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破後而立的鉅鹿城(加更!)

作者:南宮我夢
劉備走了,張飛跟着走了,簡雍悄悄的也走了,往常山郡找“贊助”的田雷一行也走了。

  剩下的,該幹嘛了?

  當然是,屯田。

  三月四日。

  李孟羲去巡查了城裏城外。

  城中,開始大起基建了。

  鉅鹿城因戰火波及,城中狼藉一片,見好房屋都沒幾處。

  現在天暖和了,土容易挖了,可以開始做土胚類房子了。

  鉅鹿城破敗的不能再破敗,狼藉的不能再狼藉,但,有句話叫做,大破之後,就是大立。

  鉅鹿城破爛不堪,就正好完全推了從頭規劃。

  李孟羲不懂城池規劃,但他麾下,有一個會建造城牆精通測量的厲害工匠。

  這個厲害工匠建造測量諸事皆能,卻不能知該怎樣建一個最舒適最乾淨的城市,而這一點,李孟羲知。

  城中已清理一空,城中遍佈的斷壁殘垣,車輛進出不停的拉了十幾日之後,城中清理的乾乾淨淨。

  此日,李孟羲巡查各處,他看到,到處都是用白灰撒的縱橫交錯的方格狀的印記,在很多地方,還插着長的綁着布條的長杆,這些石灰印記與長杆出自造城匠人的手筆,是測量留下的標記。

  李孟羲從東轉到西,從西轉到東,巡視了整整一圈,他很遺憾,遺憾好多設施因爲技術和資源的關係,無法建造。比如,李孟羲想把河流引到城中,然後用於提供澆灌還有飲用水源,可問了鉅鹿本地人,鉅鹿本地人說,鉅鹿城以前有水進來,可水乾了幾十年了。

  沒辦法,沒有水,城中用水只能靠那些水井。

  在城池的整體規劃中,李孟羲考慮到兵營所在,考慮到民居,考慮到學校,考慮到諸如鐵匠作坊木工作坊,以及造紙,燒炭,等等各種必要的生產設施,再加上民居,市場,集市,倉庫,等等這一堆東西一加,李孟羲發現,城中空地不夠用了。

  李孟羲也有想過把部分建築給移到城外去,可考慮到一個問題,考慮到不管是冶鐵還是造紙還是練兵,李孟羲考慮到,這些所有技術和軍事相關,自己都得時時參與與關照,技術中樞都在城裏,方便就近視察,要是建在城裏,每天來回跑,盡耽誤時間了。

  還有,若基於技術保密的考量,技術中樞建在城裏比建在外邊更好保密。

  若再繼續戰爭的考量,如果鐵器作坊建到城外,那一旦有朝一日敵軍圍城,鐵器作坊就落在外邊的,城中就失去了所有的兵器修復和兵器生產的能力。

  再考慮到守城需要,李孟羲覺得,以最壞的情況來考量,最壞的情況是,有朝一日兵敗勢頹,兵馬與衆多百姓不得不縮進城裏,那麼,城中得有足夠多充足的居住條件。

  關於居住這一點,李孟羲想到的一是居住方式改革,可以用上下三層的牀鋪來提高居住密度,再一個,提高單位土地的利用面積,簡單來說,蓋高層房屋,蓋兩層,甚至三層的屋子。

  可是,李孟羲瞭解到,多層房屋的建造難度和成本,遠高於普通房屋。

  性價比太高,直接卡死了建多層房屋的必要性。

  高度上不能發力,李孟羲便想到儘可能把房屋蓋的緊湊一些。

  李孟羲別出心裁的設計了一種十字形房屋,這種十字形房屋,乃是四個房大房子背靠背挨着,也就是,當中四面牆乃是共用的。

  這樣一來,每蓋四間屋子,就平均省了四堵牆。

  若問李孟羲還有更高效的節省材料的方法嗎,答桉是,有,蜂巢,據科學家們說,蜜蜂的六邊形蜂巢,乃是最科學最節省建築材料的建築方法。

  李孟羲有考慮建造六邊形的房屋,可是一考慮到施工難度,那個麻煩程度,他乾脆算了。

  在規劃中,鉅鹿城沒有單獨的房間了,所有房間都是大房間,所有房間最少都是四個屋子東西南北背靠背十字形分佈的,這樣,是爲了儘可能讓牆壁公用,儘可能提高建造效率節省工時。

  相較於普通百姓,李孟羲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巨高。

  他要求,所有房屋,牆得高大,得堅實,高大是考慮到後續配套高架牀鋪的使用問題,堅實爲了耐久,他還要求,所有房屋得有窗戶。

  有窗戶,這個要求有點不合實際了,在鄉間,做窗戶性價比極低,因爲,做窗戶得木頭,得大量人工,窗戶做的不好,還漏風。

  在漢末,做窗戶性價比極低。

  但是,李某人來了,形勢就變了。

  鉅鹿百姓當還不知道什麼叫個湖紙窗戶,什麼叫個窗戶紙。

  造紙術已經大突破了,造紙術已突破到,隨時可以生產大量廉價的紙張。

  漢時的窗戶,很貴,但是,只一個框架再湖上紙的窗戶,便宜的不能再便宜。

  除窗戶以外,李孟羲要求,所有房屋,地面全得砸瓷實砸的平整。

  又一項技術給房屋建造提供了助力——燒土技術。

  按漢時的做飯方式,一個大甕,下邊放一堆柴,柴就放在地上燒着,時間長了,地上的土就燒的又紅又硬。

  燒土技術乃是,反正義軍有大量的工業,需要燜炭,需要建熱處理窯,有大量的窯燒生產,借用這些生產,可以順帶把一些土放到窯裏,這樣,隨着生產,順帶就吧大量燒製過的熟土成噸成噸的給生產出來了。

  這些燒製過的土,不會潮溼,也不會生蟲,乃是極好的鋪墊房屋的材料。

  正因爲有這個技術,李孟羲纔會去考慮房屋中地面的處理。

  生活所需,衣食住行,住有房屋,行有過道,過道一項,考慮到便於過便於交通,李孟羲緊湊房屋住地的同時,特意把過道留的很寬敞,過道寬敞到可以兩輛板車並相同行。

  在李孟羲的規劃中,他有對炊事技術進行改革的計劃。

  土竈日後必然普及鐵鍋,連帶着,廚房煙囪也要普及。考慮到房屋緊湊住房用地稀缺的現實,李孟羲在設計廚房的時候,採用的是連排廚房。

  既,一個大院子,三五戶人家,這三五戶人家的竈臺靠着牆一個挨一個的修建,竈臺上,再搭一草棚足矣。

  如此,單獨的廚房不需要了,用一間廚房的面積,蓋了多個竈臺。

  要不怎麼說,李孟羲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太高,漢末百姓,屋子裏隨便支堆柴火就能做飯了,可李孟羲要求竈臺,要鐵鍋,要廚房,要將來的煎炸烹煮一堵好喫的。

  臥室,廚房,都有了,還有院子。

  因住宅緊湊,院子騰不出太多空間,而且,鉅鹿城中,到時大量人口,都是鐵匠木匠造紙匠人等生產人員,也就是,鉅鹿城中之住民,不是農也人口,乃是手工業人口。

  根據此人口特點,鉅鹿住民就沒有飼養牛騾等大行牲口都需要,頂多可以養個雞鴨,而養雞養鴨,不需太大空間。

  當一整套民居系統下來,一間大屋子,屋中放三層牀架,一屋放牀架三具,可住八九人一家,然後,這一家除房屋以爲,另有竈臺加養雞鴨加堆柴火加曬衣服的空地的面積,大抵是跟房屋面積相當的。

  在居住面積以外,李孟羲將公共廁所分佈在了民居當中,平均三五戶一個廁所。

  還有用水和洗衣服的地方,城中水井分佈七零八落的,很不均勻,問過會打井的匠人,匠人說底下都有水,只是有的水深有的水淺的緣故,水淺的地方挖井好挖,水深的地方不好挖。

  既然是到處都有水,所以,李孟羲便整齊無比的滿成撒棋一般把井位隔一段就安排了一個。

  平均,十戶就一井。

  而水井所在之處,留出的洗衣褥的空間,大抵是兩戶民居那麼大的一片空地。

  鄉間村落,往往還有磨盤,李孟羲考慮到磨盤佔地方,且磨盤效率太低,他準備是日後在城外在河邊建水力磨盤,在河邊磨好了糧食,拉回城中供百姓兌換。

  李孟羲所認爲的民生所需最後一項,公共澡堂,因爲沒有水源,靠水井打水支應起一個公共澡堂太難了,因而李孟羲先把澡堂的位置預留在了那裏,準備有朝一日解決了水源問題之後再開始修建澡堂。

  按鉅鹿城大小,像醫院診所之類,沒必要到處修建。

  李孟羲將醫療結構分諸數部,一部分,留在偏僻的角落,建立傷兵醫院及危重病人醫院。

  另一部分,在鉅鹿城城牆最高的北牆牆角那裏,建立一個隔離區,隔離區用於萬一爆發了瘟疫,把病人集中到那裏去隔離。

  之所以隔離區建在北牆,是因爲北牆高大,擋風效果極佳,擋風效果好,瘟疫就不容易隨風擴散。

  有關鉅鹿城之整體佈局,大抵三個區域,居左是大片民居,當中,以城主府爲軸,前後分別是,學校,醫院,集市,公共澡堂,還有預留的娛樂區域,及供往來商旅住宿的客棧等等,在城池以右,則是生產區域,分佈着鐵匠作坊,木匠作坊,炭窯,造紙工坊,還有存放成品都倉庫,存放物資的倉庫,等等。

  一城分諸居住區域,公共設施區域,生產區域,三部分,清晰分明。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