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驚天危機與半步之幸

作者:南宮我夢
曹操欲騙殺劉備不成,只能是胡亂把話題上往旁處扯,以作掩護。

  曹操只是胡亂支應,劉備倒好,真以爲官軍使者是想交好,曹操問一句,劉備能熱絡的答三句。

  正熱絡的聊着,忽然有腳步聲近。

  劉備一廂情願的和官軍使者談的正熱絡,只顧着談,反應還不如曹操敏銳。

  曹操簡直風聲鶴唳了,一聽見腳步聲,驚覺的勐地轉頭朝帳外去看。

  曹操一有動作,劉備也就反應過來了,大概是軍師回來了。

  果然,衆目同時看向帳外的剎那,簾門動了。

  一個小小的身影掀簾而入。

  李孟羲一腳踏入帳中剎那,看到帳中情形,他稍微愣了一下。

  首先讓李孟羲意外的是,帳中有官軍使者,還有左右兩邊坐着的幾個頂盔摜甲將領模樣的人物。

  離比較近的,恰好就在簾門兩邊,一左一右。

  也就是一進來,恰好就是處於左右皆被外人包夾的情形之中。

  正因爲情形稍微有些不對,李孟羲猶豫了一下,停下不走了,他有些戒備官軍諸將,不滿的往身後看了一眼,朝後面說到,“走嘛,說了嘛,你們得走頭裏。”

  然後,就從帳外走進來兩人,兩名健碩甲士,兩名錶情尷尬的持盾甲士。

  持盾甲士進帳,一左一右走到李孟羲身旁,手中的盾也不用舉起,左邊的人,盾拿左手,盾提在腰側,右邊的人,盾拿右手,盾也提在腰側。

  左右二人護衛到位,李孟羲這才趾高氣昂的昂着頭,揹着手,目不斜視,不看旁人一眼,邁着步子卡卡就往前走。

  走動之間,李孟羲身上小號的步人甲甲片嘩啦啦的響。

  自李孟羲入帳,所有一切,曹操全看在眼裏。

  曹操表情木然,毫無變化,但心中已滿是驚駭。

  只兩刻前,來使涿州軍時,涿州軍小軍師身上無甲,只一身粗布麻衣。

  可沒多大一會兒,再來,其人竟穿上了一套厚重鐵甲。

  再有,涿州軍小軍師入帳之時,行爲極反常,像是早察覺到了有人要刺殺一樣,會入帳之後,看見夏侯惇四將,突然停住不走了,只待護衛跟進,才肯再走。

  連護衛甲士,也是持盾甲士,盾刻意朝外對着官軍諸將……

  李孟羲從曹操前邊走過,曹操目光隨着李孟羲移動,兩下錯開之時,從曹操的角度去看,曹操幾乎看不到李孟羲的身影,完全被李孟羲的兩個護衛擋住了。

  就這一個突然發現,讓曹操一看心又一沉,這必是有意準備。

  護衛遮擋之嚴,莫說夏侯惇四將驟然發難了,從簾門處一路過來,這一路,就是夏侯惇等人突然發難,縱是想以小弩偷襲,難以傷之。

  李孟羲還不知道,就走了幾步路,便把姓曹的嚇得心中惶惶。

  矮几之後,劉備等到李孟羲走近時,特意往邊上挪了一下,把矮几讓了一半讓給李孟羲,李孟羲很自然的落座,和劉備共用一幾。

  這一幕,落在曹操眼中,曹操眼神微妙,涿州軍劉玄德與這小軍師,君臣和睦非常。

  李孟羲落座之後,看向左手下位的官軍使者。

  見官軍使者還是前邊那人。

  李孟羲便問,“使者又來,今次所爲何事?”

  誤以爲李孟羲看破了什麼的曹操,因爲心虛,幾不敢與李孟羲對視。

  低着頭,曹操朝李孟羲拱手一禮,忙道,“皇甫將軍願賠涿州軍數日行程拖延之耗損,特命某前來想請,邀衆位入我營中相談。”

  一聽官軍使者說,皇甫嵩願賠數日拖延之損耗,李孟羲立刻便露出了笑意。

  果然,皇甫嵩還是明白,何爲誠意。

  都不用去想敲詐名頭,人皇甫嵩自己就把被敲詐的名頭想好了。

  既然皇甫嵩願意拿誠意來和談,那何不撈一筆。

  一想到能狠賺一筆,李孟羲開心的不能行。

  可能察覺到了笑得太過燦爛,李孟羲伸手摸了下臉,藏去了笑意。

  然後,一本正經的看着官軍使者,正色道,“嗯,既皇甫將軍能有誠意,那便和談吧。”

  曹操眼神微不可查立刻一動,馬上打蛇隨棍上,順勢直身,攏手施了一禮,“那諸位何時動身?皇甫將軍已在軍中備下席宴。”

  宴席,喫席了……

  李孟羲稍有意動,然後笑了,“前去赴宴,便不必了吧。使者,這宴,怕不是好宴吧?”李孟羲看着官軍使者,笑問。

  曹操心臟砰的又勐跳起來。

  李孟羲面上是掛着淺笑,然而看在曹操眼中,李孟羲的笑顯得極其可怕,曹操生怕面前這笑的人畜無害的小少年,下一刻突然一聲令下,帳外就衝入刀斧手數十,把自己幾人剁成肉醬。

  宴不是好宴,能是什麼,鴻門宴……

  皇甫嵩根本就沒備下什麼宴席,曹操還真就欲效法鴻門宴舊事,來一個擒賊擒王……

  曹操已不敢久留了。

  從臉上擠出僵硬的微笑,曹操尷尬道,“諸位不願赴宴,也罷。”

  “只是,這和談之事選在何地?還請小軍師定個章程。”

  李孟羲略一思考,“就在北門以外,旗界處,你我兩方,於彼處商談。”

  曹操便道,“既如此,某便回稟皇甫將軍。”

  說罷,曹操起身,欲走。

  “不送!”李孟羲隨意擺手示意任請自便。

  曹操如蒙大赦,朝李孟羲與劉備略施一禮,拔腿就走,看樣子走的很急,一刻不願多留。

  官軍使者並護衛數人皆出帳去了。

  要問李孟羲爲何不去宴席。

  搞笑呢,李孟羲還怕一入官軍大營,就被弄死了。

  爲了喫席,腦袋掉了,多搞笑。

  涿州軍一場驚天危機,還未來得及發生,便毫無波瀾的自動消弭了。

  劉備也好,李孟羲也好,都有些低估了戰爭的殘酷。

  劉備倒罷了,劉備至今爲止,依然把官軍看成官軍,未把官軍看成死敵,而官軍卻視劉備爲死敵,因而,皇甫嵩也好,曹操也好,狠毒手段說來便就來了。

  劉備因爲心態問題,視官軍便爲官軍,對官軍未有足夠戒備。

  而李孟羲又如何?李孟羲屢此三番以爲涿州軍有絕對優勢,官軍勢劣,關張二人又有萬夫不當之勇,李孟羲只要帶着關張二人,出入官軍營寨,只如尋常。

  李孟羲的底氣來源於,關張二人悍勇絕倫,皇甫嵩真要想玩什麼摔杯爲號,那麼自己逃不逃的了另說,皇甫嵩肯定必死。

  李孟羲的底氣便是,有關張二人在,隨時能跟皇甫嵩同歸於盡。

  他以爲,能跟人同歸於盡,便是保險了。能跟三軍主帥皇甫嵩同歸於盡,便是保險了。

  可李孟羲畢竟尚有青澀,他根本未想到,誰說人一軍主帥,必然會惜命,必然不敢同歸於盡?

  尤其,如今皇甫嵩已被逼至絕境,狗急必要跳牆。

  人皇甫嵩都要跳牆了,能先殺涿州軍幾個重要核心人物,再跳牆,不好?人皇甫嵩想不到?皇甫嵩正人君子,或許能想到,不願背義而已。

  曹操未獻毒計之前,李孟羲出入官軍營寨,還不算太危險。

  但曹操毒計一出,李孟羲若是再入官軍營寨,那李孟羲立刻就危險了。

  不僅是如此。

  不僅李孟羲身處險境,劉備也差點就掛了。

  曹操第二次來出使,本就帶着行刺的想法,若是劉備還是毫無防備,劉備此時已經死了。

  劉備固然武力不俗,可夏侯惇,夏侯淵,再加皇甫嵩麾下最悍勇武將兩人,四個勐士,近距離突然發難,劉備如何能活?

  差一點,要麼李孟羲輕入敵營,或被擒,或被殺,被擒,官軍拿李孟羲做要挾,以劉備的爲人,劉備無論如何,要拼死保全李孟羲,然後就被官軍任意拿捏。

  皇甫嵩讓劉備撤軍,劉備便只能撤軍。

  李孟羲只要被擒,立刻,涿州軍直接劣勢。

  要是李孟羲被殺,那李某人,可能又要穿越了……

  若是劉備被曹操行刺成功,涿州軍亦將大亂。

  天大危機超過九成可能就要將臨於涿州軍頭上,可涿州軍幸運的不可思議。

  曹操欲行刺劉備,剛好,劉備忽然身邊多了一羣甲士,還多了勐將張飛護衛;曹操還想把劉備或者李孟羲騙走殺掉,可李孟羲忽然身邊也多了護衛,且本來對舌戰官軍羣雄感覺良好的李孟羲,忽然就不願去官軍營中了。哪怕感覺極好。

  這突然間的大變,變化發生只在極短的時間,只在二十分鐘不到以前。

  曹操失計的原因,只在曹操本身。

  要不是他曹孟德狡詐,賊頭賊腦的打探涿州軍虛實,李孟羲就不會看見曹操走的慢騰騰的,還亂看,也就不會去拿槍阻攔,李孟羲不拿槍阻攔,就不會一個轉身,不小心看到夏侯惇夏侯淵在背後怒目而視,不看到夏侯惇兩將虎視眈眈,李孟羲就不能頓悟到使者這一類人物實在危險。

  李孟羲從官軍使者處,察覺了危險,並聯想到了差點被荊軻捅死的秦始皇,李孟羲再一審視自身,審視涿州軍,發現不管劉玄德,不管自己,身邊都沒護衛。

  到此,李孟羲和劉備算是對使者一類人物,高了一些防備之心。

  但若到此爲止,還依然遠遠不夠。

  若是當時,李孟羲跟劉備聊完,沒有立刻去找甲士護衛,而是決定等明日有空再找不遲,那麼,劉備依然大可能要被行刺。

  身旁無甲士護衛,或者隨便幾個民夫護衛,面對夏侯惇四將突然襲殺,呂布可能也得飲恨。

  就說當時帳中,若只劉備一人,曹操必會痛下殺手;若劉備根本沒來得及召集甲士,而隨意找了幾個民夫護衛,涿州軍民夫何等模樣?瘦的竹竿一樣,衣衫襤褸,手裏一根破木槍。

  這般羸弱又寒酸的護衛,焉能讓曹操掩息殺心。

  然,極其幸運的是,劉備非是孤身一人,非是再令親兵在帳外等候,而是,身邊許多護衛,且是花一陣功夫精選出來甲士。

  涿州軍民夫衆多,劉備要找甲士,還得特意去陣後戰兵駐紮處,一通忙碌,方選得甲士十數。此十數甲士,還非一般甲士,乃皆是魁梧雄壯之士。

  有這些甲士在,劉備再與曹操五人同處一帳,曹操見甲士魁梧,刺殺的念頭便升不起來了。就算曹操依然要不管不顧刺殺,有精銳甲士數人護衛,劉備倖免於難之可能,極大。

  同樣因爲護衛,李孟羲身邊,多了兩個護衛。

  不同於劉備的護衛,有拿槍的,拿刀的,還有拿弓的,一看就是隨便挑的人。亦或者劉備是沒見識,不知道護衛該拿啥兵器。

  李孟羲的護衛,雖只兩人,但李孟羲特意是選了刀盾士兩名,還結合所知,略交代了刀盾士護衛細則。

  就在李孟羲去佈置埋伏的半路,李孟羲草草安排了兩個刀盾士的職責。

  這纔有,當時李孟羲一進軍帳,身後兩個刀盾士沒能及時跟緊,但被李孟羲提醒之後,兩個刀盾士很認真的把李孟羲一左一右擋了起來,生怕被李孟羲又吼。

  李孟羲個子小,刀盾士身量高大,又拿着盾,把李孟羲護了個嚴嚴實實。

  有此佈置,曹操五人若想突然襲殺,李孟羲依然危險,但倖存之可能,高了許多。

  涿州軍護衛一項,片刻就大變模樣,變化比危機來臨的更快,就因變化快的不可思議,快到曹操根本未曾料到,才至曹操的毒計還沒施展便告失敗。

  李孟羲曾經謹慎過頭,曾經做火把架子時,當時是臨近傍晚,李孟羲纔想到可以用火作爲夜間警戒,並在夜裏才和關羽劉備粗略商議了夜間火光旗幟的使用細則。

  然後,李孟羲就說,既然有用,何不今夜就立火爲旗,萬一今夜便有敵軍來襲,正好防備。

  當時,行軍半途,斥候好多天沒回饋敵情,哪裏會有夜半敵襲。

  當時,李孟羲便是謹慎過頭了。

  還有,收攏黃巾降兵時,李孟羲便又說,得趕緊把降兵納爲己用,萬一明日有大量敵軍攻來,則今日若能吸納降兵,明日就能大用。

  曾突然一天想到車陣,李孟羲生恐被敵人襲擊,紮營都完了,他又跑去讓人把車輛重新推走,擺車陣去,好一番攪擾。結果,車陣根本沒用上,一直沒遇到敵襲。

  過於謹慎的李孟羲,總是一旦發現什麼疏忽,總是不想等,跟劉備關羽等人,李孟羲常說,“萬一明日敵軍便來,今日早佈置,明日不就能用上?”

  有一個冷笑話,說明日再做不遲,可明日你死了呢?

  是真的,今日不做,明日真的可能會死,都不用等明日,就兩刻鐘,兩刻鐘,三十分鐘之前,三十分鐘之前察覺到了護衛不嚴,若是沒立刻做出足夠反應,三十分鐘之後,則就死了。

  劉備會死,李孟羲會死,若不幸,張飛也死了,都死了。

  曾謹慎過頭,總是生恐萬一明日敵軍就來如何如何,然後忙了許多許多,但什麼都沒遇到的李孟羲,現在危機暗來,終於體現了李孟羲根本就不是謹慎的過頭,而是謹慎的剛剛好。

  總說,先人一步爲天才,差別人一步,爲白癡,極端否?不極端。

  李孟羲真就毫不知覺的情況下,只先了曹操一步而已。

  若未有這一步之先,未在曹操行刺之前就把護衛安排好,那麼現在,李孟羲劉備全死了,然後,涿州軍灰飛煙滅。人都死了,涿州軍都灰飛煙滅了。曹操先了一步,於是他曹操,在極端絕境之下,冒死刺殺,一舉反敗爲勝,他曹操,官軍皇甫嵩,憑此足以留千載智勇之名。

  而慢了一步,哪怕是明日,哪怕是一個時辰後,再去找護衛,都不行。明明有絕對優勢,卻身死軍滅,劉備與李孟羲,將成爲歷史長河中,最有名的蠢才之二。

  曹操先一步,曹操成不世智才,李孟羲成死的最蠢的穿越者之一。

  反過來,李孟羲堪堪先了一步,李孟羲根本就沒能察覺危險,都不知道曹操欲行刺殺,看曹操,劉備身邊多了護衛,曹操嚇得不行,以爲事敗露,李孟羲也帶護衛,曹操更是心驚,驚懼李孟羲如懼鬼神,明明曹操膽魄過人,卻被李孟羲一個娃娃,被一個處事不深,還不知戰爭博弈不知人心險惡的小娃娃,嚇得他曹操步步心驚。

  就因爲,快了曹操一步,還不是一步,只快了三十分鐘,實際算起來,劉備找好護衛,十分鐘不到,曹操就來了。

  只快了曹操幾分鐘而已,曹操成了計策不成,還把自己嚇了個半死的笨蛋,李孟羲則成了,毫無知覺的情況下,挫敗了一場驚天陰謀的鬼謀。

  一步差別,便是天才與蠢貨的差別,極端嗎?極端。但在極端的情況下,這句話,根本不誇張。

  反正是,李孟羲都沒察覺到危險,劉備也沒察覺到危險,還傻不拉幾的跟曹操談的熱絡,但是,曹操屢屢心驚肉跳,渾身冷汗淋漓。

  這或許就叫——

  傻劉備嚇傻了狡曹操——哪有危險?沒有啊。曹操行刺,人曹操有禮有節,哪像刺客……

  李孟羲曾經和劉關張三人早有約定,約定日挑軍中一錯,強軍之法,既然不能詳知,那便使軍中疏漏,日日減少,當軍中無有任何疏漏之時,豈不就是強軍。

  未料,毫無察覺之間,此則已得以應驗。

  更未料到,只是習慣使然,不過是慣例,挑軍中疏漏,順手補上而已,竟能帶來豐厚至極之回報。

  ------題外話------

  訂閱又是突然腰斬,暴降一半多,我還以爲這個月訂閱會好點了呢。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