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燒土紮營術

作者:南宮我夢
清晨,太陽初升之時,在帳中伏桉休憩的劉備和簡雍二人聽到了帳外的嘈雜之聲,二人不約而同的醒了。

  待二人走出帳外,陽光明媚,又是一日好天氣。

  當有一隊戰兵排着隊從眼前走過,劉備頓時來了興致,他轉頭對簡雍道,“走,憲和,去巡營?”

  劉備相邀,簡雍自然樂意。

  在營中走着,此時天色大亮,劉備與簡雍看清了昨晚不曾見的紮營細節。

  沿路走着,劉備見營帳扎的非常齊整,所有營帳都靠路邊佈置着,營帳佔路不多,道路留的很寬敞。

  在每一處帳篷前,昨夜燒盡的篝火上,新的篝火又升起了,伙伕們正在忙碌着做飯,到處都是炊煙。

  劉備發現一個特殊的細節,附近的篝火後面,都放着一個或兩個糧食袋子,此一點,非常違和。

  在思索片刻之後,劉備笑了,他想起爲什麼了,伸手碰了碰旁邊東張西望的簡雍,劉備指指篝火,小聲跟簡雍滴咕起來。

  不一會兒,劉備講完了,簡雍看向篝火後邊的糧食袋子,面露驚奇的同時,還帶有一絲不解,“……雖說如此,可袋子離火那麼近,不也會被燒了嗎?”

  劉備笑着點了點頭,“的確如此,可燒了糧袋子,總比燒了帳篷好。

  兩害相權取其輕也。

  估計是木板不夠,不然羲兒他都用木板了……”

  這句話說了一半,彷彿是爲了印證劉備的話一樣,劉備目光稍一偏,他突然就看見再遠一點的一堆篝火處,幾個大盾圍着篝火插在地上,把篝火三面合圍,恰好是把篝火跟帳篷中間隔開了。

  “看,看!”劉備擡手狠拍了簡雍一下,略興奮的指着,“就說嘛!能用木板肯定用了。”

  簡雍順着劉備所指看去,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堆被盾牌草草圍攏起的篝火。

  簡雍笑了,還真是如此。

  兩人一同走過去看,走近了纔看到,三個參差大小不同的盾牌,盾牌還不是隨便戳到地上的,而是在地上刨了淺坑給埋起的,這樣肯定結實。

  看到這裏,劉備和簡雍也明白了,爲何那麼多篝火後面堆的都是糧食袋子了,照這個用法,一堆火得用三面盾牌,盾牌肯定不夠用的。

  至於說,篝火爲什麼拿木板或其他東西擋着,這是經驗,之前行軍的時候有一次就是,夜裏風大,風把火星子吹起來了,而行軍帳篷上塗的多有桐油,一個火星嘩啦一下就着了。

  當時意識到了防火問題之後,衆人一起討論了許多方法,缺乏生活經驗的李孟羲想到的是,製造一些鐵皮火爐,這樣,不僅方便攜帶,還方便升火,還能避免火星被吹走,可之後因爲種種原因,好用的鐵皮爐子一直沒來得及造;生活經驗不足的李孟羲他想到的第二個防火方法,乃是,每燒一堆篝火,就把多餘的木頭棍子圍着篝火插一圈,這樣一個木頭柵欄,也能極大降低失火的可能。

  因爲生活經驗不足,李孟羲總是想一些比較麻煩和笨拙的方法,而簡單有效的方法,多是劉備三人提的。

  當時關羽說,要攔火,何必插柴火,把盾牌一圈一搭,不就是個嚴嚴實實的牆了。

  這方法極好,自然被李孟羲隨手給記下來了。

  劉備有參與了討論,故而今晨一見,便立刻想起來了。

  之後,繼續巡營,劉備和簡雍見到,哪怕是起牀了,哪怕是天亮了,民夫們還都縮在帳篷裏不出來,整個營地因而顯得空曠無比。

  正疑惑着,前邊有不守規矩的人出來了,巡邏戰兵立刻走過去把人訓斥回去。

  見此一幕,劉備不解,上前叫住戰兵詢問究竟。

  戰兵答到,“是軍師今早方下的令,說不讓人亂動。”

  劉備點了點頭,揮手讓戰兵走了。

  戰兵離開,劉備面露疑惑,晨起之時,不讓亂動,這是爲何。

  四周看了一眼,想找李孟羲問個明白,不知李孟羲在哪。

  疑惑壓到心底,劉備帶着簡雍繼續巡營。

  屯田隊人不多,加上戰兵也才一千多人,又是紮營在十字路口,營地縮短了數倍,因而每一路營地都不長。不一會兒,走到頭了,在營地末尾,劉備看到,當路橫着堵了長長的一排車輛,這些車輛是拉糧種農具之類的淄重車,車上堆的東西亂七八糟的,一排車往路上一橫,把路堵的死死地。

  看到這裏,不用看,劉備能猜的到,其他幾路營地也是如此。

  指着車陣,劉備耐心跟四處亂看的簡雍解釋着,“憲和,此便是車陣。

  此時車不多,陣勢沒擺成,只能卡住路口。

  要是千把板車,圍着營地擺上一圈,那才叫壯闊呢!

  當初皇甫嵩……”

  劉備本說的興奮,提到皇甫嵩,劉備停了,畢竟跟官軍對峙不是太光彩的事。

  劉備不打算說,簡雍可來了興趣了,簡雍極好奇的追問之下,劉備只好講起了起來。

  劉備說起當時戰況,說起幾千輛車首尾相連圍的密不透風的車陣,說起花了數日時間挖起的壕溝築起的土壘,說到精彩處,劉備感慨道,“憲和,你是不知,當時荒郊野外,把地挖的,一道一道溝遍地都是,挖的跟亂葬崗一樣!”

  從劉備的描述中,簡雍能想象出亂葬崗一樣的坑該是多麼繁多和亂七八糟,簡雍他好奇問,“……玄德,當時大戰之地,應該還在,工事也應當還在,要不,有空去看看?”

  劉備擡頭看了看天,一尋思,當時對峙之地,離鉅鹿也就七八十里,快馬半天就到,於是,劉備點了點頭,朝簡雍笑道,“成!得空去看看。”

  說話間,走到營地邊緣了,前邊車陣堵着,戰兵們在那裏守着,劉備讓人把車輛挪開打開通道,而後,劉備朝營地外圍走去。

  當出了營地走遠之後,再回頭看營地全貌,劉備和簡雍第一眼就看見,荒野地裏,圍着營地一圈,野地裏插了好多鋤頭木棍之類的,鋤頭柄倒着插在地上,鋤頭在上邊,看着違和古怪,還帶有一點點滑稽。

  見此一幕,簡雍又疑惑了,而劉備卻忍不住笑了。

  見簡雍疑惑,劉備笑着解釋,“哈哈!此乃雲長之法,乃畫地爲牢之法!”

  畫地爲牢之法乃是,有時紮營,倉促之間難立營寨,可營寨要是不立,防守無依倒在其次,關鍵是沒有營寨沒有寨牆約束,曠野之外又目無依憑,士卒隨意亂走不知起止,很容易散亂。

  故,所謂畫地爲牢便用在此時,不紮營寨,可以隨便用幾個旗幟用幾個木杆在營地四角插上以爲界限,這樣,士卒知界限何在,不再亂走亂動,軍紀因而能整肅嚴謹數倍。

  只幾個旗幟,或是幾個木棍,便能有此大用,簡雍大爲受教,暗自點頭。

  明白了之後,簡雍再去看荒野地裏隔一段就倒插着的鋤頭棍棒之類,此時再看,簡雍不覺可笑了。

  一眼分明,這些隔一段就插了一個的鋤頭像是圍欄一樣把整個營地圍了一圈,有此依憑,士卒被畫入“牢”中,行止有度,無寨近似有寨。

  巡營到此結束了,簡雍跟劉備這一路巡視過來,見識了很多行軍紮營的學問,看向劉備,簡雍感慨,“唉,一時不見,玄德你竟已通熟軍務,某已不及也!”

  劉備哈哈笑了,自謙道,“某領兵在外,不過半載,稱不上通熟軍務!”

  見簡雍感慨連連,劉備敏銳察覺到了好友低落的情緒,他勸慰到,“憲和啊,這諸般紮營之務,還有諸兵略學問,其實不難。

  軍中記有繁多兵法,兵略相關事無鉅細皆有記錄,得空你看看便也能知。”

  簡雍聞言瞪大了眼睛,“當真?!”

  “當真!”劉備呵呵笑了,“某還能騙你不成。”

  軍中當真有兵法,有一部極其特殊時間絕無僅有的兵法,兵法當中,出軍以來,遇到的所有問題,想到的所有對策,所有攻守戰法,對敵戰法,所有器械土木車船等學問,所有紮營埋伏防禦夜襲諸多精義,全部記錄在內。

  可以說,此一部兵法,乃是義軍建設成軍實錄也不爲過。

  半載不見,劉玄德就變得非常通曉軍務的樣子,簡雍只當是兵法的緣故,有此猜測之後,簡雍就瞭然了,肯定是劉備是讀了兵法之後,才曉暢軍事。

  在不久以後,當簡雍親自去翻閱所謂的兵法之時,簡雍到那時當會明白,明白爲什麼劉備會說只要看一遍就都能懂了。

  晨光之中,營地之外,劉備和簡雍對着營地指指點點着,對紮營之佈局各種評頭論足,正這時,身後有凌亂的馬蹄聲傳來。

  劉備回來去看,看到幾個騎兵從遠奔馳而來。

  騎兵到了跟前,劉備問幾個騎兵從去了哪裏。

  爲首的騎兵伍長在馬上朝劉備抱拳一禮,回到,“昨晚軍師派我等外出巡查,故而在外。”

  劉備聞言看着幾個風塵僕僕的騎兵,好奇問道,“你幾個,昨晚跑了多遠?”

  騎兵伍長答到,“三十里外。”

  劉備微感驚訝,驚訝過後,劉備就笑了,他笑明明是出來屯田的,忙碌的卻跟打仗一樣。

  騎兵們回營去了,劉備指着入營的騎兵小隊給簡雍講解道,“斥候小隊數騎同出,萬一遭遇敵情,總能有人及時跑回來了。”

  簡雍聞言一想,的確是如此。

  ——

  經一番巡營之後,劉備有數處疑惑,他去找李孟羲去詢問究竟。

  在營中某處找到李孟羲時,李孟羲正站在一堆篝火旁手裏拿着個薄木板,木板上攤着紙,正在紙上專心致志的寫東西。

  見狀,劉備走過去,笑問李孟羲一大早又想到了什麼妙策。

  李孟羲停下筆指了指篝火,“草灰。昨夜紮營時,地上還潮溼,柴不好點。

  今早意外撞見,有塊地燒了一夜,地燒乾了,土燒黃了。

  故,某覺着,一者,若長久紮營某處,篝火可固定地點,篝火所處之地,土經長燒,燒的又乾又硬,不易潮溼,這是其一。”

  “其二,某另覺得,若是長久紮營,是否又可日日變遷篝火地點?

  比如,可沿着寨門向中軍大帳,一路升起篝火,一路焚燒過去,土經數日焚燒,土質將變得乾硬瓷實,下雨之時,便不易泥濘。

  故,篝火除做飯,是否能邊做飯,邊硬化土地,一物兩用?”

  “至於其三,草灰。近來開春多雨,泥土潮溼,不利升火,可料想野外行軍之時,遇雨水天氣土地潮溼乃是尋常。

  土地不幹,不利升火,甚至不利紮營紮下寨,而要變潮溼泥濘爲乾燥,用砂石,用木板,而草灰,不也能用?

  故,某覺着,每日紮營升火所焚之草灰,不妨可帶走,以備萬一有雨可鋪撒於路。”

  說到這裏,李孟羲皺眉,他想了一下,“收攏草灰稍爲拖累後勤,爲帶些許草灰耗費車馬人力,值與不值?某不知。”

  聽完李孟羲所講,劉備和簡雍驚訝當場。

  一堆草灰而已,扔了都沒人要,然而,李孟羲會覺得草灰有大用,還想把草灰帶起來走,而且竟然草灰還真的有大用。

  李孟羲猶豫不決,不知該不該行軍時帶着草灰,劉備簡雍想了一下,兩人不約而同的道,“該帶!(該帶!)”

  這突然來的默契,劉備和簡雍相視一眼,然後開心的笑了。

  迎上李孟羲疑問的目光,劉備道,“一大筐草灰,重不過三二十斤,此一大筐灰,足以鋪好屋子大那麼一片泥濘。

  紮營在外,若遇風雨交加,其他士卒可以簡陋,但如諸如中軍帳,諸如傷兵營等地,無論得紮營清爽乾燥處吧?

  故,某覺着,草灰多少得有一些備着。”

  劉備的理由很充足,李孟羲一想有道理,拿筆在紙上草草備註了下。

  擡起頭,李孟羲看向簡雍,認真的問,“那憲和先生呢,憲和先生覺得爲何該帶?”

  “額,”簡雍笑了,“某倒覺着,草灰守城可用。”

  李孟羲只稍一想,明白了,草灰很真的能守城。雖說,草灰不如石灰好用,也不如金汁好用,但草灰畢竟也是灰啊,也能迷人眼的。

  一筐草灰放在守城戰中,應該能弄死一個人吧。

  李孟羲寫了草灰的作用三點,簡雍提了第四點,可以當做軍備物資來用,李孟羲將之隨手加上了。

  草木灰沒什麼太大作用,但是李孟羲提到的一個有趣的所謂的火燒硬土之法,讓劉備和簡雍覺得極其有意思。

  劉備和簡雍生活經驗很豐富,他們很清楚,火在地上燒幾天之後,土就燒紅了,燒的硬邦邦的,連草都長不出來了。

  火燒真的能硬土,而且還能除草,因而,既然篝火能硬化土質,那何不把這一點利用起來呢,反正也得升火做飯,乾脆一邊做飯一邊把地給燒一遍得了。

  一座軍營,偌大的地方,用火完全燒一遍,得等很久,但關鍵的一兩條主幹道路,還是可以快速成型的。

  劉備和簡雍皆認爲,篝火燒土之法巧妙無比。

  到此,在劉備和簡雍這裏,燒土法到此爲止了,但李孟羲不一樣,李孟羲撓着頭想了一下,他瞪着眼睛問劉備和簡雍。

  “那……燒土的時候,是什麼柴燒的快?再有,是什麼土燒的快?是散土燒的快,是整塊土燒的快?

  再有,是把火放坑裏燒的快,還是放平處燒的快?”

  這一連串的問,問的都是什麼鬼問題,劉備和簡雍都被問懵了。

  針對李孟羲的諸多問題,劉備和簡雍笑着討論了一會兒,覺得麥秸燒的快,麥秸火大,且燒的貼實。

  至於到底是整塊的土燒的快還是散土燒的快,劉備和簡雍回答不了了,劉備說碎土末了燒的快,簡雍說硬泥巴地燒的快。

  兩人意見不一,但兩人皆認爲,如果是想燒土的話,最好是把地上的灰土給剷平了再燒。

  李孟羲覺得有道理,他拿筆把燒土技術細節認真記下。

  同時,李孟羲想到一點,碎土的話,似乎可以把土旮瘩堆成一圈靠近火燒上一段時間,一段時間後,土就燒的硬邦邦的,燒熟了,然後,用這些燒熟的土去鋪地,會很好用。

  這似乎是可以高效生產燒製土的方法。

  在不久前,鉅鹿城裏燒了好多木炭,想到了土窯,李孟羲意識到,以土窯那個體量,也是能大規模製造燒土方的,土窯除了可以悶炭,隔一段時間把窯裏的土敲下來一些,大量的鋪路材料就有了。

  一個土窯,既能燒炭,附帶的,連高溫土也生產出來了。

  最後一點,土裏挖個坑燒起來快還是平地上燒起來快,劉備和簡雍皆認爲是坑裏快。

  可,要是再結合道路,在道路上挖一堆坑,似乎很不妥。

  所以,結合實用,李孟羲覺得,應該是平地燒土。

  但,既然土坑燒土很快,那,坑,可以用來……廁所。

  挖好了土坑,可以用篝火把土坑裏裏外外燒上一段時間,土被火燒過之後,變得很硬,變得不吸水了,經火燒製的土坑遇到下雨不那麼容易垮了。

  試想一下,下着雨,廁所被雨水沖垮了,多噁心。

  記寫了很久,李孟羲收起了筆。

  見李孟羲寫完了,劉備笑問,“羲兒,我見營中,民夫明明已起,爲何要約束帳中不令走動?此舉何意?”

  “奧。”李孟羲奧了一聲,他說到,“早上我巡營,有人走的急,把我撞到了,撞倒了……”

  “哈哈哈哈!”李孟羲只是在敘述一件小事兒,劉備和簡雍聽的哈哈大笑。

  李孟羲奇怪的看着劉備兩人,“那人把我撞倒,我問他幹嘛走那麼快,他說想熘達。

  某就在想,爲想熘達,把某撞倒在地,那他日戰時,會把戰兵也撞倒在地。

  故,某尋思,軍營當中,應竭避混亂,一應軍卒,非必要,不得亂走亂動,以清淨道路。”

  劉備讚歎的看着李孟羲,連連點頭,就被人撞了一下而已,能想出這麼多道理。

  劉備笑着指着李孟羲轉頭對簡雍道,“咱軍中慣例乃日糾一錯,可有羲兒在,每日能糾三錯也不止,一人比的上許多人!”

  簡雍頗爲感慨的笑着看着李孟羲,簡雍又一次心服。

  劉備評價,小軍師智謀嚴謹,智計百出,今日可真是見識了,一小小細微之處,小軍師能察別人所不察,能想到別人所不能想,自嘆弗如啊。

  不久,傳令兵全營奔走,下令開伙。

  李孟羲並劉備簡雍草草吃了飯之後,有士卒端來清水供刷洗碗快之用。

  此一個細節,劉備跟李孟羲都沒注意到,此處細節之下,乃是補給之法,乃是統一取水統一運水的隊伍。

  昨日傍晚紮營之時,取水隊去數裏外拉了好多清水,昨晚做飯用去一些,今早做飯又用去一些,連刷碗的水都有了。

  這要假如說是冬日,萬一突然遇敵,萬一不得不凍土成城以構建防禦,軍中備着的幾車水,這幾車水足以發揮大用,足以快速建起一堵很高的凍土牆。

  李孟羲在去年冬日爲解決住房問題,有想到並記錄下了凍土築城之諸多相關,甚至,他還擴展了,想到可以用凍雪,可以用凍土,可以用積雪,三種築城方式,他還收集了可以用板車豎起作爲模具快速建城的方法。

  但,他那時未能想起結合凍土戰術應該配備一些蓄水車輛作爲後勤輔助。

  雖然,有關凍土戰術一項,李孟羲未曾想到水源問題,但在後勤水源補給方面,他早就意識到了,意識到如果每次打水讓伙伕們自己去,那每一頓飯,都得出動成千上萬的伙伕。

  所以,爲提高取水效率,可以統一用車隊把水拉回營地,這樣,省下了大量人力。

  兩個不想幹的事項,一個是取水,一個是築城,結果這兩件事能起到聯繫,結果就造成了,義軍日趨完善的後勤不經意間起到了意想不到好處。

  早飯喫完,碗洗的一乾二淨,把碗收起,帳篷也收起,拔營,又一天忙碌開始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