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器械整備

作者:南宮我夢
攻城椎承受的攻擊主要來自於四種,一是箭支,二是火,三是落石,四是金汁和滾油。

  以攻城椎的體量,木板又厚又密,防禦箭支足夠。

  至於火,唐宋以後有勐火油,一桶勐火油從城頭倒下來,澆了攻城椎滿車,然後再丟一把火把,轟的一下,攻城椎直接就被燒着了,勐火油尤其可怕。

  如今漢末,守城方不太可能弄到勐火油,漢末能找到的最接近勐火油的引火材料,是桐油。

  桐油也是一把火哄的一聲就着,但桐油火勢雖勐,不比勐火油迅勐,因而,攻城椎遭遇桐油時,事先做好防護則能有效避火。

  事先準備可以是在攻城椎頂部增加蒙層,比如生鐵皮。鐵皮軍中現在沒有,也就沒辦法用金屬蒙皮。

  除了蒙皮之外,還可以往攻城椎上潑水,煳溼泥,也可以防火。

  尤其是溼泥,效果極好。

  而後,攻城椎需要防護落石,需要攻城椎有足夠的強度,以李孟羲看來,四輛攻城椎又大又皮實,堅固不成問題。

  至於最後一點,攻城椎要防護金汁熱油的灌頂攻擊,這就需要攻城椎頂部足夠密實,水浸不透。

  李孟羲跳下攻城椎,走到下邊,走到棚頂下,擡頭往上看,他看到棚頂裏邊嚴嚴實實的蒙了一層牛皮,一眼就看出是牛皮,因爲牛毛都沒刮呢。

  難怪從外邊看,裏邊黑咕隆咚的,光線全被擋住了。

  按測試流程,此時應該拿一桶水從上邊倒下來,看會不會有水漏下來。

  但李孟羲一看牛皮蒙的密不透風的模樣,就覺得大可是不必試了。

  外邊反正還得煳泥巴,泥巴這玩意兒緻密性非常好,也能隔絕金汁滾油什麼的。

  檢查完畢,攻城椎沒得問題。

  李孟羲從攻城椎裏走出來,告知衆人說,“活點溼泥巴,明日攻城,上邊煳上一層,防火兼能防金汁灌頂。”

  一旁衆人記下了。

  李孟羲看向魯犁,問,“木傘呢?”

  “這兒。”魯犁招呼一旁木匠,擡過來一架傘狀的巨型器械。

  器械就跟小商販們用的大遮陽傘差不多,形狀差不多,大小差不多,高低也差不多。

  用布料做一個大傘狀的東西倒簡單,可用木頭來做,怎麼做出來的,李孟羲擡頭看着木傘,分外好奇。

  木傘平放地上,李孟羲得以湊近細看究竟,他看明白了,木匠們是用麻煩的茆榫結構把木板給拼湊成傘面的。

  數了一下,傘成八面,是由八塊木板拼成的,每塊木板大小差不多大。

  李孟羲很驚訝,木匠營的工匠們技術力原來這麼強的嗎。

  木傘是用來給戰場救護隊用的,其作用主要是給救護隊提供必要的防護,也就是,要防箭。

  李孟羲摸着木傘邊緣,木傘傘面厚兩指,看起來很厚實。

  “魯犁,這是什麼木頭?”李孟羲問身後站着的奴隸。

  “是榆木。”魯犁答到。

  榆木,俗稱榆木疙瘩,榆樹這種樹紋理密實,在常見樹種中屬於比較堅硬的木頭,毫無疑問,同等厚度的榆木比柳木防禦力強的多。

  李孟羲覺得還是得試一下,救護隊身無片甲,手裏又沒有盾遮掩,木傘如果防禦力不夠,救護隊的戰場生存就成問題。

  軍中力道最強的大黃弩取來,離五步,對木傘直射。

  弩機扣動,弩弦碰的一聲響,弩箭嗖的一聲飛出,篤!的一聲響,弩箭釘在了木傘上。

  前去查看,看到鐵弩箭竟然射穿了木板,半個箭頭都透了出來。

  防禦失敗了嗎?

  不防禦成功。

  跟鎧甲一樣,敵軍攻擊不管是刀砍槍刺,還是弓弩攢射,破開鎧甲,不一定能對我造成有效殺傷,攻擊穿過鎧甲,穿深一釐米以上才能造成有效殺傷。

  攻擊穿甲一釐米,才能穿過鎧甲縫隙,穿過衣物,穿過人體外層皮膚和肌肉,才能對要害造成傷害。

  不然,一刀下來,鎧甲是砍破了,刀也的確是砍到身體了,可只在皮膚上劃了一個小口,這算什麼有效傷害。

  這般小傷,不會對甲士戰鬥力產生什麼影響。

  鎧甲如此,防禦器械也是如此。

  不是說器械被射透了,防禦就失敗了。

  器械被射透,箭卡到器械上不行,還得穿過來,穿過來不行,箭還得保有一定速度,這才能給藏於器械下的人造成殺傷,不然,箭穿過器械之後,力道減的連層布衣都穿不透,還有個鬼的殺傷力。

  縱述之,力道最強的大黃弩在五步近的距離抵近直射,不能射穿木傘棚頂,此防禦力已足夠抵禦大多數攻城時面臨的箭雨攻擊。

  器械妥當,明日便可攻城。

  木傘若說不足,也還有不足,木傘太沉了,一人扶不住,兩人扶也不甚穩當,平地上還好,就怕戰場上使用的時候,萬一一個歪斜,傘倒了,救護人員全暴露在了箭雨之下。

  爲此,李孟羲覺得得加個穩固結構,給傘多加兩三個腿,讓傘就算歪,也只是支在地上,而不會倒。

  攻城器械已經打造完了,木匠們沒活兒幹了,正好來改進一下木傘。

  轉眼,天色將晚。

  因明日就要攻城,連日來頻頻操練,士卒勞累,所以,今夜就讓士卒們早早休息。

  夜裏,李孟羲跟着過去關羽巡營的時候,因爲天還早,發現好多士卒根本就不睡,而是在瞎扯。

  李孟羲告訴關羽說,“士卒不能自制,還是得管教。

  就如之前木匠營,木匠們爲得賞糧,起早貪黑,毫無節制。

  當時我和玄德公商議得,此不妥。

  木匠們平日起早貪黑倒也罷了,可若是打造器械時,若依然勞累無節制,則其精疲神勞,打造器械之時,豈能不恍惚而生錯?

  萬一至攻城時,器械因些微小錯而不能用,豈不坑害無數士卒。

  故,我與玄德公之前議定,無論工期多緊,任多繁重,匠營衆人早起不得早於天亮,晚息不得晚於……額,十點。

  日中,必留一個時辰與匠人歇息,此時匠營衆必須休息,任何人不得忙碌。

  此爲保障器械精良無錯之法也。

  方纔,關將軍與我巡營所見,明日攻城士卒,夜裏閒談不休,不養精蓄銳,到明日攻城,其身困神乏,不就反害己身?”

  關羽聞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士卒不能自制,則以軍令制之。

  關羽於是找了根鞭子,再去巡營,看誰大半夜不睡覺,閒扯澹,直接進帳吼人。

  關羽的咆哮聲迴盪營中,衆士卒趕緊爬上牀睡覺,不再敢瞎扯。

  李孟羲發現的這一處問題,其實很重要。

  拿專業的拳擊比賽來說,比賽前一天,選手們肯定會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不然到了擂臺上,注意力不集中,反應又慢,容易被人家ko。

  兩個體能力量技巧和經驗相等的對手,一個前一天休息充足,一個沒休息好,那麼,差別是極大的。

  拳擊比賽如此,冷兵器戰場上生死搏殺也是如此,休息充足一點,反應就快一點,說不定就是生死之間生與死的區別。

  由此還凸顯了軍中另一處更大的不足,沒有熄燈哨,滿營士卒都沒有早些休息的自律。甚至可能有些傢伙,不去管他,他整夜湊在篝火邊燒麥子喫。

  然後第二天攻城了,這傢伙一夜沒睡,哈欠連連的就去攻城了。

  這麼一個精力不濟的傢伙,最大能造成多大的危害呢?

  如果這廝是給主帥趕車的,因爲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然後車上一顛一顛的打盹了,路又險,是山路,一下把主帥給連車帶人給帶到懸崖裏去了。

  危害再小一些,這個夜裏不睡覺的廝,是給上將潘鳳餵馬的,可是因爲瞌睡,太困了,就偷個懶,不餵馬了,躲一邊睡覺了,說睡一會兒起來再喂。結果,一不小心睡過頭了,馬也忘餵了。然後上將潘鳳騎着餓馬去戰華雄,馬力不濟,被華雄一刀砍了。

  虧不虧?

  再小一些,這個整夜不睡覺的傢伙,是木匠,第二天這傢伙打造攻城器械的時候,瞌睡的不行,綁攻城梯的時候,心不在焉的,梯子綁的不緊。於是,攻城的時候,攻城隊的擡着梯子攻城,梯子沒摔兩下,就散架了。

  這一個負責綁梯階的傢伙,他一馬虎,得害死何止百十人。

  再小一些,這廝啥也不是,就是個攻城的普通一卒。

  一夜不睡覺,第二天必然哈欠連連,哈欠是擋不住的。

  衆所周知,打哈欠的時候,眼看不見,耳朵也聽不見。

  這傢伙頻頻打哈欠,他正打哈欠,突然一支流箭來,別的聽見流箭,趕忙閃避,就他沒聽見,然後他就死了。

  毫不過分的說,熄燈哨聲可以大幅度降低戰時人員傷亡。

  熄燈號並不是簡單的宵禁,宵禁是,不讓人隨意出帳亂跑,對帳篷裏的人睡覺還是說話,不管的。

  所以,除宵禁令,熄燈令也必須有,士卒不能自律,則以軍法強律之。

  熄燈哨是因爲有燈有哨,可古代,沒有電燈啊,可稍微改一下,不妨改爲【息聲哨】。

  息聲哨一響,該休息的必須休息,誰嘰嘰喳喳個不停,軍法從治。

  於當夜,李孟羲於兵法中記下息聲哨一節相關,算是爲宵禁令增補了更詳細的內容。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