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章 暢想發展~219章 清退風波

作者:非戒<
218章暢想發展~219章清退風波

  一碗熱乎乎的麪條下肚,人也立馬精神多了。

  碗筷撤去,小麗送了一瓶熱水來。

  “小麗,你回去吧,我們要開個會。”吳越自己動手倒了一杯茶,把水瓶遞給孔立。

  ***、縣長的房間是樓層的最東、最西面兩間,房門開在陽臺上,比其他房間大了幾個平米,可以多出一個小會客室。

  小會客室兩張單人沙發,一張雙人沙發,中間放了一張四方的茶几。

  吳越把煙放在茶几上,示意大家自便,“老孔,時間不早了,咱們就長話短說吧。”

  “吳***,我早有準備嘍。”孔立翻開筆記本攤在膝蓋上。

  “好好。”吳越點點頭,“按照濱海的現狀,如果全盤複製江南的模式,有點不現實。集體經濟、鄉鎮企業、民營企業十分薄弱,所以我總的思路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做大做強現代化農業,使濱海由傳統的農業大縣轉變爲農業強縣。老孔,農業這一塊,你和分管副縣長去找農業局的同志談一談,去省農林廳、省農科院多跑跑,看看有什麼適宜引進的經濟作物。引進以後,每個鄉鎮搞一個新農業示範園,以點帶面慢慢擴展到全縣。”

  “吳***,我來插個話?”孔立舉了舉手。

  吳越笑着點頭,“老孔,你說吧。”

  “新型農業包括海洋、灘塗養殖,我個人舉雙手贊成。但是制約發展的還是資金問題。”孔立嘆着氣搖頭,“上級撥款杯水車薪。指望銀行也不現實,縣裏的幾家銀行合起來估計還拿不出五百萬,市裏的銀行對咱濱海不屑一顧。”

  “老孔,資金問題你不要太擔心,先找準好項目,投資方我來解決。咱們採用公司加農戶的模式,公司出一部分錢,農戶出土地、勞力,產品公司包收包銷。”吳越點了一支菸,“養殖業也可以移用這個模式。”

  “吳***,要是真能如此就好嘍。農戶、養殖戶安心搞生產,就像產業工人一樣。”孔立不太相信。

  “老孔,只要你找到好的項目,有實力的投資人我負責把他請來濱海和你見面。”

  “吳***,一言爲定?”

  “老孔,姜主任、陳***都在,我要是完不成任務,他們站出來指正好了。”吳越開起了玩笑。

  姜文清、陳勇也跟着笑起來。

  孔立搖搖手,“失言,失言,我心急了。”

  “心急纔好,說明老孔心裏裝着全縣的老百姓。”吳越指了指斜對面的姜文清,“姜主任,你先去海洋研究所一趟,要有三顧茅廬的精神,老教授脾氣不好你要作好思想準備。”

  “吳***,我別的本事沒有,耐心卻是有的。”姜文清笑了笑。

  “嗯。要把他請到濱海來,實地調查,實地研究。養殖業投入高、產出高,可風險也高。”吳越考慮了一會,“姜主任,你去跟教授說,咱們縣裏給他出錢造一個實驗室。”

  姜文清小聲提醒道:“吳***,一個實驗室沒有幾百萬拿不下的。”

  “這點錢要捨得出。”吳越手一揮,“濱海的海洋養殖、灘塗養殖全搞起來的話,那是多大的投資?幾百萬與之相比不過是個零頭,咱們花幾百萬請了個權威專家長期蹲守,一有問題就可以及時解決,再說實驗室要出了新成果,咱們馬上就可以把成果轉化爲產業。”

  “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陳勇拍拍身邊的姜文清,轉過臉問吳越,“吳***,孔縣長、姜主任都有大事幹了,就我當個旁觀者?”

  “沒有良好的社會環境,哪裏來良好的投資環境?陳***,你的任務最重,濱海要有發展,首先要靠你掃平一切牛鬼蛇神。”吳越知道陳勇眼熱,看着陳勇:“你好好挖掘那個叫魯靈山的,徹底清查這個流氓團伙的劣跡。等出了成績,我爲你請功。”

  “農業、養殖業談過了,我再來談一談工業。”吳越彈彈菸灰,“我說過,既要青山綠水,又要金山銀山。咱們濱海歡迎投資辦廠,但是濱海不是垃圾場,污染大的、能耗高的,我不管他投資多高,產出多大,一律不歡迎。我今天就接到平亭好幾個老闆的電話,說是想來濱海辦廠,有的我當面就拒絕了,開玩笑嘛,化工企業不上環保設備就往濱海搬?”

  “咳咳,吳***。”孔立咳嗽了幾聲,“濱海還有挑挑揀揀的資格?呵呵,以往是投資商跑錯了路也不會跑到濱海來。”

  “發展——污染——治污,咱們濱海不走這條老路。咱們要走良性發展的路子,gdp不是唯一的東西。”看到孔立一臉遺憾,吳越笑了,“老孔,還有個老闆的投資請求我同意了。”

  “吳***,投資多少?什麼產品啊?”***抓全面,縣長抓經濟,聽說有人來投資,孔立精神頭就來了。

  “說起來,他還是我好朋友,姜主任、陳***也都認識。”

  姜文清插上一句,“吳***,是元亨方老闆?”

  “是啊。”吳越摸了摸下巴,“我這個朋友,總想着來幫襯,不過我說了,互利互惠,不要單方面作貢獻。”

  元亨?孔立閉上眼想了想,又睜開眼,“喔,元亨我知道,全省民營企業五十強,生產電線電纜的,產品行銷整個華夏,咱們縣城裏也有他的經銷部呢。”

  “哦。”吳越很意外,“老孔也清楚元亨?”

  “嘿嘿,先進典型怎麼會記不牢。”孔立從茶几上的煙盒了抽出一支菸,捏在手裏,“元亨準備投資多少?”

  “方老闆說了,他把華夏分成三個銷售區域,咱們算作北方區,每個區域他辦一個廠,北方區的廠址就選在濱海。投資分兩步,第一步五個億。老孔,這事具體你去***辦吧。”

  “吳***,這是你的關係,我怎麼能接手呢。”五個億的引資算是大政績了,孔立心裏儘管想,可始終不太好意思。

  “分這麼清幹嘛。”吳越俯身也從煙盒裏抽了一支菸,點上後,把打火機遞到孔立面前,孔立用手護着火苗,湊上去點了。

  “老孔,我就希望縣裏的事你們都幹了,我呢,藉機偷個懶,到市裏去忙忙政法委的事。”吳越身子側向孔立,“老孔,以前搞招商引資,任務劃分給每個鄉鎮,我看不科學。”

  “是啊,是啊。”孔立接話道:“每個鄉鎮都增設了招商局,人進了不少,滿世界跑,錢花了不少,效果卻相當差。”

  “那就撤銷鄉鎮的招商局,有能力的調到縣裏來,編制外全部清退。”吳越夾着煙,“招商引資的工作,老孔你來抓,姜主任配合。咱們去香港、東南亞開幾場推介會。”

  “去香港、東南亞,那要多少開支?萬一成效不大的話?”孔立有些擔心,勞而無功他豈不是成了衆矢之的。

  “老孔,有些外商,我會提前去洽談的。推介會當然要出成果,否則不叫推介會,叫出洋相會。”

  “那是,那是。吳***,你這麼一說,我就有信心了。”孔立頓頓頭。

  吳越站了起來,走到掛牆上的濱海地形圖前,手指劃劃點點,又招呼孔立,“老孔,你也來看看,哪個地方適合成立工業園區?農業歸農業,工業歸工業,好多鄉鎮公路還沒通,有些自然村電還沒接上,根本不具備興辦企業的基礎。”

  “吳***,條件相對成熟一點嘛,就縣城邊上吧。”孔立用手指給吳越看,又問:“打算徵多少土地?”

  “先徵五千畝。”

  “要這麼多?”孔立吃了一驚。

  “也許還不夠。徵地的手續,老孔你跟國土部門的同志去市裏、省裏跑跑,有困難的話,我再去找人解決。”吳越吐了一口煙,“咱們要兩頭並進,徵地手續和招商引資同時啓動。”

  “對了,吳***。還有一個問題。”孔立理了理頭髮,“電力是個短板,如果這麼大規模的工業園區建立起來,用電肯定緊張,哪怕市裏再怎麼調度也不夠。”

  “跟電力部門咱們耗不起。”吳越回到沙發上坐好。“老孔,建造一個專供工業園區企業使用的火力發電廠需要哪些手續,你去徵詢一下。投資其實不大,幾個億而已,到時集中供電,還能集中供氣,其他企業也不需要有鍋爐房,這樣也可減少能耗和污染。”

  “吳***,電廠需要先期建造,可沒見其他企業進入園區,誰願意花錢造個電廠?萬一以後發了電沒出用咋辦?”孔立跟着吳越坐下,“可是電力跟不上,投資者來濱海考察,發現缺電,勢必會影響投資的決心。”

  “老孔,我跟方老闆溝通一下,電廠讓他來造。”吳越輕描淡寫道。

  你那朋友又不是冤大頭,幾個億的錢就這麼輕易拿出來投到不知好歹的電廠去?孔立沒有附和,只是笑了笑。

  “工業園區成立後,姜主任去兼任黨工委***、管委會主任。”吳越看了看錶,“不早了,大家休息吧。”

  陳勇、姜文清先行離去後,孔立走到了門口,又回頭,“吳***,有些東西還是先開個***碰頭會通過了,再上常委會談論。”

  “沒必要。”吳越擺擺手,“你我碰個頭就行了。”又笑笑,“老孔去說一聲也行。濱海的工作以後還是要靠你的。”

  這是暗示嗎,暗示他不會貪戀濱海的位置?孔立這一晚想了很久,睡的很香。

  …………………………………………………………………………………………………

  那晚兩天後,方天明帶着元亨企業的談判代表到了濱海。

  孔立出面招待了方天明一行,談判很成功,簽署了投資五個億的電纜廠,外加投資四點五億的小型火力發電廠。

  真被吳***說中了,方老闆來投資電廠。孔立拿着一疊簽好的協議,心裏暗自驚訝。他當然不會知道,這個電廠是吳越出資讓方天明經營的。

  一次引進近十個億,這是濱海縣招商引資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創舉。孔立有了底氣,積極性提高了許多,整天把手下的部門領導使喚的團團轉。

  轉眼半個月過去了,姜文清和海洋研究所的柯凡良教授也溝通的算不多,等着吳越去見面拍板了,有些東西還是一把手過去纔有說服力。

  去京都的車票買好了,吳越走出縣招大門,正準備發動車子去火車站。

  門口擠滿了人,一直排到馬路上。

  “公平在哪裏?”

  “一樣的條件,爲啥清退我?”

  “我們要工作,我們要喫飯!”

  五花八門的橫幅拉着,有人還舉着旗。

  見到吳越出來,人羣涌了上去,但沒敢太過靠近,還是跟吳越保持了幾步的距離。

  “怎麼回事?”吳越皺了皺眉頭,高聲道:“誰是領頭的,出來說清楚!”

  人羣波動了幾下,走出一個黑瘦的中年人。

  “吳***,清退清退,老是拿我們沒有關係的人開刀。”中年人情緒激動道:“咱們來的這些人沒有領頭的,都是領頭的!”

  “同志,你是哪個單位的?”吳越問。

  “我是地稅局的。”中年人忿忿不平道:“幹活我不比他們幹得少,十多年了,我還是臨時工。這個不說,爲啥局領導的親親眷眷沒回家?工齡我比他們長多了!”

  “同志,清退不分關係、背景,對照條例,誰不夠條件誰就回家。”吳越摸出一支菸遞給中年人,“這個不單獨針對你。當然,其***現的問題,我們縣委暫時還沒有處理,但是請你們放心,沒有誰能超越清退條例的。”

  吳越走前幾步,“你們碰見類似的情況可以向縣委、向我反應。我們絕不包庇、姑息,一概公正處理。”

  這時人羣開始躁動了,大批的***幹警衝了進來。

  帶隊的不是陳勇,不過估計陳勇交待過,***來了並沒有抓人,而是維持了現場的持續。當然爲了保護縣委***,防止不法人員趁機搗亂,幹警們把吳越圍了起來。

  “你們散開些,沒事的。”吳越揮揮手,幹警讓出了一個缺口。

  “同志們,你們要工作、要生存,這個我很理解。”吳越從一個警察手裏拿過喊話器,“但是,捫心自問你們原先的工作崗位合理合法嗎?咱們濱海不富裕,老百姓養得起這麼多幹部?你們可以去鄉下看看,去最偏遠的村上看看,老百姓的生存狀態到底惡劣到何種地步了?”

  “吳***,這些大道理我們也懂,可是我們要養家餬口,沒有工作怎麼辦?”有些人起鬨道。

  “老百姓怎麼生活的?”吳越反問了一句,又說:“你們畢竟有文化,有經驗,見識也比普通的羣衆強,羣衆能生活,你們怎麼不能?縣裏正在大規模招商引資,正準備建設工業園區,到時需要大量的員工,你們有這些優勢,還怕找不到飯碗?”

  “吳***,招商引資搞了十幾年了,沒見豎起過幾個煙囪。”

  “是啊,遠水救不了近火。”

  人羣裏出現各種各樣的聲音。

  “同志們,招商引資一年之內就會見成效。”吳越站到門口的花壇上,“不過企業招收員工自有他們的規矩,你們去應聘,我這裏可不包分配。去廠裏上班也不是唯一的選擇,縣裏準備搞特色農業,搞海洋和灘塗養殖,你們也可以去試試身手嘛。”

  “吳***,你這話不是爲了應付吧?”有人高聲叫了起來。

  “應付什麼?我又不是不在濱海上班了,我晚上火車去京都,就是爲了和海洋研究所的專家碰面。有什麼好的養殖項目,適合咱們濱海的項目,都在專家手裏攥着呢。”

  “吳***,我家在農村,可是沒有資金,咱們能幹啥?”

  “資金自籌一部分那是必須的,另外縣裏成立專門的收購公司,他們會跟你們籤合同,會提供一部分的資金給你們。”

  …………………………………………………………………………………………………

  ***被堵在縣招不得動彈,其他縣委領導自然要去護駕。

  十幾分鍾後,縣委全體常委和非常委的副縣級領導全趕到了縣招,不過,此時人羣的情緒漸漸沒那麼激動了。

  吳越跟他們談了清退編外人員的必要性和縣委的決心,又承諾將來他們的生活只會比現在更好。

  現在人羣的注意焦點集中在這次清退的公開、公平、公正上,看到一下來了這麼多領導,呼籲的聲音又爆發了。

  “我們有些同志純粹抱着走過場的心思,清退幾個無關痛癢的,以爲就可以應付縣委督查小組了?”吳越臉色不善,盯得其他縣委領導心裏一陣發毛,“我不知道諸位是如何傳達常委會會議精神的,還是底下部門的同志在陽奉陰違?”

  “同志們。”吳越轉向門外的人羣,拿起喊話器,“部委辦局和每個鄉鎮,都必須牆公佈把清退人員名單,限期清退完畢。同志們,你們可以監督,可以檢舉,凡事不符合留用的人員,一律清退。限期一過,哪個單位沒有清退到位,我就免掉哪個單位一把手的職務!”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