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魔鬼訓練
一位臉帶面具的男子,手拿垂釣之杆,坐在一塊石頭上,耐着性子釣着魚。
忽的他朝頭頂那輪烈日望了過去自語道:“夏日!”隨即又朝河流那個光着上身,被兩條鐵鏈捆着的男子喊道:“時辰差不多了,今日的訓練到這,咱們打道回府吧!”
河裏頭那人顏色鄙夷的看了戴面具的男子,自語道:“當然差不多,要是在下去就算沒被烤焦,我都要被這兩個打鐵球扯的累死。”說完,一個魚躍,從河流中夾帶着兩個帶鐵鏈的大鐵球直接跳到岸上。
嬴政甩了甩身上的水滴,一把扯開鐵鏈,納悶的看了看高長恭一眼說道:“高大哥你是在折磨我嗎?都兩個月啦,我不是去爬山,不是帶着鐵球去游泳,不是拖着重物跑步,你想讓我這身體垮掉不成?”
高長恭笑而不語,看着自己釣到的幾條魚,笑眯眯說道:“那今日回去讓蘇瑾給你燉個魚湯補補身子好了。”
嬴政呸了一聲道:“想必是你想嘗我家小瑾的魚湯吧。不要臉。哎。這段時間跟着我你倒是騙喫騙喝了不少,可憐我家的小瑾,被人當成了伙伕咯。”
兩個月的時間,從春末直至現在的夏日炎炎,嬴政和高長恭兩人這兩月就整日“廝混”在一起,一起討論武學,一起修煉祕術,京城周圍的山川大河無不被他們一一遊覽。
說起遊覽也只能對高長恭來說,對於嬴政來說那時種折磨。奇門遁甲要打通第一個門,才能習得着祕術的其他七門。而第一門以及往後的七門都是需要一個強大的身體,並使其各個方面的潛能達到極致,才能激起巔峯之門,打開通向另一個境界的通道。
所以高長恭就在這段時間裏魔鬼般的訓練着嬴政身體的所有機能,這可是高長恭的特訓,龍組織可沒這麼嚴格。也許是高長恭想拔苗助長,希望嬴政能快速增強,好讓他能痛快的打一回,所以就沒命的訓練着嬴政,根本就不把嬴政當人看。
同時也出乎高長恭的意料,嬴政承受住這麼痛苦的折磨,並且還有着無限的潛能,這讓高長恭從心裏佩服起嬴政這個身體,乃是萬中無一的練武之軀啊!
而高長恭也從嬴政那邊習得以棋入道的奧義,並在嬴政的同化下,逐步研究出一套屬於自己這個狀態的槍法,只是還沒成型,只是大概一個輪廓,爲了增進這套武學的開發,高長恭整日也找嬴政來下棋。因爲打不過高長恭,所以嬴政只能藉着圍棋來虐一虐高長恭,像他這棋待詔水準,嬴政總是能在中盤之後,讓高長恭直接認輸掉,雖然看不到高長恭的表情,但是可以感受得處高長恭在憋氣,高手也會生悶氣?嬴政既詫異,又覺得搞笑。
於是乎,兩人就在這種過節中相互的虐待着對方,一虐就是兩個月,誰都沒筋疲力盡反倒是越戰越勇。現如今看着嬴政的強健的體魄,隱隱可以和高長恭那八尺倒三角的身材相媲美了,並且嬴政身體的抗擊打能力已經大大超過了以前,就高長恭這變.態爲了試探嬴政修煉成果,時常使出席之施的九州烈讓嬴政直接用身體扛着,就這麼鞭打出來的效果,讓嬴政恍然覺悟,也只能大徹大悟的開通了第一道門休門,否則活活的會被高長恭給打死了。
領會了第一道門之後,嬴政便在第二個月內繼續打通了第二道門生門,兩個月打通了兩道門這無疑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嬴政做到了,所以高長恭滿意了,但不滿足,進而更用力的鞭笞着嬴政,這下可是讓嬴政真正的光火了,時不時還真敢同高長恭打起來,雖然每次都被打的鼻青臉腫的,但就是要和自己更強的人打纔會有更大的進步,所以嬴政已經成長起來,往着另一個方向成長起來。
高長恭同樣也在棋藝上精進不少,兩個人算是互爲良師益友,兩月之間像是戀人一般黏在一起,兄弟之情早已發芽連根了,這不,嬴政纔有那個勇氣臭罵高長恭的不是。
兩人騎着馬匹往京城裏頭而去,一路上嬴政仍是喋喋不休的說着高長恭,說他騙喫騙喝的,說他越來越沒人性,每次出手都那麼重都不怕把嬴政給打死,總之一個在一旁抱怨,一個卻是盯着自己釣到的幾隻魚渾然不把旁邊那人當成一回事。
入了京城,兩人並沒有朝宮中而去,而是朝皇帝賞賜給嬴政的府邸而去,現如今那裏可熱鬧着。
嬴政早已讓屁四和紅娘以及沙千刀這些熟人入住自己的宅子,反正自個也都常呆宮裏頭,宅子放着沒人住挺荒涼的。而蘇瑾也時常來這“天下第一”府走動,只要嬴政有過來,就會有蘇瑾的身影。
而嬴政每每回來都會帶着滿身的傷讓蘇瑾心疼不已,整日都會賢惠的爲嬴政推油,按撫着,也就只有回到家中的這一刻嬴政才能擺脫高長恭這個變.態的控制,也才能感到蘇瑾帶給自己的溫馨。
高長恭的話每每回來都會帶着山珍海味,說是給嬴政補身子,但卻是東西上桌之後,他總是喫的都比誰都,哪也沒看出他子爲嬴政着想。不過蘇瑾的手藝確實好得不得了,所以纔會引得高長恭這樣神級的高手天天打野味,天天往嬴政宅子跑。
兩人急匆匆的入了宅子,迎面的紅娘慣性般的接過了高長恭手裏頭的東西,隨後臉帶笑意的朝廚房而去,馮四出來打點下飯桌,而沙千刀則是很聽話的隨紅娘入了廚房幫忙。
高長恭一貫的走到自己的位置,抓起一把茶葉,泡起一壺香茗。
嬴政則是臉帶疲倦之色,在蘇瑾的攙扶下入了自己的房間。
待嬴政寬衣之後,蘇瑾便抓起手中那瓶跌打酒,揉在自己的掌心中,在往嬴政的背上輕輕搓揉着。舒適感讓嬴政緩緩的閉着雙眼,幸福的神色佈滿整個臉龐。
本書首發於看書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