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太后出的難題
嬴政自然已經有了答案,但是卻不敢開口,因爲嬴政已經察覺到皇上隱隱要試了。果不其然,皇上正了正龍顏,臉帶自信之色道:“東海有條魚,無頭又無尾,更除脊樑骨,便是你的謎。”
先是一番琢磨,待仔細探究衆人立馬興奮拍手讚歎道:“皇上果爲天上人,還真是以迷解謎啊!”
太后一旁說道:“剛剛那謎的謎底是日字,而剛剛皇上以謎解謎的謎題衆人應該能解出其中的謎底吧,故而這第一題,皇上勝出。”
皇上答出自然沒話說了,衆人當然是很爽快的在一旁拍着皇上的馬屁。
不過那些宮奴們卻急了,這第一題不算難,他們也是有人可以解的出的,但是皇上在此誰敢搶他的風頭,眼下可只剩四題了,着實讓底下宮奴們鬱悶不已。
太后自然明白,忽的輕聲同皇上說了些話,皇上點頭一笑,衝衆人開口道:“剛朕爲你們起個好頭,接下來朕只想看好戲,你們可別辜負朕的厚望。”
這話一出,宮奴自知皇上便是要給他們機會,故而一個個恭敬的回道:“諾!”
其餘的人也明白,其實現在就是這些宮奴們的接風考覈,眼下不是宮奴的只能在一旁看其比拼,否則會逆了太后之意。
接下來太后拆開第二個信封,看了一眼,似乎覺得有點意思多看了幾眼才道:“這題有點繁雜,你們可得仔細聽好,只念一遍。六個牧羊老人一同去放羊。老王和老錢的羊數一樣,老單的羊比老李的多,可比老王的少。老畢的羊雖然沒有老王、老單的多,可又比老李的多。老錢的羊比老孫的又要少一些。”
這題看似淺顯,實則有點亂人心境,嬴政這種過目不忘的自然將這話給記下來,並且稍微再桌子上理了下思緒,隨即又了謎底。但是嬴政仍舊沉默着朝四邊探頭看着,這時諸葛瑾已率先站了出來回道:“回太后。老孫的羊最多,老王、老錢第二多,以下依次爲老單、老畢、老李。”
到這個時候差不多其他人也理清了個順序,只是不及諸葛瑾反應的快,故而太后看了下解題的題底,說道:“諸葛瑾果真是宮奴的第一人,這題對上了。”
這下皇后臉上泛起一絲紅光,頗有崇拜之色的看了眼諸葛瑾。其他宮奴也無話可說,反正諸葛瑾的位置牢不可破始終位居宮奴之首,讓他答出好比讓其他人答出來的好。
緊接着太后繼續拆封下個謎題,看了這題開始有點難度,太后凝思片刻終是輕搖了下頭,念道:“此題,爲猜物謎。謎題爲,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
這謎題倒是有些奇特,都是從人們常見的物中反駁人們所見的慣性,衆宮奴一聽,皆都奇怪的低頭疑問道:“江河湖海,什麼水裏都有魚;不管柴草燈燭,什麼火都有煙;至於植物,沒有葉不能成樹,沒有枝難於開花。一題裏面要猜出四個物來,實則有其難處。”嬴政似乎看出這題有人開始被難住了,便在一旁竊笑,這題自己曾經聽聞過,只剩三題自己可不能在隱忍着,站了出來回了太后道:“此題出自三字經,昔仲尼,師項橐,這一典故。這題可是項橐這一孩童所出的題目,曾經可是難道孔仲尼。謎底爲井水沒有魚,螢火沒有煙,枯樹沒有葉,雪花沒有枝。”
太后看了下紙,謎底果真如此,這題答案竟是三字經裏頭的典故,所有人也都有點摸不着頭腦,平日裏三字經讀的順,但其中的一些典故卻是未有聽聞,沒想到這題還有這麼一個出處,雖然不是這宮奴自己答出來的,但是對這宮奴有此等學問衆人還是挺佩服的點着頭。
“看來杜宮奴還真是個讀萬卷書之人。此題便是如此。”太后笑道,隨後再次拆開一張紙,看了下題目,便吩咐一個太監取來筆和紙,衆人不解,待太后在那紙上畫了一條橫線,讓人遞下去,宮奴們更是一頭霧水。
太后說道:“這題,要讓你們不能截斷此線,但卻要讓其變的更短!”
太后當然不知如何解這題,因爲每道題目都是等別人解開之時,自己也有所想之時才拆封謎底的。但是這題確實讓人捉摸不透,不截斷此線卻要讓這線變短,難不成要會法術纔可以完成的來。
皇上這等精明之人,也有點犯迷糊了,這個題實在是讓人無從下手。
宮奴們一個個在沉思,一個個在比劃着什麼,但是嬴政已經看出解題的關鍵之處,這題出的妙,就妙在束縛了人的思維,實則此題非常簡單。
嬴政抓起旁邊一支筆,走上前去,衆人自知此人要解題,所有目光都彙集而來,嬴政大筆一揮,便在太后所畫的那條線下面再度畫出一條更長的線,隨即呈給太后道:“這樣,太后您所畫的線就變短了。”
太后詫異了下,的確是這麼一回事,不過這也太簡單了吧,怎麼自己都沒想過,太后拆開了謎底,果不其然,青敏郡主提供的謎底確實是底下多出一條更長的線。
衆人鴉雀無聲,心裏納悶道:“就這麼簡單?”
這樣嬴政就回答出了兩道,只要在拿下最後一道就可以穩穩奪得入秋的接風之事。但是現在還有個諸葛瑾同樣也有機會和嬴政打成個平手,這第四題有點讓人出乎意料,不過既然被答出了,衆人也沒多說意見,全都擡着頭等着太后公佈最後一道謎題。
因爲青敏的謎題都別有用心,層層遞進,前面四題便包含着各種樣式,即使答不出也吊足所有人的口味,急切的盼望着下一題的到來。
太后早已拆開了紙張,而王爺府的下人,也呈上了此題所需的道具,一條線,以及四個銀環和一個銅環。
太后看着紙張將五個環套入繩子之中。
“現在左邊兩個銀環,右邊兩個銀環,中間包夾着一個銀環。此題讓你們做的是,在不弄斷繩子和銀銅環的情況下,以及左右銀環取下來情況下,將中間的銅環取下來。”太后說完,便也仔細的觀察被串起來的五個鐵環,一時也無從下手,隨後便讓太監遞給了底下的宮奴讓他們嘗試一下。
本書源自看書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