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時代青年,憤青之怒
已經是2006年2月中旬,本着喫水不忘挖井人的中心思想。高非他們再度請老胡出來,大家一起喫個飯。
今天咱們喫頓篦子烤肉,滋啦啦冒油。
自然不能光是喫喝,很快話題就來到了《一個饅頭》上。
對這個作品,老胡說不得意,那絕對是謙虛,甚至是想裝個逼,但大家讓他裝,哈哈一笑嘛。
可這作品越火,就會引發更多的問題。
不誇張的說,《一個饅頭》已經成爲了當下的文化現象。
而這個作品也自然影響到了《一面鏡子》,這也是爲什麼《黑暗面》這部電影,能在原本十分清淡的春節期間還能斬獲不少票房。
高非他們是受益者,他們當然很擔心老胡。
陳大導會不會告你老胡呢?
這個話題是顯而易見的,網絡上已經在討論了,不少網友紛紛發言。
而老胡又是怎麼想的呢?
看看他現在,手上抓着酒瓶,清瘦的臉上透着紅,雙眼略帶迷離。
真似酒中仙。
“他不能這麼小心眼兒吧?他可是一個大導演,咱們國內頂級,再說了,他告我,這不是顯得他特別的小心眼兒嗎?”
老胡這話聽上去好像有些重複,但實際上邏輯很清晰。
陳大導要是告,就說明他這個人小心眼兒,而告了之後別管輸贏,都會加重大家對他陳大導是個小心眼兒的印象。
龔戈爾、忻玉坤這麼一聽,都覺得很有道理。
“陳老師這麼聰明的人,應該辦不出這樣的事來。”龔戈爾喝了杯酒,他現在還叫陳老師,這也是正常的。
陳大導是北影的優秀畢業生,是高非他們的前輩學長,也代表着北影的形象。
忻玉坤也點點頭,他今年又考了一回北影,但好像還是不成,明年再戰吧,但已經把自己當成北影人了。
“陳老師畢竟德高望重,再說,老胡這個視頻,也沒啥大問題,這不就是一個影評嘛,只是調侃更多而已,但我看過國外也有類似的,而且,他們那邊調侃的時候那說的更狠,跟罵人沒兩樣。”
忻玉坤這麼一講,哥幾個都覺得應該如此,老胡這樣子就更‘仙兒’了。
可大家再看高非,他這臉色不太對勁。
“非哥,陳大導不會這樣吧?”劉文也不太信,可他很能揣摩高非的心態。
衆人這才覺得可能事情不對。
老胡卻依舊覺得沒什麼大問題,“他就算告我又能怎麼樣?還能把我判刑?”
高非聽後無奈一笑,“判刑那倒是不會,只是咱們也別把一些人想的太好了。”
他這話明顯是有所指,意思也算清楚,哥幾個有人點點頭,可老胡依舊不以爲然。
“怕他個什麼!”
高非也不好繼續深講,畢竟,只有他清楚這件事的結果,在夢裏這《一個饅頭》真的是惹出了滔天的風波。
不過,也有好的一面。
高非也拿了一瓶酒,跟老胡一碰,“好,不怕他!可接下來,怎麼個想法?”
二人頓頓的灌了一口。
老胡抹了把嘴說道:“這個視頻的事兒,我看是能做的。”
高非本就想跟他談這個問題,“關鍵是做什麼。”
“我想的是延續風格。”
“惡搞?”
“當然了。”
“但……”
高非欲言又止,老胡十分好奇。
“我的高老師,你想說什麼就說吧,咱們什麼關係了都。”
這一句高老師,也算是調侃,把高非給說的笑了。
“好,那我就講了,我覺得接下來,莫不如偏向做影評類的視頻。”
電影評論?
老胡聽後眉頭微皺,“我明白老高你的意思,但你說的這個事兒……”
高非直接打斷他,說的還特別的直接,“網友們喜歡,而且,我們這些拍電影的也會喜歡。”
他後半句話已經算是挑明瞭說的,中譯中一下就是:恰飯!
目前網絡在變現這一塊是這樣的,有恰飯這個事實,但大家不說恰飯,一般叫廣告。
而做影評可以接廣告的……目前幾乎沒有。
老胡想了一下,“你這個提議,我一定會好好考慮的。”
說到這裏,也就可以了。
高非確實沒有直接就把老胡給說服,但也就只能這樣了。
老胡接着說了他的下一部想法,那就是他想罵房價,想搞個罵房價的視頻。
房價問題,真的是現在壓在年輕人心頭的一塊大石頭。
實在是讓大家有喘不上氣的感覺。
高非跟老胡接觸的這段時間,他大概已經判斷出來,這老胡是當下的一種青年,這絕對沒有任何的貶義,高非自己也算其中一員。
憤青。
在2006年這個時代,在中國網絡野蠻發展的這個風口,許多青年都在網絡上宣泄着自己的內心想法。
這些想法,絕大部分都是對當下社會現實的不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