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 拜訪蔡邕

作者:南宮我夢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九百三十五章拜訪蔡邕

  風和日麗的一天,恰好是朝廷休沐假日,一早,李孟羲帶上禮物,帶上一整整一車頂級紙張去拜訪大儒蔡邕。

  在洛陽城中七拐八拐,越拐越偏僻,離蔡邕家近的時候,李孟羲找了路人問了一聲。

  路人指了指蔡邕家門前一掃地老人,“那就是。”

  李孟羲謝過路人,朝蔡邕家走了過去。

  到了近前,李孟羲恭恭敬敬的朝老者拱手一禮,“老伯,敢問這可是蔡邕蔡伯皆前輩家裏?”

  老者拄着笤帚好奇的打量了李孟羲一眼,笑道,“我就是蔡伯皆,小兄弟從何處來啊?”

  李孟羲愣住了,有些愕然的看着面前這個粗布麻衣平平無奇的老頭,他怎麼也沒想到,這麼個寒酸老頭就是頂頂有名的蔡邕。

  老者看李孟羲愣神,呵呵笑道,“怎麼,看我不像?”

  李孟羲也笑了,他恭恭敬敬的朝蔡邕拱手一禮,感慨道,“未見真人時,晚輩還曾想,聞名天下的大儒伯皆該是怎樣的氣度不凡貴氣逼人。

  不曾想,竟簡樸如此。”

  李孟羲由心發出感慨,“聞孔聖有弟子顏回,顏回醉心學問,不貪享榮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今見伯皆前輩,晚輩方知,世間真有隻醉心學問之人!”

  蔡邕臉上,剎那間浮現出巨大的歡欣之色,“哈哈哈哈!”蔡邕快慰的哈哈大笑,他真是開心。

  李孟羲一個小小少年,初次見面,還不知身世姓名,蔡邕卻驟感遇到了懂他蔡伯皆的人。

  俗話說,沒有人不喜歡吹捧,只有吹捧的不到位。

  三言兩語間,李孟羲給蔡邕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蔡邕也不問李孟羲是誰又從何處來了,他親暱的拉着李孟羲手,“來,孩兒,進屋說話。”

  相比於蔡邕的年齡,李孟羲可小了,才十三歲,可不就是個孩子。

  蔡伯皆家房子不大,進了門直接就是院子。

  進到院子的剎那,李孟羲一眼瞅見院子里拉着好多晾衣服的繩子,繩子上沒有晾衣服,掛滿的是一張張的書法。

  李孟羲目光立刻被吸引了,他不由停下了腳步,目光朝紙張上的字跡看去。

  李孟羲這個反應,讓蔡邕更開心了。

  這就好比,如果長輩養了一盆得意的花草,你到他家做客,你一眼就看到那盆花,並湊過去看看,這就是對花草再好不過的認可,長輩的自然高興。

  李孟羲想起,蔡邕爲當世有名書法名家,一手字寫的極好。

  徵得蔡邕同意,李孟羲上前觀瞧。

  李孟羲雖是不擅長毛筆寫字,可在後世那個資訊發達的時代,他看到過不知多少古今名家的字跡。

  觀蔡伯皆字跡,李孟羲感到親切,蓋漢代主流書法,全是隸書,隸書說來是筆法古拙,但古就是原始,拙就是笨拙,隸書筆法簡單不夠精緻,字形字體又顯得笨拙不夠靈動。

  在鉅鹿,張飛的字,劉備的字,乃至關羽簡雍,所有讀書人的字都是隸書。

  而眼前紙上,蔡邕蔡伯皆的字似楷似行似草,筆法精緻俊逸,看起來又靈動又筆鋒嶙峋充滿力量。

  總之,這是李孟羲看到過的最好的字跡,也是他見過的最舒服的字。

  略欣賞完,李孟羲眼睛還在盯着紙上的字,腦海中卻開始思索了。

  按道理,按禮儀,看完了別人的字,該評價一番吧。

  評價的話,不能只是說一個“好”,這不符合李某人的逼格。

  有了。

  李孟羲轉過身,讚歎道,“前輩的書法翩若驚鴻,

  矯若遊龍,其神韻乃晚輩生平所未見也!”

  李孟羲纔多大一點,個子矮矮的,才十三歲,他說生平所未見,有點不合適。

  但重要的是前邊兩句,蔡邕聽完李孟羲的評價,一下就對李孟羲側目了,蔡邕對李孟羲感官更好了。

  蔡邕把李孟羲引到屋內,屋中佈置簡樸,蔡邕忙着拿東西來招待李孟羲,李孟羲先一步奉上了禮物。

  隨從們抱着一摞子一摞子上好紙張進來了,蔡邕一看到紙張眼睛就挪不動了。

  李孟羲笑道,“初次拜訪,帶了點薄禮不成敬意。

  前輩,你看紙張放哪?”

  蔡邕趕緊把手在衣服擦了擦,趕緊過來接紙。

  李孟羲帶來了一整車的白紙,士卒們送了一趟又一趟,一會兒就堆了一堆。

  紙送完了,李孟羲悄悄揮手示意士卒們離去。

  蔡邕看着撂牆根堆的跟牆一樣的白紙,他甚覺不好意思的搓着手,“哎呀小兄弟,可讓你花了不少錢財,這紙買着可貴。”

  李孟羲呵呵笑了,“我自家做的紙,不貴。”

  蔡邕頓時就愣了,李孟羲適時道出自己身份,說自己是劉玄德麾下軍師,鉅鹿商館賣的紙,就是鉅鹿產的,鉅鹿商館就是劉玄德的產業。

  當蔡邕知道李孟羲跟劉備有關係時,蔡邕對李孟羲的感官就更好了。劉備曾在洛陽留下了撞拄死諫爲民請命手掐張讓開辦科舉等等聲明,劉備早被洛陽人視爲正直棟樑,連帶着,李孟羲也被愛屋及烏了。

  蔡邕爲人非常和氣,跟他談話,李孟羲感覺很自然,就像跟鄰居家大爺聊天一樣輕鬆自在。

  本以爲跟蔡邕這種大儒會面免不了被問起經典學問之事,李孟羲爲此做了不少準備,結果蔡邕一點學問有關的事都不問。

  蔡邕問及劉備,問及簡雍,問及鉅鹿,又聽李孟羲談及鉅鹿的教育事業,聽到李孟羲講鉅鹿境內所有小孩子人人有書讀,蔡邕很是讚賞。

  談到教學之事,李孟羲突然想起一事,事關象形文字,象形文字關乎文字破譯,又直接關乎教學速度,反正在實踐中,小孩子們學那些清楚了字體來由的文字時,學的非常快,比如大啊小啊日月水田山這些字,小孩子們學的非常快,作爲對比,那些暫不知字體由來的文字學起來慢的多。

  鉅鹿讀書人有限,文字破譯速度也有限,若全天下讀書人一起來破析,速度就快了,可問題是,如何號令全天下讀書人?

  得找一個儒林首領,蔡邕恰是。

  李孟羲適時引起話頭,將已解析出的那些象形文字一一講出。

  “一字,一橫,橫起手指,便是字一。”

  “二字,二橫,橫放二指,便是字二。”

  “三爲三橫。”

  “先人造字之時,莫非乃象物而創字也?”

  說着,李孟羲在紙上寫了一個四】,“那敢問前輩的,若先人造字乃象形生字,那這四】字,又像何物之形?其字形又爲何如此?”

  問題拋給了蔡邕這個名滿天下的大儒,李孟羲確切知道,整個大漢,無人懂象形法,這件事在鉅鹿士子們身上在盧植身上確定過的。

  就叫蔡邕對着四字眉頭緊皺的思索着。

  良久之後,蔡邕在腦海裏不知聯想了多少字體和物什,仍沒想到答桉。

  “晚輩倒有一猜測,”李孟羲拿筆塗了拳峯,“我家小弟在玩水之時,意外破解了四】字象形之密。前輩請看,拳頭握緊,拳峯是何模樣?”

  說着,李孟羲把拳峯對着白紙印下,紙關節的墨跡印到紙上之後,一個與四】有七八成相像的圖形出現了。

  當李孟羲拿着筆把四字底部那一筆稍一勾連,四字徹底成了。

  蔡邕恍然大悟。

  後,李孟羲又講起其他字體的解析,比如五】字乃是繩結,把繩結綁起,麻花狀交叉的繩結就是五,再稍作變形,就是文字五】。

  人字,乃是人雙腳叉開直立之形。

  大字,人雙手張開環抱之形,如若是雙手環抱着一巨大之物。

  小字,如捏針之形,兩指捏一小針,恰好一個小】字。

  木爲樹杈,葉爲木上一葉,田爲一塊塊土地,爪爲雞爪竹葉形印記。

  蔡邕越聽越覺得有趣,越聽越覺得驚奇,李孟羲也講越投入。

  “又比如,這個口字。”李孟羲指着自己的嘴巴,“這口】字,不就是嘴巴之形?”

  蔡邕笑着點了點頭,“確實像是如此。”

  “那,曰又爲何?”李孟羲齜起牙齒,露牙展示了一下,“口中一橫,這橫爲何?像何物之形?晚輩以爲,這一橫,乃是牙齒。

  不出聲只只張口之時,不能見齒。

  俗話說,說話就是牙齒打架,說話之時,排齒隱現之中,所以,口加一橫,爲曰】,這便是爲何曰】字意指言談。”

  說到盡興處,李孟羲對蔡邕道,“前輩,你看我說話,你看我說話的時候,是不能可見牙齒。”

  然後李孟羲就嗚哩哇啦的說了起來。

  蔡邕笑的樂呵呵的。

  不久,李孟羲把所有已知的文字結構來源說完了。

  李孟羲的論斷說,先人造字,乃象萬物之形,倉頡造字本就有神話故事流傳,再加上李孟羲所說的衆多的例子,和說服力十足的有力的論證,蔡邕完全信了。

  蔡邕看着年紀輕輕的李孟羲,心中感慨,他感嘆,憑此文字源流的解析之法,足可開一脈學問。

  鋪墊了老半天,唾沫都說幹了,到正題了。

  李孟羲鄭重向蔡邕拱手一禮,講到,“文字繁紛萬千,晚輩窮兩年之久,不過破解得區區不到百字,要解盡所有文字,恐耗費一生不能如願,此誠任重道遠也。

  前輩爲儒林領袖,晚輩敢請前輩號召天下儒士共究文字源流,以知先人創字初心。”

  “此舉若成,我輩儒士,功將名垂史冊也!”

  李孟羲一席話,說的蔡邕心潮起伏,蔡邕一口便答應了下了此事。

  蔡邕答應歸答應,李孟羲卻感覺,以漢時的信息流動速度,他都想不通蔡邕到底如何該去號召天下儒士。

  是到洛陽大街上喊一聲?蔡邕再是人望無兩,可他能號召的了洛陽士子,中原士子,天下他處士子聞聽消息之時,估計得好幾年後了。

  流傳消息,加快消息流通,李孟羲臨時想到一項利器——報紙。

  可隨之一想,印報紙得把印刷術交出去,鉅鹿還等着印書掙錢呢,索性把報刊業弄到鉅鹿,鉅鹿印了報紙之後,再發往洛陽。

  雖然說,從洛陽到鉅鹿再從鉅鹿到洛陽這一來一去時間漫長,大大降低了時效性。

  但是,文字解析是學術內容,沒有太高的實效性要求,且,雖然耽誤了時間,但印刷術和報紙提高了信息內容,把信息內容提高了成百上千倍之多,這同樣等於提高了信息交流速度。

  想到,要通過報紙把文字解析方法及難題流傳天下,這事兒得交給蔡邕來,蔡邕一個人也忙不過來,最好是得有專門的發行機構和專門的人手,除藉助蔡邕的聲望,最好也藉助朝廷力量。

  思索定,李孟羲問蔡邕,“前輩,我手裏有一批書,想找人發賣,不知前輩可有好去處?”

  蔡邕略作沉吟,提出可將書賣向東觀。

  李孟羲不知東觀是何地,便出聲詢問。

  經蔡邕解釋,李孟羲才知道,東觀是藏書校書修書之處,也就是,國家圖書館。

  圖書館好哎,圖書館就如同少林寺的藏經閣,大漢東觀圖書館裏邊肯定有天下間最多最豐富的書籍,鉅鹿雖有紙張,雖有印刷術,但是沒有內容去印啊。

  李孟羲一想到把大漢東觀圖書館裏成千上萬的書全部打包帶走,然後再印成書,再大量賣給天下讀書人,那簡直太賺錢了。

  李孟羲彷彿看到了一座金山就在眼前,差一點,他差一點就要冒昧的開口問蔡邕要書了。

  書多珍貴啊,蔡邕不一定了做的了主。

  李孟羲旁敲側擊問了一下,問出,蔡邕平日職務是在東觀校書,其人並無對東觀的管轄之權。

  李孟羲暗道,幸好沒冒然開口。

  來洛陽這麼多天一直都在搜尋工匠購買物資,都差點忘了書籍的事兒。

  李孟羲把東觀的藏書盯上了,他暗下決定,等回去印上一批書,然後拿書換東觀的竹簡,把竹簡運回鉅鹿,再印刷成書,再去換書。

  不停的借雞生蛋,早晚把朝廷的書庫給換空。

  想到美好前景,李孟羲嘿嘿笑了。

  蔡邕見李孟羲無故發笑,略感到奇怪。

  ——

  跟蔡邕聊的很投機,好半晌李孟羲纔想起來自己的最初目的,最初目的是想借助蔡邕乃至朝廷之手給鉛筆打廣告。

  李孟羲取出鉛筆和白紙,拿鉛筆寫了一些字給蔡邕看,在蔡邕這個書法家眼裏,李孟羲的字雖算不得拔尖,可也稱得上十分好了,蔡邕對李孟羲又高看了一眼。

  鉛筆很新奇,蔡邕拿過鉛筆看了看,他還試着寫了幾個字,雖蔡邕不會用硬筆,但有一手臻入化境的書法水平在那裏,初用鉛筆,蔡邕磕磕絆絆的寫了一列字,寫的竟然還非常好看。

  李孟羲說出自己的計劃,“前輩,我鉅鹿商館賣紙賺了大利,我想出錢辦學,以教育那些貧寒子弟。

  我意,由我鉅鹿商館出錢,由前輩牽頭,上奏朝廷,到時一應學舍搭建聘請先生之花費,全由我鉅鹿商館出,建學名聲,可全歸陛下名下,只是還請朝廷上下通融則個。”

  李孟羲是懷有別樣目的纔想建學的,蔡邕被利用了還不自知,他聽李孟羲要不惜錢財也要大興教育,蔡邕面露激動之色,都不知該怎麼感謝好了。

  適時的,李孟羲向蔡邕講解了鉛筆的好處,鉛筆便宜,正利貧寒,他請蔡邕來日辦學之時一定要用鉛筆。蔡邕應下了。

  李孟羲還說,鉛筆用着太難,一時半會也找不到那麼多會用鉛筆寫字的人,請蔡邕召集儒林中人一起鑽研鉛筆書法,蔡邕也應下了。

  李孟羲盡是胡扯,鉛筆用起來簡單極了,他刻意說鉛筆難用,純粹是想拉讀書人們做免費廣告。

  見蔡邕實在太好說話,大家談的實在融洽,李孟羲起了別的心思。

  這次到洛陽,物資方面,唯水晶器物沒能找到,人力方面,尋常工技人才找到不少,可像是更高級的人才,像是治水人才,尋礦人才,算學人才,製圖人才,這些頂級人才都不知往哪裏找。

  這些高級學問人可不是四處轉悠一下就能碰到的。

  李孟羲向蔡邕說出了自己的爲難,“前輩,水晶器具我有大用,此物珍奇,多藏於皇親貴戚之手,可我沒有門路,懇請前輩幫忙求得一二。

  不管花費如何,儘管買來,該花多少,晚輩這裏就出多少。”

  ……

  “唉,鉅鹿窮苦啊,那地兒窮山惡水的,玄德公治鉅鹿一年了,一直想整修水利。可整修水利,得有懂繪圖的人才,得有算學人才,得有水利人才,可鉅鹿小小一地,哪裏去找這麼多高才,唉!”

  李孟羲唉聲嘆氣的,一臉苦惱。

  聽李孟羲說起算學人才,蔡邕忽然想起一人來。

  蔡邕起身去屋裏取了一樣東西出來。

  蔡邕把東西拿給李孟羲,說起一樁事來。

  在劉備在洛陽開了科舉之後,自劉備走,科舉繼續又開了好多屆,在前邊幾屆,倒是選出了一些人才。

  在第二屆科舉,算學一科有一人,名爲劉洪,這人精通數算,高中數算一科榜首,因而被授予管理糧錢國庫的職位。

  這劉洪到了任上,把積年舊賬搬出來算了一通,發現賬目混亂不堪,數目對不上之處比比皆是,於是便上奏陛下請求嚴查相關人等。

  結果就不難猜了,這劉洪一下得罪了不知多少人,沒隔多久,劉洪就被抓拿下獄了。

  劉洪跟蔡邕有些交情,他去赴任之時,將自己所創數算之法留給了蔡邕。

  那份數算之法,現在就放在李孟羲面前。

  李孟羲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之物,他看到了什麼,看到了一個竹子做的八卦盤。

  八卦盤不重要,八卦盤上有小棍兒,還有一個個珠子,這他喵的像是算盤啊!

  李孟羲驚訝無比的把八卦盤拿起來看了看,他看着一根根小棍下寫着的個十百千的數位,毫無疑問,這就是算盤!

  很早之前的猜測纔對了,很早之前,李孟羲發現算籌不太好使,而所有人都不知算盤爲何物,李孟羲便猜測,漢朝可能還沒有發明算盤,至少漢代算盤未曾普及。

  還真猜對了,沒想到算盤的發明者會是漢代人,會是漢末人,竟然親眼撞見了。

  算盤有多重要不言而喻,發明算盤的人,更是驚人之才。

  一個數學天才就在牢獄之中現在生死不知,李孟羲坐不住了,他決定無論如何得把人救出來,哪怕把洛陽城打下來都在所不惜。

  李孟羲立刻與蔡邕商議營救之時,首先,錢不是問題,把鉅鹿商館賣了都行,第一步,使錢財上下打點,第二步,由蔡邕負責牽頭,由鎮東將軍中山亭侯鉅鹿郡守討黃巾擒張角的有天下盛名的劉備劉玄德來站臺,雙管齊下,錢給了,劉備的面子也拿來了,如果這要不行,那就得看看怎麼攻打洛陽城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