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怎麼還要被排斥嗎?
果然不出意料,兩位主任因爲沒有接受何方的方案,不是他的方案不好,而是芒果衛視今年改名後的《快女》在籌備,馬上要進入到海選階段了。
在這個時候你說去再搞一檔選秀類的音樂節目這得心有多大啊,這就完全不可能的。
雖然早知道結果,但是何方還是有一點點失望。
這個時候的馬可夫婦也已經決定好了,他們決心入股何方的綜藝公司,在4月尾巴上,長沙星耀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註冊了,同時團火文化也進行了變更,張謙湊了50萬,按照何方的翻倍優惠,他佔了團火文化10%的股權,何方是90%。
而長沙星耀影視這家公司註冊資金是500萬,其中長沙團火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佔股80%,馬可夫婦佔股20%,這些年他們還是存了些錢的,東湊西湊搞了一百萬出來。
接下來,他們的工作開始加速,何方的要求是一定要在7月開始《中國好聲音》的上結,馬上就是5月了,所以時間很緊。
他們分工合作,何方與張謙負責去找廣告商與合作的電視臺。
而馬可夫婦負責把場地、導演、音樂總監、四位導師,還有去各國各地以及灣灣還有東南亞去選一兩百個海選學員出來。
兩個月時間,這項工作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啓動資金也只有五百萬,何方承諾的五千萬製作資金現在才十分之一。
五一假期肯定是沒辦法出去談了,於是何方帶着張謙一起飛去了BJ,去查看《孤島驚魂》的後期進度。
剪輯老師錢琳的工作室與作曲老師安偉的工作室都酒仙橋這裏,這些天焦國雄就在這裏跟後期呢。
何方與張謙到酒店後,焦國雄正在酒店等着,三人一碰面,何方問了一下後期進度。
現在剪輯剛完成初剪,正在剪第一版的精剪,錢琳的活太多了,根本忙不過來。現在是她的大徒弟在操刀,錢老師每天來盯一次,前後看一遍,然後指導怎麼剪。
何方聽後點了點頭,他也沒辦法,他們那點錢要指望錢老師親自上手操作剪輯估計很難。
至於聲音與作曲那裏,因爲剪輯這邊還沒剪出第一版精剪,所以聲音那沒有收到視頻樣本文件,他們沒辦法工作。不過,那邊已經在整理聲音素材,作曲老師也在構思作曲工作。
何方知道這些都急不來,三人吃了個飯,就去到錢琳的工作室。
錢琳對何方的態度很是平淡,談不上熱情,但也談不上不好。
“何導,你好,你這片子拍得還可以啊,挺商業的,而且故事完整,邏輯通暢。”這是錢琳對《孤島驚魂》的評價。
這是一個讓人不知道怎麼接話的評價,不過何方倒是笑嘻嘻的。
“這種就是爲了賺票房的,只要觀衆喜歡看就行。”
“哈哈……那觀衆還喜歡看脫得更徹底的呢。”錢琳冷不丁的說了這麼一句話,雖然是笑着說的,但是何方的感覺很不爽。
何方稍稍愣了一下,他可能明白了什麼,這錢老師不滿他的鏡頭裏面全是晃肉的鏡頭,在批評他的電影太低俗了。
“嘿嘿,是啊,所以你看戛納、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的都是那些脫的很徹底的電影,我們這個已經很保守了,主要還要是顧忌一下觀衆感受。那些玩文藝的連觀衆感受不都顧忌,導演怎麼爽就怎麼來了。”何方也是笑嘻嘻的接話道。
何方也沒含糊,你批評我的電影低俗,那你敢說那些大師口中的高檔藝術片就高級了?比我的更露骨呢。
有些人就是喜歡玩雙標,說什麼《白鹿原》、《豐-乳-肥-臀》之類的描寫就是文學,網文稍一描述就是低俗。戛納獲獎的再怎麼露那也是藝術,他一部《孤島驚魂》就要是低俗了?
面對何方笑着的反擊,錢琳沒說什麼,只是勉強的笑了笑。
“聽說你在好萊塢跟過卡梅隆的新片,還是他的徒弟?”
“嗨,什麼徒弟,大家都知道這不過是對外宣傳的噱頭,我就是他的衆多助理中的一個而已。”
“卡梅隆拍的什麼新片啊?這麼多年了。”錢琳好奇的問道。
“一部科幻片,叫《阿凡達》,今年底就會上映,這部電影一上映會改變整個電影行業的。”何方解答道。
聽何方這麼一說,一起坐在這的幾個人都非常的好奇。
“嚯,改變電影行業的電影?什麼電影這麼牛氣?”錢琳半信半疑的問道。
“3D電影,在電影院戴上3D眼鏡後會讓人身臨其境的電影,你可以看到蝴蝶飛到你手上,花絮飄在你眼前,猛獸撲到你頭頂。總之,就是那種讓人置身於真實場景下的3D電影。這會是一場電影技術的革命,會讓電影有了更寬廣的視聽享受與創造的可能性。”
“哇,這麼牛?”旁聽的幾人驚呆了。
“牛不牛你們等上半年不就知道了,到時候去電影院看看有沒有我說的這麼誇張。”何方笑了笑。
“你在卡梅隆那做助理,主要做什麼啊?”錢琳問道。
“我主要是做分鏡頭記錄,每天拍了什麼鏡頭,與計劃的出入在哪,導演可能會臨時說某個鏡頭放在什麼時候拍,我們都要記錄下來,合適的時候就會提醒導演。”
“這電影還沒上映啊,怎麼不跟了呢?”
“電影拍攝工作完了我就結束工作了,剩下的是電影后期製作,特別是特效渲染,用不上這麼多人跟着了。我就是一小助理,又不是卡梅隆核心團隊的人,更不是福克斯公司的員工。”
……
何方雖然不爽錢琳這種像查戶口一樣的問法,但是他也沒抗拒。他知道國內的院校與電影人對商業電影有種天然的抗拒,而且對好萊塢回國的電影人更抗拒。
別以爲到現在爲止只有何方是海歸的電影人,每年都有從什麼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等國外專業電影藝術院校畢業歸國的人才。
但是你看主流的導演與電影人當中有幾個是歸國的人才?到目前爲止只有一個,那就是王嶽倫,他是到紐約電影學院進修的導演專業歸國的。
但王嶽倫只能窩在湖南電視人的資源中混日子的地步,他混到不BJ來,BJ的圈子瞧不上他這種。
對於何方這種在一個更加商業化的好萊塢混過的導演,BJ的主流更加排斥。雖然國家政策要求大家多拍商業片與好萊塢電影競爭,但是BJ的電影圈主流是排斥商業導演來破壞他們的伊甸園的。
馮小剛這樣的,被排斥的還不夠?各種獎項就不給他,圈內被各種大佬瞧不起。
香港的商業導演北上有被奉爲神靈了沒?沒有,主流媒體與學術界都是裝作看不見的,除非沒辦法了纔會報道一下。
作爲學院派的錢琳同樣有着天生的對商業電影人的排斥,這個何方很能理解,所以也很能理解她對何方總有一種不屑爲伍的態度。
但是何方能怎麼辦?他在國內不認識靠譜的剪輯師啊,甚至連優秀一點的電影人都不認識。他的片子總得剪吧?所以,忍忍就算了,更何況人家也是前輩,也得叫聲老師,她也只是稍稍陰陽怪氣的暗諷了一句,也沒有多說啥。至於她對何方不泠不淡的態度,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幹的好不好。
當然,何方也可以像別的導演那樣自己剪輯,但經過好萊塢薰陶的他知道這並不是一個好行爲。如果編劇、導演、剪輯都自己幹了,那這就是一部妥妥的作者電影,充滿了作者的個人風格與喜愛,把他自己認爲優秀的東西強加給觀衆。
編、導、剪三次創作的過程分開其實是有利於電影的,何方他不是一個神,什麼都自己來。況且,他不想破壞這種創作。
錢琳聽何方這麼一說,這才認真的看着何方,感覺何方不像是一個騙子。
“好,挺好的。何導,來,看一下我們剪輯的情況……”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