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中山亭侯鎮東將軍劉備

作者:南宮我夢
自羽林軍校場上劉玄德大黜百官之後,當日下朝,朝廷官員私下聚會者衆多。

  在白日羽林軍校場之上,劉備一舉罷黜朝廷大小官員四百餘人,此堪稱數十年來官場最大震盪,朝廷官員,人人自危,官員們皆意識到,劉玄德操持科舉另選人才,若任由其行事,估計不用多久,貧賤充朝也,朝堂之上,再無諸公卿說話餘地。

  科舉乃革命性的取才之法,革的便就是大漢舊官吏系統的命,革的便是世家,外戚,所有權貴官員的命。

  已到生死存亡之時,整個舊官吏系統,在一夜密謀之間,以史無前例效率史無前例的團結聯合了起來。

  翌日,天光大好,一切風輕雲澹之下,無人知,朝堂將有重大變故發生。

  清晨的太陽剛剛升起,自諸朝廷大員家中,以朝廷大員爲首,衆多中下層官吏爲從,所有官員全都不穿官服,官員們赤着腳,盡着白衣,一副康慨赴死的模樣,氣勢洶洶的上朝去了。

  不久,洛陽大小官吏不下兩千人,齊聚朝門之外。

  這偌大陣勢,很快驚動了守門都尉。

  羽林都尉趕緊開門走出,推門一看,見外邊跪了烏泱泱的人,定睛一看,大將軍何進,還有太尉,太傅等重臣,全都白衣赤足打扮,跪了一地。

  羽林都尉大驚,“呀!諸公這是要……”

  何進冷冷的對都尉道,“我等官員,齊來請辭!且去通稟陛下。”

  羽林都尉敏銳的察覺到了大事不好的意味,他不敢耽擱,趕緊前去稟告。

  長樂宮,靈帝剛起,梳洗尚未完畢,突然羽林將軍匆匆,“稟陛下!百官請辭於朝門之外,不知何故。”

  靈帝睡意未清醒,他先是迷茫了一下,等反應過來到底發生了什麼,“竟有此事?!”靈帝大驚不解。

  “快快,上朝!”靈帝着急吩咐道。

  不久後,靈帝匆匆上朝,急召百官上殿。

  及百官上殿,靈帝見百官盡着白衣,靈帝敏銳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陛下,我等請辭,請陛下恩准。”

  “我等請辭,望陛下恩准。”

  “臣年事已高,萬望陛下開恩。”

  ……

  一開場,以大將軍何進,和三公九卿等等所有重臣爲首,百官呼啦一下跪了一地,請辭之聲此起彼伏。

  一時間,靈帝慌了神。

  “這……這……唉!諸愛卿何以如此啊?”靈帝苦笑一聲。

  大將軍何進直身朝靈帝拱手一禮,他目視正色道,“陛下既不欲用我等舊臣,我等何苦戀位不去?還請陛下允我等辭官,也好給高才挪位。”

  靈帝大不解,他皺眉問,“大將軍何出此言啊?朕何時不欲用舊臣?無有此事!”

  “既陛下無意,爲何昨日連連罷黜官吏數百人?”何進逼問,“陛下已罷黜數百,不知明日,又要罷黜多少?又何時罷黜我等朝臣?”

  原來就爲這事,靈帝明瞭了,他笑道,“非也!某非是要罷黜朝臣,乃罷黜玩忽職守之人耳……”

  何進仍是逼問,“若如此,罷黜失職倒也罷了,所空缺官職,四方自有賢才舉薦,陛下不用賢才,卻用所謂科舉之人,這是何道理?”

  靈帝毫不爲意,“哎,科舉所取之士,個個學問出衆勇武過人,乃人才也,用之何疑?”

  這時,太傅朝前跪了兩步,勸道,“陛下,臣以爲,用人當用其才,更需用其德。

  四方舉薦之賢才,學問德行俱佳,臣所知,劉玄德所開之科舉試,只問學問,不察德行。若所用非人,豈不損害國事?”

  龍椅上,靈帝若有所思,“這個……”靈帝語滯,一時不能反駁。

  見靈帝已有疑色,百官趁機再次進言。

  “陛下,用才乃國家重事,且不可輕忽草率,臣請廣開賢路,大納四方賢才。”

  “陛下,臣等久已爲官,不敢不用心用力,可劉玄德卻視我等爲昏庸無能之輩,其讒言陛下盡棄我等,此輕辱,臣等寧死不忍!臣請逐劉玄德!若不逐之,臣請辭去!”

  “臣亦奏請罷黜劉玄德!”

  “劉玄德弄權欺人,任人輕疏,其所行,大害社稷也!臣請逐劉玄德!”

  “臣請逐劉玄德!”

  “臣等請逐劉玄德!”

  “若陛下不肯信我等舊臣,臣等立去也!”

  ……

  百官言辭激烈羣情激憤的聲斥劉備的禍國之舉,百官以辭官相威脅靈帝驅逐劉備,一副要麼逐走劉備,要麼就逐百官,絕無妥協的架勢。

  靈帝面對百官的責問,吶吶無言。

  耳根軟弱的靈帝,立場動搖了。

  面臨着百官齊施而來的壓力,在文武百官和劉備兩者之抉擇之間,毫無疑問,是百官舊臣更重,而劉玄德,其來洛陽時日尚短,讓靈帝爲一個外來人摒棄百官,不可能,縱是英明神武之漢武,漢武大帝也同樣做不出一日同棄百官之事。

  已經進退不得的靈帝不得不好生安慰百官,而百官鐵了心一樣,非說要是不驅逐劉備,就長跪不起,逼的靈帝只好下了保證,言說一定給百官一個交代,百官這才退卻。

  ——

  靈帝一肚子悶氣的下了朝,回了宮,左近無有可商議的人,靈帝便拿朝堂之事問張讓。

  劉備已得罪了十常侍,張讓豈會替劉備說好話。

  張讓言,“爲護劉備一人,而遠百官,似是不妥。”

  靈帝點了點頭,覺得有些道理。

  “宣劉備前來。”靈帝道。

  不久,劉備領命而來。

  賜了劉備座,待劉備坐定,靈帝拿百官的話來問劉備,他問,“愛卿啊,朕思一事,選才任官,用其能,更需用其德,可朕思,科舉取士,只察學問,而未察德行,這是否有所疏漏?”

  百官對科舉的構陷,靈帝轉不過彎來,不代表劉備也是如此。

  劉備只略一思索,便就有了答桉,劉備道,“此,無慮也。科舉取士,一屆取士可十萬之衆,縱科舉只能辨察學問,此他法所遠不能及。

  陛下若憂德行未察,不妨,先以科舉察其學問,其中優異者,再察其德行。

  如此,豈不事半功倍也?”

  “再者,臣以爲,任用人才,不全在德行,更在監察。

  若一人,本是仁義之士,可待其任官掌權,若無所制,其久處榮華酒色,日久必墮。

  而縱一卑劣之人,若有法度以爲約束,有監察以爲警懾,則其縱是貪慕榮華之人,亦不敢稍有失職。

  故,臣以爲,德行爲用人之重,而非是用人最重,最重,乃是法度。”

  劉備所言,精妙高深,靈帝並不能完全聽懂。

  靈帝只聽懂了前半部分,他聽劉備說,可以以科舉法先試學問,再察德行,事半功倍,靈帝深以爲然。

  在百官那裏,百官攻擊科舉,靈帝因此動搖,在劉備這裏,經劉備一解釋,靈帝再一次恢復了對科舉的信心。

  只是,科舉考試的根本精義,連劉備也是一知半解,更何況靈帝。

  科舉考試乃唯纔是舉,只憑學問取才,而不究德行。唯學問才能夠比較公平的評判,德行的評判太模湖,太容易被人干擾。

  若是,科舉考試再加上一個所謂的德行考察,那麼,就等於在完全公平公正的選材制度上,開了一個巨大的不公的口子。

  當那些世家官員豪強子弟,當這些人掌握了評判科舉士子德行的評判權利之後,這不過又是另一種取才先看出身任人唯親的取才形式。

  靈帝胡亂聊了一些其他東西,然後他悄悄看了劉備一眼,說起今早朝堂之事。

  “愛卿啊。”靈帝嘆息一聲,面有猶豫,“今日上朝,朝中百官以辭官相逼,逼朕要驅逐於你。

  朕知,愛卿有治國大才,百官乃是嫉賢妒能也!

  可,朝事賴百官維繫,朕總不能棄社稷於不顧。”

  “唉,”迎上劉備變得詫異的眼神,靈帝一咬牙索性道,“愛卿啊,朕思之,百官所仇者,只愛卿你一人也。

  愛卿所呈諸行治之策,朕已盡知。

  若,能穩百官,朕可自依策行事,如此,朝中安穩,國事亦可緩緩改之。

  不知愛卿,意下如何?”

  劉備愣愣的看着靈帝,他有些愣住了,陛下話裏雖未明說,箇中深意,劉備已經完全聽明白了。

  靈帝打的主意是,反正劉備所呈的國債法,曲轅犁,科舉法,攤丁入畝法,等等治國之策,已經呈上來了,反正治國良策已得,既然百官容不下劉備,那就只好安穩百官,逐劉備出洛陽。

  數日以前,劉備還曾與靈帝密議,他劉備願作靈帝手中之刀,願替靈帝剃除那些買官侵職之人。

  劉備置自己身家性命與不顧,縱是得罪所有人,也要把那些昏庸之輩一掃而清。

  結果,前腳劉備剛罷黜了數百官員,使官僚系統爲之一新,後腳,靈帝就絲毫不講情面的要把劉備拿出去平息衆怒,天家薄情,可見一斑。

  劉備神色複雜的看着靈帝,一時之間,他感覺心中發涼,滿心失落。

  在這個剎那,劉備神色恍忽,他想到關張二人,想到了與二人喝酒喫肉並肩殺敵的快活,他想到了自家小軍師,想到在這個時候,軍師在鉅鹿該是又鼓搗什麼好東西了吧。

  想到軍師那麼小的一個小兒,機靈的真讓人喜歡的很呢。劉備不由輕笑。

  回過神來,再一次看向靈帝,劉備滿心落寞,他深吸一口氣,朝靈帝拱手一禮,鄭重答道,“陛下,鉅鹿有十幾萬人仰仗劉備活命,臣請辭官歸去,不日啓程,還請陛下恩准!”

  劉備語氣堅定,去意已決。

  靈帝定定的看着劉備。

  良久,靈帝終歸是覺得有些做的不地道,“皇弟啊,”靈帝嘆息一聲,靈帝終於親口以漢室宗親的親族輩分來稱呼劉備,擡起頭,靈帝沉思了一下,他目光再次落在劉備臉上的時候,靈帝自言了一句,“皇弟乃中山靖王之後。”

  靈帝眉頭微皺,思索着一些經年舊事,他心道,(光和十年,中山王劉暢死,其子劉稚即位。

  半年,劉稚薨。

  劉稚無子,中山國除。正好,爵地空閒。)

  靈帝有了主意。

  ——

  又一日。

  在百官翹首以盼之中,朝事又一次開始了。

  裝模作樣穿着白衣的百官,他們上朝之後,聽到了他們所期盼的再好不過的好消息。

  好消息是,禮部尚書令,典農校尉劉備,辭官走了。

  劉備毫不留戀的就辭去了擔任還沒滿一個月的官職,心中有愧的靈帝,爲補償劉備,封劉備爲中山亭侯,鎮東將軍,並鉅鹿郡守。

  另,賜車架儀仗錢財金玉等等豐厚賞賜。

  劉備有進獻曲轅犁大功,有擒獲張角之討黃巾首功,有國債法,科舉法,攤丁入畝法,等等治國良策,按劉備功勳,既劉備舊官已辭,所封之中山亭侯加鎮東將軍加鉅鹿郡守,與劉備功勳相當。

  唯讓百官議論的是,聞劉備乃是中山靖王之後,陛下特封劉備爲中山亭侯,此殊遇也。

  聞劉備欲走,那些因劉備促成了科舉而因此出人頭地的士子們,這些人都算是受了劉備提舉之恩,不約而同的,士子們自發來送行。

  一剛走上仕途的科舉士子,士子今日剛穿上官服,便聽聞劉備要走,他急匆匆趕來了,“玄德公,何不留於洛陽?”士子不捨的問。

  劉備心中雖很失落,但他沒表現出來,他自作灑脫的笑了笑,“唉,家中有事,實難脫身也!”

  看着來相送的士子們,劉備鼓勵道,“朝中多了諸位俊才,國事當煥然一新也!”劉備朝衆士子鄭重的拱了拱手,“還望諸位多多爲國出力,好好爲百姓出力!”

  士子們鄭重應下。

  有士子捨不得問,問劉備何時再來洛陽。

  劉備哈哈大笑,“若有閒暇,某自會回來。

  若諸位有閒,可來我鉅鹿,我鉅鹿風物大好!若諸位來,備必掃榻相迎!”這話於他人說出來,可能是留有招攬人心之意,但在此時,劉備只是發自內心的歡迎這些有同場之情的科舉士子。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