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令人激動的策論

作者:佐藍
回到老莊的院子,莊家老僕立馬迎了上來。

  院子裏,只有老僕一人,老莊和王伯安都在貢院裏當考官,會試不結束,是不可能回來的。

  唐寅便自顧自的喫飯休息,一切井井有條,似乎沒有事情發生一樣。

  晚飯後,院門被敲響,唐寅勾了勾脣角。

  本以爲是老方,打開門之後,卻是一道熟悉的倩影。

  唐寅眨了眨眼睛。

  “你怎麼來了?”

  李令月低着頭,天色有些黑,看不出她的臉色。

  “我來給你送去風寒的藥!”

  說着,李令月舉了舉手上的一個食盒。

  唐寅見狀,將他讓進房間。

  李令月取出一碗冒着熱氣的藥遞給唐寅。

  唐寅也不客氣,一口喝光。

  李令月見狀,眼角溢出一絲笑意。

  隨後,兩人相對無言。

  好半晌,還是唐寅開口打破沉默。

  “昨日之事......多謝你了!”

  李令月聞言,搖了搖頭。

  “你是我二叔的學生,照顧你是應盡......之事!”

  李令月到一半,對上唐寅炙熱的目光,頓時說不下去了。

  站起身就往外走去,不過卻被唐寅一把拉住。

  感受到唐寅溫熱的手掌,李令月的臉頓時羞紅了起來。

  “你......你放手!”

  唐寅卻是問道。

  “你有事求我?”

  李令月聞言,不由有些愕然。

  唐寅則是一臉認真的看着她。

  “李令月,你別瞞我了,是不是你遇上麻煩了?”

  “你說吧,看在我家先生你二叔的份上,只要我能做到的,定然出手!”

  在唐寅看來,李令月搞這麼多事情,定然是有事要求他,否則以李校尉的性格,怎麼可能做事這麼扭捏?

  李令月聞言,卻是臉色一變,氣惱的甩開他的手道。

  “沒有,我好的很!”

  唐寅聽着她的語氣,頓時有些懵逼。

  “難道自己想錯了?”

  李令月冷着臉,轉身就走。

  只不過,在臨出門前,看到掛在書桌前的一柄短劍,短劍下紅色的劍穗依舊顯目。

  李令月眼眸中又浮現出異樣的神色,跺了跺腳,又轉過頭來,惡狠狠的盯着唐寅。

  “唐寅,會試第三場,你必須好好考,要不然......我要你好看!”

  說罷,李令月不再停留,拉開房門,大步走出了院子,消失在夜色之中。

  看着李令月逐漸消失的身影,唐寅不由扯了扯嘴角。

  “就算自己想錯了,也不用生氣吧?”

  一夜無話。

  會試第三場,按時進行。

  依舊是搜檢,驗身,取考牌。

  會試三場中,第一場是最重要的,其他兩場,重要性遠不如第一場。

  所以一衆考生,都是神色輕鬆的等待着進場。

  唐寅卻是滿懷心事的想着,昨晚李令月說的話。

  這娘們,說變就變,真是女人心海底針。

  就算是女中豪傑,巾幗英雄一樣的人物,也跳不開這個天性。

  搖了搖頭,唐寅甩開腦海裏的想法。

  取過考牌後,來到自己的考棚,等待正式開考。

  第三場內容也很簡單,經史策五道。

  前面四道經史題,都沒有出格,與往年無異,考生們,能夠成爲舉人,都有一定的水平,都能輕鬆應對。

  唐寅也循規蹈矩的寫完前面四道題。

  到得最後一道策論題的時候,唐寅一看,不由得一愣。

  “民不加賦而國用足,何如?”

  題意爲:怎麼做到不給百姓加賦稅,而國家有錢花?

  簡單粗暴加直接。

  這道題一出,一衆考生的表情紛紛如唐寅一樣,愣住了。

  倒不是這道題他們不知道,而是太熟悉了。

  自從大名建國以來,就有不少人在討論,如何在不給百姓加賦稅的情況下,維持朝廷的運轉,增加國庫的收入。

  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足以載入史冊,流傳千秋。

  然而,這就是個僞命題。

  大名的稅賦支出,百分之九十都是靠的百姓稅賦。

  曾經也有人嘗試着進行改革,比如增加商稅,開田均賦等,但是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反而,朝廷國庫日漸消瘦,到得現在幾乎快空了。

  不過,愣神之後,考生們頓時興奮了起來。

  “嗚呼,這屆的考題,終於問到點子上了。”

  讀書人最強的是什麼?

  那必然是嘴炮啊!

  什麼樣的題目,能發揮他們的熱情?

  那必然是千古難解的題目啊!

  朝廷都經常議論的事情,讀書人,自然也經常研究討論。

  不少考生,更是在詩會、聚會之時,更是有過這方面的深究。

  平日裏,羽扇綸巾,指揮方逑,在他們看來,這麼多年,朝廷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那是朝廷沒有好的策略,那是因爲自己還沒出手。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這屆的主考官,這策論出的,真是深得我心啊!

  一時間,考場內,只聽到唰唰唰的寫字聲。

  “民不加賦而國用足!”

  有建議增加商稅的,有建議開荒增加土地的,也有建議開海的。

  更有甚者,建議取消貴族免稅制度,開展轟轟烈烈的增加富人稅的運動。

  大多都離不開稅賦二字,也算是老生常談的觀點。

  但是卻不妨礙考生們寫的熱情洋溢,文不加點的,將自己的論點寫了上去,洋洋灑灑數千言。

  幻想着着主考官們,看到自己的諫言驚爲天人,甚至驚動陛下,日後前途無量。

  京城四大才子,以楚玉爲首,身爲朝中大臣,自然耳濡目染之下,多少也研究過這類題目,更是胸有成竹。

  作爲首輔之孫,楚玉多少還說清楚一些具體情況的,以朝廷的現狀,什麼商稅、均田、開荒、開海,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那些想要增加富人稅的,更是異想天開,估計文章一旦被看到,少不得要被罵上一句“狗屁不通”。

  楚玉閉上眼睛,沉思片刻,提筆便開始寫文。

  他的文章思路,與衆不同,是從皇室宗親着手。

  大明建國三百餘年,已又數萬宗室,成了尾大不掉的存在,這些人不僅不給朝廷貢獻,還要從朝廷吸血。

  朝廷每年的稅賦,不到三千萬兩,光是養這些廢物宗室,就要花費一成的支出,朝廷百官市井百姓皆對此,頗有議論。

  楚首輔就向他透露過,陛下也有意拿宗室開刀,要是能夠去掉這個包袱,朝廷的稅賦就寬裕很多,說不得還能大撈一筆,徹底解決國庫空虛的問題。

  可以想見,從宗室入手,必然是樂見其成,皆大歡喜的場面。

  楚玉從宗室的利弊入手,寫的鞭辟入裏,分析的頭頭是道。

  他有信心,即便是自己的爺爺,對這篇策論,也會滿意至極。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