠材。

  用魚膠可以製作醫用膠布嗎,李孟羲有些不確定。

  首先,魚膠是非常粘的,有一次,弟弟小磚拿了一坨魚膠捏着玩,睡覺的時候也拿着,然後第二天起牀,魚膠幹了,小磚手指頭都張不開了,嚇哭了都。

  魚膠的粘度非常不錯。

  就是有一點,李孟羲有些擔心,魚膠是膠原蛋白,營養豐富的有機物,如果用魚膠製作醫療膠布,那麼,會不會存在魚膠容易滋生細菌,反而使傷口增加額外感染風險的可能。

  李孟羲拿不定主意,便把想法說與軍醫田卜。

  田卜露出思索模樣,他低頭看了看手中一截手臂長三指寬的繃帶,如果傷口半指長,只要用兩指長的一截繃帶在兩頭塗上魚膠,然後貼傷口上,等魚膠幹了,就能牢牢粘上了。

  至於說魚膠容易滋生敗腐污穢,這的確是個麻煩,要解決倒也容易,第一,魚膠並不直接接觸傷口,煮熟的魚膠短時間內也不會變得髒污,只要勤換就行,三兩天換一次繃帶,就能讓魚膠繃帶髒污之前就給換掉,這個更換頻率,和例行繃帶更換頻率正好一樣,正好就解決了繃帶污染問題。

  田卜把想法告訴李孟羲,李孟羲一想也是,只要換的勤,就不存在魚膠污染細菌的問題了,在其污染之前,就給換掉,相當安全。

  又一件新事物敲定。

  “【醫用膠布】,膠用魚膠或其他膠,膠與繃帶相合,極便利,包紮傷口時,一貼一按既可,不必繃帶層層纏縛,且膠布牢固,不易滑落,且輕便,不影響活動,尤其戰兵,若一戰兵手只有輕傷,軍醫用綁帶在其臂纏縛數層,則笨重不堪,及其上陣,手臂沉重不便,廝殺之中繃帶萬一再開,此人或許因此喪命。

  而用醫療膠布,繃帶一小塊,傷處一貼,則能蓋住整個傷口,且輕便不影響靈活,更不會如繃帶一般,萬一散開,不利搏殺。

  再有,醫療膠布還能大大節省布料損耗。

  若無醫療膠布,腹部一傷口,需剪繃帶三圍之長,自腹前繞背後,綁紮數圈。

  而用醫療膠布,只需繃帶一掌長,此耗用尚不足數圈之十之一二。

  魚膠乃易滋生細菌之物,至於避免魚膠反使傷口感染,勤換繃帶,既可無礙。”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