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徵收夏糧,按需分配(一)

作者:南宮我夢
六月初九,各地收糧已畢,糧已裝袋,秸已堆垛,鄉間百姓,無不等着交了糧食也好安穩。

  時機到了,李孟羲連發多令。

  第一令,令騰出所有帳篷,於城外野地裏,安好帳篷,佈置好營寨,準備安置四方百姓。

  第二令,令收集所有車馬,預備徵收糧食和麥秸。沒錯,麥秸也要。物資極其貴乏,城中有好多房屋只有四堵牆,急缺搭蓋屋頂的材料。且,麥秸放鄉間,只能當柴火和喂牛,放鉅鹿,還能造紙,還能作爲諸如草鞋,草帽,縞席等各業的生產原料。

  第三令,盡出各部官員,令各部官員帶着戰兵下去主持收糧之事,要求,要把各地的所有糧食,所有麥秸,所有人力,包括所有犁具,鋤頭,被褥,煮粥的炊具,等等東西,全部帶來鉅鹿。這與其說是收糧,不如說是又一次搬遷。

  自命令下達,很快,鉅鹿縣相鄰的鄉縣第一波收到繳糧的消息。

  一處村落,夏收剛完,村子四周的田地裏,成了光禿禿一片,只留短短的麥茬還留在地裏,百姓們割完了麥也不歇,有犁的拿着犁開始靶地撿麥茬,沒有犁的用鋤頭一鋤頭一鋤頭刨着也在除茬。

  由此就可以看出,犁具是何等重要的生產工具,不僅關乎耕種,還關乎收種。

  一隊車隊到了,當前的騎兵打着【劉】字旗號,百姓們一看就是自家人馬。

  此處屯長看見這支隊伍到來,放下鋤頭從田裏走了過來。

  兩下照面,屯長朝隊伍看了看,見隊伍裏有許多的車,屯長就猜測,可能是要收糧了。

  “軍爺,是交糧的不?”屯長賠着笑有些忐忑的問道。

  各地的屯長,其實好多都出生身於流民,雖有屯長之職,內裏不過是剛經歷了動盪剛剛安穩下來的流民而已。

  收糧的官員看了屯長一眼,直接說到,“上邊有令,你去張羅張羅,把人,糧食,麥秸,犁具鋤頭,能拿的都拿走。”

  屯長不明所以,遲疑着問,“這是要……”

  “搬遷。”官員答。

  百姓總是想安穩的,這剛落了腳,剛安穩下來,剛見了糧食,又得走,打心裏,屯長是不想搬的。

  “那……田裏麥茬咋辦?”屯長猶猶豫豫着問。

  “不管了。地分給誰,讓誰自己去弄。

  去,招呼人,收拾好東西,準備走。”官員催促着。

  屯長心裏不安,他轉身走了兩步,忍不住停下問,“軍爺,糧食是準備收多少?”

  “不知。”官員搖頭,“上邊沒說收多少。咋?還怕餓着你了?”官員嗤笑一聲諷刺道。

  話不必說完,屯長能明白意思,包括這名官員,包括屯長,包括村落裏大部分人,半年以前,可都是黃巾流民,那時軍中糧食缺成啥樣劉玄德四處買糧也沒讓誰餓死,現在見了糧食了,就更不會讓人餓死了。

  屯長雖是忐忑,雖是很關心糧食,可他沒有太大恐懼。

  劉備與義軍之仁義之行,早深記在流民心中。

  等屯長回去,四處招呼人,向屯丁們說了搬遷的消息。

  聽聞搬遷,屯丁們反應一樣,也是遲疑和爲難,都不想搬遷。

  “能不走嗎?”屯丁忍不住問。

  屯長無奈苦笑一聲,“人讓搬,能不搬?”

  見事不可爲,屯丁們只好散去收拾去了。

  說的是搬遷,也就不能在這兒住了,糧食就必然得帶走,屯丁們關心的第一件事兒就是自己的糧食。

  新收下來的麥,新收穫的豌豆,包括平時挖的野菜,摘的野果子,能帶走的,屯丁們必定是會把之帶走,一點不留,更不可能說偷偷藏起來。這正中李孟羲下懷。

  很久,屯丁們把東西收攏妥當了。

  官員調車隊過來接,屯丁們對糧食看的很重,糧食裝上了車,屯丁們緊緊盯着生怕跟人弄混。

  更有甚者,怕糧食交給別人不放心,寧可扛着糧食走。

  官員見此,不說什麼。

  想半年以前,半年前派流民隊伍下放屯田時,當時所有人都只一副鋪蓋,一把鋤頭,一個陶甕,一副碗快,一雙草鞋,再加一身破衣服,別的啥都沒有了。屯丁下派之時,沒那麼多東西,幾輛車就把東西拉完了。

  現在再搬遷,不過七十二人的小屯田點,派了五十輛車,車上拉的滿滿當當。

  這或許就叫,殷實,身無長物的屯丁們,多了糧食,多了麥秸,多了許多雜七雜八的東西。

  走了半天,這一隊屯丁到了鉅鹿,來到了安置地方。

  安置地點是一大片整整齊齊的營帳,有戰兵出來接應這一隊人。

  跟着戰兵,進了營地,再到指定的帳篷處。

  戰兵吩咐,“左邊帳篷住男丁,右邊給女人,鋪蓋帳裏放好,糧食和要緊的,也放帳裏放好,都看好了,莫丟了!

  剩下的雜七雜八的,自己找個地兒堆外邊。”

  屯丁們手忙腳亂的把自己的糧食從車上卸下來,搬進帳裏去,忙活一陣,等糧食搬完,衆人再放鋪蓋時,帳篷裏已沒多少空地兒了,鋪蓋都放不下了。

  等雜七雜八的東西在帳篷外邊挨着放好,趕了半天路累的氣喘的屯丁們到帳篷裏歇息。

  帳篷能有多大,堆了許多糧食,留出的空隙就放得下三個牀鋪而已,睡是睡不下了,衆人擠坐在鋪蓋上,坐在四周滿滿當當堆積的糧食之間,他們相互看着,“也不知,得繳多少糧,咱能落個多少?”

  到現在,屯丁們最關心的,仍是糧食。

  不久,一人掀帳進來。

  這人作軍伍打扮,身上有甲,胳膊上挎個藥囊,腰裏還掛個葫蘆,“吆,這擠,都出來說。”

  照面第一眼,屯丁們一下認出軍醫的身份來。

  在下去屯田這半年來,軍醫們時時下鄉診治,屯丁們都熟了軍醫們的這身打扮了。

  到帳外,有屯丁有眼色,抱了捆柴來給軍醫坐。

  就在帳篷前,軍醫挨個給新回來的這羣屯丁們診治,軍醫診治的用心,號着脈,還不停的問屯丁身體如何,哪有不舒服,這讓屯丁們,如沐春風。

  軍醫是帶着上邊的任務來的,每診斷完一人,有病的給開藥,沒病的,則發其丸藥一個,丸藥是楊柳枝萃取的清熱粉,反正這東西有清熱鎮痛之效,吃了也沒事兒。

  過了一段時間,軍醫們給屯丁們診治完,起身,挎起藥囊,笑呵呵的朝屯丁們抱拳一禮,“我先過去了。誰要不舒坦,營裏找我。”

  屯丁們熱心挽留,想請軍醫喫頓飯再走,軍醫照舊不作停留。這半年以來,也是如此,軍醫每每到村裏,看完病就走,決計不肯留,留也留不住。

  說到喫飯。

  不一會兒,從何處飄來了香甜的黍子粥的味道,衆人不由看去,看到往裏走,不遠支着大甕,伙伕們正在熬粥。

  屯丁們有人擔心自己的糧食,不敢挪窩,有人則朝粥棚走了過去。

  湊到粥棚前,一甕裏是熬的金黃的黍子粥,另一甕裏,煮着的是上下翻騰的丸子。

  油炸過的肉丸,帶着特有的油炸的香味,甕裏一煮一滾,味道就飄出來了。

  屯丁瞅着甕中隨着滾水翻騰着的油花,肚子沒出息的咕的一聲叫了。

  油炸肉丸可太好吃了,自離開鉅鹿出去屯田,太久沒吃了,這又能喫上了,屯丁幾乎要雀躍了。

  時候還早,離飯點還有段時間,不停的有屯丁隊伍回來,不停有人被安排到營裏安置。

  人越來越多,營地越來越熱鬧,每回來一波屯丁,軍醫必會來挨個診治,使每一個回來的屯丁都能感受到頗得重視之感。

  再加上營裏熬着的粥,煮着的肉丸,食物散發着的香氣,本有些忐忑的屯丁,不知不覺就安下心來了。

  若論安撫人心,李孟羲經驗可太豐富了,一路來,就是這套施藥分粥之法,用了一次又一次,屢試不爽啊。

  收糧令下達第一日,從鉅鹿附近,絡繹趕來的人力多達七萬,大量人力,連同鄉間所有的糧食收穫,乃至所有的麥秸,同步抵達。

  鉅鹿全境,有人口五十二萬,照這個速度,考慮到有些地方路遠,十五之內,所有人力和所有糧食,將全部到達。

  效率是夠快了,只是,短時間內突然安排接納這麼多的人力物力,讓管理系統一下就不堪重負了。

  李孟羲忙壞了,莫說收糧了,就是去安置多達幾十萬百姓就已經讓他忙的焦頭爛額了。

  幾十萬人,連帶着幾十萬人所攜帶的糧食柴草等等所有生產生活物資,這比幾十萬大軍還麻煩,還難管。

  李孟羲低估了安置的難度,自食其果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