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入殿應試
“我去,這是誰在咒我?”
唐寅不由的揉了揉鼻子。
“唐兄,快來,這邊!”
就在唐寅在分析,是誰這麼不講武德,咒自己的時候,熟悉的聲音傳來。
唐寅擡眼看去,只見隊伍中,江宴正興奮的朝着自己招手。
唐寅見狀,笑了笑,快步走了過去。
兩人的動作,本是尋常,但是唐寅的出現,卻是吸引了不少貢士的注意。
剎那間,無數飽含“感情”的目光朝着唐寅直直的射來。
在得知,那篇策論乃是陛下親自擬定的之後,北方的貢士,對唐寅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南方的貢士的心情,也極其複雜。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誰不想被陛下看中?
唐寅僅憑一篇策論,就入了陛下的眼。
“草,被陛下看中的,爲什麼不是我啊?”
一衆貢士,內心狂吼。
一衆目光中,有幾道尤其炙熱。
楚玉看到唐寅,眼神微冷,昨日楚首輔找他一番長談,他已經知道,唐寅是莊墨寒背後之人,陛下的那篇策論,便是衝着他來的。
他從小就在一片吹捧聲中長大,從未一嘗敗績,如何能甘心?
徐三公子,更是咬碎了牙齒,目光中充滿了怒火。
魯國公三次入宮,請求陛下賜婚,眼看着陛下即將鬆口,然而,第三次,卻是拒絕了,給的理由是,靖國公李靜不同意。
雖然李令月,有些暴力傾向,但是他喜歡啊。
自從小時,在皇宮,被李令月暴揍一頓之後,他就喜歡上了這種感覺。
要不是唐寅的出現,攪合了他的詩會,這個時候,他已經抱得美人歸了。
人羣的角落中,還有一道複雜的目光,曾經的白鹿書院驕傲,鄧太安!
老鄧雖然被分到臭號,但是憑藉這強大的毅力,硬是超常發揮,竟然上了榜,雖然排名不咋樣,也足以說明他的實力。
看着以前在自己眼裏,只是個窮酸小子的唐寅,卻力壓京城四大才子,高中會元。
老鄧承認,他真的酸了。
貢士們,各懷心思,只有唐寅莫名其妙。
自己進京城之後,啥也沒幹,也就是作了兩首詩詞,寫了一篇策論,咋就“萬衆矚目”了呢?
搖了搖頭,唐寅也不理會衆多的目光,和江宴跑到人羣中的角落,儘量保持低調。
一衆貢士,見狀紛紛七嘴八舌的,討論起狀元之位的歸屬。
要是沒有唐寅,估計八成的人,都會認爲,狀元非楚玉莫屬。
然而,唐寅的橫空出世,令狀元之位充滿了懸念。
楚玉有首輔的爺爺,唐寅也有莊閣老爲後臺。
誰勝誰負,尚未可知。
就在衆人熱論中,宮門緩緩打開。
一位宣旨太監抱着拂塵,緩緩走出,尖聲叫道。
“陛下有旨,殿試即將開始,新科貢士入殿應試.......!”
宣旨完畢,便有數名禮部官員,從宮門內走了出來,指揮新科貢士們,有序進入皇宮。
楚玉爲首的京城四大才子,似乎是爲了宣示主動,挑釁般的看了唐寅一眼後,率先走進宮門。
江宴見狀,不由大爲不滿。
“這個楚玉,真不要臉,還懂不懂規矩了?”
“唐兄,你說是不是?”
雖然沒有硬性規定,但是按照默契,一般都是會元領頭,帶領新科貢士進宮應試。
楚玉的動作有些過分了。
江宴一臉的憤怒,但是卻沒有得到唐寅的迴應。
“唐兄......唐兄,你幹嘛呢?”
江宴扭過頭,卻看到唐寅正一臉認真的,看着那位宣旨太監。
唐寅聞言,這纔回過神來。
“啊,江兄,你說什麼?”
江宴聞言,不由無語。
特麼的,老子爲你打抱不平,你丫還開小差?
“我說,那傢伙,真不要臉......!”
江宴無奈,只能重新說了一遍。
“你說誰?”
唐寅一臉懵逼,顯然剛纔真的開小差了。
江宴見狀,差點一口氣被上來。
“尼瑪,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
唐寅看着一臉幽怨的江宴,不由紅了臉,不好意思的朝着江宴拱手笑道。
“啊,不好意思,江兄,剛纔顧着看那個太監去了,沒注意到兄說了什麼?”
“太監?”
江宴聽到這話,身子情不自禁的一哆嗦,一臉不可思議的看着唐寅。
兩人周圍的新科貢也是一臉詫異的看着唐寅,雙手不自覺的在身上搓了搓,統一的後退一步,離這個變態遠一點。
唐寅一看就知道他們齷齪的想法,頓時扯了扯嘴角。
“孃的,你們那是什麼眼神?”
“老子又不是變態!”
唐寅連忙解釋道:“江兄誤會了,小弟只是沒見過太監,多看了一眼而已。”
衆人聞言,這才鬆了口氣,身體放鬆下來。
江宴也噓了口氣,不解道。
“太監有什麼好看的,不過是些閹人!”
這話頓時得到了周邊考生的認可。
唐寅卻是無語的看了他一眼。
別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太監在皇權爲上的古代,那可是極其重要的,能量大的很。
唐寅看那個太監,倒不是因爲好奇,或者別的。
只是覺得有些眼熟,似乎在哪裏見過,這纔多看了幾眼。
不過,唐寅也不準備解釋,朝着江宴再次拱手笑道。
“是小弟的不是,讓江兄賤笑了!”
江宴見唐寅態度誠懇,很快便“原諒”了他。
兩人並排走進皇宮。
在路過那名宣旨太監的時候,唐寅忍不住又看了一眼。
越看越眼熟,只是印象很模糊,想不起在哪裏見過了。
在禮部官員的安排下,三百名新科貢士,排着隊朝着本次殿試舉辦地點,太和殿而去。
太和殿是朝廷舉辦大型活動的地方,往屆的殿試,都是在這裏舉行。
此時太陽已經悄悄爬了出來,在陽光的折射下,太和殿顯得極其耀眼。
看着巍峨雄偉的太和殿,新科貢士們再次興奮了起來,仔細的打量着這座殿宇。
或許許多人,殿試之後,就被外派爲官,有生之年,也只有這次機會走進這座大殿,自然要好好珍惜。
唐寅也一臉好奇的欣賞着古代的建築,感嘆着古人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