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使命和壓力
一旦成功,就證明這十萬軍隊已經全然臣服於嬴政。所以嬴政並沒有因爲自己軍隊的抽走,而感覺沮喪,反倒是覺得有趣,看了眼釋中天,甚覺此人大將之風,處世之道,非常讓人佩服。
“將軍放心。屬於我的,我必然會奪回來!就算他孃的狗屁藍軍,老子也要把咱奴軍的人全部調回。勿要讓那些貪功之徒毀了這奴軍之名!”嬴政自信一笑。
釋中天點點頭:“很好!拿着我那令牌,藍軍不會爲難你的。我也相信,你可以帶回那十萬軍隊!”
嬴政淡然一笑,“但是將軍忘了一件事,如今戰火正起,我孑然一身的帶着高長恭幾個,是不是太勢單力薄了?萬一碰到地方几萬鐵騎豈不是瞬間就被踏平了?”
釋中天一聽,怔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光給你令牌,倒也忘了這個!無妨,本將軍派五千精銳給你,一路將你護送過去。要記住,你現在是火速去召回那十萬軍隊,而非跟北秦交戰,所以這五千精銳完全足已。”
嬴政點點頭,“五千足夠保命。而且往東趕過去的話,五千精兵反而更易於指揮。那先謝過將軍了。”
釋中天擺手道:“這次任務重大,你須得儘快辦成此事,隨後火速趕往開平衛支援咱們奴軍。儘管現在只有四十萬大軍,但多停留一刻,反倒會讓北秦氣勢更旺,所以本將軍一刻都不會逗留,即日便往開平衛行軍。”
嬴政明白釋中天此時想要快刀斬亂麻,畢竟北秦不斷的派兵南下,如果燕朝奴軍一而再再而三的拖拉,到時候開平衛必然會久攻不下,如果僵持過久燕朝的兵力將會大損,釋中天此番舉動雖然冒險,但也無可奈何,少了十萬軍隊的奴軍戰鬥力雖然不如以往,但也足矣。
只要嬴政能及時趕回,開平衛攻佔將會更加有利,也因此,釋中天不僅僅是給嬴政一個任務,更是給嬴政一個壓力。
開平衛能否勝利,便取決嬴政一人了。
嬴政面對越有挑戰的事情,反倒是越興奮,臉色中並無慌張之色,而是一臉從容,釋中天看在眼裏,頗爲讚許。最後嬴政把大概理了個清,讓李如鬆把吳將軍掛着的地圖收了起來。朝釋中天說道:“我必不會辜負將軍。在將軍攻佔到開平衛之時,我便將帶領十萬奴軍與將軍並肩作戰,討伐那虎狼之師!”
釋中天與嬴政的祕密協定,並未讓其他人知道。釋中天也在幾日之內,將隨從的五千精銳分配給了嬴政,而其他的宮奴們,早已各自進入自己的軍營之中,在釋中天的帶領下,往開平衛行軍而去。
至於嬴政的下落,衆人皆不知曉,也不想多知,因爲他們的考覈即將要開始了。少了敵手,就是少了個競爭,何必多想呢?
五千精銳,隨同嬴政從宣府出來,在離開宣府鎮的時候,嬴政祕密的將自己的幽靈組織安排了進來。
早先已經飛鴿傳書過去,讓幽靈組織往宣府這邊趕,好在紅教離宣府不遠,一兩日的行程,這一百個人,積極那幾個機關師已經前來接應。
當然這一百個人身份特殊,而且有身懷武功,嬴政自然讓他們隱在四周,作爲狙擊手,永遠都不能讓自己有所暴露的。
一切安排妥當,五千精銳也皆以明白此行的目的,各個都是訓練有素的兵將,看來釋中天也煞費苦心給這些人灌輸一些思想,否則嬴政此刻突然要駕馭五千號人物,自然還要耽擱幾天。不過現在一切安好,嬴政便身着自己那身紅色戰甲,帶着這五千兵馬,往東北方向而去。
如果從宣府直直北上的話,越過防線,便是一望無際的草原。
但嬴政所帶領的五千人馬,確實要朝着東北方向的大寧衛而去,路途顛簸不說,越往被天氣越寒。
原本以爲春季已臨,萬物復甦,暖氣將來。但偏北之地,寒氣退去的慢,又加上路途顛簸,嬴政本要加快步伐,無奈只能放慢速度,走走停停的。
替這五千人軍隊指路的是一名老將。說他是老將,其實他人不老,也才三十出頭,主要是跟着奴軍已有了十五年之久。
嬴政佩服的不是他十五,六歲年紀尚小就從軍,而是這十五年,作爲一名隨從士兵,能在戰火硝煙中活下來,着實不易。
不過奇怪的是,這名老將並未有什麼顯赫戰功,這麼長的時間,一如既往的當着一個衝鋒陷陣的士兵。嬴政便也好奇詢問一番,才知這老將,生在偏北之地,從了奴軍一直以來當的都是探路兵,每當備戰之時像他這樣的士兵都會被召回營中,不讓其出戰,畢竟一名有經驗的探路兵,對於一支軍隊來說可是來之不易的人才。
儘管沒有什麼身份,但這老將福利還算不錯,釋中天等幾位大將對之也是十分敬佩,此次因十萬奴軍事關重要,釋中天才把這樣一號人物派給了嬴政。
嬴政整合了下軍隊,也趁機將紅蓮三人喬裝一番,讓這三人隨同李如鬆兄弟,幫着自己各自領着一千人,這樣就方便嬴政的統一指揮。
五個人各自領着以前兵馬行進着,而嬴政以及高長恭,還有那個名叫老畢的老將則在最前頭。
“老畢啊,照咱們這樣的行軍速度,何時可達大寧衛?”嬴政問話道。
“我們只有五千兵馬,不似大部隊行進幾裏都要耽擱許久,大概就十日左右就可到吧。”老畢說道。
“十日!?這太久了吧?不說我們趕過去要用這十日,在大寧衛必然會在耽擱數日。再加上回程。等到我們和奴軍匯合之時,沒準仗就打完。”嬴政皺着眉頭道。
老畢點點頭,“這一路崎嶇不平,我們也要迂迴避開北秦軍事重鎮,這樣繞道行進拖延數日也是沒辦法。我們只有五千兵馬,可經不起北秦幾萬軍隊的衝擊。”
“你這幾日指的路,都是在繞道而行?”
“是的。如果走臨近之路,就得往北,然後再往東上大道直行。不過再往北就出了九邊重鎮的防線,北秦軍隊早已在外圍三據點佈置了防線,此時要冒險行大路,會遭遇北秦的圍堵。”老畢擔憂道。
嬴政一聽,思考一會,看了眼高長恭,淡淡道:“再拖上數日,將不利於釋將軍。高大哥說要不要冒這個險?”
本部小說來自看書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