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八章 對澳策略轉變;瓜島異動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寧海
後明餘暉正文卷第四七八章對澳策略轉變;瓜島異動有別於至昌三十九年所取得的一系列酣暢淋漓的大勝,今年的兩場勝仗都不復從前那般風捲殘雲的犀利。

  一些敏銳且理智的權貴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清楚往後將面對的纔是真正的較量和考驗。

  這場遍及世界的宏大戰爭如今才正式進入最精彩的部分,之前不過是序曲罷了。

  這跟《長江民報》去年刊載的一篇社論的看法一致。

  排除德社這一特殊存在,大明與一衆藩屬國對英聯邦和美國的戰爭在表面上是利益爭奪,實質則是爭奪世界秩序的主導權。

  這場戰爭的初期會非常順利,因爲南洋諸地本就和中國歷朝歷代有千絲萬縷的淵源,而西方的殖民統治並不得人心,並且因爲距離近,軍隊的後勤供給較爲輕鬆。

  但隨着局勢進展,當戰事延伸到更廣闊的大洋以後,大明先前所具備的優勢便會不斷減少,相應的,敵人的優勢卻不斷增多,戰爭會在一次或幾次的決戰以後進入相持階段。

  相持階段的戰事將會以拉鋸戰爲主要表現形式,雙方都會在此過程中打得有來有回,謀求奪取關鍵戰略節點,雙方均會接連不斷地損兵折將,這也是最考驗綜合國力的時期。

  這篇社論指出,大明朝廷需要儘可能徹底的完成動員,以總體戰的狀態充分發揮戰爭潛力,全力鞏固已在掌控之下的南洋諸地,並將東瀛列島打造爲堅固的前哨陣地,如此中國便可謂必勝。

  “陛下,從戰術上來講,凱恩斯之戰打得不出彩,前半段的拉鋸戰中敵我損失相近。”

  “以後這會是常態吧?”

  “覆盤的話,敵我將領都沒有大疏漏,可以拿這場仗當作以後的參考,如果是我軍進攻,應該跟這次差不多。”

  “我知道了。”

  回京以後的周長風少許休息了一會,蒐羅了一些前線的戰報,隨即進宮述職。

  凱恩斯之戰可以說是一個預兆,隨着戰場登臨澳洲本土,雙方的交換比正在逐漸拉平。

  明軍與澳軍的總傷亡數字大致相同,但是陣亡之比是三比四、負傷之比是十一比十,明軍地面部隊由於有野戰醫院和醫療艦的支援,因傷而亡的比例要低許多。

  可澳軍因爲要承受明軍海空火力打擊,壓力甚大,時常出現負傷士兵無法及時撤下火線接受救治的情況,後勤供給亦比較緊張,綜合下來導致澳軍的死亡比例較大。

  朱泠婧走到了懸掛着的巨幅地圖前,伸手指着凱恩斯向下劃了一下,“只有一座小城還不行,務必南下奪取湯城,將戰線推到南緯二十度線。”

  “澳洲兵團的彈藥消耗比預期的要多三分之一,分遣艦隊也沒彈藥了,最少還要等一個月才能再發動攻勢。”周長風如是答覆道。

  “乘勝追擊還是休整再戰,讓督府斟酌去。爲了長久立足,戰場不能離凱恩斯太近。”

  “是。”

  最早的構想就是奪取凱恩斯和湯斯維爾,凱恩斯作爲安穩的後方根據地,用來中轉海運物資、休整部隊;湯斯維爾作爲前方堡壘,當成維持戰線的支點。

  大明君臣拋棄了短時間內解決澳大利亞的幻想,當下的重點是集中資源挫敗美國,同時鞏固在蘇門答臘、爪哇、菲律賓等地的勢力。

  對澳洲的策略轉變爲長期消耗,現在隨着吉爾伯特羣島掌握在手,美澳聯繫已被基本截斷,澳大利亞人得不到美國人的輸血援助,只能自力更生。

  可澳大利亞的人口規模有限,工業能力不強,大規模徵召青壯年男性參軍的極限是八十萬,考慮動員女性也只有一百萬左右,超過這個數字就會影響工農業生產而陷入惡性循環。

  大都督府和兵部都認同長期消耗將之削弱的策略,這並非天方夜譚,而是完全可以達到的目標。

  軍部設想在攻佔湯斯維爾以後在其南邊尋找合適地形,建立幾條防線,轉爲守勢。

  只要澳軍按捺不住試圖進攻,便會撞個頭破血流,期間明軍還可以突然發起反擊,顯著消耗其有生力量。

  明軍上層、尤其是陸軍方面不樂意繼續對澳洲實施攻勢,他們之前就已心生牴觸,如今隨着凱恩斯之戰結束後便更加反對,認爲應該將進攻目標放在之前提出的印杜方向。

  陸軍給出的理由具有一定的說服力,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贊同這個觀點。

  澳洲的戰果無法快速變現,礦產資源固然豐厚富庶,可卻要從長計議;如今正值大戰,應該想方設法削弱敵人、補充自己,以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同樣的投送成本和損失,用在南亞次大陸必定能取得回報,還能順帶削弱英國方面,這可比單純在澳洲廝殺要划算多了。

  可以說大明君臣在戰前都過於樂觀了,嚴重低估了民族國家在面對入侵時的凝聚力和動員能力,沒想到澳大利亞人的抵抗如此強烈。

  周長風則純粹是低估了遠洋投送的難度,他起初希望復刻馬來亞戰役的成功例子——以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組成一支突擊集羣,沿東海岸迅速南下,在強弩之末前儘量推進到布里斯班一線。

  不過海軍方面卻表示無法在短時間內將最低需求的部隊投送到位。

  以戰車一旅爲例,其齊裝滿員共五千三百餘人,但標準船運量卻達十三萬噸,而一個普通步兵師也不過十六萬噸,陸戰一旅更是隻有十一萬噸。

  更重要的是,坦克這玩意運送起來十分麻煩,許多徵用的商船不具備吊裝中型坦克的能力。

  典型的大明民用貨輪使用15噸起重機,可以吊裝三七式輕型坦克,卻無法吊裝三八式中型坦克或重型坦克,只有少數大型貨輪和登陸艦配備有重型起重機。

  周長風自然不可能同意讓輕型坦克去執行衝鋒陷陣的任務,那樣的代價太高昂了。

  另外,大都督府參謀處也對突擊集羣快速穿插南下的計劃有疑慮,高參們擔心其彈藥與燃油消耗難以爲繼,一旦鐵路遭空襲中斷,這支精銳部隊就會陷入危機。

  隨着大明陸軍對澳洲失去興趣,這個計劃便被擱置了,草擬完成的方案文件也被束之高閣。

  “澳洲那兒是不指望速勝了,先磨上一年半載再說。”朱泠婧平靜道。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