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高麗三公主
“我想武穆陽大師的用意,可能希望把他發現這裏的神奇藉助我這把武器帶出去。去救助別人吧。”嬴政呆呆的望着清水濁很,猜測道。
紅娘若有所思的哦了一聲,“看來武穆陽大師還真是個大善之人啊。”
“或許吧。可能是爲了積點功德吧。人到這年紀總能看破很多東西,特別是像他這樣的高手。”嬴政回道。
紅娘嗯了一聲,朝四周看去,說道“嬴政,那邊有個石門估計是出口,我們得趕回去了。武道會差不多了,你要是消失了,宮裏頭還不亂掉,特別是莊妃那邊。”
嬴政怔了一下,來到這世界紅娘還是第一個這麼自然叫着自己真實名字的人,不過這一下不知是陌生還是熟悉的感覺,但嬴政還是稍稍有種活在真正自己身份下的感覺。
“叫嬴政我還真有點不習慣。你還是改口叫別的吧。比如,相公之類的。”嬴政玩笑道。
紅娘好奇的看了眼嬴政,怎麼會被人叫了真實名字而不習慣的,還真奇了。難不成隱藏身份太久了。
“那還是叫你採花賊的了。至於那什麼相公之類的,我開不來口,就算以後嫁給你了,也不會這樣叫的。”紅娘直言不諱的表示以後可能會嫁給嬴政,但卻沒有之前那樣的害羞,似乎嬴政開始融入她的生活她的一切,所以對於嬴政就像自己的一部分反倒是不顯生。
嬴政心中雀躍,看來自己的老婆行列裏面又多了個奇女子,特別是自己還真他媽的有魅力把這麼一個只愛同性的女子徹底的改變了,不過說到這嬴政還是有點慚愧的,似乎不是自己改變她,而是自己被接受的改變了,他孃的就不能有自己一次主動來面對這麼一件春事麼。
不過有了紅娘以後自己那個“狙擊手”組織的設想沒準還能達成,想到那時誰敢擋我,哈哈。
嬴政邊想着邊露出一絲呆呆的微笑。紅娘看着,還以爲嬴政心裏竊笑自己有了這麼一個角色美女當老婆,不免心頭也是一陣開心,剛剛自己試探性的話,嬴政這表態差不多就是願意了。
哎,說來這麼一門男女之事竟是這般快的達成,快的讓紅娘覺得都覺得不可思議了。原本毫不相干的兩個人,原本的兩條平行線竟然相交了。
武道大會就在明日。
嬴政消失今天已經是第二天了。後宮裏頭在李如鬆的帶領下,朝倒樽峯而去。搜尋了大半天,只在山頂上發現激烈打鬥留下的場景,而且還發現幾灘血跡。就是沒找到嬴政的蹤影。
此消息一傳到宮中更是引起軒然大波,在這樣關鍵時刻,武道會的負責人杜宮奴竟這樣消失了,似乎是遭人刺殺跌入山崖。
後宮幾個妃子開始幸災樂禍的給莊妃施壓着,在這緊要關頭,莊妃底下又沒有一個統籌能力較強的宮奴,說到底莊妃就只剩兩個文武不成的宮奴,已經沒有可用武之地。但莊妃偏不信別人的傳言,她知道嬴政絕對不會出事的,所以自己一個人坐鎮武道大會總統籌,將一干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條,頓時博得太后的一讚褒揚。而且賢妃作爲莊妃的知己,也在暗中支持着莊妃,故而武道大會還是十分順利的開展着。
明日就是武道會第一天,今日莊妃組織了一次誓師大會,大會一結束便領着一干人馬,授命迎接高麗宮主李貞熙。
李貞熙高麗王朝的三公主。因藉着燕朝兵力,李氏推翻了王氏統治的高麗。一舉成就現在的李氏王朝。之後高麗和燕朝制定協議,當然都是些進貢很友好的關係,其中包括將高麗王朝的三公嫁給燕朝的二皇子,爲此藉着聯姻達成更加緊密的關係。同時燕朝也要求高麗王朝決不能和北秦有太多的接觸,更不能給他們進貢。只要達到這些燕朝就可以一直保護着高麗王朝。
今日高麗公主來到燕朝並不是因爲婚期,而是受邀來一仰大燕的高手們,因着最近士氣低沉的燕朝引得高麗蠢蠢欲動,所以藉此太后和皇上的意思是要讓高麗宮主看下他們燕朝的真正實力,從直接的武力給予高麗宮主一個極大的視覺震撼,這樣一來高麗公主一回到高麗王朝自然會將所見的傳達給自己的父親了。以便穩定高麗的不安。
所以迎接高麗公主的事當然由這次主辦武道大會的莊妃來操辦,本來不應該讓一個妃子出面的,可是考慮到莊妃眼下無人可用,所以皇上特許莊妃出宮迎接。
李如鬆兄弟正騎着馬匹護在莊妃馬車的兩邊,莊妃在裏頭不便出面,就直接在馬車裏問話道:“還是沒有他的消息嗎?”
李如鬆搖頭嘆息道:“回娘娘。已經派人不停的尋找,山腳也找了好幾遍就是沒有看到。”
一聽這話,馬車裏安靜了許久,才聽到一聲輕輕的聲音:“如果是死了應當也能尋得到身體。但是仍舊找不到,這樣更好。這騙子福大命大會沒事的。”
後宮一批人馬,加上一些士兵,浩浩蕩蕩的朝城門外而去。
按照前方探報,高麗公主差不多這時候到達京城,於是衆人馬在城外靜候着。過了許久,探子快馬加鞭的趕到,告知李貞熙已經來到。
不久便看到一羣身着高麗服的女子環繞着一輛馬車,以及人數不多的四個白衣男子站在四個角落朝着城門而來。
李如鬆受莊妃的指示,一幫士兵上前急忙將高麗人護在裏頭,而宮女們也上前去幫忙接風。
以莊妃的身份,此時不需出馬車迎接,反而那高麗三公李貞熙要上前給莊妃請個安。
但是李貞熙馬車正要經過莊妃的車前時卻沒有示意停下,直直往前。
這時旁邊幾位禮部官員便覺不妥,有人便上去交涉一下,結果卻得了高麗公主一句簡簡單單的回話:“我高麗王朝,只會對燕朝的皇上,皇后,太后纔有此禮。閒雜人等不干我的事。”
這話一出,衆燕朝的人皆露出不滿,但沒有皇上的指示又不能奈李貞熙如何,頓時場面有點尷尬。
看書罔小說首發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