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平等
不會這麼巧吧,最近才騙了一個叫張援朝的老頭,報應來得這麼快?
‘咳咳......’
史曉明故意咳嗽了兩聲,低聲求饒說。
“小李...俗話說得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咱們大水衝了龍王廟哇!我們兩不是在討論對逃亡主義這個觀點上站在一條繩上嗎?”
“我聽你的口氣,你不是也挺支持買船票逃亡的嗎?”史曉明試圖說服李林,開始嘗試拉近關係。
看見不死心的史曉明,李林決定和對方聊聊以免他做出什麼極端行爲。
“我是挺支持逃亡主義,估計不只是我支持,還有很多廣大民衆也非常支持。但是國家資源有限啊,不可能帶着所有人逃走,這樣就會產生取捨,變成一個誰走睡留的問題。羣衆不是傻子,裏面有的是聰明人,他們知道這個問題。”
“其中有願意捨生取義的偉大者,他們願意留下來守護地球與三體人決一死戰,也願意民族中的各類精英離開,例如、科學家、學者、歷史......”
“也有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梟雄人物,自認一生不必別人差,心中服氣爲什麼走的人裏沒我,大家都是兩個肩膀抗一個腦袋,誰也不比誰更高貴......”
李林在說這話時,一臉感嘆,又繼續對史曉明說。
“我也思考了很久,得出了2個觀點。”
“首先從人類文明、國家社會、民族這個觀點來看待逃亡主義,面對即將到來的三體人,如果利用的好,這是一次機遇。不亞於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遇,誰先離開地球這個嬰兒的搖籃,誰就將領先全球發展自我。,這是一次自然的選擇,宇宙就是大自然,我們就是其中的一隻小動物。最好的選擇是留下大部分人當誘餌,選出我們中的各類精英送入宇宙,保存文明火種。”
“這個選擇對人類這個種族乃是有益,但是它冰冷無情,沒有人性的閃光,沒有道德的溫度。”
史曉明滿頭冷汗,他沒想到李林居然說出這麼恐怖的一番話,此刻他就好像一位god,身上充滿了神性,除了讓人類生存下來,別無他物,可以爲了生存拋棄一切
“然後我們轉換視角,從廣大的國家社會民族拉回觀點來到家庭個人。”
“對個人來說,憑什麼我不能逃跑,就因爲資源不夠?這不公平不民主也不自由。對人類有益的事一旦下放到個人利益,那就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謀殺,除了飛船上的人,所有人都是謀殺對象。不讓我逃走的就是想要謀害我的殺人兇手。這對下決斷的人是一個巨大的道德考驗,是選擇保留文明火種,但是以後可能被人民仇恨,還是爲了選票放棄火種,順從人民,等待以後出現一位英雄解決這個問題,此刻死亡在地球已經不平等。”
龐大的問題一旦細化到個人,就會出現各種困難,例如後面的羅輯,他就像是童話故事裏的英雄,滿足所有人都願望。
所以逃亡主義這件事,只能少部分人隱祕的去做。
又出現了兩種犧牲精神,分別是犧牲個人的代表羅輯,犧牲人類的代表章北海。
李林說完又想到了第五位面壁紙章北海,他的成功真的只是靠自己個人的努力奮鬥?
真的沒人看穿過章北海的計劃嗎?從書中感覺他是一些人的代表,有人在暗地裏幫助他、他的父親在精神上鼓勵他,當然也少不了他自己的努力,接過老一輩傳遞下來的火把保護人民。
他還與父親加入過未來史學派,裏面就有關與大低谷時代的語言,章北海的失敗主義如此堅定也離不開這個組織。
“北海啊!要多想。”這句父親的話一直支撐這他。
面壁者計劃有一個核心,那就是根據三體人透明思維制定,完全掩蓋自己計劃,不與他人接觸,不與他人交流,完全依靠自己執行步驟。
這一點只有章北海做到,其他四位面壁者當他們被選上時就已經處於巨大的劣勢,eto和三體人知道他們是面壁者。
原著中三體人也發現章北海的暗殺,但是也因爲他不是面壁者,只是人類中的一滴小水珠從而傲慢的放過了他,這是毀滅人類文明最好的機會。哼...於弱小而傲慢的三體人。
仔細回憶面壁者的所做所爲,他們也遵從了動物面對敵人的三選擇,戰鬥、對峙(威脅)、逃跑。
弗裏德里克·泰勒面壁者是前美國國防部部長,他的生存環境讓他選擇了戰鬥,這離不開美國霸權主義的影響。
除了泰勒都爲人類文明做出了不少的貢獻,但是他逃避自己的責任選擇自殺,只要他還活着就能爲人類做出貢獻。
曼努爾·雷迪亞茲面壁者是委內瑞拉現任總統,他的國家弱小又飽受欺凌,依據他成功打退過美國入侵的經驗,他的計劃選擇用搖籃系統毀滅太陽系來威懾三體人,羅輯和他一樣選擇了威脅。
比爾·希恩斯面壁者是俄國人,在政治科學頗有成效,常年見識各種政治鬥爭,知道聰明人不該加入,他的計劃是打入失敗主義的思想鋼印從而逃跑,從而製造了鋼印族。與章北海一樣選擇逃跑。
羅輯在多次被人類中傷後,依然熱愛人類文明,持劍54年,放下劍後宣佈他的面壁威懾計劃也失敗了。
章北海隱藏的第五位面壁者,職位是中國太空軍政治部政委(虛職),他的計劃分三部執行。
一:增員未來計劃,爲了去往遙遠的未來等待星際飛船。
二:暗殺計劃,爲了更好的星際飛船暗殺關鍵人物。
三:逃亡計劃,帶領自然選擇號逃亡,鋼印族做出不少共享,當了他的墊腳石。
羅輯也在背後出了大力,他的威懾讓水滴不能立刻追上章北海,藍色空間號可能屬於鋼印族在駕駛,可以說章北海的逃離是多方面因素聚合在一起的成功。
李林也在其中吸取不少經驗。
史曉明聽着李林的話,心裏默默想到,是啊,死亡在此時不在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