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三章 金烏計劃的坎坷;兩面包夾之勢
用輕水作爲中子慢化劑的反應堆叫輕水堆;用重水的則叫重水堆。
除了二者以外,使用石墨作爲中子慢化劑的叫石墨堆。
普通水HO即爲輕水,而重水在分子層面與之不同,顧名思義,重水要比普通水更重一些。
氫在自然界有三種同位素,即氕、氘、氚。輕水分子含兩個氫原子,而重水分子則替代爲兩個氘原子。
所以這兩種水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分子量差異讓重水比輕水重了11%;重水雖然無毒,但卻無法被動植物所利用,不能滋潤萬物。
而今帝國格致大學和順天理工大學的聯合團隊之所以遇挫,是因爲對於中子減速劑和鏈式反應的認知還不夠充分,卻又被催着及早拿出成果,故而不可避免的相當倉促。
一般來說,輕水堆由於使用常見的水作爲中子減速劑,所以較爲便捷,然而維持穩定鏈式反應所需要U-235丰度卻是3%~5%,低於此濃度則難以穩定維持。
周長風覺得大明上層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一點不好,抓緊時間和紮紮實實並不悖逆。
何況三九年就開始進行核計劃已經非常之快了,時間很是充裕,完全可以相對從容一些。
“趙學士,這樣倉促趕工肯定是不行的,萬事開頭難,基礎實驗一定得紮實。”他沉吟道:“我回京以後會如實反饋,別擔心被人催。”
面帶唏噓之色的趙湛生感慨道:“哎,多謝了多謝了,而今能有周待詔你這樣理智的人實在是……幸運,今非昔比啊。”
趙湛生相當懷念十年代到二十年代的大明,那時候雖然許多方面都不及現在,可萬事萬物卻都呈現欣欣向榮之態,技術官僚也比如今多,辦起事來有條有理,幾乎不會亂干涉。
稍後,二者又洽談了一下關於金烏計劃的一系列事宜。
周長風建議直接使用石墨作爲中子慢化劑,一步到位直接建設石墨反應堆。
“是,石墨也是極好的減速物,只是初步測算的結果表明,假使要將之用來築堆,純度必須非常之高。”趙湛生望着遠處西邊山巒的夕陽,“重水也稀缺得很。”
用於製造反應堆的石墨雜質含量不應高於百萬分之五十,歷史上據說德國人就是因爲無法獲取高純度石墨而被被迫採用重水作爲中子慢化劑。
而重水又是六年前才被發現的新鮮事物,全世界唯有挪威建造了一座名爲維莫克的重水化工廠――利用巴倫山的水電站的充沛電力。
然而維莫克工廠的年產量僅僅只有1300――這只是建造一座堪用的重水反應堆所需的十分之一。
故而歷史上英國人以特種作戰突襲維莫克工廠的行動實際上是沒有必要的,德國人壓根就攢不夠所需的重水。
“當時開會議事時還是過於自信了,這原料着實難得。”憂心忡忡的趙湛生有些氣餒。
周長風可以理解這位物理學家的憂心,因爲在他眼中這就是一條難以逾越的大山,似乎已知廬山真面目,可走近了才發現這上山之路難如登天!
“這不是歸你擔心的事。”周長風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似乎有些看輕這個東西的意義了,這可是能讓皇帝、朝廷、軍部三者齊聚一堂祕密商討的東西。”
“怕的就是舉國之力也徒勞無功。”
“不是吧?如果以前也抱着這樣的心態,趙學士可達不到今天的成就。”
“那不是一碼事。”趙湛生苦笑道:“從前不怕挫折、不在乎失敗那是因爲頂多也就是個人或少數人的事,如今可不一樣啊,動輒幾萬萬、十幾萬萬的耗資……想必周待詔也是明白的,心頭的擔子重啊。”
“有些東西即使餓着肚子也不能沒有,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就來不及了。”周長風仰頭看天,叉着腰說道:“至少現在大明還沒到喫不起飯的地步吧?”
二人都不再作聲,現場陷入了良久的沉默,只剩下身後遠處人們來回忙活的呼喊聲。
少頃,趙湛生側首問道:“周待詔,我一直都有些好奇,你們領軍作戰萬一有個閃失便會損兵折將,軍士性命像雪花般消融。你不會有心理負擔麼?”
一旁的周長風禁不住笑了,“因人而異,那些冷酷的人不會有這種負擔,不過多數將領或多或少還是會有的。我嘛,我總是堅信自己能做得最好,換別人來只會更差,所以……也就沒太大的負擔嘍。”
“也是。”趙湛生若有所思,平靜道:“爲人處世是該自信,非自信之輩不能成大事啊。”
寬慰歸寬慰,周長風也因此意識到大明的核計劃確實不應該一廂情願地只走內爆式鈈彈這一條路。
朱泠婧當時的想法恐怕纔是最妥當的,不論如何不能拿國家命運開玩笑。
可槍式鈾彈雖然原理簡單,但濃縮低丰度的鈾礦石實在是太麻煩了,工程量之大超乎想象。
鈾礦的勘探工作已經在有組織的進行中了,然而已探明的幾處鈾礦皆是品位一般的砂岩型或石英岩型。
如果想減少工程量,那肯定就得挑一些品位好、丰度高的天然鈾礦。
周長風懊惱於穿越前的自己對這方面毫無瞭解――知道大江南北存在品位還不錯的鈾礦,然而不清楚在哪個省份。
恐怕得把目光放到國外了,看看哪兒存在丰度高的天然鈾礦,趁着各大列強在官方層面上重視以前設法搞一批迴來。
“趙學士,這已經到飯點了,咱們……”
正當周某人打算邀請趙湛生同自己一起喫頓晚飯的時候,有通訊官匆匆趕來。
他拱手稟告道:“周待詔,有新軍情,半個鐘頭以前,柏林時間中午十一時,在法之百萬德軍重新發動攻勢!”
這是遲早的事,所以周長風一點也不驚訝,“其它消息呢?雷諾政府反應如何?”
“還沒有確切消息,只是公使館好像說那些達官貴人早都備好了飛機。”
大明尚未承認法蘭西民主公社,所以駐法公使館仍然跟隨着第三共和國殘部去了波爾多。
儘管之前在推進過程中因爲遭受了不少戰鬥、非戰鬥減員,但如果硬要強行進攻的話,德軍恐怕一個多月前就能終結掉苟延殘喘的第三共和國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