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臨時編就的作戰手冊(二)
已知的弓弩戰法有,守城之時,可以用大盾立於城下,士卒藏於盾後與城頭之敵對射。對缺少甲胃的鄉兵而言,這一戰法殊爲重要,鄉間缺少兵甲,但能作爲立盾用的東西可不少,像是門板,豎起的板車,乃至綁起的木排,都可立起當大盾,門板木排等物,足夠好用。
除依託盾陣作戰的這個戰術以外,弓弩陣戰發揮殺傷力最重要的一點——集火覆蓋射擊,要使訓練低下的鄉兵把箭雨密集的投射到敵軍陣勢之中,這很難。要知,哪怕以鉅鹿軍戰兵的訓練程度精銳程度,在不久之前,鉅鹿軍弓弩手隔着一堵牆拋射數千支箭,盲射拋射的命中率還不到五百分之一,以鉅鹿軍弓弩手都做不到精確覆蓋的程度。
比較幸運的是,在出軍之前,恰好找到了引導弓弩集火攻擊的方法,可以彷照指揮樂器一樣,用槍桿指揮射擊方向和射擊角度,在鉅鹿的時候,用此方法,半個時辰之間就連解決了箭雨方向箭雨距離兩個問題。
以此方法,當鄉兵們能射出極其密集極其精準的箭雨之時,鄉兵們的威懾力在此時發揮到了最強。
但由此產生另外一個問題,鉅鹿軍戰兵能在半個時辰之內適應長槍引導射擊之法,但這不意味着鄉兵們也能在半個時辰做到。
再怎麼說,鉅鹿軍弓弩手們能聽懂號令,聽到號令能整齊劃一的同步動作,而鄉兵人等,一不熟號令,二就算聽到號令,動作也快慢難一。
還有,鉅鹿軍軍備精良,弓弩都是一個規格的弓弩,弓弩射程相近,因而覆蓋射擊之時,箭雨非常集中。
但,鄉間之情況,料想,自鄉間收集來的那些軍備,弓弩力道強弱不一,箭失也是良莠不齊,這就使得,縱用一樣的方法,鄉兵們集火射擊的集中度不夠,威力銳減。
由此,【梳理軍備】成爲了必需。
梳理軍備指的是,把鄉間軍備收攏上來之後,需要測試其力道強弱,然後,力道相近的編到一起,這樣就能使得集火射擊時箭雨能儘可能集中。
弓弩這兩種裝備,弩,力道恆定,而弓,同一個弓手,上一弓開的大一點,下一弓開的小一點,箭失射程就大爲不同。也就是說,弓弩二器之中,弩更適合精確覆蓋,弓箭不行。所以,實戰當中,當以弩隊負責覆蓋射擊,以弓手自由狙殺。
當鄉兵弓弩手們既能射出極其精準極其集中的弩箭,又有鄉兵當中那些勐士手持硬弓箭箭奪喉,在弓弩一項,鄉兵們已然能跟敵軍相爭,甚至還可能壓敵軍一頭。
弓弩戰法之後,築壘掘壕之法,築壘掘壕不難,鄉兵們或不通廝殺陣戰,但挖溝砍樹這些作業上,熟的不能太熟。鄉間也不會卻挖土的鋤頭鐵鍬之類的工具,也不缺擔土運土的工具,築造工事一項,爲諸事中最易。
林林總總,劉關張三人還有李孟羲,他四個暢談了個通宵達旦,他們從徵兵談到練兵,從練兵談到軍法軍律,從軍法軍律又談到作戰戰術,談到後勤,談到行軍,等等等等。
衆人一直談到了天光大亮之時終於結束,一夜努力,衆人所談及的東西記了足足四十多頁,這還是初步記錄的,還得整理一下,補充一下,梳理好了纔好印刷。
李孟羲疲憊的打着哈欠,他把紙張一張張的翻看檢查着,關羽突然數道,“羲兒,這麼些個字,發給騎卒人等,他等看的明白嗎?”
一句話把李孟羲問住了,李孟羲擡頭看看關羽,又低頭看了看寫滿了字的紙張。
好像,識字的人不多哎……
出事了,士卒們都不識字,又如何依手冊行事。
李孟羲不由皺眉,他隨之想了一個方法,他覺得,可以把騎兵當中識字的人精選出來,然後統一分配,以確保每一隊都有一個識字的人。
有此方法,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李孟羲也不知騎兵當中能熟識文字的人有多少,很可能一隊都分不到一個人,必然有一些隊中一個識字的人都沒有。
李孟羲冥思苦想良久,他生出了一個辦法,士卒不識字,但看圖能看得懂吧?
既然士卒不識字,那就配點插圖,該怎麼紮營,插圖畫出來,該怎麼行軍,插圖畫出來,該怎麼指揮弓弩手作戰,插圖畫出來。
到畫圖了,這是劉關張皆不擅長的事,正是李孟羲大顯神威的時候。
李孟羲拿來白紙和鉛筆,邊想邊畫,鉛筆唰唰的動,一副又一副簡潔生動的插圖片刻而就。
至太陽高起之時,李孟羲便把插圖畫完了,然後,再梳理內容,再檢查一番,再補充一番,再編排一下,把插圖剪下貼入其中,一切準備妥當,將之送去匠營。
李孟羲找到凋版匠人,他讓凋版匠人放下手中所有的活兒,全力來凋刻印版。
“軍中所有匠人,任你調用,我要一日之內,最遲兩日,要把凋板刻好,若如期完成,記你首功。”
凋版匠人鄭重領命。
戰事在繼續,大軍已近南皮城,往下的事,該談談怎麼攻城了。
本來,攻城不難,鉅鹿軍有七千精銳甲士,這股兵力,足以硬撼敵軍。但現在,情況變了,最遲兩三日,騎兵要馳援各郡,騎兵一走,鉅鹿軍戰力立刻削弱大半,本來十足優勢的兵力,立刻變得捉襟見肘。也就是說,騎兵離開後,都不說攻城了,野戰都開始喫力了。
對此情況,劉備很有魄力的做出了一個決斷,他決定,等騎兵走後,把剩下的六千兵力,再分兩部,一部四千,一部兩千,由四千戰兵壓到南皮城下依託車陣土壘牢牢拖住敵軍主力,另外兩千,由李孟羲帶着往後撤,撤到幾十裏之後,撤到後方去。
李孟羲詫異了,他瞪大眼睛問劉備,“我到後邊?做甚去?”
“招兵。”劉備道。
“招兵?”
“對。騎兵一走,兵力已不足,已無攻城之力,城還是要攻,我在前邊扛他一個月,羲兒你就趁機在後招兵練兵,一月之後,你帶兵回來救我。”
李孟羲看着劉備看了好一會兒,然後笑了,“成!那就如此,等我回來救你!”
李孟羲覺得劉備的計劃很適合當下情況,當下兵力不足了,就是強攻南皮,就是能攻下,傷亡必定慘重。再加上,後邊有諸郡統力阻敵的計劃,渤海郡也是計劃的一環,也得發動渤海四境百姓協力抗敵,這二者一合,又要招兵,又要幫着地方組織人力,所以就必須得派人到後方去。
在前邊硬扛敵軍危險性有點大,劉備就把危險的活兒攬下了,把安全一點的留給李孟羲,讓李孟羲去後方招兵去。
作以初步計算,按鉅鹿軍練兵速度,一月時間,能齊列兵可堪一戰的鄉兵能夠練成,按一人練四十人算,到後方的兩千兵力,除去匠人後勤人力等,再除去要四處協防的人手,哪怕留出的能練兵的士卒只有五百人,五百人一人練四十,一月就可練兩萬人。
劉備只需在南皮城下扛敵軍一月,一月後,兩萬鄉兵就來支援了。
方略敲定,只待萬事具備。
大軍停在離南皮城還有十里的大道上停留了兩日,兩日間,南皮城的敵軍揮兵來攻打多次,敵軍撼動不了鉅鹿軍嚴密車陣,敵軍數次來攻,數次退卻。
兩日後,作戰手冊印刷完畢。印刷完成的作戰手冊頁數已達一百多頁之多,這其中,插圖佔了超過一半的內容。
馳援諸郡的騎隊集結完畢,一千騎兵分作兩百隊,每隊只有騎兵五人,每隊的五人,每一人都發了一套作戰手冊,作戰手冊用桐油紙緊緊包裹,以防雨水。
作戰手冊發完,李孟羲囑咐騎兵們,萬事皆要按手冊所寫行事。
“此行禦敵爲次,不與鄉人衝突爲第一要務。
兵力招募之後,兵營萬要駐紮在外,操練事宜,人馬喧囂,必然擾民,鄉兵共聚一處,人多膽壯,必然欺民,故,兵營必要在外。
不僅駐營如此,哪怕是行軍之時,哪怕下了大雨,冷死,淋死,絕不可侵奪民房,哪怕借住也不行,連去都不能去,可聽明白?”
李孟羲目光嚴厲的掃過騎卒們,他沉聲喝道,“爾等且記【凍死不拆污,餓死不搶糧,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牢記此三句,及爾等領鄉兵出軍反擊之時,當以此爲口號以揚我軍風。”
交代完,李孟羲領着騎兵們齊喊數聲,騎兵們呼喊着凍死不拆屋的口號,聲勢齊聲。
末了,李孟羲把每一隊騎兵小隊叫到的跟前,認真交代,“且記,不得收鄉人所送的錢財婦人,不得頻繁赴宴,更不得整日醉酒,更是不能欺壓百姓作奸犯科。你們走後,我會派軍法官尾隨跟去,但讓我查到誰敢亂紀,定斬不饒!”
李孟羲以極其嚴厲的語氣,跟每一隊人都這麼說,說完,他還讓每一個騎兵重複一遍,以確保每人都記得此嚴令要求。
一切準備完成,一千騎兵分作兩百隊,每隊五人,以五人爲一組派發物資,物資有,騎兵每人發了許多紙旗,編制旗引路旗兩種旗幟,每一名騎兵都帶了足足三二十斤之多;每名騎兵還帶有面額一百文的紙幣二十斤朝上;以隊爲單位,每隊帶軍令一沓,軍令上蓋有鎮東將軍印璽,到地方可用此令號令地方;其他的,像是爲了壯聲勢而特意調配的旗槍,爲了初期採買物資的絲綢錦帛,爲了區分敵我而準備的青色布料,等等之類的物資,還有好多。
騎兵們喫飽喝足之後,帶着東東西西的物資,在關張二人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對騎兵們的軍令是,晝夜不停,極速行軍,萬要截住敵軍。
在關張二人率隊離開的同一日,另一方向,發往鉅鹿的傳信騎兵早已先一步抵達了鉅鹿郡。
軍令到達鉅鹿,令,以最快速度召集鉅鹿境內可戰人力,隊伍編成之後,調集車隊糧草帳篷等一切作戰所需,發兵往代郡中山郡諸郡協助當地百姓抵禦賊軍。
鉅鹿可戰人力,指的是,至少經過最少一月時間的隊列訓練能走齊隊列的青壯民夫,調集一切作戰所需,指的是,保障不影響自家喫飯的情況下,倉中屯糧能拿多少就拿多少,拿完也無妨。
調鉅鹿兵力這是李孟羲調動的後手,軍情緊急,非騎兵不能馳救,鉅鹿發往諸郡的步卒雖不能救急但可以緩至,騎兵只有五人一隊,人手貴乏是最大難題,當鉅鹿兵力到諸郡匯合之時,那時,鉅鹿軍的騎兵手裏就有足夠的人手了。
他處鄉間百姓,不懂隊列,不明號令,鉅鹿民兵,皆能懂號令,皆能懂隊列,鉅鹿民兵幾乎就是半個戰兵了。只要鉅鹿步卒援軍跟騎兵匯合,當地必能安穩。
在軍令傳達回鉅鹿的時候,特意交代讓盧植留守鉅鹿城,這讓盧植很是無奈。
劉關張出去打仗時盧植沒能去,這回要馳援諸郡了,盧植想,可終於能上陣了,沒成想,還是不讓去,還是讓呆家裏。
李孟羲之所以特意在軍令中交代了盧植留守,是考慮到,在鉅鹿軍主力離去,在鄉間民兵大量抽調的情況下,鉅鹿空前空虛,必需得留人留守,盧植就必須留守。
在關張二人領騎兵奔赴各郡,劉備領孤軍壓向南皮城同日,李孟羲帶着兩千人一路往南而去。在李孟羲所帶的隊伍中,有三分之二的匠營,有三分之一的軍醫營,有五分之四的女兵營,漁營的全部,陶營的大部分,屠匠營的大部分,李孟羲把後勤力量帶走了個七七八八,反正這些後勤人力劉備那裏也用不大上,到後方更能派上用場。
帶着戰兵和後勤人力相雜的隊伍,李孟羲一路南下八十五里,方停。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