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好事”成雙
太后高坐檯上,臉上怒色未減。
堂下的寧王見狀小心地勸慰道:“母后,您也不必着惱,氣壞身子可就不好了。”
太后冷哼一聲,看着一臉悻悻的寧王,叱罵道:“你是曦兒的親哥哥,曦兒遭受如此羞辱,你就這麼幹看着,你與老四也沒什麼分別,就是看不得我們娘倆好,瞧瞧他辦的事,就只讓賈家那混賬東西跪在宮外認罰,這算什麼事,擺着給誰看呢!!!!”
寧王曉得自個是被遷怒,心裏也是無奈的很,試婚宮女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公主的,似賈蘊這種做法的確是在羞辱趙曦。
起初寧王心中亦是憤怒,還想尋賈蘊的麻煩,不過太上皇提點了他,即便心裏有怒,也只能放下怒氣。
對於賈蘊的做法,其實是在表達對太上皇招他爲駙馬的不滿,更深層次的則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場,試婚宮女賈蘊接進府去,也掀了蓋頭,這是在遵循禮制,可不與試婚宮女圓房,這是表明太上皇的旨意他會遵守,可心裏卻是不領這份恩德,擺明了與太上皇劃開界限。
而且,賈蘊折辱趙曦,身爲親哥哥的寧王定然不會善罷甘休,如此一來,賈蘊與寧王的矛盾也就產生,兩人不和,崇明帝心裏肯定更加放心。
寧王明白此點後自然不會襯賈蘊的心意,他要的是崇明帝猜疑賈蘊,可不是君臣相和。
面對太后的斥責,寧王只能默默接受,雖不會去尋賈蘊的麻煩,可這筆賬他記在心中。
太后見寧王不吭聲,心裏愈發不滿,只不過她曉得寧王見過太上皇,以寧王的性子沒發怒,估摸着就是太上皇有什麼旨意,於是也只好強忍這口惡氣,開口問道:“陛下怎麼說?”
對於太后口中的陛下,寧王曉得這是在說太上皇,太后稱呼太上皇一直都是陛下,而稱呼崇明帝則是皇帝,這是太后的習慣。
“母后,父皇說了,賈蘊正值年輕,些許毛病讓御醫整治,礙不着事,曦兒的婚事如期舉行。”
面對寧王的官腔,太后沒好處地叱罵道:“少拿話敷衍哀家,那賈家的混賬東西身子有沒有疾你心裏沒個準數......”
賈蘊身子有疾,這是經不起推敲的事情,一個熱血青年,早先又混跡風月,而且老鴇子還對賈蘊的能力讚賞有加,這才過了多久,怎麼可能身子有疾。
寧王面對太后的憤怒,心中也是無奈,只能開口勸慰道:“母后息怒,此事兒臣日後定會爲曦兒討回公道。”
聽着寧王的話,太后心裏好受了些,緩了一口氣,太后說道:“你們父子的事,哀家也曉得一二,此事你不需理會,哀家自有安排。”
太后本就住在大明宮,太上皇和寧王的心思她自然曉得一二。
寧王見太后說自有安排,當下心中一跳,小心說道:“母后,賈家小子以後是曦兒的駙馬,也是皇兄看重的諍臣,而且還是國公府之後....”
“屁話,國公之後又能如何,比得上皇家的尊貴。”太后打斷寧王的話斥聲道。
寧王本想提醒太后,讓她悠着點,不曾想被太后訓斥,此時自然不敢多言。
太后見狀冷哼一聲,說道:“你放心,哀家不會讓曦兒日後難做,不過也不會讓賈家小子這般容易糊弄過去。”
見太后說的篤定,寧王詢問道:“母后打算怎麼處置?”
太后冷哼一聲,道:“試婚宮女該派還要要派,他不是拿身子有疾,不能行房事的藉口嗎,那好,哀家便另派人過去。”
說罷,太后吩咐道:“來人,去把樂平公主身邊那個薛家女召來。”
聽得這話,寧王頓時明白過來,只見寧王小心道:“母后,薛家女是曦兒的伴讀,怕是不合規矩!!”
伴讀不同一般的宮女,向來都是朝中官員的女兒,若是開了先例,拿去做什麼試婚宮女,豈不是傷百官之心,日後百官怕是不會讓女兒來做勞什子公主伴讀。”
太后不以爲意,冷聲道:“規矩,這世上還有比賈家更不懂規矩的?更何況薛家女算什麼東西,不過是個商賈之女,若不是曦兒喜歡,鬧的心煩,施恩讓她進宮陪着曦兒,她以爲能進宮服侍,更何況薛家女連身份品級都沒有,也算不上伴讀。”
寧王聞言恍然大悟,他向來不在意這種小事,自然先入爲主地認爲薛家女是趙曦的伴讀。
按太后所言,倒也不妨事,沒人會說不合規矩,因爲薛家女本就沒品級。
但是.....寧王擡眼瞧了瞧太后,小心道:“薛家如今雖是商賈,可祖上也是官身,除卻與賈府是世交外,王家更是親戚骨肉,那薛家女還得喊王子騰一聲舅舅呢!!!!”
太后沒好氣地看着寧王,淡淡道:“那又如何,就你這般,做事束手束腳,哪裏像個天潢貴胄,那王家也不是個好東西,在意他作甚,難道爲了這事他王家還能感恩戴德不成?”
寧王聞言怔了怔神,王子騰昇官,舉薦賈蘊爲京營節度使,其實就是王家下了決斷,以寧王的角度來看確實不用在乎王家的態度。
見寧王明白了,太后也就不再多言,反倒是冷聲道:“哀家倒要看看,賈家的小子還拿什麼藉口搪塞,只要薛家女沒圓房,哀家處置不得皇帝的諍臣,還處置不得一個商賈之女.......”
寧王明白,太后這是遷怒,薛家和賈家的關係,在京裏本不是祕密,太后不好處置賈蘊,於是乎拿薛家出氣。
試想一番,薛家的嫡女給賈家做妾,這所謂的世交如何看待?怕不是要成爲京城裏的笑話了
賈蘊折辱皇家,太后就折辱賈家,這是老女人的反擊
武英殿中。
崇明帝一臉冷色地坐在御案之上,看着恭敬跪在堂下的賈蘊,沒好氣地說道:“還跪着作甚,擺給哪個看。”
先前崇明帝被太后召去好一頓訓斥,即使曉得賈蘊是在表明立場,可也沒給賈蘊好臉色看,這種氣焰助長不得
聽得崇明帝的話,賈蘊如釋重負,他先前便在大明宮跪了三個時辰,換算成現世的時間就是六個小時,這麼長的時間,即便賈蘊身體健碩,那也是喫不消。
賈蘊踉蹌地站起身來,恭敬地侍立在一旁。
崇明帝見賈蘊神色有恙,曉得賈蘊跪那麼長的時間,雙膝定是不好受,心中嘆了一口氣,偏頭吩咐道:“戴權,去搬張錦凳給這小子坐。”
賈蘊聞言忙躬身道:“臣有罪,不敢領受。”
崇明帝聞言冷哼一聲,嘲諷道:“你還曉得自個有罪,駙馬一事滿朝皆知,你還敢置氣。
身體有疾?真是滿嘴胡話,你現在告訴朕,你身體有沒有疾。”
賈蘊“如實”稟告道:“臣身子健碩,並無疾病,就臣這身子,鏖戰一整夜都沒問題。”
崇明帝聞言一臉黑線,這等不要臉的話賈蘊也說得出來,着實讓崇明帝無話可講。
捏了捏鼻樑,崇明帝擺手道:“少在朕面前胡言亂語,朕警告你,樂平公主是朕的妹妹,你要好生待之,再有差錯,定然不饒你,到時舊帳新帳一塊算,數罪併罰。”
聽得崇明帝的話,賈蘊曉得此事就此作罷,而且崇明帝的意思是要自己老實地完成親事。
對於賈蘊而言,他早就知道自個不會出事,無非就是受些皮肉之苦罷了。
賈蘊如此做,就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場,太上皇拉攏這般明顯,若是賈蘊稀裏糊塗地應下,崇明帝心裏一定會膈應,所以賈蘊纔會用如此幾近羞辱的態度迴應太上皇。
京營節度使位置特殊,所以賈蘊並不會存在中立的說法,若是中立之人,也絕不會坐在京營節度使的位置上。
而且賈蘊坐上京營節度使是崇明帝的安排,這時候撂挑子不幹,想保持中立,絕對會被崇明帝記恨,得不償失。
既然必須要選擇一方,賈蘊只能選擇崇明帝。
一則賈蘊自進京以來便是帝黨,若是改換門庭,這就是品行的問題,這種人是一定不會被信任的。
二則現在的局勢中,因太上皇老邁,明顯崇明帝佔據上風,而且崇明帝對於賈蘊確實恩遇,所以賈蘊只會支持崇明帝。
既然目的確定下來,賈蘊自然要向崇明帝明確自己的態度。
雖說賈蘊折辱了樂平公主,損害皇家顏面,可賈蘊是一心表明忠心崇明帝,崇明帝絕不會讓忠於自己的人出事,若是袖手旁觀,寒了人心,試想賈蘊這般忠貞的臣子都沒好下下場,日後他們又能好到哪裏去。
而且就算崇明帝袖手旁觀,憑賈蘊如今的身份,只要不是謀反,一般而言都不會出大事,所以賈蘊才大膽行事。
“陛下有令,臣定當遵旨。”賈蘊沉聲應道。
崇明帝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於賈蘊的做法,崇明帝心裏是讚賞的,畢竟太上皇將樂平公主下嫁給賈蘊是爲了拉攏,這等事噁心的崇明帝不行,如今賈蘊的胡作非爲,確實讓崇明帝舒心不少。
太上皇不是打算拉攏嗎,賈蘊這裏照單全收,可心志不移,讓太上皇賠了女兒又得不到好處,着實是大快人心。
沉吟片刻,崇明帝意有所指地說道:“不久之前皇后曾向朕提過讓福王納祖母身邊那個賈家女爲王妃,此事你如何看待。”
聽着崇明帝談及此事,賈蘊心中一跳。
自從曉得這事後,賈蘊便想着徹底解決賈元春這個“隱患”,只是並沒有什麼好藉口去尋老太妃,所以賈蘊一直壓着。
如今崇明帝自己談起此事,那賈蘊就不用顧忌崇明帝的猜疑,開口道:“若是臣的姑姑能服侍王爺,自然是賈家的榮幸,只是臣的姑姑年老色衰,怕是怠慢王爺了。”
賈蘊不會傻到直言拒絕,若是直言拒絕,未免有輕視皇子龍孫之嫌,故而賈蘊拿元春的年齡說事,誰讓二十幾歲的女兒在古代有年老色衰的說法,正當理由,不用白不用。
聽見賈蘊婉言拒絕,崇明帝也明白賈蘊的意思,這是不想賈家的女兒與皇室扯上干係。
原本崇明帝事想着日後讓賈家女侍君,以安賈蘊之心,可如今看來倒是不用。
賈蘊已經表明自己的忠心,若是崇明帝還納賈家女,這無疑是表明崇明帝對於賈蘊的不信任,就如同賈蘊早前說過的,君以國士待之,必以國士報之。
至於拿福王說事,這是崇明帝在試探賈蘊的態度罷了,若是賈蘊表達不願之情,崇明帝還能將話圓回來。
崇明帝點了點頭道:“賈家女年齡大了些,確實不適合福王。”
賈蘊聞言不置可否,如今賈家能出嫁的女兒只有元春和迎春,探春和惜春年幼,自然不在其內。
而迎春是庶女,絕不能做王妃,所以說只有元春纔有可能,只要斷了元春的路,其他的也就不必擔心皇室打主意了。
念及此處,賈蘊大膽道:“陛下,臣那大姑姑年紀大了,再拖下去可就晚了,臣斗膽,請陛下開恩,允臣姑姑出宮,與家中長輩敘天倫之樂。”
既然話到頭上了,賈蘊便再試着讓崇明帝開恩。
崇明帝擡眼看着賈蘊,笑道:“祖母甚是喜愛賈家女,你倒是爲難朕。”
賈蘊一本正經的說道:“陛下,臣不敢爲難陛下,若是陛下爲難,陛下就當臣胡言亂語。”
雖說賈蘊心裏希望崇明帝下旨辦成此事,可他不能着急,他的根本還是崇明帝的態度,絕不會爲了所謂的隱患惹崇明帝不滿,這是根本之道。
崇明帝見賈蘊態度端正,爽朗地笑道:“也罷,就憑你小子這片忠心,朕尋個正當的由頭再與祖母唸叨一回。”
聽見崇明帝要尋正當的理由,賈蘊眼珠子一轉,開口道:“陛下,不是過段日子臣就要迎娶公主,可公主身邊少了女官,不若讓臣的姑姑跟在樂平公主身邊當個女官。”
大乾朝皇室規定,公主下嫁後,必須派一位老女官給她,全權管理公主的大小事務,元春在宮中多年,正符合標準。
崇明帝聞言開口道:“倒是個好主意,待朕得空去請示祖母和母后,你且放寬心辦自己的差事。”
賈蘊房裏跪在地上感恩道:“陛下對臣恩德,臣銘記在心,日後定當緊守本份,爲陛下所驅使。”
聽着賈蘊忠心的話,崇明帝心裏舒暢不少,於是擺手道:“行了,跪了幾個時辰,先在這兒歇息一會,待會陪朕用膳。”
皇帝邀請臣子用膳,這是大恩典。
“是。”賈蘊躬身應道。
PS:這回打算把寶釵和元春一併搞定,寶釵的事後續會安排好,畢竟要想合情合理地收下,只能出動非常規手段,這就是我爲什麼要設定一個公主的原因,這個人物出現的時候我就說過這是一個工具人,寶釵和元春只是其二,以後還有其他的需要公主出手,既然寫紅樓,不收集“金釵”,那我也就不會寫紅樓了
還有,今天可能就一章,看情況而定,能寫出來就發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