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木類三十九種

作者:南宮我夢
一條糖醋魚,小磚足足造沒了半條,他終於喫不下去了。

  回想了一下,自昨日生病到現在,小磚可是好幾頓都沒喫東西了。

  喫罷了飯,李孟羲再一次把藥拿了出來。

  一盞小碗,小碗裏剩了不多的一點白色的粉末。

  李孟羲端着小碗在看,他尋思該怎樣大批量製造這種藥效神奇的藥粉。

  一隻小手伸了過來,小磚伸手從碗裏捏了一點白色的粉末,他好奇的問,“哥哥,這是面嗎?”

  “額,不是面。”

  隨之,李孟羲給弟弟講起看着像麪粉的藥粉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他將把柳樹扒了皮,拿清水煮一煮,煮完,濾一濾,濾幾遍,再拿活性炭除去雜質,然後再熬幹,白色藥粉就出來了。

  小磚認真的聽李孟羲講完。

  李孟羲一個不注意,小磚跟喫糖一樣用手指蘸了一點藥粉放到了嘴裏吃了。

  李孟羲嘴巴張了張,沒來得及阻止。他笑着看着眉頭皺起的小弟,“好喫嗎?什麼味道?”

  小磚吐了吐舌頭,“好難喫呀。”

  藥能好喫到哪裏去。

  被小磚這麼一引,李孟羲也好奇,這柳樹裏的白色粉末,嚐起來會是什麼味道來的。

  忍不住好奇,李孟羲也用手指蘸了一點粉末,塞到嘴裏嚐了嚐,一嘗,果然是想象中的藥物的味道,苦的。

  之後,李孟羲去找了個小竹筒,小心翼翼的把藥粉從碗裏刮出來給裝起。

  弟弟在邊上看着李孟羲忙碌。

  藥粉裝滿,李孟羲對弟弟說,“走,小磚,咱們再去折點柳樹枝子,再做點藥。”

  小磚睜着大眼睛,疑惑的問,“哥哥,爲什麼得柳樹枝子啊?”

  “因爲,柳樹裏有藥啊。”李孟羲回答。

  “奧。”小磚奧了一聲,似乎聽懂了,想了想,他又問,“那哥哥,是不是樹裏邊就有這種藥?”

  弟弟這麼一問,李孟羲愣了一下,他突然意識到,哎?柳樹裏邊的這玩意兒,是柳樹中獨有的嗎?還是說,但凡樹皮,都有?

  意識到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靈感突兀而來,李孟羲趕緊取出紙筆草草記下,【柳樹皮提取之物,是否存在於其他樹種當中】。

  只這一句話,將帶來更龐大的測試範圍。

  李孟羲擡頭看着弟弟,弟弟小臉上一臉的天真模樣。

  李孟羲笑了,他覺得,科學需要質疑精神這句話太對了。而喜歡問稀奇古怪問題的小孩子,天然的擁有着無與倫比的疑問和無與倫比的好奇。

  弟弟問的很對,既然柳樹皮裏能提取出藥粉,那到底是,此種藥物,只存在於柳樹中,還是好多樹皮裏都有此種藥粉。

  這個問題極有價值,價值在於,一旦弄明究竟,直接可讓材料來源擴大數十倍。

  李孟羲不太清楚柳樹的生長環境,可他能推斷出來,柳樹這玩意兒又軟又輕,做不了東西,因而,柳樹這玩意兒,沒人會費心費力的去種,既然沒人去種,鄉間柳樹存量就不可能多。

  走到門外,李孟羲朝守門的左右士卒拱了拱手,道,“有勞二代代我傳令,令,出騎兵兩百,散向各地搜尋樹皮。

  無論何種樹皮,無論柳桑楊槐,取枝回來,切記,不能摻混。”

  命令下達之後,士卒抱拳一禮,匆匆去了。

  這日,關羽領着劉備簡雍在看打鐵,更確切的說,給劉備簡雍二人展示成鋼術。

  關羽正捧着一把包鋼長刀吐沫橫飛給劉備二人講解着,突然,聽到身後傳令兵奔走呼喝的聲音傳來。

  “你們幾個,騎上馬跟我走!幹啥?軍師讓找樹枝去。”

  關羽劉備還有簡雍聞聲看去,看到傳令兵正召集巡城騎兵看樣子是要忙碌軍務。

  見此一幕,劉備關羽簡雍三人相視一笑,劉備笑道,“數日前,羲兒着人折柳,說能做神藥。神藥果然不日而出,此番,羲兒又尋人折枝,不知,又將有何出。”

  柳樹提取物的事兒,劉備關羽簡雍一行已經弄清楚了,劉備三人還特意去軍醫營問了問,從軍醫那裏,劉備打聽到了藥效。風寒之症,服粉藥半勺,只半日之久,痊癒六成。

  藥效實在驚人。

  田卜從劉備口中得知軍師又派人去找樹枝了,這才,不只要找柳樹,所有樹枝都找,田卜也是很好奇,他好奇軍師又要弄什麼新藥了。

  二月二十餘日,正是盛春之時,草木欣榮,各類樹木都已復甦抽枝了。

  鉅鹿城四出的騎兵到處去尋找樹木,找到樹木,無論是何樹木,騎兵下了馬拿上騎戈爬上樹把樹枝子刷刷鉤下來。

  一個時辰之後,騎兵們陸續回城。

  騎兵們帶回了大量樹枝,一捆捆的樹枝堆滿了正廳,又堆滿了院子,院子也堆不下了,又放到了門外。

  小磚看到院子裏好多的枝條,他開心的跑出去這裏抽一支,拿在手裏甩着玩玩,不一會兒,看到另一支更好的,棄了手中的,跑過去又抽一支。

  不一會兒,小磚已經換個四五根樹枝了。

  一扭頭,小磚發現哥哥手裏一根樹枝都沒有,他懂事的跑過來,把一根筆直的樹枝塞進了李孟羲手裏。

  李孟羲看了看手裏的枝子,看了弟弟一眼,“幹嘛?”

  樹枝子堆了滿院,材料夠了,可以開始測試了。

  在開始之前,想了想,李孟羲特意去了木匠營,叫來一堆木匠,讓他們把樹枝給檢查一下,看有無混雜情況。

  木匠們過來一檢查,何止是有混雜情況,每一捆樹枝都混的亂七八糟。

  明明都交代了不能弄混,結果,還是混的一團糟,李孟羲氣了,衝出大門,把傳令兵噼頭蓋臉的罵了一頓之後,沒罵夠,“去,把幹活的騎兵都叫過來!”

  被罵的狼狽不堪的傳令兵只能去傳喚騎兵們。

  騎兵們到了,李孟羲接着訓斥,訓斥騎兵們漠視軍令,玩忽職守,各種訓斥。

  李孟羲少有發火的時候,這一發火,讓騎兵們噤如寒蟬。

  終於,李孟羲氣消了,他煩躁的擺了擺手,“都走吧,再有下次,決不輕饒!”

  此次失誤,是傳令兵和騎兵的雙重問題,傳令兵一開始還記着命令,還記着交代清楚各種樹的枝子單放,不能混雜。

  結果,命令太長了,交代了幾遍之後,傳令兵煩了,就自作主張的把命令簡化了,簡化出去隨意找樹枝,折了樹枝回來。

  命令都是這樣,騎兵自然要出錯。

  可,一開始,也有部分騎兵接收到了完整命令的,這接受到完整命令的騎兵,卻因爲不明究竟,不知道樹枝是幹嘛的,缺乏點鄭重,自以爲是的認爲樹枝都一樣,然後就把樹枝弄混了。

  這是次小意外,小意外當中,隱藏着重大缺陷。

  缺陷是,傳令兵不夠專業,傳令的士卒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命令是啥樣的傳下去就得是啥樣的,不能有一字添改。

  想義軍出涿州以來,從一地鄉勇發展到現在,一切都是從零搭建起的,軍中一切草草,沒有專業的斥候,沒有專業的軍械匠人,專職的傳令兵同樣沒有。

  罵完了人,回到城主府,李孟羲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他提筆寫下備註,他覺得有空得挑一批專職的傳令兵加以培訓,除人員以外,更得改變傳令方式。口頭傳令,難免有誤差,還是書面命令更爲穩妥。

  一段時間後,木匠們經認真區分,總算把各類樹枝按種類歸置完成。

  數十大捆樹枝放到了李孟羲面前,這些樹枝分別來自松樹、柏樹、桐樹、楊樹、桂樹、等等衆多的樹木。

  按藥物提取之法,每種樹的樹皮,得分成多份,分別置於酸鹼酒精油脂等各種溶液中熬煮萃取,然後拿去測試。

  每一種樹木,都要萃取數次,任務量着實有點大了。

  李孟羲盯着堆了滿屋子的樹枝,皺眉沉思了好久,最終,依據柳樹萃取的經驗,他覺得,既然柳樹中的藥粉是用石灰水和清水提取出來的,那就乾脆,不用其他方法了,只用石灰水和清水來提取。

  假設,柳樹中能治病的藥物存在其他樹木中的話,那麼,既然是同種藥物,應該能用同種方法給萃取出來。

  想明白之後,李孟羲連石灰水都不想用了,他準備直接用清水來熬煮。

  朝門外見了一聲,令傳令去婦孺營叫五十個婦人帶着簡單籮筐過來。

  傳令兵剛被訓斥一頓,再次接了命令,傳令兵謹慎細微,不敢再隨意更改,去了婦孺營,傳令兵把命令完完整整的傳達了下去。

  片刻後,婦人們拿着剪刀帶着籮筐來了。

  李孟羲笑着起身迎接,他指了指滿屋的樹枝,笑着說,“姨姨們,勞煩把這些樹枝扒了皮給剪碎盛起,對了,不同樹木,不得混雜。”

  婦人們各自找了捆樹皮開始忙碌起來。

  婦人們好奇的問前幾日不剛剪了一些樹枝,今日又要剪,是有啥用處嗎。

  “嗯,是要做藥。”李孟羲隨口答了一下。

  婦人們在忙碌,李孟羲在想另一個問題,有關柳樹枝的問題。

  柳樹當中的藥物,到底是存在於樹皮中,還是存在於枝條中,還是存在於葉子中,此未知,正待一試。

  找來三個大甕,甕中盛滿清水揹着,拿着紙,一紙上寫【柳枝】,一紙上寫【柳皮】,一紙上寫【柳葉】,標籤寫好,貼在陶甕上。

  之後,李孟羲往下邊轉悠,找到了一捆柳枝之後,李孟羲對婦人道,“姨姨,勞煩將柳枝還有柳葉也弄碎,單放起來。”

  婦人點了點頭,抓起扒了皮光熘熘的白柳枝拿着剪刀卡察卡察的剪了起來。

  不知是柳枝容易扒皮還是別的緣故,柳枝處理起來比別的枝條簡單的多。

  一段時間之後,柳枝處理完畢,柳枝分成了三份,一份皮,一份木枝,一份柳葉,一併端了過來。

  材料齊全了,李孟羲帶着弟弟,開始着手測試。

  李孟羲端着柳皮給弟弟看了一眼,他問,“小弟,你覺着,藥會不會就是藏在樹皮裏?”

  小磚認真思考了一下,“會!”小磚認真的點了點頭。

  隨後,可能覺得說的不對,小磚瞪着大眼睛看着李孟羲,他問,“那哥哥,要是裏邊沒有咋辦?”

  李孟羲呵呵笑了。

  說的很對啊,測試沒有結果之前,誰也不確定藥物到底是藏在樹皮裏還是樹枝裏。

  十斤柳皮一股腦倒進甕中,然後是十斤柳枝,然後是,十斤的柳葉。

  清水加原料皆已齊備,李孟羲和弟弟一起開始給每一隻陶甕下升起一堆火。

  萃取草藥成分似乎應該小火慢熬,以避免溫度過高之後破壞藥性,可李孟羲尋思,似乎之前從柳樹中提取藥物的時候,因士卒們操作不當,把溶液給煮沸了。

  結果,煮沸了溶液當中依然能提取出小半碗藥粉。

  這很奇怪,李孟羲尋思,難道說,柳樹中的藥用物質在一百度的高溫下不會分解不成。

  此次測試,是爲尋找柳皮的替代品,不是爲了測試提取的最佳溫度,因此,爲降低難度,爲提高速度,李孟羲覺得,索性直接高溫熬煮算了。

  想到這裏,李孟羲把柴往火堆裏一丟,不管了。

  一兩個時辰之後,婦人們把各類樹枝處理完畢了,滿屋的樹枝成了一筐一筐的碎皮。

  李孟羲一手拿着一紙,一手捏着筆,挨個查看,檢查的同時,給每一筐材料寫好了標籤。

  片刻時間,檢查完,數了數,屋裏的數十筐樹皮,有總共三十九種樹木。

  吩咐士卒取來大甕三十九隻,並帶來柴草若干,然後,李孟羲在屋裏支起一堆堆的火,開始熬煮起來。

  三十九隻加李孟羲自用的三隻,共計四十二隻,多達四十二個甕,四十二堆火在屋子裏燒起,立刻讓屋裏變得煙氣繚繞跟着火了一樣。

  城中,劉備等人正四處巡視,忽然聽到親衛示警,劉備循着親衛手指的方向一看,城主府所在之處,煙氣沖天。

  劉備一衆着急忙慌的趕回城主府,到屋裏一看,豁,屋裏支滿着大甕,成羣的人在燒火,好不壯觀。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