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沒想到電影中有這麼多可解讀的
“沒錯,是我說的。在中國我支持商業電影是因爲需要與好萊塢電影競爭,搶市場,所需要的就是商業電影的發展。作者電影沒有票房市場,這在全球來看都是如此的,哪怕是作者電影最爲發達的歐洲,好萊塢電影也是佔了半壁江山的票房。剩下的是本國的喜劇片或劇情片,最後纔是作者電影。”
何方說完朝着布爾多點了點頭,布爾多呶嘴聳了聳肩,不知道他這是什麼意思,表達的是什麼情緒?
“那爲何你又拍作者電影來參獎呢?”布爾多問道。
“這沒有衝突,就像歐洲需要商業電影也需要作者電影一樣。我們不能在肯定一方的同時踩死另一方,存在即是合理的,因爲都有人追捧。商業電影有觀衆的追捧,但是作者電影一樣的有觀衆的追捧啊。”
“現在這種平衡就是一種很好的狀態,商業電影做它的票房就好,而作者電影追求藝術就行。這就是大衆產品與奢侈品之間的關係,作者電影就是那個奢侈品。”
何方是不可能在戛納鼓吹商業電影的,要不讓組委會與評委聽到怎麼看?所以該吹捧的要吹捧一下。
把作者電影比哈成奢侈品這總夠了吧?
很顯然,布爾多臉色緩和了,也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OK,怎麼看自由與壓迫之間的關係?”
“……”何方愣了下,不過一想也釋然,畢竟從《電影手冊》倡導作者電影以來爲就是在強調作者的自由性,倡導電影的批判性。
批判什麼?當然是批判壓迫啊。
所以,布爾多問出這種問題不足不奇,再加上《單身動物園》拍的不就是這個內容嗎?
“……所有革命的開始都是因爲受到壓迫的人活不下去,但最後許多革命成功後的人成爲了壓迫別人的人。用我們中國話說,這就是曾經的屠龍少年變成了惡龍。”
“自由與壓迫它們是一對矛盾的關係,也是一對不可能消失的關係。不管是在當下標榜自由的西方,還是被人看成是邪惡的古巴或中東王室,都有人們認爲自由的地方,也有大家認爲有壓迫的地方。”
“當然,也正因爲有了這對關係,我們才能創造出許多優秀的藝術作品。”
布爾多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在筆記本上寫道:對社會矛盾與男女關係研究頗深……
幸好他寫的是法語,要不然讓何方知道他是如此的評價何方,不知道何方會不會揮拳頭。
“《單身動物園》的故事結構爲什麼要表現出城市、單身酒店以及野外的三角結構?而且每處都花費了不少筆墨。不擔心會導致故事失衡嗎?畢竟單身酒店內的劇情更驚豔,而野外與城市的劇情相對平淡。”
何方略作思考了一下,突然摸出煙,布爾多點了點頭從桌子底下拿出個菸灰缸。
何方給布爾多發了一支菸,他禮貌的接下,接接過何方的火點上。
“中國煙?嘶,夠勁。”布爾多稱讚道。
“沒有添加混合劑的,更醇一些。”何方抽了兩口煙,然後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
“其實你說的這個問題,我之前也考慮過,包括在上午的交流中也談及過。我是這麼認爲的,既然要去談論一種描繪一種未來社會的關係,那就不能只描寫單身酒店看似暴力的這一方。”
“更需要描繪反暴力的一方,即躲在叢林中的單身者聯盟。更需要介紹社會的一面,那它就是城市的環境。”
“所以,我必須要在這三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現有的故事結構是我想到的最好方法。或許,並不完美,但是卻立體生動。”
何方邊思考邊說道。
“那你爲什麼要設定將單身人士變爲動物的設計呢?就不能永久關押,或槍斃什麼的?”布爾多問道。
“不,徹底消滅那不是社會的進步,而野蠻的原始部落。”何方反對道。
“那變成動物就不是?”布爾多不解道。
“當然,因爲世界是有等級性的,人是高最等的,動物是第二等的,第三等的是植物,第四等的微生物級。我的設想中未來社會中會對人進行降等,但不會消滅生命,這纔是社會的進步。”何方解釋道。
“哇喔,這是一個很棒的設定,爲什麼不在電影中體現。”布爾多驚歎道。
何方攤了下手,“有的,只是大家沒注意罷了。電影中有一個畫面,那是男主角進入到單身酒店之後,牆壁上掛了一幅畫。而那幅畫最上頭的就是畫了人,其次是動物,再次是植物,最後是微生物。本來我想在人之上還要畫個神的,但我是無神論者,所以沒畫。”
布爾多狠狠的吸完煙,“噢,太棒了,我真沒有注意到,這個設定太棒了。如果不是你說出來,我想許多人就會忽略到這個細節了。”
“可你說電影中是雙女主,但是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李妮娜纔是女主,這個雙女主的設定是不是名不副實呢?”布爾多繼續問道。
“你不覺得這兩個女主長相很像嗎?或許她們兩個就是一個女人的兩面呢?”
“女人在一邊維護規則的同時,她卻在渴望着愛情與異性。於是她化成了一個冷酷的領袖,一個美豔動人與愛跳舞的女人。”
“感性的時候可以爲愛付出一切,而理性的時候能成爲領袖,女人就是這麼的複雜。”
“嘶……”布爾多又一次的驚訝到了,這電影有這麼多可挖的啊。
“我明白了,所以電影的最後是理性的女主死了,感性的女主爲了愛情而活着。”布爾多彷彿發現了新大陸。
“還有,每次女首領回到家的時候都會帶着女主,而女首領的父母對女主卻像對待女兒一樣。原來,原來在這裏……”
布爾多簡直是震驚不已。
何方笑了笑,優雅的端起咖啡小撮了一口,然後舔了下嘴脣上的泡沫,吸了口煙。
……
接下來的布爾多又問了一些問題,包括他對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理解,以及對文藝電影未來的暢想等。
何方還是給了一些肯定的回答的,比如文藝電影對未來的暢想,何方就是這樣回答的。
“首先一次,文藝電影不會死,但是形式可能會發生變化。未還會不會是以新現實主義爲基調,是不是以體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以及潛意識的活動作爲準則是不清楚的。文藝電影的存在,就好像比我們的菜裏需要油的同時也需要鹽。”
“電影不可能一直都是商業爆米花,也不可能一直是慢節奏的文藝片。就像音樂,有時候你需要聽舒緩的音樂放鬆自己延伸思想,但有時候你也需要流行樂、搖滾樂激活自己,甚至是發泄自己。”
“文藝電影與慢音樂可能都有低谷,但絕不會消失,這是肯定的。這是人的需求決定的,有需求它就會有市場,只是大小而已。”
布爾多對何方的這個說法很是認同,當大家都在討論文藝電影要被淘汰時,這個年輕有才華的青年導演說的這番話讓他心裏很暖。
“OK,最後一個問題。如果這次你不能獲獎,你還會繼續拍文藝片嗎?畢竟你的商業電影拍的也很好。”
何方攤了下手,扯着嘴角笑了笑。
“會,爲什麼不會?戛納是世界上文藝電影最好的舞臺,所以它需要最好的電影匹配它,如果我的電影沒有獲獎,證明我的電影還不是最好的。”
“我剛纔說了,電影不僅需要文藝電影還需要商業電影,我既然有文電影的表達訴求,獲不獲獎我都會拍。”
何方說完,布爾多也在筆記本上寫下最後一句話:年輕的何方導演對文藝電影充滿了信心,無論他的電影是否能在戛納獲獎,這是一個熱愛電影的未來之星。
寫完這句話之後布爾多給筆擰上筆蓋,然後站起身來與何方握手。
“何,謝謝你接受的我採訪,希望明年還能繼續。”
“哈,好的,我也希望有這樣的機會。”
沒想到第一次的接受《電影手冊》採訪會如此的順利,當然,與布爾多一開始的態度轉變,以及抽了他的煙之後喫人嘴短可能有一定的關係吧。
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學多少還是有點用的。
下午的時候,何方與劇組成員一起去了另外兩場展映,人很多,觀衆的反響也很好。
當劇組人員出現的時候觀衆們很熱情,當然也累壞了主創們,一個勁的合影與簽名。
當晚,《單身動物園》劇組與《日照重慶》劇組一起組了個派對,就在何方他們租的別墅內,邀請了大部分來戛納的中國電影人,當然包括港臺的。
電影的反響很熱烈,影評人與媒體人還有同行們評價都很高。
所以《單身動物園》劇組的人都很高興,晚上喝了不少酒。
因此,何方需要柳妍的醒酒服務,這幾個女演員當中,柳妍更像一個能持家的女人,關鍵是水靈。
真的像水做的一樣,爽啊。
歐式的建築,地中海的風,法國的浪漫,加上水靈白皙的女人,豆腐般的嫩滑……
醉裏挑燈看美,夢中戰敵三千回。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