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繼戛納之後又接到威尼斯閉幕式的電
“何方導演,你對《桃姐》這部電影如何評價?”當有記者在《桃姐》結束首映後採訪何方。
“很溫情,很感動,這是難得的佳片。許鞍華導演的功力不容小覷,值得我學習。”何方吹捧道。
“哦,那你覺得你能學什麼?”這個記者追問道。
何方稍頓了一下,哪有這樣問問題的?不過,香港記者嘛,能理解,總認爲自己能教內地人。
“我可以學許導這種講故事的方法,不聲不響,悄無聲息的讓人不知不覺的就把電影看完了,然後意猶未盡,不勝唏噓。”
“那伱覺得有啥缺點呢?”
“缺點?沒看有什麼缺點啊,你看到了嗎?如果一定要雞蛋裏挑骨頭,可能衝突不夠,節奏太慢了吧。但這是文藝片,又不是商業片,這個也能理解。”何方侃侃而談。
“那你覺得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是什麼?”這個香港記者沒完沒了了。
“最大的亮點肯定是葉德嫺老師的表演了,她這個表演肯定能拿最佳女演員。”何方直接誇道。
何方爲什麼能說的如此堅定?因爲他知道結果啊。
“哇,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不信閉幕式的時候看結果。”
何方這一說立馬讓香港記者滿意了。
這時候臺省記者不幹了,所以也跑過來湊熱鬧了。
“何方導演,你既然看葉德嫺老師拿最佳女演員,那你覺得《賽德克巴萊》能拿什麼獎?”
何方真是哭笑不得,但他不得不迴應。
“說真話的話,根據以往的經驗,三大電影節可以給二戰時的歐洲戰爭電影頒獎,但幾乎很少給亞洲在二戰中反抗法西斯的電影頒獎。所以,《賽德克巴萊》是我們自己的戰爭紀錄片,這已經是一項偉大的壯舉了。”
何方如此說,他們應該能明白了,爲了維護七國當中唯一個亞洲國的在亞洲的地位,他們或多或少在幫島國在亞洲洗白。
但是死心眼的臺省記者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你的意思是《賽德克巴萊》不會拿獎嗎?”
“我可沒這麼說,任何一部入圍的電影都有可能獲獎,也有可能敗興而歸。這個我們每一個參加電影節的都有心理準備的,不是某個外人能決定的。”
何方反駁道。
“可能是你剛說《桃姐》能拿最佳女演員,《賽德克巴萊》就說三大電影節不會給亞洲二戰時的電影頒獎,這不是明擺着說《賽德克巴萊》不會獲獎嗎?”
“你理解的有問題,我的意思是說根據以往的經驗,注意我說的前提,根據以往的經驗頒發的獎少。但是誰能預測今年就不會呢?這個我能決定嗎?”
面對何方的反駁,這個記者沒有話說。
“何方導演,那你對自己的電影這次威尼斯之旅有什麼預測?”一個內地的記者立馬問道。
“啥預測沒有,要是獎項能讓我說了算,我會把所有的獎頒給中國電影。”
“哈哈……”
……
《桃姐》電影結束之後,劉德華請大家一起去參加他組織的酒會,趁着現在中國電影劇組還算齊全一起再聚一聚。
劉德華還是一個挺能交際、會處事的人,爲人又謙遜。
很難得啊,到他這個咖位與年齡了還能保持這樣很厲害了。
之後的幾天,何方他們按照流程走,該看的電影看看,該有自己安排的自己活動,該參加的活動參加。
6號的時候去看支持了《倭寇的蹤跡》,這電影沒啥好說的。
看的人想睡覺,動作一板一眼毫無武術的美感。
不過,電影結束,何方多少也得吹捧幾句。
最後一部入圍電影《奪命金》一直到了8號的晚上十點多才首映,這個……
組委會的這個安排沒看懂,如果你不看好,你可以不讓入圍,你讓入圍了就不能給別人一點面子至少放到白天,或者晚上八點左右也可以啊。
安排到十點多鐘是個什麼意思?
上次《白蛇傳說》也是,如果不是劇組跟組委會再三協調,那得放到晚上零點播放的。
從這一點看,何方就覺得威尼斯永遠辦不過戛納,意大利人太高傲了。
法國人雖然也高傲,但人家至少有紳士的風度,讓前來參加的人都有面子。
奈何在這個年代,人家西方人就是揚着下巴垂着眼皮看其它國家的人的。
時間轉眼就來到了11號,已經到了閉幕式的這一天決定這一屆威尼斯獎項能不能獲獎的關鍵時刻來了。
今天所有入圍的劇組都做好了立馬打道回府的準備,如果不能獲獎,留下也沒啥意義,又不能參加頒獎典禮。
“何導,你一點都不緊張嗎?”
鄧超看何方坐在房間裏悠閒的泡着咖啡抽着煙上着網,好像在網上看什麼東西看的很歡樂。
“緊張?有啥好緊張的?”何方側過頭來反問一句。
“獲獎啊。”
“不用緊張,是我們的就是我們的,不是我們的緊張也沒卵用。”何方無所謂的揮揮手。
“小王總,上次他在戛納也是這樣的嗎?”鄧超無奈只好問王中雷。
“戛納那一次啊?讓我想想,好像不是,當時他與我兩個人都很緊張,一根菸接一根菸的抽着,不時的盯着電話。那可緊張的不行啊,可這傢伙接到電話後還有心情逗我們。”
“哈哈,那不是氣氛到了嘛,我就……”
‘叮鈴鈴’這時房間裏的電話響了。
何方裝酷似的攤了下手,這時大家都真的緊張了。
何方掃了一下頭髮,然後接起電話。
“哈嘍,熱死,嗯哼,三克油,拜拜。”很快何方就掛了電話,然後嚴肅的盯着看他的幾個人。
“說話啊,何導,求你了。”鄧超猛的喊道。
“噗,哈,有獎了,有獎了。”何方沒忍住。
“哦……”鄧超與段奕宏擁抱了一下,再與女主黃奕也抱了一下,還有王中雷。
“不是,你這麼激動幹嘛,感覺像是你獲獎了一樣。”何方笑道。
“不管是不是我個人獲獎了,咱的電影獲獎了我都激動啊,啊,我終於也有三大電影節的獲獎電影了,這種感覺太妙了。”鄧超興奮的喊道。
看看,不管人家三大電影節如何改變別的國家的電影風向,也不管別的人國家的喜不喜歡三大電影節。
但是,每個電影人一旦真的能拿三大電影節的獎項就如鄧超現在這樣,興奮之極。
包括段奕宏與黃奕也很興奮,這時王中雷突然走到房門口,他之前進來時放下的一個袋子。
“我之前準備的香檳,獲獎了咱就開酒,沒獲獎我就不讓大家知道。來,來,來,提前喝上這一杯慶功酒。”
王中雷也是有一顆年輕的心的,畢竟他的年紀也不大,現在也剛四十歲。
“小王總,我來,我來,我給大家開酒,然後給大家倒上。黃奕,去找幾個杯子來。”鄧超立馬搶過王中磊手中的酒。
“好嘞,我去找。”
不一會兒香檳打開,五個人加上幾個助理也過來了,都倒上,然後舉杯。
“來,慶祝《烈日灼心》拿下威尼斯。”何方喊道。
“不對,應該說是慶祝拿下金獅。”鄧超糾正道。
“算了,金獅是很難的了,拿個別的獎應該是沒問題的。”
“來,來,來,甭管拿什麼獎,總之是拿獎了,乾杯。”
“乾杯,乾杯……”
……
僅僅過了一個小時,這屆威尼斯獲獎電影的名單就全部被外界知道了。
入圍閉幕式的有《浮士德》(俄羅斯)、《內陸》(意大利/法國)、《桃姐》(中國香港)、《阿爾卑斯》(希臘)、《庸才》(島國)、《呼嘯山莊》(英國)、《LABAS》(意大利)、《烈日灼心》(中國),總共8部電影進入到了最終獲獎名單。
怎麼只有八部電影角逐?主競賽單元九個獎啊,獎項數量與獲獎的電影數量不對啊,那麼很顯然,這裏面有一部電影連拿了兩個獎了。
所以這就引起了媒體們的猜測,各種媒體都在做預測,甚至菠菜公司都開出了賠率。
好吧,歐洲的菠菜公司沒有什麼是他們不會開賠率的。
這邊是熱鬧的很,另一邊沒拿獎的則是準備失落的回家。
中國電影中的《奪命金》與《賽德克巴萊》就是如此,只能打道回府,另一部地平線單元的中國電影《倭寇的蹤跡》也是沒有機會,回家了。
何方帶着劇組人員前去送別了三個劇組的人,這就有點像一起外出打工的同胞,有人沒闖成功要回去了的感覺。
“杜導,有興趣的話,可以跟湖影及長沙團火合作,只要你的劇本質量過硬,一切都好說。”
何方送人時還不忘挖人。
“好的,我會考慮的,是跟荷裏荷一樣的製片流程嗎?”杜琪峯問道。
“當然的,既然要學人家的工業化,肯定要學像一點。”
“行吧,我回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劇本。”
對於杜琪峯最後會不會合作何方其實並不在意,他只不過是向香港電影人傳達這麼一個意思而已。
閉幕式入圍的電影名單消息也是已經第一時間傳回到了國內,剛好現在是國內的下午一點多,所以互聯網立馬鬧騰了。
“嘖嘖,又獲獎了,何方連三十歲還沒有吧?三大電影節獲兩個了,難道他要玩大滿貫嗎?就差一個柏林了,那就戛納、威尼斯、柏林、金球、奧斯卡就全得了。這麼年輕就大滿貫那以後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哈哈,以後的意義就是抱着這些獎喫一輩子。有人可以抱着一個金棕櫚喫一輩子,何方爲什麼不可以?”
“要不要這樣啊,不會又是金獅吧,給點懸念嘍。”
“不是說這次的電影批判不夠,大家都不看好嗎?怎麼還能拿獎?”
“人家只是說批判不夠拿金獅估計有困難,又不是說不能拿別的獎。”
……
接下來,所有要參加頒獎禮的劇組成員都在忙碌着化妝、着裝,個個都想用最亮眼的形象上臺去拿獎。
《烈日灼心》劇組的衆人已經被祝賀的短信與電話給衝爆了,實在沒有時間再回了。
他們需要安心的化完妝,要不然趕不上走紅毯了。
威尼斯時間9月11日下午的5點,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閉幕紅毯正式開始,只不過,星光有點黯淡,沒有多少大牌的明星來捧場。
跟戛納相比確實差了許多,不過誰在乎,再差它也是三大電影節之一。
兩個半小時後,紅毯結束。
進入到了薩拉格蘭德劇院,何方又受到了馬可·穆勒的熱情擁抱。
“何導,恭喜了。”
“謝謝,多謝穆勒先生的支持。”
“哈哈,主要是你的電影不錯。”
“下次去長沙,我請去喫本地物色,比川菜要更有味。”
“哈哈……好的,一定去。”
……
“許導,看樣子我的預測要應驗了,恭喜啊。”
“同喜,同喜,何導真是年少有爲,不到三十歲戛納、威尼斯都能拿獎,厲害。”此時的許鞍華着實的欽佩,纔不到三十歲吶,這優勢太大了。
“哈哈……謝謝誇讚。華哥,你好,葉女士,你好……”
時間來到了晚上的七點半,在報幕員的提示頒獎典禮正式開始。
高考了,應該沒有參加高考的同學在看書吧?但還是祝所有高考考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加油!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