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作者:宅家老王
四年前的宋朝伐武,因宋朝內亂而終結,並沒有徹底將九州戰火點燃,畢竟誰也不想面對光消耗無產出的暴民。

  可隨着宋朝國內趨穩,忍無可忍的後唐出手,一切都變了……

  明朝北上,欲以摘取茺州。

  兩家分宋的格局達成,楚國,遼國一見有好處,衡量一番後跟着出手,見此武朝自然不可能閒着,武翊親王取代張賀統帥二十萬大軍南下。

  一戰三年,宋朝爆發出難以想象的堅韌,自知宋亡而身隕的宋朝將門,世家表現出超乎想象的頑強。

  可再頑強,也需要有人支持。

  武朝正面戰場不主動,可私底下動作頻頻,吸收大量底層青壯,並給出五加三,一拖六的承諾。

  所謂五加三,即五年勞作,三年土地免稅,只需要花八年時間,一家七口人就可以入籍武朝黃冊,成爲真正意義上的武人。

  而在這八年裏,武朝只需少量提供日用品,全年人力成本不會超過十兩,可他們做出的事,對武朝產生的影響卻半點不小。

  小路化大路,大陸化水泥路,木橋變石橋,大河之上更是架起數百張鋼架橋樑……

  可就算明知如此,早就忍受過宋朝底層失地百姓,亦是源源不斷流入武朝境內,青年勞動力編成九個基建團,足足有九萬人日夜不休爲武朝修路。

  道路通,則財富通,配合海上,陸地,水運,穿插各地的時間再度縮小,引來無數宋朝商賈的想法。

  對於這些想要尋求安穩,穩定發展的商人,已是戶部右侍郎的方程,直接打包,提出以重稅換國籍,以技術換安全的思路。

  三年前,武朝對外吸收優質人丁三百多萬,商賈兩萬多人。

  再多不是沒人,而不敢收,不能收。

  武朝自身也需要發展,清楚知道人羣屬性的方程,要的只是對結構的補充,而不是顛覆。

  ……

  “滅了?”

  方程看着手中的公文,“誰能想到,第一皇朝就怎麼沒了!”

  九月二十三日,宋朝內部有人拿趙宋皇室爲投名狀,藉此加入後唐,內亂從被圍困三年的洛陽城內而起。

  內部廝殺九日,大火少了半月,最終留在洛陽城內趙氏屠戮殆盡,唯有少數皇室成員趁亂逃了出來。

  而火併也不是沒反噬,投效後唐那羣人直接被連誅,參與世家則南下楚國,將門則投身後唐。“沒了就沒了,地盤不是那麼好吞的,我們繼續我們戰略,讓別人去分!”

  司隸,茺州,不是那麼好拿的。

  誰拿到手,誰就要應對他國的全盤壓力,宋朝能霸佔九州中心三百年,緣由有很多,但宋朝沒了這些緣由就不再是穩定的助力,而是霍亂的根本。

  不用想都知道,未來這兩州會打成什麼樣子。

  秦奮六世方統一,在眼下大格局下,武朝想要一統,所需的時間只會更長,與其成人病要人命,不如好好修煉自家內功,培養下一代將領。

  ……

  宋朝沒了沒了,並不影響各國幹自己的事。

  整理內政的,整理內政,出海的出海,有空就往茺州,司隸投送一點力量,順帶從原宋地吸收一點勞動力。

  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和,唯一的大動作就是武朝第二個五年計劃之中,茺州冒出一夥強人,在幾家草頭王的掩護下快速成長。

  這東西,老朱家沒出現大家還無視,可在老朱家成功過一次後,誰還會讓他發展。

  打!

  因爲靠着楚國更近,幾家商議之後,楚國動兵直接將司隸南部整個吞了下來。

  同年,武朝對外征戰,不過不是南下,而是北上,十萬大軍,配十六萬府兵,與三年後一口將幽州拿下,自此晉升九州第一個盤踞四州皇朝,但同時也成爲了各國眼中釘的。

  眼中釘就眼中釘,已神格爲戶部右侍郎,領戶部尚書的方程,繼續埋頭髮展。

  經過兩輪五年計劃,武朝內動力逐漸強大,方程只需要把控好方向,就算全境封鎖也不影響武朝內部發展,關鍵還是貨幣改革。

  貨幣改革一旦完成,確定銀本位,武朝內政殘缺的一腳就將徹底補足,不過很遺憾的是有些人沒等到今天,更沒看到現在的武朝。

  自感風華不在,光陰流逝的女帝,在離開張賀葬禮現場後,頒佈了責任內閣法案,將模糊的相權徹底固定化,交給朝堂。

  按照責任內閣法案規定,內閣內除責任首輔外,當有軍機大臣,軍務大臣,總理大臣,支度大臣及三到四位內閣成員組成,每任五年,最高連任兩年,君主有權解散重組內閣。

  在這第一屆責任內閣中,方程直接出任總理大臣,將身上原本責任具體化,明朗化,更方便其做別的,而跟隨方程一同進入首屆責任內閣,還有楊應知爲副輔,有資格參與內閣大會,不過只是聆聽,沒有決策權。

  責任內閣配上五年計劃,所能調動的權利再度放大,具體力量通過行政,財力不斷下放,打通政策與百姓最後一公里。

  但很可惜的事,武朝安穩,不代表他國安穩,面對經過十六年快速發展武朝,好兄弟遼國坐不住了,盟友明朝也坐不住,雖沒明面上撕裂盟約,可暗中鉗制越來越多,甚至爲了對抗武朝,遼,明都開始漠視,後唐,楚國對宋土動兵。

  步步壓迫之下,武朝境內鷹牌思想徹底擡頭,快速發展所掩蓋的問題暴露,經過兩輪擴軍如今有七十萬常備兵力的武朝軍方,誰什麼也不願意再避讓。就連到內閣內部,對於方程繼續種田的想法也出現分歧。

  那還怎麼搞,打嘍?

  方程這是性格求穩,而不是一點脾氣都沒有,內循環沒問題那就打了,十六年的家底累積極爲充實,全年不生產方程都把握養活武朝百姓一年,只是戰爭他真的不怕。

  奉火起,戰亂生,大軍出擊的同事,第四輪擴軍開始,老兵迴歸,新兵入伍,三十萬後備精銳與各地集結。

  而外界的一切註定了,接下來將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自此,武朝徹底捲入戰火之中。

  生產困難,破壞難,縱然是當下的武朝也擋不住九州戰亂的波及,好在各方勢力勢力,人心不統。

  率先挑起戰火的後唐,因過多對內壓榨也最早的下了臺桌,躲進巴楚之中再也不擡頭。

  緊跟着是遼國,常年高壓反噬,遼國以一種超乎想象的速度崩潰,對於這位盟友,武朝除了含淚接受遺產外什麼都不做到,可隨之而來卻是更慘烈的戰爭。

  七年,整整七年。

  一代人丁落幕,九州格局徹底改變,尤其是宋,遼兩國的教訓,令各朝都發自脊骨感到陰寒,紛紛從戰爭中撤手。

  可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場戰爭的結束,而不是一切的結束。

  十年,二十年後,當這段歷史被遺忘,或許還會有慘烈的戰爭爆發。

  歲月無窮,方程最終在四十六歲走上內閣首輔的位置,但同年他也送走了自己的姐姐。

  七十歲,對於一名帝王已經不算短暫,但對於方程而言這真的很短。

  扶侄子上位之後,所有人都感受到帶領武朝步步高昇的首輔變了,變得不在有那麼大激情,變得不在有熱血,五年後任期結束的方程消失與神山之中……(全書完)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