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破解皇甫嵩的屈兵之計

作者:南宮我夢
日頭漸高起,官軍營寨之中,官軍將士終於喫罷了早飯。

  而後,依照既定方略,皇甫嵩預備領兵騷擾涿州軍,以疲勞涿州軍,以成疲軍之計。

  皇甫嵩調集軍中騎兵,分成數部分,集結四門,接着,突然令下,官軍騎兵奔涌出營。

  剎那之間,蹄聲大作。

  涿州軍車陣之後,隨便找了個避光的地方躺着休息已經睡着了的李孟羲,一下被從睡夢中驚了起來。

  一骨碌起身,李孟羲警惕大作,手立刻就摸向了腰間短刀。

  擡頭看,眼見周圍士卒,略有慌亂模樣,被驚擾了睡覺的李孟羲皺眉起身,要弄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很快,李孟羲就弄明白了到底發生了何事。

  官軍想造反!

  官軍騎兵從營寨裏衝了出來,繞着營寨在繞圈!

  不老老實實呆在營寨裏,莫不是想突圍?!這不是想造反,是想幹什麼?

  本來就沒休息好,剛睡着,就被吵醒了,李孟羲大氣。

  在車陣之後,李孟羲警惕的看着官軍繞營奔馳的騎隊,李孟羲心說,官軍突圍也好,直接殲滅皇甫嵩部,反而省事。

  官軍騎隊仍在奔馳,蹄聲隆隆,人馬喧囂,馬蹄揚起了滾滾灰塵,風一吹,烏煙瘴氣。

  李孟羲本以爲官軍是要作勢突圍了。

  可等了老半天,官軍騎兵仍在繞圈,並且只圍着官軍自己的營寨繞圈,絲毫不靠近車陣。

  時間久了,李孟羲大感疑惑,官軍行爲反常,並且……騎兵繞寨奔走,不攻不近,這種操作,李孟羲覺得很是熟悉……

  是了,爲防官軍夜襲,昨夜,張飛關羽也領着騎兵繞着官軍營寨,驚擾了一整夜不止。

  兩下操作一樣。

  昨夜,義軍繞官軍營寨環繞馳走,目的是爲了以攻待守,是爲了防備官軍夜襲,同時,也可使官軍一夜驚擾,不能安然休息。

  耗百騎之力,使官軍數萬一夜不能安穩,百騎頹官軍數萬,可成屈兵之策。

  站在皇甫嵩那邊考慮,官軍騎兵此番出營,應該不是以攻待守,皇甫嵩令騎兵出寨,等於是讓騎兵失去了營寨保護,暴露在外。

  那麼官軍異常行爲便只有一個解釋了,他皇甫嵩,在用屈兵之計。

  到這裏,李孟羲眉頭緊皺,他目視着煙塵中衝馳不休的官軍騎兵,心中疑惑。

  皇甫嵩欲用屈兵之法,爲何皇甫嵩要用屈兵之法?

  如今雙方態勢,皇甫嵩爲困守,騎兵爲皇甫嵩突圍之最重要戰力,若皇甫嵩真想突圍,不該是令騎兵繞營奔馳徒耗馬力,再跑上一兩刻,戰馬體力大爲消耗,衝鋒都沒衝勁了。

  李孟羲若有所思,看來皇甫嵩今日並不打算突圍,若突圍,應該是步兵先出,步兵先攻向一處車陣,而後騎兵衝擊薄弱。

  既然,皇甫嵩出動騎兵,不是爲了今日突圍,所剩便只有一個可能,皇甫嵩欲假作突圍,實則意圖調動涿州人馬,疲憊涿州軍士卒。

  而後,待涿州人馬疲憊,戰力一屈再屈之時,皇甫嵩必會發難。

  李孟羲心想,若自己是皇甫嵩,若突圍,肯定夜裏突圍。

  想到這裏,李孟羲眉頭一挑,他突然驚覺,昨夜,涿州軍先了皇甫嵩一步,絕了皇甫嵩夜襲之可能。

  可今夜,萬一皇甫嵩依然要趁夜襲擊,不得不防。

  再一想到四面合圍已成,皇甫嵩若只派少部分輕銳騎兵來襲,等於送死。

  皇甫嵩全軍夜突,官軍數萬人馬趁夜想突圍,這纔是大麻煩。

  夜裏,兵馬調動緩慢,夜裏指揮和聯絡也麻煩。

  夜間作戰,大頹戰力,對雙方來講都是一樣。

  可於攻守雙方不同的戰略目的之下,夜戰對想突圍的皇甫嵩部,更有優勢。

  在白日,皇甫嵩若突圍,他一動,涿州軍立知其動向。

  可夜裏,皇甫嵩突圍,涿州軍便只能知其突圍,只能聽見人馬紛擾之聲,卻一時半會兒,弄不明白皇甫嵩到底向哪邊突圍了,甚至弄不清皇甫嵩分了幾個方向突圍。

  於是,皇甫嵩只需用千餘死士向各向作突圍之狀,漆黑一片之中,涿州軍只知接敵,卻不知接觸的並非皇甫嵩主力,只了了百十多人。

  於是,夜色掩護之下,皇甫嵩能得以隱藏主力動向,出其不意,合力攻向一處,大大提升突圍成功之可能。

  李孟羲眉頭緊皺,若皇甫嵩夜裏突圍,黑漆漆的夜裏,極難殲滅皇甫嵩所部,必有人摸黑遁走。

  但有一人遁走,涿州軍必受其累。

  應該設法防備夜間,謹防皇甫嵩夜逃。

  可思來想去,車陣已擺好,沒有多餘的人力再去加強防禦了,兵員空了。

  縱是用據馬之類的想加強防禦,杯水車薪了。

  突然,李孟羲勐然想到了什麼,他立刻回身看去。

  身後都是遮擋的人影。

  皺眉,穿過衆人到後邊去,走了十來多步,李孟羲看到了民夫們挖的半深不淺的溝。

  溝的一邊,新翻的泥土堆在那裏,堆了一道小坡。

  (若今晚以前,壕溝能成,皇甫嵩縱率軍突圍……)李孟羲笑了,“他逃不了。”

  何懼他皇甫嵩趁夜突圍!

  現在皇甫嵩突圍,義軍無壕溝爲依憑,若是等到天黑,義軍充沛之民夫人力,能挖深一人寬一人的深壕。

  有深壕橫亙,皇甫嵩再無遁逃之可能。

  形勢比人強啊,形勢比皇甫嵩強。

  戰機變化之快,快的令人措不及防,快的必會令他皇甫嵩措不及防。

  防備今夜皇甫嵩突圍的關鍵,在於壕溝,在於能否今白天一日,把壕溝挖好。數日之計,懾懼皇甫嵩,使皇甫嵩懼走,涿州軍擺脫皇甫嵩之關鍵,亦在深壕。

  看士卒衆人持着木槍,民夫衆人拿着鋤頭鐵鍬,都聚攏在車陣後防備官軍,李孟羲略做思考,認爲不用管官軍如何,新兵繼續去練兵,民夫衆人抓緊時間挖溝。

  若是,官軍突然發難,士卒離車陣近,立刻就可以投入戰鬥。

  等到一名傳令騎兵經過,李孟羲叫住傳令騎兵,然後與傳令騎兵交代了一番。

  傳令騎兵得李孟羲授意,立刻便去根據帥旗找到了人羣中劉備所在,將事情稟報。

  得到李孟羲的建議,劉備令傳令騎兵四處傳令,令,所有士卒,照常操練,民夫照常挖溝,不管官軍如何。

  傳令騎兵繞車陣奔走數週命令全軍傳達之後,很快,涿州軍不再圍着車陣枯守,士卒開始重新列隊,預備操練隊列,民夫們拿着鋤頭鐵鍬,重新回去挖溝。

  官軍這邊,涿州軍的變化完全看在騎隊中領着騎兵衝馳的皇甫嵩眼裏。

  要疲勞涿州軍人馬,怎能可能讓涿州軍安然自爲。

  見涿州軍置官軍騎兵與不顧,皇甫嵩立令官軍騎兵集結。

  只聽蹄聲變幻,李孟羲就知道,官軍又有變化。

  他上前看,看到官軍不再繞營奔走,而是騎兵聚集一起,擺了數個巨大的騎兵錐陣,錐頭正對着車陣這邊,一副欲衝殺之勢。

  可能,是官軍突然列下陣勢,嚇到了劉備,李孟羲很快就聽到了傳令兵命令全軍備戰的喝令。

  軍令如山,軍令一下達,自然,剛列好隊列訓練還沒一會兒的士卒,剛拿着鋤頭挖溝沒多大一會兒的民夫衆人,全都不得不停下動作,重新聚集車陣之後防備。

  李孟羲看着遠處列陣不動的官軍,眉頭不由皺起。

  官軍也不動,引而不發,要是防他,則就不能從容訓練從容挖溝了,要是不防他,不下令全軍防守,萬一皇甫嵩突然發起攻擊,士卒就不知到底該守不該守。

  若涿州軍有足夠多的優秀基層軍官,不用明細命令,基層軍官就能知道什麼時候防禦,什麼時候不用理會。

  但如今,說起來數萬大軍,實則涿州軍中基層軍官,那些新兵隊長,依命令行事勉強能成,要其發揮主觀能動性,則可能反應不及。

  極其麻煩,涿州軍陷入兩難境地了。

  不大一會兒,劉備過來,找李孟羲商討對策。

  李孟羲也是頭疼,皇甫嵩這一手玩的極其噁心,防也不是,不防則恐被其趁,不防也不是。

  思索良久,李孟羲想到了守城時的防守反擊之法,既,守城之時,可以突然大開城門,讓一隊精悍騎士突然殺出,能大亂敵軍攻城節奏,對守城是極大收益。

  於是,李孟羲便道,“可使關張二位將軍領騎兵入陣,與官軍對峙,使其不敢妄動。

  我軍士卒可從容操練,民夫可從容勞作,有騎隊防備,官軍縱突然發難,我軍足可應對及時。”

  李孟羲防守反擊法一出,立刻就化解了皇甫嵩的威懾。

  劉備欲言又止,遲疑,“……可兩軍騎兵對峙,萬一衝突?”

  劉備瞻前顧後的,慫的不行,生怕是跟官軍打起來,李孟羲皺眉。

  朝官軍陣勢那邊看去,目光微凝,注目良久,李孟羲道,“我軍爲難之處在於,若下令防守,則無法練兵,無法撅壕;若不下令防守,則萬一皇甫嵩突然發難,各隊士卒,或不能自起禦敵。

  此中之難,難在,恐士卒反應不及。”

  說到這裏,李孟羲忽然擡頭看向劉備,“我倒有一法,既不用士卒枯守,亦可使士卒能反應及時。”

  “法爲——延長警戒線。

  可令關張二人攜旗幟數十,於我車陣前六十步,插旗爲界。

  而後與官軍言明,官軍不過界,則相安無事,過界則必遭雷霆之擊。

  而後再下令,令軍中士卒民夫自行操練勞作,官軍不越旗,則不需防備。

  官軍越旗,則立回車陣防守。

  有六十步之遠以爲緩衝,官軍若動,我軍各隊足以集結御守。”

  李孟羲計策一出,劉備滿意了,這下,不用和官軍起衝突了,只用插些旗幟作爲戒備便好。

  劉備叫過傳令騎兵,令傳令騎兵知會關張二人,令起於車陣前六十步,立旗爲界。

  不久之後,合圍的車陣開了一角,張飛帶着精騎兩百,入陣去了。

  說是陣前六十步立旗,張飛領着騎兵,直接奔皇甫嵩臉上去了。

  到官軍騎兵陣前,張飛隨手手中槍旗用力噗的很刺到地上,而後囂張道,“以此旗爲界!爾等官軍敢越旗一步,必遭弩失!”

  皇甫嵩怒道,“某縱是越旗,能如何?”

  張飛吹鬍子瞪眼,作發怒之狀。

  可立刻,張飛臉色一變,嘿嘿笑了,“區區一杆破旗,焉能阻擋的了皇甫老將軍。

  爾要越旗便越旗,只是,我家軍師說了,膽敢越過一步,強弩萬張以待!”

  說罷,張飛喝令身後騎兵,兩邊散開,插旗去了。

  不大會兒,騎兵隔不遠就插了杆旗,隔不遠就插了杆旗,不大一會兒,騎兵回來。

  張飛等麾下騎兵皆已回趕,沉聲下令,“回!”

  一個字,便下令回趕。

  涿州騎兵離去。

  官軍衆將目視涿州軍稀稀拉拉插的在地上的旗幟,有人不忿,“皇甫將軍,俺去衝他一衝,看他如何……”

  此手持大斧的官軍將領話音還未落,突然就有呼嘯箭雨聲臨。

  一大片箭雨,明顯不是正對官軍射的,而是刻意往官軍陣前十幾二十步射的。

  箭雨極密集,休休聲急促連綿不絕,箭雨落地,箭支入土聲噗噗作響。

  受箭雨襲來的影響,官軍騎兵中,有些戰馬受驚,踢騰着馬蹄倒着想往後退,馬上騎士費力安撫。

  涿州軍的箭雨,乃是有備而來,箭雨一起,便連綿不絕射了好幾輪。

  待箭雨停,官軍騎兵陣勢之前,十幾二十步外,一條長長的箭失帶突兀眼前。

  滿地落失,箭失扎的跟草一樣密集,少說有兩千支箭射了過來,觀之駭人。

  官軍諸將見不遠的箭失亂叢,各個不語。

  方纔那個持大斧的官軍將領也不吱聲了。

  與此同時,涿州軍車陣這邊,李孟羲站在一輛板車上,他身後是弓弩隊三百,車邊是劉備。

  李孟羲手指遠處箭失落地之處,道,“看,某就說,兩虎相爭,呲牙齜目,我若不露獠牙,敵必傾軋而來。

  這不,一陣箭雨過,官軍不敢越界。

  若方纔三將軍插旗之後,未有箭雨相接,玄德公以爲,區區幾桿破旗,皇甫嵩無膽衝否?官軍諸將,無血勇之人否?

  若方纔真有官軍越界,我軍必以弩箭還擊,衝突因此而起,大戰之可能,幾許?

  就方纔,若一瞬不及,大戰避無可避也。”

  劉備深以爲然。

  又思稍有差池,便難免大戰,劉備深以爲險。

  皇甫嵩忍了又忍,還是下不了強越旗界的命令,皇甫嵩深知,騎兵乃突圍破陣利器,爲爭一時之氣,殘損騎兵戰力,殊爲不智。

  皇甫嵩狠狠地看了一眼涿州軍所立旗界和前方一地的箭支,皇甫嵩只能強忍此辱。

  官軍軍中,曹操目視涿州軍箭雨落處,細思涿州軍箭雨來臨之時機,之射擊距離,甚是精妙。

  涿州軍旗界剛立,不待官軍作何反應,立刻便有箭雨射來,且,箭雨刻意不朝官軍騎隊拋射,而射在前方。此一者,不增死傷,不使雙方衝突,二者,使威懾之效,恰足。

  官軍竟是被死死拿捏了,被逼的不得不退。

  曹操爲涿州軍精妙謀劃而歎服。

  於涿州軍車壘之中,一杆大旗之下,曹操看了一眼,隱約可見某輛板車上,站着一個小小人影。

  方纔箭雨來襲,便也是那個方向。

  必是事先早有安排,早調動了弓弩,並嚴加交代,又統力弓弩與騎兵,涿州軍騎兵回時,刻意分向兩邊撤退,就是爲了不使遮擋,使箭雨立時能射。

  必是如此嚴密安排,步步相扣。

  曹操再次感慨,涿州軍有高絕智士坐鎮,與之對敵,處處受制。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