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石油!石油!策略落定
但現在的高慶魁則不然,至少在這樣一件關係國運的事情上,“宰相肚裏能撐船”這句話不適用,所以他拒絕妥協。
但畢竟皇帝開口了,對峙的二人這才偃旗息鼓,不然就算是目無君上、太不給面子了。
高慶魁掃視了一下衆人,認真的表態道:“無論如何,冒進的做法都不妥。雖不奢求有十足把握,但最低也得十拿九穩,否則便是視社稷爲兒戲。”
顯然,這話雖然沒有明面上指責,但也在暗戳戳的說軍部的構想是輕浮的兒戲。
於是吳維煥又惱了,先前的火還沒熄,現在噌的一下更旺了。
見狀不妙,參謀處同知程翰連忙拽了拽他的衣角,然後搶先開口打圓場。
“哎哎,打住打住,御前商討國策可不能胡來啊。”程翰擡手推了推自己的金絲邊眼鏡,繼續說:“先前衛國公沒細講,我替他再補充幾句。”
他稍作思索,侃侃而述道:“當年簽訂的協定過期後,美國便開始加固巴丹要塞區了,當地守備力量每旬每月都在加強,英國、荷蘭更是如此。這不難權衡孰輕孰重吧?不論英美是否決心共同防禦,拖的越晚對我國朝來說越棘手。”
當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之後,因爲大明在談判中並未佔到便宜反倒有些喫虧,故而與美國又在其基礎上單獨附加有一個子條約,內容大致是:
菲律賓不得駐紮美軍,菲律賓殖民地土著軍隊不得超過6萬人,裝備的火炮口徑不得大於75㎜,坦克數量不得超過120輛,永備要塞區不得擴建和更新。
時限與海軍條約相同,也就是說在至昌三十六年十二月底到期。
而且當年大明方面還想更進一步,希望在協定中要求即拆掉巴丹要塞區和科雷吉多要塞區的大口徑岸防火炮,但美國方面堅決拒絕,討價還價之後無果而終。
這也是大都督府非常討厭的地方,築壘地域和要塞區無疑是難啃的硬骨頭,可以牽制住己方大量兵力、浪費許多時間。
要是被拖上幾個月、甚至大半年,美軍將會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動員、整訓、部署,從而大大增加了戰爭的不確定性與變數。
“況且石油儲備也是必須考量的,據歷年統計與估算,我國朝如今每年需耗用石油一千二百萬噸,但自產量只有四百餘萬噸,自給率不過三成而已。”
“入不敷出,按照每年八百萬噸的赤字,而貯存的戰略儲備石油大約在一千三百萬噸。即便省着用,只消一年半便會見底,這後果之嚴重不必我多說吧?”
他說完之後,諮政院副總裁馬明利有些疑惑地發問:“省着用也只能撐一年半麼?這比我印象中從前預估的要快的多啊。”
沒等程翰開口回答,財政閣臣李光遠就隨口道:“從前哪有備戰?現在三軍都在擴充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喫油的大戶只會愈來愈多。”
歷史上日本同期年均石油消耗量在五百萬噸左右,現今的大明因爲體量要大得多,總消耗量自然也要大不少。
而且由於汽車產量逐年增加,民間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同時陸、海、空三軍都在擴軍備戰,大明年均石油消耗量要不了多久就會迅速躍升。
在這方面的無奈倒是和日本人相仿——雖然大明自己有幾處油田,奈何地大、人多、車多、兵多、船多。
雖然英國人不太可能敢於直接斷絕與大明的石油貿易,但這方面的軟肋被盎薩人拿捏在手實在是……難安。
缺乏石油的話,東洋艦隊與南洋艦隊就要面臨跟聯合艦隊一樣的窘境咯。
“朕記得海軍每天就要耗用二千餘噸。”朱泠婧突然開口說道。
“陛下,那是去年的計量了,現今……已有三千噸了。”林羲糾正道。
這還是處在初步戰備狀態的海軍,每年消耗大約一百一十萬噸石油,如果加大訓練強度和頻次,消耗量可以接近二百萬噸。
陸軍當前的年均消耗量約爲七十萬噸,但隨着規模的迅速擴大,很快就會直奔一百萬噸。
空軍的石油消耗量比較特殊,大約是每年七十五萬噸,同樣很快就會隨着規模和訓練頻次的增加而飆升,而且其所使用的高辛烷值航空汽油生產成本更高。
以至昌三十八年六月份進行計算,明軍的年均石油總消耗量大約爲二百六十萬噸,民間石油總消耗量則高達一千萬噸。
軍部的幾人一直在強調早些開戰的必要性和好處,不遺餘力的希望讓皇帝表現出傾向於己方的態度。
不過這時候即便認同其構想,也不宜大大咧咧的直接表態。
在這種軍國大事上,皇帝的一言一行都必須謹慎。
“前些年聽聞有人造石油的企劃,是吧?近來成果如何?”說着,朱泠婧略微側首看向了右邊。
心領神會的周長風立刻不假思索地答覆道:“沒錯,但困難重重。”
好,這些天準備的各種資料終於還是派上用場了!
他迅速拿出了其中一冊文件,一邊瀏覽一邊朗聲宣讀道:
“我國在探明油田之前一直被國際公認爲是貧油國,因此對人造石油較爲重視,至昌二十五年就在瀋陽建立了頁岩油乾餾廠,希望利用頁岩油獲得穩定的石油生產。”
“但隨着勘察出油田,這方面就不再被重視了。三十四年和三十五年,國立油氣公司在太原建造了煤炭煉油廠,分別使用‘費-託’法和劉氏法。”
“可考慮到南洋地區就有豐富的油田,軍部認爲投資人造石油技術並不划算,受此論調影響,這項技術變得不溫不火,投資不多,技術止步不前,試驗廠產能只有兩千噸。”
所謂的費託法指的是德國兩位化學家研究出的烴類混合物合成法,使用一氧化碳在高溫高壓下經鎳、鈷等金屬催化劑的輔助,再施加氫,從而生成烴類混合物的技術。
此舉可以用煤炭爲原料,生產出烷烴、烯烴爲主的燃油。
可以說朱泠婧與周長風很微妙的配合了一下,以此來爲之後的決斷做無形之中的鋪墊。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