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汝幼少,我養之

作者:南宮我夢
人力重新劃分好之後,李孟羲再一次帶領着隊伍開始屯田去了。

  依照計劃,鉅鹿本縣,不在尋常屯田範圍之中,而是乃屬於軍屬,匠屬等人員的安置範圍。

  所以,李孟羲決定先把這些編外的人員安排好在說。

  調集了一支約千人的隊伍,預備出去屯田的男女老少們,扛着鋤頭,揹着沉重的糧食,胳膊上掛着衣褥與雜物,懷裏抱着小小的一隻陶甕,屯田所需的一應物資大抵是齊備了。

  另一邊,李孟羲在着人張羅其他物資,比如帳篷,比如曲轅犁,比如柴草等公衆物資。

  與此同時,戰兵們拉着幾車長槍來了,戰兵們從隊伍前邊開始,把車上的長槍人手一個發了下去。

  因爲人們身上揹帶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糧食鋤頭什麼的一堆,再拿槍就拖累了,因而,發槍發到的時候,“哎呀,拿不住了,俺不要了吧。”一婦人婉拒了戰兵遞來的鐵槍。

  戰兵聞言臉一沉,訓斥到,“什麼不要!此是軍令,拿着!”

  說着,便把鐵槍塞到婦人手裏。

  之後,戰兵嚴肅朝衆人交代了一句,“我說下,槍給你們,乃是軍械,日後還要查,誰要是弄丟了,砍你們腦袋的時候,可別喊委屈!”

  民夫們一聽,不由都把手裏的槍攥的緊了一點。

  發槍過程有一點很不同尋常,戰兵們拉來的長槍中,大多是竹木之槍,少部分纔是鐵槍,在發的時候,往往,戰兵們刻意的把鐵槍發給了老弱,或是婦人,而那些身強力壯的傢伙,全都磕磣的拿着木槍。

  這若是讓旁人來看,婦人們拿那麼好的鐵槍做甚,她有力氣使嗎?還不如發給青壯用。

  而軍中之所以要違反常理的來分配器械,這淵源久了。

  淵源來自於之前行軍的時候,在行軍紮營之後,有時天色不晚,故,就放了民夫們出去採集柴草野菜等所需。

  在採集的時候,李孟羲就發現,往往,青壯們跑的飛快搶到前邊去了,然後一通掃蕩,把好撿的那些柴全撿走了,他們撿夠了柴便回了,因是行軍,撿太多也背不動。

  可是,等青壯們撿完走了,後邊的老弱過來,已經沒有容易收集的,要想再弄柴,只能是從樹上折枝子。

  可老弱人等,爬樹艱難,只能望柴興嘆。

  所以,從這裏,其實有一個極深刻的問題,那就是,該如何最大效率的發揮社會的整體人力資源。

  按行軍採集之時,最大效率就是,力強的青壯,都去攀高爬壁,去採集那些最難以採集的物資,而平地上易採集的,則留給老弱。

  這樣,就等於高險處雖人力難至,但青壯力強,能把高險處的物資採集到手;而平闊處,老弱雖力薄,但平闊處物資採集便易,老弱也能把物資採集了。

  這便等於,增加了採集資源的來源,等於,擴大了整體財富。

  而如果是放任青壯去搶易得的資源,那青壯有了資源,他喫飽了,就不去管那些高險處的了。

  於是早前在行軍採集一事上,李孟羲特意把鐮刀鋤頭等物給發給了老弱婦孺,且,強令青壯攀高採險,目的爲了儘可能提高人力利於效率。

  所以從這一點,爲什麼人們要罵那些大公司,罵他們連農民賣菜的錢都要搶。

  是大公司賣菜賣不好嗎?

  不是,那些巨頭公司,有充足的技術和資源,他們要是賣菜,就如讓青壯去採集平地上的柴草,他們肯定是動作麻利,採集的比老弱又快又好。科技巨頭若是賣菜,能賣的極好。

  但是,問題就在這裏。

  本該攀登科技高峯帶領民族走向富強的巨頭公司,他們不去攀登高峯,反而過來搶百姓賣菜的錢,他們技術多雄厚啊,資金多充沛啊,簡直是對百姓的降維打擊,他們從百姓裏掠奪利益是如此的簡單,以至於,這些科技巨頭從百姓這裏就能喫的飽飽的,來錢太容易了。

  那麼,問題就在這裏,收集物資的時候,青壯們在平地上撿足了柴草之後,他們還會去攀爬高處去採集嗎?不會。

  同樣,當那些科技巨頭毫不費力就從百姓這裏喫到了大量利益,那他們便就沒了提升科技水平,攀登高峯的動力。

  可,攀登高峯本就是科技巨頭們的社會責任,他們把這份責任丟棄了,那,難道讓百姓們去研發芯片嗎?難道讓老弱去爬懸崖去折懸崖上的樹枝?

  從整個社會的資源最大利用效率來講,強者就該攀登,就該從高處取得利益,而不應該與民爭利。

  所以,罵那些高科技公司罵錯了嗎?沒有。

  他們與農民爭幾個買菜的錢,就是缺德。

  莫說什麼市場經濟,公平競爭,什麼意思,難道你們這些科技巨頭,是把國家資本也打敗了嗎,所以才成爲科技巨頭的。

  笑話,哪個科技巨頭不是享受着整個社會的人才,政策,資源,等等方面的支援與扶持才壯大的。

  若無社會支持,若無農民種的糧食以最低價供應社會,若無工人以廉價的工資換來商品的低價,若無整個國家的電力水力網以低廉的價格提供着電力,若要講完全競爭,那農民提高糧價,發電工人壟斷電價,蓋樓的工人把持所有房地產資源,到這時,這便是各行各業沒有相互支援與扶持的完全的競爭。

  只怕到這時,什麼科技巨頭,連辦公室都買不起,什麼科技巨頭,連電費都付不起,什麼科技巨頭,沒有農民辛苦供出的大學生給你們提供人才來源,你們配談科技。

  明明,整個社會對科技巨頭提供着大量支撐,與之相對的,科技巨頭便要承擔起應當擔負的社會責任,去勇攀科技高峯,引領國家民族走向盛強,結果,理應勇攀高峯的人,在高峯面前,卻不思進取,反過來,伸手向底層掠奪利益。

  他們奪走了農民賣菜的錢,還大言不慚,說,這是市場經濟,這是公平競爭,全憑本事。

  呵。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李孟羲在行軍征戰中明悟了人力效率最大化的方法,所以,行軍採集之時,他授老弱婦孺以鋤頭鐮刀,並驅趕青壯去最遠的最外圍;要開始去屯田,他清查了人力,把力強能耕田的人去種田,把力弱不能耕田的老弱留着,準備來日進行生產造酒木工等手工生產;同樣是考慮到人力最大效率,發槍之時,鐵槍發給弱者,木槍發給青壯。

  這其中,當然也有考慮到壓迫,考慮到武力制衡的關係。

  槍畢竟不是鋼弩,持槍者,身強與力弱者差距還是巨大的。

  因而,爲稍抵消掉些許差距,便讓老弱拿鐵槍,使老弱更有威懾力,以此,更能護衛底層人的生存尊嚴。

  當槍發完之後,各類物資也裝車完畢,這下,終該沒問題了吧。

  不,還有。

  李孟羲在查人的時候,忽然看見,有一個屯丁,手裏拉着個小娃娃。

  李孟羲皺眉走到跟前,他看了一眼蹲在父親後面有些膽小的小孩子,李孟羲看向屯田問到,“你去屯田,還帶着孩兒啊?”

  “啊。”老實巴交的屯丁憨厚的笑着。

  李孟羲頓時皺眉,他冷聲說到,“不成!不能帶小孩兒走。”

  那躲在父親身後的本膽小躲人小孩子,一聽不讓跟爹爹走,不服的把小腦袋露出來,擡頭看着李孟羲,奶聲奶氣的質問,“俺就跟爹走!你咋不讓俺走!”

  李孟羲哪裏有空去跟一個小孩子鬥嘴,他皺眉看向屯丁,說到,“你帶走做甚?留城裏,有人照看着,還能有人教讀書寫字,這不好?”

  屯丁有些意動,可低頭看了一眼娃娃後,屯丁不忍娃娃丟城裏不管,他猶豫着,乾笑一聲,“俺們都是種地裏命,讀啥書嗎。”

  這話讓李孟羲,非常的非常的不爽。

  忍着沒罵人,李孟羲牙癢癢,他生氣的問,“你帶走做甚?這麼小一點,萬一頭疼腦熱,生個病,你往哪找醫生?

  放在城裏,軍醫天天守着,不好?”

  “回去!”李孟羲強硬到,“娃娃送回去,若信得過我,我來幫你照看,你不忙時,回來看看不也行?”

  李孟羲信譽自是很好,屯丁信的過他。也確實,娃娃要是跟着走,也照顧不好,再說這段時間在婦孺營裏,婦孺營的娃娃們每天有肉有魚喫,喫的都白了也胖了點,要是跟着走,爺倆就只能喝稀粥了。

  雖是很捨不得,屯丁還是狠心把年幼的娃娃抱出去交給一個婦孺營的大嬸了,說讓幫着照看。

  李孟羲這又發現了一處不足,他令傳令兵前去傳令,令,所有人不準帶着小孩兒去屯田,令,軍中低於十五歲者,不得去屯田。

  十五歲,身體還沒長成呢,雖說古人持家早,十四五歲,也的確是能種田了。

  但是,十四五歲的年齡,身子骨畢竟還弱,力氣畢竟還是不足。

  李孟羲之所以要強留十五歲以下的少年,他是爲了日後的計劃。

  相比成年人來說,少年人學習能力更強,這些還未完全長大的少年人,放去匠營打下手,培養成工匠,不更好。

  軍中匠人才幾百人,就這麼點人,是遠不夠的,匠人再多都不算多的,用學習能力更強的少年們來作爲人才後繼,這是最好的選擇。

  再一點,在學習文化上,少年人學習的速度非常的快,這一點在軍中已是證實了的,那些十四五歲的小夥兒學起字來,比三十多的人快的多。

  李孟羲有計劃在軍中進行掃盲,在建設一支高文化軍隊的這個大計上,少年人乃是最好的兵員。

  再一點,性價比上,少年人十四五歲,的確是力量還弱,但,用不三五年,便正當年了。而那些成年的士兵,再三五年之後,體力開始下降了。

  此消彼長啊。

  因而,在越長的時間跨度下,少年人作爲兵員的性價比就越是高。

  綜此種種,李孟羲不讓別人把小孩兒帶走,連十四五歲的人也不準備放了,結果,這讓屯田人力又是少了一截。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