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輿論戰核心要義

作者:南宮我夢
在喫喝說笑之中,簡雍把洛陽所行說了七七八八,在洛陽發生的一場別開生面的輿論戰之全貌就此完全展現在衆人面前。

  簡雍去洛陽,麾下帶的不過只是一些說書人而已,就是這不滿百的一些說書人,竟攪的滿城風雨。

  劉備入洛陽城之時,之所以滿城百姓聞訊都來圍觀,原來是在此之前十幾日時間,說書人在到處傳播討黃巾的劉玄德的英雄事蹟,有長達十幾日佈局,自然能使劉玄德之名聲聞全城。

  這還不算完,洛陽人皆知劉玄德其人,卻不一定會願意去城門圍觀,這當中,說書人再一次發揮了關鍵的引導作用。

  當日在劉備入城前的一個時辰,若無說書人四處鼓動,沒有說書人們帶頭,第一波人流就很難帶起來,有了第一波人流,這才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最終聲勢席捲全城。

  之後,劉備殿上一頭撞柱生死不知之時,又是說書人滿城傳播輿論,滿城鼓動着人去向陛下求情。

  當日滿城百姓齊聚宮門之外呼天喊地的盛況,爲洛陽數十年未有。

  劉關張三人皆能懂兵,卻絲毫不知何爲輿論戰,今番得見輿論戰的全貌,得見輿論戰的可怖威力,三人心中震撼。

  “人言可怖啊!”劉備感慨道。

  劉備太老實,他覺得鼓動人心很不地道,他由感而生的一句人言可怖,卻完美的概括了輿論戰的方法和特點。

  簡雍更是感慨無比,他讚歎不已,“當初軍師命我帶人去洛陽活動之時,某未曾料到,我不過幾十人,竟能攪的偌大的洛陽城羣情囂囂!

  軍師之謀,歎爲觀止!”

  親自操縱輿論的簡雍,親自經歷輿論卻被矇在鼓裏的劉備,還有事後聽完究竟的關羽張飛,他四人,皆知曉了輿論戰的精要和威力。

  由洛陽一事,衆人意識到輿論的可怕,若是萬一有朝一日別人在我方境內大肆散播流言,大肆引動人心,又該如何。

  按慣例,發現了問題,幾人羣策羣力的商討起來。

  商談一陣,關羽認爲,應設一部查禁流言之兵,以扼殺流言於微末。

  張飛認爲,可嚴酷刑罰,以震懾不法。

  簡雍答說,當對販夫走卒,酒廬客館,說書算卦等人等地,嚴加看管。簡雍在洛陽親自操持了一場漂亮的輿論戰,他的經驗終究是磨練出來了。有操控輿論經驗的簡雍,反制起輿論來,也是得心應手。

  劉備對於輿論戰的看法是,人心,還是人心。所謂,養信千日,用信一時,若平日裏廣施仁義,絕不失信於民,縱有朝一日流言起境,百姓不肯輕信也。劉備所言,頗有些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境界。

  如劉備所言,與其今天捉說書人,明天查封酒廬,後天派千百遊騎四處搜查有無散播流言者,倒不如,把民生治好,把治內之地,治的殷實富庶,甲兵強盛,把治內之民,治的路不拾遺,上心一心。

  如此,若真有一天流言傳來,他傳說,將鬧饑荒了,趕緊跑啊,治內之民聞聽流言之時,一想家裏倉滿谷滿,便笑,怎可能鬧饑荒。

  流言若是傳來,他傳說,要鬧饑荒了,趕緊跑某某地逃荒去啊,比如這某某地,是鉅鹿左近,常山郡。流言傳來,鉅鹿百姓一聽流言,再一尋思自己家裏藏着的滿倉的糧,再一尋思常山那個窮樣子,傻子才逃荒呢,逃荒也不去常山。

  流言傳來,說有敵軍要壓境,鉅鹿軍平日裏兵強馬壯屢戰屢勝,都沒敗過,流言傳來說敵軍壓境了,誰信。

  兵爭之道,以正爲重,以奇爲補,陰謀算計,是永遠無法抵得過堂堂正正的真正實力的。

  流言是偏奇之道,難敵堂堂之勢,劉備一不善陰謀的傢伙,竟然一眼看穿輿論戰的最根本精義。

  輿論戰的最根本精義,不是去用各種方法各種手段想方設法去打好輿論戰,最高境界,是經營好國力民心使國力民心堅實到使一切輿論難以動搖絲毫,輿論戰的最高境界根本不需要去打輿論戰,戰爭的最高境界,是不戰。

  衆人討論輿論戰之相關,討論至無可討論之時,關羽起身去拿了紙筆的,把大家方纔所談全部記錄了下來,記完,關羽將之傳於衆人觀看。

  傳到簡雍的時候,簡雍拿着挺括厚實白唰唰的紙張,他不由感嘆,“咱鉅鹿的紙極好,我拿着紙在洛陽走動,暢通無阻。

  不想逾月再回,紙又好了何止十倍!”

  簡雍極讚歎手中白紙的質量。

  關羽見狀,一思索,明白過來了,簡雍拿的紙,是構樹皮加藤漿又加了松脂和樹膠所造成的紙,這紙是現在造紙術的最高工藝,最頂尖的紙。

  簡雍走時,造紙材料還沒測試出來,造紙依然用的生麻和麥秸,簡雍走後,軍師把鉅鹿境內幾百種草木植物通通試了一遍,方纔在幾百種草本中找到最好的原料。

  簡雍所言,一個月不見,鉅鹿本就質量絕佳的好紙,竟然又好了十倍不止,這是真的,當真是一月之隔,鉅鹿的紙張質量暴增了十倍。

  想到了紙,關羽就想到了倉庫裏囤積着的大量紙甲,他臨時起意,對幾人說到,“我去拿個好東西,稍等我片刻。”

  衆人好奇,不知關羽所說的好東西會是什麼。

  片刻後,關羽抱着一堆東西回來了。

  關羽抱來的東西有,兩套白甲,弓弩,還有劍器棍棒之類。

  關羽拿白甲給劉備張飛簡雍三人看,“且看,此是桑紙甲。”

  劉備好奇的接過紙甲放在膝蓋上翻看起來,一旁,關羽解釋着,“大哥當日走,羲兒恐大哥此去要遭遇艱難,我倆商議,若事到臨頭不得不戰,那就起兵大戰。

  要大戰,十萬兵馬亦或不足,而我軍中,兵甲貴乏甚也。

  故此,軍師便試作紙甲以紙代甲以備作戰。”

  正翻看紙甲的劉備,一下停住了,他不由看向關羽,劉備心裏一熱,原來在自己走後,羲兒與雲長已決議隨時領兵殺向洛陽。劉備既是感動李孟羲跟關羽二人的情義,又是有些無可奈何,羲兒倒也算了,這小子膽子大的嚇人,可雲長也跟着胡來。

  紙甲在片刻時間在衆人手裏傳了一遍,紙甲無甚奇特,不過是紙做的鎧甲而已。

  紙張大家都熟,一指頭戳一個窟窿的玩意兒,做鎧甲好使嗎?

  劉備三人皆對紙甲的防禦力持懷疑態度。

  關羽早料到如此,他帶來的有各種兵刃,他笑呵呵的請衆人親自一試。

  第一個試的是張飛,老張將紙甲平放在矮几上,高舉着刀,卯足了勁兒,一刀狠噼下來。

  神奇的很,刀砍下去,還彈了一彈。

  一刀砍完,檢查了紙甲,本信心滿滿的張飛,牛眼大瞪了。

  “我的天!”張飛瞪大眼睛,他一張張的翻看着紙甲上的砍痕,一數,砍開的紙層不到三分之一,離透甲而過還差的遠呢,他驚呼,“怎能砍不爛呢?!”

  不信邪的張飛拿到再砍,又砍了好幾刀,紙甲仍沒被砍透,紙甲的防禦力委實有些讓人震驚了。

  隨後,好奇不已的劉備和簡雍也拿刀試了試,他們試手的結果跟張飛一樣,都沒能砍透。

  三人徹底信了,看似柔弱的紙甲,竟然真的能當利刃。

  隨後,又試弓弩。

  從帳中到帳外,十步以內的距離,強弓不能透甲,強弩倒是射透紙甲了,卻只透了一個小尖,不足以傷到着甲之人。

  聽關羽所言,此類紙甲,近一個多月以來日日抓緊趕製,倉中已存了近兩千具之多,若是真有大戰,軍中可立多兩千甲士。

  “還有一事。”關羽撫須說到,“羲兒他着人去了常山甄家,借了五千萬錢並大批糧草。

  後,又拿這五千萬錢去外地買了鐵器兩萬件有餘。

  有此助力,我軍中現在已足以撐起一場大戰。”

  劉備很清楚,出發去洛陽之時,那時軍中糧草已不足以供給一支大軍長驅遠征,軍中兵備更是奇缺,人手一件鐵兵器不配甲胃估計滿打滿算也組不起五萬人。

  沒想到,軍師做了不可思議的紙甲,又短短時日之內,拉來了強援,一下把糧草和兵甲的短缺補齊了。

  劉備絲毫不懷疑,若是軍師真要席捲天下,軍師他本錢已足,他真能攪的天下大亂。

  一般人,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可軍師他,沒有米也煮的出一鍋好飯。劉備再次爲李孟羲的謀事能力所歎服,同時,劉備心裏又升起一絲絲感動,軍師爲了他劉玄德的性命,花了太多心思了。

  在劉備感懷的這會兒,一聲詫異打斷了劉備的思緒。

  “這是個啥?!”張飛手裏拿燒火棍一樣扒拉一把彎曲的劍,他用看怪物一樣的眼神打量着這個奇怪的玩意兒。

  回過神的劉備,聞聲向張飛手中看去,張飛手裏,拿着一把很長的彎劍,劉備一眼看清,這把劍是有意打造成彎曲的,而非是一把壞了的劍。

  關羽在旁解釋,“這是,鉤劍,羲兒稱之,【吳鉤】。”

  【吳鉤】劍,劍形奇怪,打造的卻是很精良,鉤劍劍身像是一把折彎的長劍,鉤刃處彎曲圓潤又不失銳利,在吳鉤劍劍柄,有一月牙形護手,月牙護手似乎還是開刃的。

  當吳鉤傳看至劉備手中之時,劉備雙手捧劍掂量了幾下,約莫着劍身重量。

  見此,關羽問,“大哥,你觀此劍如何?”

  劉備善劍術,更對劍器有非同一般的見識。

  劉備目光從吳鉤劍從劍到柄仔細看了一遍,翻過來又看了一遍,他目光落在吳鉤劍纖細的劍身上,沉吟道,“此劍雖長,卻並不沉重,比之短劍還要輕盈。

  此劍有鉤,有月牙護手,似乎,是守禦之兵?”

  說完,劉備擡頭看向關羽,目有疑惑,“可此劍劍身如此纖細單薄,怕是不堪惡戰吧?”

  關羽目有讚歎的看着劉備,“大哥眼光獨到,所言皆對!”

  隨後,關羽就給劉備解釋爲何這吳鉤劍要做的又長又輕還要帶鉤帶護手,總而言之,這把吳鉤劍,根本就不是戰陣搏殺之器,這劍是用於特殊場合的特種兵器。

  吳鉤劍劍身纖細,這乃是有意爲之,乃是爲了使劍身足夠長且足夠輕盈。

  吳鉤劍的使用場合,在且只在使者出使之時。使者出使敵軍,若席上敵軍突然翻臉要痛下殺手,倉促混亂之間,使者可借吳鉤守禦之利,支應個片刻時間。

  說到這裏,劉備似乎明白了,吳鉤劍劍身很長,這就使得在敵軍的刀劍槍戈擊來之時,可以將攻擊格擋在遠身;吳鉤劍又十分輕盈,這就使得事出突然之時,還手可足夠迅速;吳鉤劍有鉤刃,此鉤類似於月牙戟的小枝,比月牙戟有更強的鉤掛之能,敵兵刃擊來,持吳鉤不需怎麼去精準格擋,隨意把吳鉤甩過去輕易就能鉤住敵方的兵刃,輕易就能格擋住對方的攻擊。

  再加上,吳鉤護手處的月牙刃,把手也護住了,整個吳鉤劍,似是完全爲了守禦而生。

  讓劉備不解的是,吳鉤劍這樣怪異的劍形,顯然不適合羣鬥,且劍身爲了輕盈做的太纖細了,估計久鬥也不能,久鬥下去,劍身估計得彎。

  劉備將滿腹疑問問向關羽。

  關羽點了點頭,“正是如此!此劍易鉤掛,不善羣鬥,此劍單薄,更不堪久鬥,然,此劍只爲守禦之用,只需守禦片刻,便足夠了。”

  看着仍有不解的劉備,關羽轉頭伸手,把張飛拿在手裏玩的一根鐵棍拿了過來。

  “此物,”關羽遞鐵棍給劉備,“此爲魚腸飛劍,爲使者雙刃之一,使者左配吳鉤,右魚腸飛劍,雙刃合力成事。”

  在關羽後續的講解中,劉備恍然大悟爲什麼要做那麼一把吳鉤了,原來吳鉤劍是副兵,整個吳鉤劍,都是爲了配合魚腸飛劍而存在的。

  使者與敵統帥宴談之時,若敵統帥突然翻臉,危機乍臨,當是時,使者舉目皆敵,瞬息之間便有刀劍刺來,至此時,身處衆敵合圍,想苟全性命,已是不可能,唯有魚死網破,魚腸飛劍便用在此時。

  危機乍臨,瞬息之間刀槍刺來,使者左手立抽吳鉤格擋守禦,右手立抽魚腸飛劍——只要兩息之久,只要使者能撐住兩息之久,便足以擡手把魚腸飛劍蓄力完成並瞄準近在遲尺的敵方統帥,然後嗖的一聲把飛劍飛過去。

  魚腸飛劍塗有烈毒銳可貫甲,宴間席位又是遲尺之內的距離,只要命中,只要破皮傷肉,就足以置對方統帥於死地。

  使者惜命難活魚死網破之時,給敵軍最狠的反擊,便在魚腸飛劍之上,要擲出魚腸飛劍,所需不過三二息,吳鉤還何需久鬥,吳鉤只需在那麼三二息的鍛造瞬間,格擋住攻擊就行了。

  “倉——”的一聲響金屬摩擦的聲音響起,衆人轉頭看去。

  是張飛,張飛不信手指頭粗不過半臂長的一根魚腸飛劍能貫穿鎧甲,他拿鎧甲試了試,結果,全力一擊,魚腸飛劍真的釘穿了甲片,雖劍尖穿過甲片之後穿深不大,但已足以傷到皮肉了。劍尖如果塗的有毒,還真能一擊殺掉地方頂盔摜甲的統帥。

  衆人一起到鐵甲旁查看,魚腸飛劍拔下之後,甲片上有一個小小的穿透孔。

  關羽言,使者之類人物,必近彼方位高權重之人,使者乃刺客不二人選。

  使者,刺客,這一結合起來,劉備便心中思索,(欲效荊軻之事呼?)

  簡雍看上了吳鉤。不善武力的簡雍拿着吳鉤跟持劍的劉備較量了幾輪,劉備劍技高超,簡雍深知自己非劉備兩合之敵,可藉助吳鉤之利,劉備劍招刺來,只需胡亂一鉤,制住劉備劍招之可能,有七八成。也就是說,只需拿着吳鉤,就能跟持劍的劉備打三五合了。

  簡雍喜歡,劉備就將吳鉤給了簡雍,不過,這把吳鉤顯然算不得最好,劉備言,擇日可讓軍師給做把好的。

  軍師有鍛劍祕術,衆人皆知。

  使者隨身之刃,有五,吳鉤一個,魚腸飛劍一個,還有能用作飛鏢的鐵髮簪,能用作飛環的金環,能用作流星錘的金鈴鐺,髮簪金環金鈴鐺這三類隱祕暗器,殺傷力也有,隱藏也巧妙,劉備張飛簡雍對其興趣聊聊,吳鉤還算是堂堂劍器,魚腸飛劍有貫甲殺敵之能,其他三個,太小巧了。

  不知覺間,雞叫聲起,宴席散去,關張二人回去休息去了。

  簡雍與劉備出帳轉悠,轉到城牆之上,腰間懸挎吳鉤的簡雍看着城外漆蒙的夜色出神,“玄德啊,”簡雍轉頭向身側劉備看來,“在洛陽之時,我既怕你劉玄德萬一死於非命,又恐萬一你出事,我怕翼德一怒之下會把洛陽殺的屍橫遍野。

  唉,所幸無事。”

  “玄德,你我相識已久,交情也算深厚。

  某自思,若讓某冒天下之大不韙要起兵造反來救你,我斷然不敢。

  可羲兒他敢!我算看明白了,就算爲救你要與天下爲敵,羲兒他也在所不顧,其心可慨啊。”簡雍長嘆一聲。

  轉過頭來,簡雍盯着劉備的眼睛,認真問道,“羲兒他哥倆孤單無依,玄德你又無子嗣,玄德你何不將他哥倆收爲義子?”

  劉備頓時就笑了,他搖頭。

  簡雍皺眉,“爲何?”

  劉備目露追憶,他看着漸漸亮了的天邊夜色,緩緩說起緣由,“當初我也提過,羲兒他仁義,不願認人爲父背離家門,我也,就不好強求了。”

  簡雍撓頭,“……好吧。”

  經洛陽之行,簡雍看出來了,他看出小軍師與劉玄德交情深的過命,親如手足,簡雍很想讓劉備認下這麼好的一個義子。很遺憾,不能如願。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