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暗中相助
換句話說,剪輯纔是一部電影成爲故事的關鍵,而剪輯的不同,就算拍出來的素材相同,那也會呈現不同的故事。
就比如陳勳奇的《邊城浪子》,這位大佬後來又給剪了一部叫《仁者無敵》的片子。
事實上,對於一個導演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因爲我們在拍攝工作中,會得到非常多的素材。
剪輯的時候會發現許多膠片我們用不上,這算是一個很大的浪費,而把這些用不上的,或者原本的電影給改一改,就能變成另外一部電影。
有些電影的導演剪輯版,這也可以說是另外一部電影。
至於說素材到底多到什麼程度,這就要說到成片率了。
傳說中,姜汶當初拍《陽光燦爛的日子》,這個片子的成片率是1000比1。
即,他拍出來的素材是最後成片的一千倍。
一部膠片電影的正常成片率是8比1,優秀一些的能到5比1。
所以,這個傳說可能不靠譜,1000比1……電影上映的時候是1994年,那時候差不多也是1500塊錢4分鐘。
都說拍電影是燒錢,可姜汶這回……就算是清明上墳他也不敢這麼燒。
以前的事情就不說了,現在輪到高非來剪片子了。
說真的,他挺激動的。
因爲這纔是真正的要開始講故事了,之前雖然劇本寫了,電影也拍了,但剪輯纔是關鍵。
而且,還是膠片剪輯,這跟後來的用軟件在電腦上就能幹的剪輯,完全不一樣。
看看這臺機器,一個顯示器,一張大臺子,大臺子上有許多的小柱,以及許多按鈕,之後會有膠片纏繞在上面,然後自己咔咔的一頓操作。
滿滿的儀式感。
好吧,這機器如何操作,高非還是認真的學了幾天的。
他們租了北影廠的地方跟設備,高非還在一開始就確定了,自己必須親自上手。
當然了,他沒有喫獨食。
忻玉坤這貨也很激動,因爲他也明白,剪輯這個權力就對電影本身而言,比導演還要大。
在好萊塢,很多導演都要求剪輯權,因爲這樣才能真正的表達他們所要表達的東西,而好萊塢又是一個分工明確的成熟的電影大工廠。
所以,只有大導演纔有剪輯自己電影的權力。
現在……
“開始吧!”
“上片。”
這種膠片剪輯機,原理也很簡單,就是同時上兩條膠片,一個是素材一個是空的。
第一步是對準。
膠片開頭一段是沒有東西的,一直到出現了一個帶框的X標記。
兩條膠片的X標記對正,就可以開始剪輯了。
呼
高非大喘了一口氣,他腦子裏想了很多。
剪輯既然是講故事,那咱們就得講一個適合我們中國寶寶的電影故事。
這就是所謂的節奏跟套路。
舉個栗子,好萊塢要講一個女棋手的大女主故事,那麼,這個女主就得身世坎坷,樣貌驚人,模特身材,棋藝精湛,一路連勝,從不被看好到摘得桂冠。
來到巔峯對決之時,面對的是世界級超級大師,先輸數場,之後機緣巧合頂住壓力,險勝一場!
結局,讓世界級大師顏面掃地,女主雲淡風輕,田園歸隱。
這就有了《後翼棄兵》。
而換成我們中國背景呢?
這個女主應該是根兒紅苗正,基因良好,但長的抽象,高堅果體態,棋藝超羣,可是2-16,從被看好寄予希望,到大失所望教練崩潰。
巔峯對決是熬老太太,爆冷拿下前輩第一人,後與棋界歷史級大師相遇,一招之下驚的大師口不擇言,稱其哥們兒。
結局,與歷史級大師稱兄道弟,棋界中人誰不稱頌戰老功績?女主卻雲淡風輕,繼續直播。
這就有了《騎手戰膺》。
如此兩位女棋手的故事,真能看出來中美之別。
咱們這部《黑暗面》,原本是一部西班牙電影,帶有着西班牙電影的獨特風格。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歐洲電影在後來已經被好萊塢給打的生活不能自理了。
最典型的是法國,這個人類電影發祥地國家,後來已經很少有自己的電影了,法國本土片的票房低到令人髮指。
就我們中國的一部成功網大,都可以秒了法國本土電影全年票房。
要說歐洲能打的,還真就剩西班牙了。
像《看不見的客人》《黑暗面》等等,他們的電影以黑暗、驚悚、燒腦爲特點,還真能活下去。
而現在剪輯,高非合計的是,儘量保留《黑暗面》原本的特點,也就是驚悚、燒腦,另外還要儘量適應咱們中國寶寶的體質。
主意已定,正要下手……
“你想什麼呢?”邊上的忻玉坤竟然來了一句提醒。
“哦。”高非剛剛確實是出神了,而現在……原來是電話震動了。
是老媽的。
剪輯先等等,反正已經準備好了。
本來爲了工作,把手機調震動的,現在還是受到了影響,之後應該把這手機放個地方封存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