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上門賣身!
李書蘭招呼着道:“快進來,外面挺冷的,免得凍着了。”
“謝過夫人,夫人,小姐,您們先請。”
惜玉姑姑不前而退。
示意她們母女走在前面。
看她如此堅持,李蘭書也無奈,“那行,我們一起進來。”
進入正廳。
李書蘭見坐下來。
惜玉姑姑直接跪在她面前。
把剛坐下的李書蘭嚇得猛的站起來,“惜玉姑姑,你這是?”
“夫人,請求夫人收下惜玉。”
惜玉姑姑拿出一張賣身契。
直接遞給眼前的人,“夫人是惜玉的救命恩人,惜玉這一生願意伺候夫人,生死由夫人決定。”
“惜玉姑姑,你這個玩笑開大了。”
李書蘭衝着她擺手,“別說什麼救命之恩,相遇就是緣分,現在你恢復健康是件好事,我真心替你高興。
賣身還恩這事別提了,以後大家當朋友即可,惜玉姑姑快請起。”
“夫人,您請放心,惜玉沒什麼仇人,也不會給夫人帶來麻煩。”
惜玉仍然跪着不動。
主動說起自己來厲,“惜玉六歲那年進宮裏,在宮裏活了近三十年時間,訓練半年左右,惜玉被分配伺候一位先皇失寵的嬪妃。
幸好娘娘雖然失寵,她身邊有位公主,在宮裏算過得不好不壞。
娘娘是性子淡泊從不跟爭鬥,而且娘娘的母族世家算還好,宮裏的其他人不敢欺負和陷害娘娘。
娘娘宮裏的日子算是過得平靜又平安,直至一年前娘娘病逝。”
“這位娘娘是有福氣的。”
李書蘭輕聲說了一句。
並不是什麼人進了宮裏都願意過安分的日子。
更多的是爲了自己野心、爲了家族爭權利,若是有了孩子,她們更會爲了孩子前程拼命的爭拼命的搶,笑到最後只有一位。
那麼剩下的那些人肯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惜玉的主子靠着孃家平平安安活到病逝,比起其他人來說算是幸運的宮妃。
“夫人說的對。”
惜玉贊同的點了點頭。
輕嘆了一聲,繼續說道:“惜玉在宮裏掙扎了大半輩子,不想再被分配到其他宮殿去伺候主子,決定趁這次機會離開宮裏,希望出來尋找自己家人。
回到家鄉才知道在惜玉進宮五年後,家鄉發了一場洪水淹沒了整個村子。
村子裏的死逃得的,經過惜玉各方面打聽得知父母和弟弟妹妹沒從洪水中逃出來。
只有一位嫁去隔壁村的姑姑一家人好像逃了出去,好歹是血脈姑姑,惜玉只能想盡辦法努力查找姑姑的下落。
本來以爲沒希望了,後來意外得到一條線索姑姑一家人往青州府這個方向而來。
惜玉來到青州府後又經過兩個多月的打聽,當年逃亡的人很有可能逃來這邊,最後也確定姑姑一家人來到青石鎮落腳。
本以爲能在青石鎮能夠找到姑姑,經過大半個月的打聽才知道姑姑的兒子當初在逃亡的路病夭折。
幸好姑姑還有一個女兒,聽說當初嫁去了鄰縣不知道什麼地方,在幾年前就將姑姑接走了。”
李書蘭忍不住問,“你怎麼沒去鄰縣打聽?說不定還能再見到你姑姑。”
“惜玉倒想繼續找姑姑,無奈這一年多來爲了找到已經將宮裏存到的積蓄用光了。”
惜玉姑姑一臉尷尬,“後來手上只剩下一點銀子的時候,準備買一些刺繡的工具,繡出些繡品來賣。
沒想到突然身上出紅疙瘩,客棧老闆以爲惜玉是得了什麼髒病,不僅把惜玉趕出來,還搶走最後一點銀子。
不得已只能去土廟裏過夜,誰知身上的病越來越重,加上天氣寒冷又不小心染上風寒。
惜玉以爲這條命葬送在青石鎮了,關鍵的時候惜玉遇上了夫人,總算讓惜玉撿回這條命。”
“客氣了。”
李書蘭輕輕搖頭,“都是可憐人,能幫一把就幫一把,惜玉姑姑,請起來,小婦人真是受不起。”
“夫人當然受得起,沒有夫人伸出援手,惜玉命已絕。”
惜玉姑姑鄭重地向她嗑了個響頭,“夫人,惜玉習慣跟着主子,既然姑姑已經離開了,又是去了女兒家裏,惜玉更不好上門去打擾。
他日惜玉能借機會去看看就知足了,希望夫人不要嫌棄惜玉,請夫人收留。”
“這個……”
李書蘭忍不住撓頭了。
看着一臉執着的人,出言勸告,“惜玉姑姑,你有刺繡這門本事,足夠你安身立命,真的沒必要非要賣身爲僕。”
“習慣了。”
惜玉姑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說出自己的想法,“六歲起就開始學習怎麼伺候主子,這一年來要不是爲了尋找姑姑,我應該留在京城找個合適的人家當教養姑姑。
夫人,惜玉真心實意想跟着您,絕對不會背叛主子,惜玉真心希望有一個容身之地。”
“惜玉姑姑一再請求,我要是再拒絕就不近人情了。”
李書蘭輕輕點頭。
想了想接過她手上的賣身契,“這個暫時由我保管,將來惜玉姑姑想離開的時候,跟我說一聲定會還給你。”
“惜玉既然決定跟着夫人,自然不會再打算離開。”
惜玉認真迴應。
然後又對她磕了個響頭,“惜玉謝謝夫人收留。”
“應該是我謝謝你選擇跟着我們孤兒寡母。”
李書蘭親自將她給攙扶起來。
輕輕拍了拍她胳膊,含笑道:“我們都是苦命人,以後我們一起過日子,相信我們不會過得比其他人差。”
“夫人說的對,夫人的日子定會過越過好。”
垂下的眼瞼飛快的閃過一抹異光。
惜玉姑姑又向蘇巧蓉行禮,“奴婢見過小姐。”
“惜玉姑姑好!”
蘇巧蓉點了點頭。
雖然喜歡對方一舉一動的動作。
心裏還是生出一種對陌生人警惕的情緒。
從私塾回來的蘇文熙兄弟得知家裏收了一個女僕。
同樣感到意外不已,他們對這種主動送上門來賣身爲奴的人忍不住生出防備之心。
不過蘇文熙並沒有反對。
他知道家裏不缺錢,再說家裏多一位僕人幫母親幹些活也是好事。
心中擔憂對方來歷有些隱瞞,品性不知是好還是壞。
更怕對方會給自己家人帶來麻煩。
不過既然母親留下對方,他相信母親選擇。
一家人坦然接受惜玉姑姑留在家裏。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