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六章 腳踏夏威夷;重裝炮艇機,出擊!
許多在掩蔽部中打盹的人於睡夢中被丟進去的手榴彈炸死,再也醒不過來了。
第一門152㎜岸防炮的炮閂被扳開以後塞入鋁熱劑燃燒手榴彈,耀眼的白光中,合金鋼在三千度的高溫下熔融,徹底報廢。
直到這時候,如夢初醒的美軍才反應過來,然而距離最近的步兵部隊也相距幾公里之遙,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趕來增援。
“他們是從哪來的?!”
“該死!他們會飛嗎?”
岸防炮兵們使用手槍和老舊的春田步槍嚮明軍開火,企圖阻止這些不知從何而來的敵人。
炮臺、掩蔽部、彈藥庫都由交通壕相連接,豪奢的美國人所修築的工事全都砌築以鋼筋混凝土,交通壕的側壁掛着電線,每隔十米就有一個燈泡。
儀鸞司官兵順着交通壕推進,一個接一個的肅清頑抗的敵人。
大約十分鐘後,接連有兩發黃色信號彈從那兒升空,代表對炮臺的突襲基本成功。
握着手榴彈靜候兩秒以後,他才反手將之拋了出去。東邊的海平面處,太陽已經露出了一角,熹微的晨光照在墨綠色的手榴彈中,微微反光。
此情此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與後世的射擊遊戲完全一致!
在Z字形交通壕拐角處,幾名美軍也不瞄準、只管把手伸出去胡亂開槍,竟也給明軍特種部隊造成了阻礙。
栓動步槍在這樣的境況下一點也不好用,而且極其關鍵的劣勢在於美軍岸防炮兵們並沒有手榴彈,缺少這個東西對於近接作戰是致命的。
如果儀鸞司未能解決敵人的炮臺,那麼艦載機編隊就會執行對目標山嶺的低空轟炸,儘可能壓制岸防炮。
永樂號和宣德號齊射時的場景最爲震撼,三聯裝巨炮的咆哮響徹雲霄,巨大的爆風讓人感覺五臟六腑都被狠狠扯了一把,耳朵更是刺痛無比。
6:03,宋仲楷下令各艦做好對岸炮擊準備,這次不再是聲東擊西而是要動真格的了。
“命令如下:八點三刻,第一梯隊對甲一和甲二灘頭展開登陸;十點整,第二梯隊跟進;第三梯隊開始對乙一灘頭的登陸。”
爆炸聲和慘叫聲幾乎不分先後。
然而,炮兵又怎麼可能像步兵一樣隨身帶着手榴彈呢?
拔掉拉環,鬆手,安全握柄隨即彈飛,擊針順勢砸下,手榴彈延期信管開始燃燒,逐漸向雷管逼近。
反之,如果突襲成功,那麼艦載機編隊則會對敵人的灘頭陣地實施空襲。
由於岸防炮的威脅已經消除,明軍艦隊得以大膽的靠近考愛島,不必再保持二十公里的安全距離了。
“是!第一梯隊於八時四十五分對甲……”
“轟!”
6:18,端着望遠鏡的周長風站在永樂號的艦橋外平臺,親眼目睹了二十公里外那處山嶺上激射出的火光。
一名下士把自己的自動步槍放到了地上,從帆布胸掛上取了枚手榴彈。
6:10,兩百多公里開外的丙字二十二空襲艦隊上空,十幾架艦載機已經迎着朝陽升空。
“周待詔,請下令吧。”見他走神,旁邊的一名中校參謀提醒道。
想到不久之後就要踏上夏威夷,周長風此刻也難掩興奮。
7:05,第一編隊和第五編隊正式開始對岸炮擊。
三九式三聯裝416㎜主炮將接近一噸重的殺傷爆破彈射出,重重的砸向幾公里開外的考愛島,炮彈落點伴隨着閃光騰起大團濃煙。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更何況是戰列艦上的大傢伙。
除了炮彈本身的價值之外,永樂級戰列艦的主炮身管壽命只有兩百多發,打完就要更換內膛,實際花銷更是不菲。
與之相比,驅逐艦使用的三六式128㎜高平兩用炮身管壽命可達三千五百發。
而且戰列艦對岸炮擊的殺傷效果完全對不起它的花費,中口徑艦炮反倒是最佳的支援武器,大艦巨炮的作用更多的是體現在心理層面——振奮己方士氣、打壓敵方士氣。
周長風放下手中的藍色鉛筆,跟面前的軍官說道:“不需要多打,把間隔拉長點,半齊射,過幾分鐘打半輪就行了。”
後者遲疑了一下,還是抱拳領命,“是。”
接下來,他離開了永樂號,乘坐交通艇前往第五編隊,登上了陸遜號兩棲指揮艦。
在此期間,五艘掃雷艇冒險靠近海岸線開始排雷作業,陸戰三旅的搶灘選鋒營緊隨其後。
考愛島美軍好像很能沉得住氣,也可能是因爲被炮火所壓制,先頭部隊沒有受到有組織的攻擊,僅有零星的子彈射來。
之後,每隔幾分鐘就會有大團水柱濺起,那是搶灘選鋒營官兵在爆破登陸點前邊水下的珊瑚礁或人工障礙物。
8:33,來自兩艘紫微垣級的27架艦載機對考愛島的縱深陣地進行了猛烈的轟炸和掃射。
依照周某人的要求,其中8架三六式魚雷轟炸機掛載的是白磷燃燒彈,它們讓整片原野都燃起了大火,有毒的灰煙濃厚得像一堵牆。
陸戰三旅的通信參謀乘坐一架水上飛機在天空中觀察火力準備的效果,他表示肉眼可見的目標盡數被毀,着火點遍地都是。
倒計時一分鐘,周長風盯着自己的手錶,注視着秒針咔嚓咔嚓的走着。
8:45,隨着綠色信號彈飛上藍天,登陸第一梯隊準時準點的啓程。
第一波登陸部隊由陸戰三旅五團一營和二營組成,二者分別負責甲一灘頭和甲二灘頭,都加強有浮游戰車營的一個隊。
自上而下俯視戰場,只見一整排一整排的登陸艇在向海岸線進發,留下一道道白色航跡,活像一把巨大的梳子劃過海面。
當他們距離陸地還剩兩千多米時,四艘火力支援艦也掐準時機開始齊射。
一發發火箭彈拖着尾焰,嘯叫着直奔登陸點縱深而去,稱之爲百虎齊奔一點也不爲過。
潮水給明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攪亂了第一梯隊的秩序。
小小的登陸艇在其干擾下變得難以控制,許多登陸艇的軌跡變得七扭八歪。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