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新的電影獎野心很大
“哎呀,何老師,跟我一起去鍛鍊吧。我雖然沒有演技,但我有力氣啊。”杜海濤說道。
“噗,哈哈……”謝娜開心的笑了。
“哎,是得要去鍛鍊了。”何久吐了幾口氣,然後擼了擼袖子,示可以繼續了。
“好,那我們繼續……”
……
“咔,停,讓你抱着人跑不讓你瞎跑的,跑的時候也要需要表演,來編導,放一下原片。”何方在現場再一次喊停了。
何久懵了,抱着人跑本來就很累了,跑還要表演?
“好,停,看到沒有?第一段跑是滿懷喜悅奔向幸福大道的跑,而且很輕盈,很快。來,繼續放。”何方指揮着。
“好,停,第二段跑,是被甩出去之外,他們遇到風雪路段,躲避各種冰刺,難難行走。這時候你們得走得踉蹌,走的極其兇險。
好,,繼續放,停,看到沒,這一段是許宣找到生門之後,繼續抱着小白每一步都彷彿使盡全身力量的前行。最後兩人來到了巨石上,前方無路,他們在此停下,等待救援。
看到沒有?三段前行,三種表演狀態,何老師,伱還有什麼問題想問我麼?沒有的話準備準備,來吧。”
何方說完看着何久,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何久人都要快哭了,這特麼的抱個人跑就很艱難了,還要不同的表演,真的好難。
“我,放棄還來得及嗎?”何久問了句。
“啊,不行,不行,我還沒演呢。”謝娜不幹了。
苦逼的何久在一次次的糾錯下,終於把這一段演完了,然後整個人都要累癱了,但是不能,他還得演完最後一段。
“好了,娜娜,接下來看你的了。”何久終於鬆了一口氣。
謝娜深吸了一口氣,終於到了她表演的階段了,一定要演出絕好的狀態來。
“好,你們兩個都準備好了,是吧?來吧。1,2,3,開始。”
隨着何方的指令,何久與謝娜的表演開始。
“阿宣……”謝娜才說了一句。
“咔”,何方的‘咔’聲馬上就來了,謝娜都一臉懵,這就不行了?
“謝娜老師,你現在應該是虛弱無力,卻要說着激勵許宣的話,表達着許宣對她的點點滴滴她銘記於心。”
……
接下來何方几乎是對他們的對話每一句都要提點一遍,該用什麼語氣,說話的力度,並怎麼引起情感的共鳴……
最後再讓他們流暢的演兩遍,還要糾正……
等他們把這場戲演員,整整花了半個多小時。
“好了,來吧,導演,後臺剪輯出來了嗎?來,放一遍給大家看看。”何方對着後臺喊道。
這時候,大屏幕上立馬放出了何久與謝娜演的片段,別說,經過何方現場一句話一句話的摳,剪出來的效果還有模有樣的,看的現場一些觀衆都感動了。
“哇,沒想到,這是我演的。剛纔演的時候好崩潰,但這效果出來果然是不一樣的,國際大導演就是不一樣。”謝娜感嘆道。
“嘖嘖,可以可以,過癮,這戲演的過癮。何導,你這一整搞的我好心動,以後想改行做演員了。”何久感嘆道。
“別,千萬別。你看着這一段我幫你們摳成這樣,那是因爲你們有參照,這是我逼你們強行依葫蘆畫瓢,真正要當一個演員可沒這麼簡單,沒個幾年的基本功打底是不行的。”
何方勸道。
“哈哈……何導這是怕我去禍害表演啊,唉,可惜了,如果我再年輕個十歲,我還真想去當演員。”
“沒事啊,何老師你現在也才十八嘛……”
“哈哈……”
……
差不多吧,《快本》就錄到這裏了,當然後面還有一些關於對何方的訪談,比如讓他說說他最近的近況,未來的計劃與打算,對中國電影未來的發展與看法等等。
總之,這次可是把何方一次給綜藝夠了,要訪談內容有訪談內容,要表演節目有表演節目,要展示導演才藝有展示才藝。
後來何方纔知道,芒果臺竟把他的錄製單獨剪成了一期……
29號錄製了《快本》,30號去錄製了《天天向上》,天天向上就不說了,就是大家一起吹牛打屁……
本來回來就沒幾天,花了兩天去錄了節目,但是這沒辦法,同在一個城市,又同一個廣電系統的,不給面子不行。這就是人在江湖,都是人情世故,有些事由不得你。
接下來,他在公司與湖影集團一起聊了許多關於年底以及明年的一些安排,何方覺得是時候要搞些再大一點的動靜了。
湖影集團工業化1.0是基礎設施,2.0是擴大規模以及鋪陳整個產業鏈,那麼3.0就應該是搭建起行業的榮譽平臺了。
沒錯,是時候搞出一個類似於奧斯卡的頒獎平臺了。
只是這個平臺該怎麼來?最重要的是定位是什麼?形式是什麼?
定位還好理解,是以電影藝術爲主,還是以‘正確的價值觀’爲主?又或者是以技術爲主?還或者是以觀衆選擇的票房爲主?
定位好理解,那麼形式又是什麼東西呢?
形式說白了,是以什麼形式從海選到評獎?評委是誰?是七人或九人制的評委會制還是如奧斯卡一樣的從業的專業人員共同來評獎?是採用七人或九人少數過半數投票法,還是採用如奧斯卡式的二輪排序複選制。又或者說團火文化創新出一種形式來吸引人?
很顯然,七人或九人制的半數投票法簡潔快速,可以在數天之內就產生了結果。
而兩輪的排序複選制時間冗長,且計算複雜,關鍵是也並不能完全的做到公平公正,只是說投票的基數大了,計票方式更爲科學合理了。事實上,就算是這樣,還是一樣會被公關以及幕後交易。
而且,所謂的基數大,全球有六七千多名評委。
但是真正的核心能決定誰能獲獎的是美國的那些評委,其中七成是男性,八成是白人,美國評委佔90%以上。
也就是說這其實只是一場假民主的遊戲,不管美國以外的評委怎麼投票這都不影響奧斯卡的歸屬問題。當然,這奧斯卡本來就是一個美國的獎,它偏重於美國評委美國電影這也正常。
但他們所謂的國際評委只是一個笑話而已,因爲國際評委其實沒有任何影響。所以,在很多年的時間裏,好多的國際評委實際上都不投票的,因爲投了也沒有意義。
所以說,奧斯卡的機制依舊是不合理的,而且帶有很重的意識形態的傾向。
那麼,什麼樣的形式都是讓國際電影人覺得最公平又吸引他們呢?
何方與團火文化還有湖影集團的中高層開了幾天的會議,最後得出了一個基礎框架,覺得這樣的形式可能最能吸引住國際電影人。
一是,評委依然是來自全球,但每個國家多少評委按這個國家的國內電影票房、電影的國際影響力(國際票房、國際獲獎係數)、電影從業人數等幾個方來擬定一個綜合係數,最後來決定這個國家的評委數。
二是投票公開透明可查,網絡觀影、網絡投票,可以進貓眼、奈飛、油管、西瓜視頻等幾個國際視頻網站觀影,然後投票,同樣採用了複式二輪投票制。只要你是專業的評委,都可以提名在這幾個網站報名了電影。
三是設定觀衆投票係數,意思是觀衆也可以投票,只是係數較小。
四是係數確定,電影獎項爲分專業獎與大獎之分,什麼是專業獎?如表演獎、攝影獎、音樂獎……等等專門對電影分類的獎項,就叫專業獎。那大獎是什麼?大獎就是最佳影片獎,這就是大獎。
那麼這兩種獎怎麼個投票法呢?
初步定義是這樣的:專業獎,同專業評委佔50%,電影從業的專業評委佔25%,影評人媒體人佔20%,觀衆佔5%。
大獎,電影從業的專業評委佔比75%,影評人媒體人佔比20%,觀衆佔比5%。
當然,先把這個評獎的形式大致定了下來之後,那如何吸引電影人們來參加呢?又如何吸引電影評委們來投票呢?
大家商議來商議去,參考了好萊塢的做法之後想出一個好辦法,那就是以利誘之。
什麼利益誘惑?
當然是高額的獎金啊,這個獎金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給獲獎電影的,一部分是給投票人的。
給獲獎電影的獎金佔總獎金的70%,投票人的獎金按投票係數來分。
如一部電影獲得了最佳影片獎,假設今年的最佳影片獎的獎金是一百萬,那麼獲獎影片將得60萬,剩下的40萬,電影從業的專業評委佔75%即30萬,影評人媒體人佔20%即8萬,觀衆佔5%即2萬。
這樣就相當於代替了好萊塢電影參獎時評委們獲得的公關費收益,奧斯卡爲什麼有這麼多評委熱衷於參與?就是因爲他們在頒獎季時可以拿到不少的公關費。現在新獎項,不用你們拐彎抹角的去賺公關費了,直接從獲獎電影的獎金中分成,這不就簡單明瞭嗎?
至於獎金從哪來?
簡單啊,就是從報名電影上傳到各網站的版權收益及廣告收入中來啊。跟這幾個網站簽定協議,凡是報名的電影,從電影報名到評獎期間的所有收益版權方拿走50%,網站拿走30%,評獎方拿走20%作爲獎項的運作資金以及獲獎電影的獎金。
評獎完畢後,電影在幾個平臺中評獎方的20%收益永久歸屬於版權方。
這是獎金構成的一部分,還有兩部分是頒獎的電視轉播收入,以及頒獎晚會的冠名收入,這兩塊的收入中的80%計入到獲獎電影的獎金當中去。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閉環了,舉辦這麼一個獎所有人從中受益。無論是幾個視頻網站平臺,還是電視轉播方,還是廣告冠名商,又或者是參獎的電影,還是評獎的評委。
誰不獲利?都獲利了。
所以,這個形式是可行的。
“何導,這個形式是差不多了,那你說說,咱們這個定位是哪個?”湖影的副總田良問道。
“當然是以技術爲主,觀衆喜歡爲輔。當然,必須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制定一份國際通用的價值觀標準。即哪些電影我們是不評選的,比如情色的、血腥暴力的、種族歧視的、政治偏向的、極端宗教的、挑戰全球道德底線的等,這樣的標準要制定出一套來。
我們不是選文藝片,但也不是完全唯商業及票房論,只要符合價值標準,且在電影中有技術突破的,觀衆喜愛的,爲全人類的進步積極探索所思考的就行。
呃,對了,對於那些搞什麼性別政治的,過度環保政治的要杜絕。可以在電影中尊重同性戀,但不能宣揚同性戀,也不能宣揚那些跨性別的性別政治,要符合全球人類的普遍性別價值觀,即兩性論。”
何方之所以說這些,就是之後奧斯卡及好萊塢沒落的根源,他們陷入到了性別政治當中,也陷入到了種族政治當中,更陷入到了極度環保政治當中。
總之,該提前預防的要預防,搞這個電影獎不就是爲了區別奧斯卡,讓那些真正愛電影,只關注電影技術的電影人蔘與麼?
“那電影獎叫什麼名字?”張謙再次問道,當然,他不是隻問何方,也是看向了衆人。
這下大家爲難住了。
“這樣吧,名字先不急,可以徵集嘛,先向集團與團火公司徵集,每個人想十名字遞交上來,然後把同名的剔除掉,用兩三輪的投票方式最終選出幾個供參與與討論。”
“嗯,這個方法好,民主且省事。”
衆人附和贊同。
既然這樣,接下來就是分工,誰去辦申理手續,誰去拉合作平臺,誰去組織評委,誰去建投票算法與平臺的後臺開發等。
何方佔了兩樣工作,一是拉國際評委,二是向國際製片人協會備案申請,最好申請成A類電影節。
當然,這個不強求,奧斯卡就不是什麼A類電影節,但它卻是全球公認的世界第一電影獎。
爲了這件事,大家討論了好幾天,討論的差不多了,何方與團火公司的中高層開了一天會,安排了年底工作及明年的初步工作之後他就飛美國去了。
不得不去了。
(各位讀者大大,電影獎的名字幫忙想一個,我想不出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