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作者:南宮我夢
昨日包的四十個餃子,昨夜吃了三十個,還剩最後十個,正好早飯煮了喫。

  餃子煮着,不一會兒,關羽回來了。

  關羽說去巡營,又凍死了幾個人。

  關羽說的很是隨意,死了幾個人再平常不過。

  李孟羲聽到耳中,他清楚的知道,雖說以十幾萬人的人口,按基數每天都會有正常死亡的人,可昨夜死的人,多少都會跟寒冷有關。

  天這麼冷,又斷糧……

  氣氛沉默了片刻,劉備試着說了一句,“羲兒,要不放糧吧?這天寒地凍的,又喫不上飯,人扛不住的。”

  李孟羲看向屋外紛紛揚揚的雪,良久,他平靜到,“天冷,可正好,不必放糧。”

  劉備只能沉默。

  李孟羲話沒說盡,劉備清楚知道李孟羲的意思。

  已經打算是斷糧湊錢了,要是不下雪,天不冷,民夫衆人三天五天勉強扛得住,他等扛得住,騙錢可不好騙了。

  可恰大雪天降,天寒地凍的,民夫們一頓只一碗稀粥,難忍飢寒交迫。

  無雪,民夫可扛三日五日。

  恰大雪天寒,天時爲助,一日,民夫衆人觀望,兩日,衆人飢寒難忍,三日,人心不穩。

  只三日,民夫衆人便將有行至末路。

  李孟羲說天冷,正好,就是這個意思,因爲下雪,可讓籌錢之策高效上那麼一兩天。

  可代價是,明知天冷不喫飽飯會凍死人,可只能看着人凍死,只能繼續斷糧繼續放稀粥。

  多少,有些冷酷了。

  剩的十個餃子一併放水裏煮,一段時間後,李孟羲撈起餃子,劉備三個,關羽三個,李孟羲三個,小磚一個。

  昨日喫餃子的體驗實在不好,李孟羲做好了心理準備,做好了難以下嚥的準備,他皺着眉頭吃了起來。

  本以爲會超級難喫,可餃子喫到嘴裏,雖說依然牙磣,依然味道古怪,可跟昨日的黃連餃子比,好喫太多了。

  李孟羲覺得勉強算是能吃了。

  關羽劉備二人也有同樣的感覺。

  昨日的餃子難喫的跟藥一樣,今日喫的多少能嚐出來羊肉的味道。

  “這個倒是不難喫。”關羽誇讚,說着便又是一個餃子下肚。

  李孟羲回想藥方,“羊肉,姜,丁香,肉桂,陳皮,花椒……就用這個藥方了,別的三個不用了。”

  這算是把餃子的配方定了下來。

  無論如何,李孟羲受不了裏邊加黃連的餃子,雖說裏邊加黃連的餃子能燥熱大半夜,生熱效果極好,但是太他喵的難吃了,狗都不喫的玩意兒,能叫餃子?

  ——

  待剛喫過了早飯,不一會兒,劉備親兵來報,說軍醫田卜來找。

  李孟羲還當有什麼事,以爲傷兵營出了大事了呢,要不然田卜不會一大早來找。

  李孟羲趕緊出去見人。

  見到田卜,李孟羲問田卜何事來找。

  田卜撓頭嘿嘿笑了一下,道,“昨日,我等寫了四副藥方,某想來問問,藥用着如何?”

  李孟羲詫異的看着田卜,這傢伙一大早來問藥方的事來了。

  隨之,李孟羲讚賞的看了田卜一眼。

  田卜這傢伙很有學術精神的,田卜肯定是怕藥方出事或是不好用之類的,立刻一大早來關心結果了。

  田卜熱心公事,李孟羲便把喫完餃子的效果詳細的告訴田卜。

  當田卜聽到李孟羲說,把藥混着羊肉包了麪食煮了吃了,然後果然生然,燥汗不止。

  到李孟羲吐槽說黃連實在難喫,以後不包黃連餃子了,田卜暗笑。

  末了,李孟羲對田卜道,“藥理我也不懂,可黃連,桂枝等,此大抵是勐藥吧?

  一者,此類藥材味苦澀,極難下嚥。

  二者,不過禦寒而已,哪需用上勐藥重藥?就算用了,日日食服,豈不傷身?

  故,第四副藥方,用生薑,丁香,肉桂,茴香,花椒等,此方藥味不衝,勉強能下嚥,且,肉桂茴香等,藥性不重,日久食之,不至傷身。

  就用這第四副藥吧,另三副不用了。”

  李孟羲的一番分析,意外的切合藥理。

  正如李孟羲認爲的,黃連桂枝等,藥性的確是很重的,餃子作爲一種禦寒食物,需要長久食用,若用藥過重,爲了禦寒把身體喫壞了,得不償失。

  另一個,就如李孟羲所說,黃連之類,太他喵的難吃了。

  田卜來就是爲了問一下藥方的事,得到了結果,田卜轉身欲走。

  “等等。”李孟羲叫住了田卜。

  “藥方是你等軍醫所寫,怎能不親試之?昨日某忘了,這樣,你去拿二十斤羊肉,五十斤白麪,去包餃子,你們軍醫也嚐嚐,以熟悉藥效,也好更精改藥方。”

  田卜聞言,大喜,“多謝軍師!”

  “還有,昨夜火炕用着如何?暖和與否?你去看看……算了,咱倆一併前去。”

  和田卜一同去了傷兵營,令田卜自去取羊肉還有白麪,李孟羲去火炕那裏看了。

  昨日才搭起的火炕,竈裏的柴火依然還在燒,炕上鋪滿着稿席,睡滿了傷兵。

  李孟羲到,傷兵們想從牀鋪上起來見禮,李孟羲制止了衆人。

  他問,“昨晚睡着暖和不?”

  “暖和!熱的很!”傷兵們答。

  “皮都燙掉了要!”睡的靠前的一個傷兵說到。

  立刻,想起了一陣善意的鬨笑。

  別人不知,李孟羲可是很清楚,火炕真的能把人燙傷的,眉頭一皺,李孟羲走過去,“來,起來,我看看。”

  強要傷兵爬出被窩,傷兵爬了起來,李孟羲一看,果然,傷兵嵴梁燙傷了一塊,掉皮了都。

  至此時,李孟羲意識到了火炕的另一個不足,火炕建的太粗糙,土層不夠厚,隔熱能力不夠,極容易造成燙傷。

  所以,土炕的土層還得加厚一些,要麼就多鋪兩層席子,要麼建造火炕的時候,離火炕近的土層,應該稍加厚一些,以提高隔熱能力,與之相反,靠後邊的,土層薄一些,以使有更強的傳熱能力。

  這樣一經改進之後,前邊不至於燙傷了,後邊不至於冷了,使火炕的使用效率提高數成。

  作爲一箇中原地區的人,李孟羲本來根本不知道火炕該怎麼壘的,可現在,他自己摸索出了壘炕的技術要點。

  高效的火炕,應該是前厚後薄的。

  除了隔熱不足這個缺點以外,昨夜壘的這個火炕完美的解決了保溫手段不足的問題。

  反正這些個身體虛弱的傷兵,沒一個凍死在昨夜。

  若沒有及時建起火炕,昨夜那麼冷,說不得還得有人死在半夜最冷的時候。

  放在以前,李孟羲根本聯想不起來,火炕竟然會跟傷兵存活率有重要關聯,然而事實就是如此,火炕有強大的保溫能力,保溫能力對維持重傷員的生命至關重要,所以火炕就能救下許多重傷員。

  火炕是如此好用,搭炕的成本只用黃泥和麥秸而已,低廉無比,天又冷,軍中太多人卻少禦寒衣物,火炕來的如此及時,堪稱是救急神物。

  第一座火炕有各種各樣的缺點,比如沒有盤火道,熱量利用率不高,比如炕牀不夠厚實,隔熱差,比如炕不是前厚後薄的,冷熱不均,又比如比較耗柴,這些等等缺點。

  要是再壘炕的話,李孟羲覺得,得改進了,軍中柴火嚴重不足,得提高燃料利用率。能提高熱量利用率意味着,同樣的柴火可以讓炕更熱,可以讓炕牀更長,從而大大節省染料。

  不大一會兒,田卜來了,田卜尷尬的問,“軍師,這個餃子,該咋個做?”

  李孟羲笑了,“走,我教你們。”

  傷兵營是有小竈的,因此也有做飯的地方。

  在傷兵營,李孟羲給一衆軍醫演示了該如何包餃子,第一步,當然是得剁肉餡,把羊肉剁的越碎越好,第二步,肉餡里加鹽,第三步,把老薑還有肉桂陳皮茴香等全都剁碎了,混一起,然後撒入肉餡裏,儘可能的藥材混入餡裏。

  接着便是,麪粉活了水,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再加水,加到不粘手爲之,然後把麪糰拿出來,一小團一小團的給幹成薄面片。

  最後,一勺餡,一個麪皮,一包,一捏,捏緊,好了,一個餃子包好了。

  包餃子是如此簡單,軍醫們看一眼便會了。

  李孟羲趁機離開,說到,“來,大家都學學,都來包包看。”

  軍醫們此時有一個出乎李孟羲意料的舉動,軍醫們包餃子之前,不約而同的走到帳篷左側水缸那裏舀了水把手洗了。

  軍醫們行爲很自然,根本沒人去要求,乃習慣而成。

  李孟羲愣了好一會兒,然後他想起來了,奧,之前是有跟田卜交代說,要軍醫們給人看病時,手得洗了,傷兵營做飯也得洗手。

  沒想到,軍醫們會嚴格遵守了衛生紀律,李孟羲再看看自己的手,他想起自己過來還沒洗手,路上還擦了鼻涕,然後就去教軍醫們包餃子了……

  李孟羲很想說臥槽,整天說得講衛生,弄了半天,還不如軍醫們衛生。

  這是毛病,得改,李孟羲深刻檢討着。

  不久後,軍醫們忙碌一番,包好了許多餃子,李孟羲過去查驗,反正衛生問題肯定沒有,軍醫們可講衛生了,個個洗過了手。

  李孟羲略指點了一二,軍醫們包的餃子,問題有皮擀的薄了,皮厚了,沒包緊之類的小問題。

  一圈查看下來,問題不大。

  “妥了,燒水,熱水下餃子,煮上幾滾就能撈起來吃了。”

  東西是自己做的,軍醫們親手包了許多羊肉,軍醫們興高采烈的忙活着燒水準備着。

  一段時間後,熱水燒開了,餃子下鍋,片刻後,軍醫們對餃子陌生,也不知熟是不熟,還得請李孟羲來判斷。

  李孟羲到鍋邊一看,“熟了,盛!”他下令到。

  軍醫們端着碗,開心的湊上來盛餃子。

  餃子臨時包的不多,一人才分到三五個。

  待軍醫們把餃子喫完,李孟羲等了約莫一刻鐘,他好奇問衆人,“如何?某想的這個之物,能禦寒吧?”

  一名軍醫道,“好方子啊,三兩隻餃子下肚,通體暖和啊。”

  軍醫們皆贊同說,餃子這東西,藥食兩用,妙極。

  李孟羲是相信自家軍醫們的能力的,要是軍醫們沒能力,就給不出用黃連做餃子餡的藥方來。

  李孟羲特意一問,問軍醫們既然嘗過了餃子,可能有對藥方有甚改進之處?

  李孟羲發問,軍醫們慎重思考。

  之後,軍醫衆人道,“要說好歸好,尚有不足。”

  “奧?”李孟羲驚訝,拱手一禮,“可還有甚不足,請先生指教。”

  “不敢說甚指教!”軍醫忙回一禮,而後道,“不足在於,餃子外有面皮,雖熱水沸滾久矣,然之中藥材如肉桂陳皮等,須臾之沸,不足熟之。

  某以爲,藥材可先熟至半熟,然後可入餡,煮時可全熟。”

  說罷,這名軍醫轉身問道,“諸位以爲如何?”

  大多軍醫都認同此說法。

  見狀,李孟羲便道,“既如此,那就有勞諸位熟製藥材。”

  接着又問,“可還有不足?”

  又出來一名青年軍醫,這出來的第二人道,“某以爲,藥材配置倉促,未依其例,應以羊肉一斤,配生薑末一兩,肉桂三錢,陳皮六錢,花椒半錢,茴香五錢五……”

  什麼叫專業,這就叫專業。

  李孟羲看着對藥量多一點少一一點辯論起來的軍醫們,李孟羲意識到,中藥這玩意兒,劑量配比很影響效果的。

  雖說李孟羲不懂藥理,也不懂到底軍醫們是如何按比例搭配各類藥材的,但總歸軍醫衆人更爲專業,專業的事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最後,集衆人所議,李孟羲得到了一張嚴謹無比的藥方。

  這張藥方中,軍醫們不僅嚴格寫明瞭各類藥材的配比,還詳細寫了不同藥材不同的處理方式應該是炮製方式。

  最後,軍醫們對藥方做了改進,將藥方中本有的一味藥,丁香果,從餡裏拿了出來,改成在煮餃子的時候,混水和餃子一起煮。

  李孟羲不解其義,想必軍醫們有此改動,自有其道理。

  餃子的最終配方確定下來了。

  不知醫生張仲景最初發明餃子的時候,發明的藥方是什麼。

  但李孟羲覺得自己的藥方不會差醫聖多少。

  不一會兒,李孟羲還在傷兵營,建造隊找來了,今日建造隊人數數倍於昨日,準備大量建造火炕了。

  李孟羲與匠人首領交代,“建造之法依然如昨日一般。

  要點有數,其一,火炕必要有煙囪,不然火到不了後面,其二,今日需加一工序,需在竈中盤起火道,火道當如蛇盤旋迂迴,以使延長火道,盡用火熱。

  其三,壘炕之時,需前厚後薄,以使冷熱均衡。

  其四,今日建造可加一檢驗工序,壘炕之時,爾等先薄壘炕牀,而後待炕成,可使人躺牀親試之。若炎熱過甚,則略加土層,再熱再爲加厚,直至適中。”

  交代清楚了,匠人們領命而去。

  火炕本算是很簡單的東西,可對火炕本一無所知的李孟羲,硬是將壘火炕的技術改進了許多並嚴格起了工藝流程。

  餃子也一樣,餃子本來簡單無比的東西,到了李孟羲的手裏,成了嚴謹的藥方。

  李孟羲所想出的禦寒兩法,火炕與餃子兩法,皆盡其嚴謹,竭盡其效能,當發揮起最大的作用。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