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幽燕義勇

作者:南宮我夢
於鉅鹿軍主力,有節外之枝。

  李孟羲與劉備二人追擊敵軍途中,與地方勢力多有接觸,地方人士知劉備是要北上討賊,相投者衆。

  一開始,李孟羲以本部兵力已足,倉促來投之兵不熟鉅鹿軍紀律,不通鉅鹿軍戰法,冒然接收,徒添拖累爲由,進行勸阻。正因如此,一開始,劉備婉言推拒了多股來投兵馬,可隨着來投的人越來越頻繁,劉備覺得,別人秉義襄助,斷然拒絕,有些不近人情,遂與李孟羲商議是不是接受一二。

  關鍵就在一個度量。完全不接受一兵一卒,不近人情,冷了人心;可全接受的話,鉅鹿軍本部現在不缺兵力,後勤物資也有限,有人來投,於情於理得管人家飯,要是有個颳風下雨,還得替別個籌備宿營物資,軍中物資就那麼一點,維護本部後勤已很勉強,再冒然招收兵力,能把後勤活生生拖垮。

  考慮到後勤,不能招收太多兵力,考慮到政治影響,又不得不招,統合兩方面考慮,鑑於,鉅鹿軍已有足夠多的兵力和人力,已完全不缺步卒了,招收步卒對本部而言完全是負收益。

  鄉間隊伍能分出的兵種不過步卒、民夫、弓弩手、騎兵這些而已,步卒不需要,民夫也就更不需要,所剩的選項就只有弓弩手和騎兵。

  不管是弓弩手還是騎兵,直接把其吸納於隊伍當中不必強融於鉅鹿軍體系當中一樣能發揮出作戰作用,鄉間肯定不乏精通射術的好手,這些資深射手來到軍隊裏,哪怕令其各自爲戰都能發揮不俗的戰鬥力,騎兵就更不用了,隨便一個騎兵都抵得上數名步卒。

  權衡之下,無論招收弓弩手還是騎兵都對鉅鹿軍是正收益,但鑑於,本部不缺弓弩力量,軍中有足夠多的弓弩手,也就使得,招募鄉間弓弩手的性價比不是那麼高。

  所以,最後就剩性價比最高的唯一選項了——騎兵。

  鄉間但有來投,只招收其中的騎兵,其他一概不要。

  招收章程確定下來之後,一路行軍,一路招收騎兵,鄉間來投的隊伍人數不一而足,有的一夥人馬不過寥寥三二騎兵,而多的最多能有數十騎,不管數目是多是少,就這樣,騎兵開始東一點西一點慢慢開始累積,逐步增多。

  等行軍走到彰武郡境內,一清點人數,赫然發現,已不知不覺湊足三百餘騎了。

  本來,李孟羲還沒對騎兵數目抱什麼希望,一開始只是讓把鄉勇騎兵安排成遊騎斥候幹一些偵查情報或是傳達命令的雜務而已,突然間發現騎兵人數竟然達到幾百騎了,這已是一股舉足輕重的戰略力量。

  本部正苦於缺少騎兵戰力,鄉間騎兵的加入頓解了燃眉之急。

  騎兵來自鄉間各地完全是零散湊成,這組織度比一般的鄉勇還要更低,如此程度,顯然不堪硬戰。

  爲使鄉勇騎兵們能具有基本的軍團作戰能力,李孟羲把所有鄉勇騎兵統一編制爲一部,並整體構建了編制,授予了旗號,然後就開始在行軍途中統一訓練。

  未料的麻煩接踵而來,騎兵該怎麼訓練?事到臨頭李孟羲才察覺自己根本不會訓練騎兵。

  其他的,像是步兵,訓練步兵走走隊列練練令行禁止,一陣練下來就勉強可用了。

  而弓弩手也不過練練隊列與紀律,再練習一些稍微複雜的射擊戰術,弓弩部隊也就基本可用了。

  但騎兵,騎兵最麻煩的地方是多了戰馬,戰馬又不同於人,人聽懂號令很容易,人能明白複雜的口令,戰馬卻不行,徒添了多少困難。

  李孟羲嘗試過訓練騎兵,然後失敗了,發現自己能力不足之後,李孟羲乾脆利落的把訓練任務交給赤支兒,讓赤支兒這個前西涼軍騎都尉全權負責所有訓練事宜。

  在之後的行軍之中,赤支兒只做了一件事,他領頭帶着烏泱泱的騎兵隊伍使勁折騰,一會兒扎勐子狠往前跑,要求所有人跟緊,落在後邊的各個懲處;又或者,赤支兒讓烏泱泱幾百個騎兵就擠在撂地裏一直站着,一站就是老半,這過程中,要是誰管不好自己的馬讓馬亂跑,就又是一頓鞭子。

  赤支兒類似的折騰饒行爲還有,明明上個命令是下馬歇息,鄉勇騎兵們剛翻身下馬,剛坐下,赤支兒忽然又一令下來另所有人立刻向前急行五里,鄉勇騎兵們頓時罵聲一片手忙腳亂的趕緊翻身上馬。

  就這樣過了三兩日,李孟羲看赤支兒訓練騎兵有點章法,遂就放下心來。

  可沒過兩日,劉備倒發現問題了。

  劉備在一日巡營之時,巡到鄉勇騎兵營的時候,意外聽到一騎兵指着頭頂的老鼠旗幟憤然到,“這劉玄德欺人太甚!看不上咱們就直,何必哪個耗子羞辱你我!”

  話一出,響起一片應和之聲。

  劉備猶豫了一下,悄悄退了回去,並未當面撞破。

  翌日,行軍路上,一早,劉備來找李孟羲邀其一塊巡營,巡營路上,走到鄉兵隊伍,隊伍中,鄉兵們扛在肩頭的生肖紙旗整齊錯落。

  劉備叫了聲李孟羲,指向隊伍中的生肖旗幟,若有所指的問,“羲兒,你看這旗子如何?”

  李孟羲順着劉備所指看去,這是鄉兵隊伍隊首位置,所有旗幟上都是一隻大老鼠圖桉,李孟羲認真的盯着看了一會兒,越看越滿意,這老鼠畫的,多簡潔,多可愛啊。

  回過頭,對劉備道,“這旗幟當真是好,你看,淋了雨還跟新的一樣。”

  劉備不由呵呵笑了。

  隨後,劉備便與李孟羲講起鄉勇騎兵營的事來。

  等劉備講完,李孟羲眉頭立刻皺了起來,好像是的,老鼠,在此間的含義是,無膽鼠輩……

  事情大條了。

  察覺到了疏忽,李孟羲立刻與劉備緊急商議起補救措施。

  ——

  赤支兒正在領着騎兵們開始新一輪的衝馳,傳令騎兵追上來了,要其立刻終止訓練。

  不久,所有鄉勇騎兵全被劉備請到了中軍隊列左近,劉備手指着隊列中奇特的生肖旗幟給衆騎兵講解其其中原由。

  經劉備一通耐心講解,騎兵們恍然大悟,原來發予大夥的老鼠旗幟不是有意侮辱,乃是慣例如此,騎兵大多釋懷,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仍覺得這是輕辱之舉。

  問題不大,後邊還有後手。

  在劉備解釋完了誤會趁機跟鄉勇騎兵們溝通感情的時候,李孟羲在後邊奮筆忙碌。

  直到需要在車上畫畫的時候,李孟羲才發現車有多顛簸,在顛簸的車上想畫畫有多難,能有一輛在行進時也保持穩定的車輛有多重要。

  以最危急的情況下來考量,在危急情況下,需要在急速行軍之中需要在行駛的車輛上發佈出一道道命令,於此情景,固然可以口頭傳令,不必書寫,但要知,越是緊急時刻,越容易出錯,不容易出錯的書面命令在此時顯得尤爲重要。

  看似簡單的問題,放在實際中顯得極難,寫字是極精細的工作,稍有顛簸就無法進行,而漢末的交通狀況是,所有地方都是坑坑窪窪的土路,想遇到平坦點沒有顛簸的路難如登,漢末的車輛又是減震系統極其原始的車輛,在此簡陋的技術條件下,想要還能乘車急進,還能在車上寫字,難比登。

  車上沒辦法畫畫,李孟羲不得不暫時從車上下來在路邊支起木板臨時湊合。

  畫畫的時候,李孟羲邊畫邊就在想,該如何在顛簸不平的車上能安穩寫字呢。

  用,控制變量法分析。

  在行軍途中在車輛上寫字的這一整個系統中,分析所有構成因素,構成因素有,路,車,馱馬,人,紙張,筆,寫字的方法,大致這些。

  首先,路必然是沒辦法解決的。

  其次,車這一因素,車可以加減震系統,底盤可以裝板黃,彈黃,車輪可以用軟質材料包裹以減震,等等。

  於馱馬,不熟悉馱馬,也沒有實驗,不知怎樣的馱馬跑起來最穩當,同樣不知能不能通過訓練的方法使馬匹跑的更穩。

  於人,可能,經過長年累月專門訓練,應該有人能做到在奔馬上都能如常寫字的程度吧。第一個解決方法有了,可以專門訓練一些文書人才,專用於在車輛上負責書寫軍令,如此,問題就被解決了。

  往下繼續分析,於紙張,暫時想不到紙張如何助力於顛簸場景下的書寫。

  再到,筆一項,倒還真有作用,稍試了下就發現,軟筆在顛簸環境下寫字更容易,倒是硬筆也就是鉛筆磕碰着很容易折斷。

  到最後一項,寫作方法。李孟艄是覺得,如果寫字實在艱難,又何必非要寫字呢,用印章豈不更容易,把常用字做成字模,寫命令的時候直接把紙按着把字體印上去豈不方便。

  再有,印刷術可是好東西。

  軍中命令情形大概有多少種情況,就事先印製好多少種命令。

  比如,於紮營一項,印製一批,【前五里紮營】【前六裏紮營】【前七裏……】【前八里……】

  把各種情況都留有預桉,等到需要的時候,直接按照情況所需直接下發對應的命令文書。到此,發佈命令從寫作工作變成了翻閱工作,顛簸的車上要把字寫好很難,但顛簸的車上翻閱紙張很容易。

  就算這個方法不足以應對所有情況,那麼,只需要把常見情況作以預備,等到情況緊急時,簡單命令用制式文書下發,其他的複雜命令再臨時寫就,這大大降低了壓力。

  畫一張畫的功夫,兩種成熟方法得到,一種培養特殊文書人才之法,一種,制式軍令法,兩種皆可校

  畫也畫完了,李孟羲定睛朝畫上看去,五尺多長的一張畫紙上,一個活靈活現的咆孝勐虎圖桉躍然紙上,這圖跟大漢所有勐虎圖都不同,圖桉簡單歸簡單,卻是完完全全的寫實風格的,更重要的是,還是立體的。

  後,李孟羲又找到繡娘劉氏,請其幫忙縫製旗幟。

  到縫製這一步,李孟羲朝前瞅瞅,大隊早不見了蹤影。

  有需要在急馳馬車上寫字的時候,同樣也有要在疾馳馬車上縫製旗幟乃至做其他器物的時候。

  軍令還可以直接印製,旗幟還可以勉強用繪製的方法直接畫,可其他的器物就難了,這越發突現穩定的行軍平臺有多重要。

  半日後,繡娘劉氏依照李孟裟圖樣用最華麗的布料把勐虎旗給繡好了。

  又到木工營,找了一根最光滑最筆直油漆塗的最光堂的杆子把旗子裝上,一杆超精緻的旗幟做成了。

  當親兵扛着旗幟從行軍隊伍旁經過時,隨着旗幟招展開來,士卒們見了旗上活靈活現張口咆孝模樣的猙獰虎頭,皆驚訝不已。

  勐虎旗送至鄉勇騎兵營中,引起了更大的轟動,旗幟方送到,鄉勇騎兵們爭相擁擠到跟前觀看,有風,旗在動,旗面上的咆孝勐虎如若是活了一般,觀者無不訝然。

  後,劉備向鄉騎兵們宣佈這杆勐虎大旗就是鄉勇騎兵營旗之時,人羣中爆發出了一陣叫好之聲,氣氛瞬間達到**。

  因生肖旗幟帶來的問題徹底解決了。

  由此,暴露出了一個問題,生肖旗好用歸好用,也確實很適合用來指揮號令目不識丁訓練不足的鄉兵隊伍,但是,戰爭情況複雜,生肖旗可應付絕大多數情況,但並非適用於所有情況。

  ——

  鄉勇騎兵的訓練進度再次走上正規,在訓練間隙,騎兵們進行了一場徹頭徹尾的換裝,鉅鹿軍把最好的甲胃最好的弓刀兵器拿來分發給鄉勇騎兵,直接使得幾百鄉勇騎兵武裝到了牙齒。

  這一個贈送裝備的舉動不經意的再一次拉攏了人心,鄉勇騎兵們私下都鉅鹿軍出手大方,頂好的鐵甲,頂好的百鍊鋼刀送就送了,這回不白來了。

  人羣中有年長富有遠見的長者,長者有所判斷,人把好甲好刀涌着量的給,怕是要急着用大夥。

  這個推測出來,衆人一致覺得,可終於輪到大夥上陣了。

  ——

  鉅鹿軍雖欲藉助鄉勇騎兵們的力量,但是私下考量是,能不動用這些騎兵,最好就不動用。

  鄉勇騎兵不是自家力量,乃是外人,是外人就得考慮政治影響。

  騎兵跟普通鄉兵的分量可是大不相同的,值此賊亂紛仍之時來投的騎兵跟平日來投的騎兵也是不同的。

  騎兵門檻很高,一般百姓連飯都喫不飽,更別提養牲口,而就是養的起牲口的富裕人家,能養起戰馬的更是少數,由此判斷,這來投的總數三百多鄉勇騎兵每一個人至少都是個地主,不是地主,沒能力蓄養戰馬。

  關鍵就在這裏,三百多鄉勇騎兵,可是三百多在鄉間極有身份極有影響力的人,假設,拿這羣鄉勇騎兵去打硬仗,一仗下來,人員折了個七七八八,後續影響是,這三百多騎兵影響的是三百多乃至更多處地域,百姓們皆知,村裏裏財主加大朗跟鄰村趙財主家老二跟劉玄德去討賊了,兩人一個沒回來。

  至此時,鄉人會怎麼想?鄉人會想,跟着這劉備不太穩妥,容易死。等日後,鉅鹿軍再向鄉間召集騎士,有前車之鑑,膽的那部分人直接退卻了。

  出於此政治考量,李孟羲和劉備二人一致認爲,不到萬不得已,不派這羣騎兵上陣。

  又過一兩日,赤支兒過來彙報,這羣鄉勇騎兵本事不錯。

  赤支兒是誰?其前身乃是董卓麾下西涼騎兵騎都尉,乃是西涼騎兵中精銳中的精銳,能讓赤支兒出口誇讚,就足以明,這羣義勇個人技藝當真出衆。

  這就有意思了,零散來投的鄉間騎兵,竟然竟然不是雞零狗碎的烏合之衆,竟是堪比西涼精騎的頂級精銳。

  細究此中原因,李孟羲覺得,這可能是提純了,此時正值賊亂,不是平日,在戰亂之時不在家好好呆着敢來投軍求戰者,其本身必然對自身武藝有基本自信,是個人都知道,此時投軍必然要面臨廝殺的,反正,一個剛學會騎術的人,此時是斷然不敢主動來投的。故而,但凡來投,必然有所底氣,底氣就是基本過得去的弓馬騎術,基本過得去的戰馬,符合這兩者的,必然是水準之上的騎士。

  義勇騎兵當中當然也有戰馬瘦弱技藝不精的人,這部分人物質基礎雖薄弱,但其敢僅靠一匹瘦馬一手蹩腳射術就敢來投軍討賊,其勇氣絕對足夠,一富有勇氣的士卒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絕對不弱。

  更兼之,賊兵掠擾地方,不少人來投軍是懷着找賊兵報仇目的的,這樣一支隊伍在作戰時必然更爲兇悍。

  李孟羲意識到,手裏這支騎兵可不是一般騎兵,是十足的精銳。

  義勇的編制已經組成,旗號也已經下發,還缺一名號,總不能一直用“鄉勇騎兵”稱呼。

  義勇不畏危險秉義來助,其人又全部來自於幽冀二州,幽冀二州,古稱燕趙大地,自古多出康慨勇烈之士,故,鄉勇三百餘騎,可稱之爲【幽燕義勇】。

  北方有白馬將軍公孫瓚,其麾下有一支白馬義從,而今創立的幽燕義勇同樣是騎兵部隊,同樣人員精銳,戰力突出,義勇的義字,當真從大義之中得來。

  這東漢末年,又多了一支精銳部隊。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