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吏部之起始

作者:南宮我夢
李孟羲讓士卒去把剩餘的所有紙張拿了過來,然後把紙數了數,就剩兩百多張了。

  新任諸部官員有百人,便正好,一人發兩張紙。

  衆士子拿到紙張,皆讚歎紙張的質量,士子們眼前所見之紙,紋理細膩,紙色純白,乃少見的好紙。

  李孟羲對一衆士子道,“紙拿着先用,過幾日再造了新紙,另有下發。”

  而後,李孟羲道,“好了,天不早了,先去後,集思廣益,各部都想想該如何搭建各部構建,自此刻起,自今日起,諸位便已爲官,當謹記不能再悠閒懈怠。

  好了,回吧。”

  說着,李孟羲起身,劉備關羽也一同起身回去了。

  就一個鉅鹿城,回能回哪,自然是,李孟羲三人回城,士子們也得回城,然後劉備三人前邊走,士子們後邊跟着。

  李孟羲剛進城,天空一陣悶雷隆隆的響了,他趕緊擡頭看,看到天變陰了,烏雲滾滾的,這個樣子,傻子都知道快下雨了。

  “要下雨了!”李孟羲驚呼一聲,撒腿趕緊跑,一熘煙就跑沒影了。

  後邊,劉備關羽一衆士子哈哈大笑。

  說話間,天上可雨點淅瀝瀝的就下了。

  在淅瀝的雨中,劉備擡頭看了看天,回身對一衆士子說到,“先回,好好歇個幾日再忙!”

  人軍師說,自今日,自此時辰起,就是官了,得嚴肅得忙碌起來,劉備卻說,歇幾日不遲。

  兩個意思,那,士子們會聽誰的?當然是要聽軍師的。

  怕雨把紙張淋溼,各部官員們小心的把紙夾在腋下匆匆回到了住處。

  君子營的住處,不過是簡陋的帳篷而已。

  秦束回到住處,先是招呼走了圍上來問東問西的人,然後召集了同部爲官的其他吏部同僚。

  吏部官員十人,除秦束是司官,剩下的全是低一級的官員,毫無疑問,秦束便是吏部頭領。

  衆人來到秦束的破帳篷裏,秦束好一陣打量,打量着其他九名或相熟或陌生的同僚,“坐!”沒其他多餘的話,年近四十,一臉滄桑的秦束嘿嘿一笑,往後退了一步,請同僚們落座。

  帳篷裏簡陋的不行,除了牀鋪,沒有別的地方,衆人隨意的在牀鋪上坐下。

  衆人落座,目光皆落到秦束這裏,靜等秦束髮號施令。

  秦束撓頭想了一下,他從懷裏掏出那兩張疊起的好紙,抻開放平,預備寫記,他目光掃過同僚們,說到,“咱等吏部爲官,可咱吏部,啥都沒有,如軍師所言,只能是平地起樓。

  再一個,咱們這十來人,有誰做過官?

  縱有人做官,可有人做過吏官?沒有吧?

  軍師將建政之法已經授予我等,便依軍師之法,我等便羣策羣力,集衆智之長!”

  秦束笑着看着衆同僚,說到,“筆紙拿出來,咱得理政了!”

  衆士子紛紛掏出紙筆。

  紙筆拿出來了,然後,後邊呢。

  衆人膝蓋上攤着紙,腿邊放着硯臺,拿眼看着秦束。

  此時的情景是,衆人乃是跪坐,把屋子裏的牀鋪拉成了橫的,然後秦束跪坐在前,其他人跪坐方。

  這個席位佈局,跟其他所有禮儀場合是一樣的。

  秦束跟同僚們大眼瞪小眼的看了半天,秦束突然覺得,要是大家羣策羣力的話,離這麼遠稍有不妥,秦束乾脆說到,“來,大夥把鋪蓋搬起,圍一圈坐!”

  一陣忙碌之後,帳篷中,吏部一羣官員們,不分尊卑高下了,跟喫燒烤一樣坐了一圈。

  這麼一坐,衆人親近了許多,隔閡沒有了。

  在這極好的氣氛烘托下,吏部官員們第一次羣體會議,在輕鬆和隨意的狀態下展開。

  秦束皺眉想了一下,他問,“軍師說,我吏部職屬,都是什麼來着?”

  “是管吏之吏。”左右一人概括到。

  對面一士子說,“是執掌官員升遷罰降核察調派俸祿發放等職權。”

  秦束了一眼對面年輕士子,笑了,“是了,說的跟軍師是一模一樣!”

  然後,秦束低着頭,提筆在紙上寫下,【官吏升降】【官吏核察】【政跡評估】【調派】【俸祿發放】五項。

  秦束把紙拿起來,給衆人看了看,秦束問,“我吏部職責,大抵如此吧?可有缺漏?”

  衆人說無有。

  此時,左邊有一人縮了縮腦袋,笑着擡手指了指頭頂,“紙上是無缺無缺無露,可咱這帳篷,可是漏了!”

  衆人聞言擡頭看去,看到帳篷頂上,爛了個小窟窿,外邊雨下大了,雨水正滴嗒滴嗒的滴下來。

  衆人都笑了。

  秦束從牀鋪上起身,他笑對同僚們道,“大夥起來挪挪,避一避。”

  衆人起身把牀鋪挪動了一番,避開了漏雨的地方,這樣就沒人淋雨了。

  有人不忍抱怨,“咱可都當官了,可跟玄德公說說,給咱換個帳篷……”

  不待此人把話說完,秦束臉色一沉,肅聲道,“哎,我等任官,乃是爲玄德公分憂,何貪享受也!”

  邊上,有一人眉頭一挑,出言反駁,“……話不能如此講。我等要個帳篷,能不淋雨,能有個說談的地,不正有利公事?就如軍師講,木匠想調車運樹,木匠要車,豈爲享受?不還爲了早日打造器械。”

  秦束朝出言駁斥的人看去,與對方對視良久,秦束一拍大腿笑了,“哈!正是如此!我知矣!我吏部所出第一條建言,這不就有了!”

  秦束快慰的提起筆刷刷幾下,把方纔那人所提意見寫了下來,然後興奮的把紙拎起朝衆人展示了一圈。

  紙上寫着,【一吏部缺一公帳】這公帳便是一個用於平日聚首談話的地方,若無公帳,照軍中現在的居住情形,吏部官員分住各處,每談話,就得先找一頂帳篷,再跟人家商量讓別人先出去一會兒,之中溝通交涉,太過麻煩。

  吏部第一策,已經出來了,這是個極好的開場,秦束也好,其他吏部官員也好,由此有了思路。

  吏部只有一個清晰的權利範圍,和一個從部到科的五級官員構架,除此之外,別的什麼都沒有。

  以秦束爲首的吏部官員便討論,吏部的各級架構,到底該是什麼,該有哪些。

  按吏部權利範圍,衆人七嘴八舌的一陣討論,覺得是,該有負責【升遷】【罰降】【調任】【審查】【政績】【俸祿發放】,這麼幾個最高部屬,也就是,按部、司、署、局、科來劃分,當有【升遷司】【罰降司】【調任司】【審查司】【政績司】【俸祿司】,這麼幾個。

  權利涵蓋多少,分屬就當有多少。

  這麼劃分,簡單明瞭,吏部新官們一致覺得這樣劃分很合適。

  按着這個思路繼續往下討論,升遷司,升遷司顧名思義該是負責官員升遷的,那,又該如何管升遷之事,十個沒有執政經驗的新人絞盡腦汁的七嘴八舌的討論着。

  一年輕官員看了看同僚們,他說到,“要管升遷,肯定是得跟要升官的人去說,讓人知道人升官了。”

  “對,就是說,不跟人說,人咋知道?”

  旁邊又有人插話,“要去跟人說,我看得跑腿辦事兒的人,”此人看了看自己的同僚們,“要是,明日玄德公就跟咱們說,要提拔某某處某某人爲官,那咱們幾個,誰去跟人知會?我是不會騎馬,走過去能成嗎?你們誰會騎馬,誰去?”

  秦束輕輕的揪着鬍子,面露沉思,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確是如此,看來升遷司下,得有專做走動的人。”

  又一個有用建議出來了,秦束把建言寫下,寫完,秦束問那人,“兄弟,你是叫個……”

  “張乙!你都問三遍了還沒記住!”張乙笑着調侃。

  秦束趕忙告罪,說下回就記住了。

  吏部,【升遷司】下,第一個所屬部分有了,秦束按衆人的討論和自己的理解,把之命名爲,【走動署】,既,在傳達升遷命令時負責走動的人。

  秦束記剛記完,同僚中又有人說,“某覺着,只有走動的人還不行。你們想嗎,要是人家升官,多是要往他處高任的,咱們幾個騎着馬過去只會人家一聲,人家要是也會騎馬,跟着過來倒行,可人家要是不會騎馬,能讓人家走路?”

  立刻,有年輕士子反駁,“載着他不就行了?”

  衆人反應過來的立刻就笑,秦束也暗自發笑。

  年輕士子不明所以,“怎了?”他瞪大眼睛看着衆人。

  “哈哈!人不會騎馬,你說把人綁身上載着,人是升官的啊,要當大官的啊,豈能受此狼狽?”

  就是說,去赴任了,得被人綁到馬背上一路顛簸,面子不要了嗎。

  討論到這裏,吏部官員們一致得認爲,至少得有車,除了有車,最好還得有護衛的人,不然人走到半路遇到狼了,遇到山賊了,人還沒上任,死半路了,要是這樣,吏部顏面無存,不僅顏面無存,估計得一堆人人頭落地。

  討論已深入到權利和職責以及完不成職責的處罰這三者之間的關係了,談到了恐怖的內容,氣氛稍冷。

  至此,【升遷司】下,【走動署】下的構架也有了,得有會騎馬的人,得有護衛的人,於是往下就有了【車馬局】,【護衛局】。

  秦束還沒把東西寫完,討論又熱烈了,有人說,有護衛也不行啊,萬一路遠,人生急病了咋辦,荒郊野外的,急切間要是找不到醫生,人病死了半途,吏部也是要遭殃的。

  秦束靜靜的聽着同僚們的討論,他不想靜也沒辦法了,七嘴八舌的談的太多了,光記都記不及了。

  衆人討論,得要醫官。

  所以,除車馬局,護衛局外,還當有一個醫局。

  有車馬,有護衛,還有隨行醫者,這樣,要是去傳達升遷命令,並帶人到地方升遷,這一路都沒問題了。

  正當衆人換個話題討論時,正忙着記東西的秦束忽然擡頭問了一句,“……咱們要是去領人,光憑嘴說,人會搭理咱不?”

  衆人都看過來,秦束將筆放回了硯臺上,他直了直身體,目光掃過衆人,說到,“某覺着,該有憑證。

  或是玄德公給咱們個升遷調任憑證,或是咱吏部自己弄個憑證,日後知會升官赴任之時,以憑證爲據。”

  衆人一聽,都覺得的確該是如此。

  見衆人沒意見,剛放下筆的秦束,又拿起了筆,接着往下寫吏部需有印璽憑證。這一條建議,秦束在後邊綴的他自個兒的名字。

  往前看,不知不覺寫了大半張紙的字了,當中隔不一兩句,後邊就跟了個名字,秦束作爲主官,他得負責記錄一切,單單是忙着寫字,忙着聽同僚們說話,忙着注意觀察看把誰提的建議寫上誰的名字,這已經就讓他忙的幾乎無暇思考了。

  吏部這些新官員們按着自己的思考,按着自己所理解的那樣,從去派人知會,到接人,到路上趕路,到憑證,推到這裏,再往後推,自然就推到,人家赴任到了地兒,然後到底是當地人負責安頓,還是由吏部人負責給安頓。

  總不能,把人接過去,人往那裏一扔,就不管了吧。要是沒給當地的官員們說清,一個沒交涉好,當地官員不知來了新官,新官舉目無親,不知該上哪,這一差錯,不就尷尬了。

  衆人討論來討論去,討論許久也沒討論明白升遷官員的安置到底歸當地的人,還是得歸吏部管。

  不過,不管是歸誰管,吏部的十個新官一致覺得,不管是歸誰管,吏部至少得確保人安頓好了再走。

  總結了衆人討論的結果,秦束沉思片刻,他拿筆寫下,【安置】二字。這是除車馬,護衛,醫護,印璽憑證之外,第五個升遷相關。

  討論到安置,秦束等人不確定到底安置是吏部職責,還是別的部的職責,衆人便討論,若安置也歸吏部管,那該如何行事。

  官員安置,不是跟流民一樣給個房子發點糧食得了,安置官員得把官員安置成官員。

  也就是說,得能讓一外地官員到了新地方,得安定下來,還得能開始政務。

  而安頓,若由吏部負責安頓,衆人一致覺得,得給人家找房子住,要是當地破敗,還得給人蓋官邸。

  對吏部新官們而言,新官上任,翻蓋官邸,這是常識。

  他們當中不少人,就親眼見過官員赴任然後大修官邸的事,衆人對此事習以爲常,因此,理所應當的認爲,若吏部要官官府的安置之事,便得負責修蓋官邸,變得有一部專做修蓋建造的一部。

  於是,又一部出來了,秦束簡單記爲,【官邸局】,名字淺顯易懂,就是專負責蓋官邸的事。

  前邊已經有了護衛,車馬,醫護,憑證諸局,前邊的車馬醫護這些,實在太小了,小到幾個車十幾士卒就夠了,就這麼點東西往下再討論下邊架構,衆人都根本沒往下邊想。

  但,【官邸局】這一個分屬,太大了,官邸修建,需要大量人力財力,衆人便對此大加討論。

  稍加討論,衆人討論出了,人力,財力,兩部分。

  局一級往下,按五級架構,下一級便是科,於是便有了,【人力】【財力】兩科。

  至此,討論已到了一個階段性的時刻,第一個從高到低從上到下的完整官僚架構出來了。

  這第一條完整的官員架構體系乃是,【吏部】

  |

  【升遷司】

  |

  【走動署】

  |

  【官邸局】【車馬局】【醫護局】【安置局】

  |

  【官邸局.人力科】【官邸局.財力科】。

  一條完整的架構出來了。

  雖說,此架構之搭建粗疏且多有問題,但畢竟,最難的開頭從零起始的第一步有了。

  有了此第一條架構,剩下的再往下討論,衆人就輕車熟路了。

  討論了半天,這才一司,一司中的一署,一署中的一局。

  剩下的,還有大量空白。

  衆吏部官員越討論越是熱烈,從一開始的茫然無緒與生熟與底氣不足,到開始有所頭緒底氣也開始逐漸足了,信心也慢慢有了。

  若說科舉之後,封官之後,吏部官員多是心中忐忑,若問其有無信心執政,多數人心裏是一點底沒有的。

  但經此一番熱烈討論之後,再問吏部新官們可有執政信心,所有人此時已多了一兩分信心。

  吏部已然走上了正軌。

  一場春雨淅淅瀝瀝下着,泥土上一片雨霧朦朧,十三部新任官員,除吏部以外,其他各部官員也多匯聚到了一起,有的部跟吏部一樣,也在聚衆討論。

  有的討論一會兒,就散了。

  而討論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有的是在費力搭建構架,而有的純粹是閒談,然就算是閒談,效果也是有的,新任官員相互多以瞭解,對團隊的整體磨合也是大有效果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