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鋼弩?鋼弩就是個幾把

作者:南宮我夢
李孟羲是考慮到軍中甲胃極其不足,想做一下軍備準備,然後發現與其準備成本高昂的甲胃或是過於廢柴的盾具,還不如大量製造弓箭。

  而大量製造弓弩,得需要時間,得需要大量木材和筋角材料。大量木材和筋角材料,和大量時間,卻都是義軍所短時間不能解決的。

  再想其他解決方法,彷照英長弓做的低成本的單體木弓也不成,沒有優質紫衫木。

  最終還算李孟羲涉獵廣泛,他想到了製作鋼弩。

  依義軍現狀,木料和筋角材料缺乏,但鐵料尚算比較充裕,假設三把環首刀能造一把鋼弩,就很賺了。

  可在實踐過程發現,鋼弩對鋼鐵性能的要求跟刀劍差別巨大,鐵匠們所擁有的經驗在打造鋼弩上沒有可用武之地。

  這一下,打斷了李孟羲批量製造鋼弩的計劃。

  所以,爲了解決鋼弩弩臂熱處理的難題,李孟羲佈置了規模浩大的測試計劃。

  結果是,經漫長的準備和繁瑣的測試,雖然成果豐厚,得到了數項重要技術,但是,最初的目的,鋼弩,還是沒造出來。

  有鑑於鑄鐵性能太過差勁,而又因爲之前的測試,一次就用了一萬多斤的炭,消耗太甚,再測試下去,都要沒炭做飯了,更勿論耗炭巨大的農具鑄造工作了,因而,李孟羲被迫停下了進行了一半的實驗。

  在又一日,李孟羲找到鍛刀匠人,他讓刀匠打一個又長又薄稍微寬一點的長鋼條,然後準備做鋼弩試試。

  經前邊的經驗,鋼弩難的還不是鋼材,有了灌鋼法,鋼材已經輕易解決了,難的是淬火,刀劍的淬火經驗放弩臂上,處理出來的弩臂不足使用。

  花多半日時間,刀匠打出了一根又長又寬的鋼條,這根鋼條寬的跟扁擔一樣,厚過薄瓦,長足足五尺有半,而重量,達到了驚人的六斤多,李孟羲之所以執意要做這麼巨大的一根鋼條,這是因爲他考慮到了強度問題,因無法保證鋼條熱處理的剛剛好,所以就做的皮實一點,越大越結實。

  由此可見,李孟羲對匠人們的能力沒太大信心。

  再一點,具李孟羲的印象,似乎鋼弩這玩意兒,很是傻大笨粗,越大越重越好。

  傻大笨粗的鋼條經退火正火退火處理之後,要開始關鍵的淬火了,淬火之前,刀匠卻猶豫了。

  前邊那麼多次的失敗,鋼條一拉就斷,這給刀匠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猶豫了又猶豫,刀匠很大膽的決定用上很不成熟的尿淬油淬技術。

  經這段時間的摸索,刀匠已經發現,用尿和油脂淬火,和水淬有非同一般的效果。

  經淬火,可能是因爲鋼條過於長了,彎曲數次,重複加熱重複淬火了好久,終於淬火成功。

  而在回火階段,刀匠自作主張的一改舊的回火方法,換了另外的回火之法。

  受李孟羲用土窯回火的啓發,刀匠也湖了一個小小的窯,然後,鋼條貼着炭火離炭火兩尺距離放好,鋼條在裏,炭火在外,燒上足足半個時辰後,刀匠把窯封上了。

  這個新的回火方法,利用了土窯,利用了悶炭過程中的絕氧和保溫特點,也不知,此種方法是叫悶鋼法好,還是窯燒法好。

  對鋼條的打造和熱處理,花了一整個白天。

  夜晚,刀匠打開土窯,把鋼條從窯裏扒拉了出來。

  經數個時辰的回火,也不知鋼性如何了。

  悶燒的黑不熘秋醜陋不堪的鋼條,刀匠一腳踩着鋼條一頭,拿手掰着另一頭,用力壓着,使之緩緩彎曲。

  這次回火的結果很令人驚訝,鋼條彎了足有一掌之長,竟然沒斷,鬆了手,還能回彈,回彈之後也沒有變形,這恰是韌性足夠的表現。

  李孟羲覺得,這一個鋼條,能做鋼弩了。

  雖然已是晚上,眼看成果就在眼前,李孟羲不肯放到明日,他連夜委託了包括鐵匠木匠軍械匠人一羣匠人在內,商量着把鋼弩做好。

  弓弩製造工序複雜,爲省事,匠人們把一個蹶張弩的弓臂去了,然後直接拿繩子把鋼片中間一綁綁緊,直接綁在了弩膛上。

  見此處理方法,李孟羲意識到一件事,若是木弩,弩臂是用一個木隼卡着固定的,而鋼弩,弩臂太薄太寬,用木隼或許也能固定,但若要簡易生產,最好還是用鋼打造卡隼,能結實一點就結實一點。

  蹶張弩的身加鋼弩的臂,兩者用繩子草草綁起,一架鋼弩勉強做成了。

  以鋼爲臂的弩,從未見過有人這麼做,匠人們分感新奇,在徵得李孟羲的同意之下,軍械匠人第一個上前試弩。

  結果,因爲弩上沒有裝踩環的緣故,沒辦法踩着雙手拉弦,且鋼弩本身就沉,軍械匠人把弩把頂到肚子上,雙手拽着弦用喫奶的勁兒去拉,結果,完全拉不動。

  這很反常,若是木弩,縱是不用腳蹬,用力拉下去,弩臂多少該彎一下的,結果鋼弩幾乎沒彎。

  到此,匠人就懷疑鋼弩到底能不能用。

  李孟羲在旁旁觀,他看到匠人們換了一輪,沒一個能拉開鋼弩的,照說,長期打鐵的匠人們體力雄厚,力氣算是大的了,他們都拉不動鋼弩,普通士卒就拉不動了。

  李孟羲意識到,鋼弩的磅數做的過大了,而這恰恰說明,做對了。

  在印象中,好像是鋼的性能不如筋角材料的,所以鋼弩普遍磅數極大,這樣纔能有殺傷力。

  鋼弩開不了弦,兩個辦法,一個是找一個力大無窮的傢伙,另一個,藉助工具,比如滑輪。

  而印象中,鋼弩的確是有普遍配滑輪。

  李孟羲花了幾分鐘時間把有關滑輪的知識回想了一遍,什麼定滑輪改變方向,動滑輪省力之類的。

  滑輪一時難做,李孟羲便索性讓人把鋼弩固定起來,然後在弦上綁了個繩子,幾個人合力用力拉拽,鋼條被拉的咯吱咯吱響,一點一點慢慢被拉開。

  弩弦終於掛上了弩機之後,取來一根短小的弩箭,推到弩膛上,然後無關人員退離,二十步外,置一木板,對準之後,使一匠人扣動弩機,弩機吧嗒一扣,碰的一聲響,弩箭沒飛多遠,弩卻炸了。

  用繩索草草的綁好的弩臂,受到強力的彈震後,繩子斷了,直接震散架了。

  見鋼臂驚人的力道,衆人愕然。

  ——

  翌日,打造了鐵隼,把弩臂正經裝好,再草草做了一個小滑輪以方便上弦,之後,經充足的測試,李孟羲發現,鋼弩力道強的過分,十步二十步,一失過去,噗嗤一聲,鐵扎甲前後洞穿,往往,短失打出去,打到目標上,木杆都震碎了。

  然而,因爲鋼弩實在拉不開太大距離,放的弩箭比木弩的短失還要短上一截,結果是,鋼弩中近距離殺傷力很驚人,但射程比木弩近了一截。

  而且吧,鋼弩太沉了,沉的端不住,弩臂也太寬了。

  關羽得見李孟羲當真用鋼做了一架力道驚人的鋼弩,關羽持弩測試了幾輪,當關羽發現,二十步以內,鋼弩能把盾牌一失洞穿,一失下去,失杆震的噼碎成數半,連鐵失刃頭都能撞折,關羽驚訝了。

  以如此力道,非蹶張和大黃弩不能,而蹶張也好,大黃弩也好,造價貴矣,且耗時漫長,而鋼弩,打造工時,不過數日,就是太過廢鐵。

  在關羽眼中,近距離力道強橫的鋼弩,堪稱利器。

  而李孟羲,眼瞅着鋼弩又沉又重又廢鐵,還得拿滑輪上弦,射速極慢慢如狗,射程還劣勢,威力跟筋角弩強弩比,也沒太逆天的優勢,只近距離殺傷力突出,但稍遠一些,威力不如筋角弩。

  針對鋼弩並不很突出的殺傷力優點,和極多的缺點,李孟羲對鋼弩直皺眉,他心說,(鋼弩就是個幾把!)

  而其實,武器製造,哪裏有那麼簡單,一定是李孟羲有沒有意識到地方,比如,弩箭。

  李孟羲用木弩的纖細的短失去試鋼弩,極不合適。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