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生不逢時
李林放下烤串看着程心,目光中透露出思索的眼神。
一切的根源在於程心生不逢時,在日常世界的程心應該是一位非常美好的女性,她美麗、善良、知性、大方,骨子裏還透露出一抹堅定,是最好的朋友、伴侶。
可惜,她出現在一個不需要她的世界。
李林通過翻閱記憶,發現她在三體世界做出的所有選擇,看似做錯了什麼,又看似什麼都沒錯,很難對她下一個定義,唯有生不逢時最適合她。
首先,關於程心推薦雲天明參加階梯計劃,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個從情感角度,也就是雲天明暗戀程心,帶入雲天明視角,程心的所作所爲簡直萬惡不赦。
但從另一個非常現實的角度,也就是程心的角度來看,雲天明活了下來,並且後續拯救世界。
這事的幕後黑手是托馬斯·維德,他應該早知道程心的星星是雲天明送的,但卻沒有告訴程心,而是給了程心致命一擊。
其次,程心競選執劍人,把她從冬眠中喚醒的是公衆,艾aa發現星星只不過是一個藉口,加上托馬斯·維德殺害瓦季姆,隱瞞雲天明送星星,槍殺程心,她突然競選執劍人變得合乎常理。
在她眼裏,托馬斯·維德簡直萬惡不赦,怎麼能讓這種魔鬼成爲執劍人?
這事背後的黑手應該是三體世界和人類文明,人類文明想要安全的執劍人,三體世界想要入侵。
所以程心被雙方共同推上了執劍人位置。
因爲兩個文明都知道,程心沒有威懾力,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沒有威懾力的執劍人!
至於程心從羅輯手裏接過威懾系統,在她被公衆喚醒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悲劇。
當時的托馬斯·維德也有非常清晰的認識,所以才決定刺殺程心。
就算托馬斯·維德成功刺殺程心,一定還會有下一個李心上位。
決定事情的關鍵並不在交劍儀式,在於羅輯成爲執劍人的54年時間,三體世界對人類文明的潛移默化。
然後,程心阻止維德繼續研究光速飛船,她是爲了阻止星環集團和聯邦政府內戰。
雲天明給出的信息,掩體、黑域、光飛,程心的選擇是光速飛船,人類選的纔是掩體。
程心經過執劍人一事的教訓,終於知道自己沒有足夠能力,這也是她把公司交給托馬斯·維德的重要原因。
回想起程心和托馬斯·維德關係,殺朋友、隱瞞星星、要她命,程心把公司交給這麼危險的托馬斯·維德,自然要考慮後手問題。
程心還是把公司交給了托馬斯·維德,因爲她清楚托馬斯·維德比她更有能力,因爲她想研究出光速飛船。
她上次沒有聽托馬斯·維德話,這次她想試試。
別忘了,人類社會支持掩體計劃,星環公司研究光速飛船是非法行爲。
程心最後和托馬斯·維德要一個條件,估計她已經猜到結局可能會引發內戰!
任由托馬斯·維德行動,內戰一定爆發,而且不一定贏,就算贏,人類文明也廢了,星環城也不是所有人和托馬斯·維德上下一心。
這事從上帝視角來分析,托馬斯·維德在最該做決斷的時候,把事拋給程心。
後續程心阻止光速飛船研發,但要清楚托馬斯·維德的間諜身份,他完全可以不聽從程心命令威懾聯邦政府,他有反物質炸彈威懾聯邦政府。
就算威懾成功,其他巨型公司在一邊看着,這會導致聯邦政府公信力下降人類分離崩析。
程心被喚醒下決定算是背了一個大鍋,但她阻止了人類內戰。
托馬斯·維德,一個不擇手段前進的人,怎麼突然放棄了內心的堅持?
真就因爲一個承諾?
光是憑着這一點,托馬斯·維德就要負一定責任,這和他不擇手段前進的人設衝突。
失敗的伏筆在於人類沒有完全解讀雲天明的童話故事。
當曲率驅動引擎的尾跡在實驗室被發現,纔是人類真正瞭解黑域安全聲明的密碼,可惜維德主持的實驗一直都是實驗領先理論,羅輯在後續就這點對程心進行過吐槽。
在實驗室內沒人發現尾跡問題,或者說發現了不在意,這才錯失解讀雲天明童話的最後一個機會。
李林感嘆艾aa不愧是聰明人,她率先解讀出雲天明故事中的肥皂船,也是她察覺到曲率驅動引擎和黑域可能存在重疊,艾aa簡直開了外掛。
掩體計劃是全人類的選擇,不是程心的選擇,她選的一直是光速飛船,這鍋真不能全丟她身上。
最後人類文明被二向箔命中可以說是理所應當,配上一句好死,不過分。
至於程心最後一個重大選擇,在迴歸運動中留下五公斤生態球。
在大劉筆下,我們只確認程心偷偷留下五公斤,在他沒寫的整個宇宙中,所有人都會心甘情願的把物質交出來?
恐怕不見得。
考慮到大劉筆下的程心從來不是一個人,更像是借她之手在隱喻一個羣體,最後一段更像是借程心在隱喻整個宇宙。
李林第一次看原著,他是討厭程心的,直到他詳細分析其中的所有關係,對錯,摒去自己的好惡,一遍又一遍重複,他對程心的看法發生了轉變。
李林在事後剖析自己爲什麼討厭程心!
首先,作者對程心的定位就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角色,這就定下基調,餘下的是討厭多少的問題。
大劉需要的是一個體現人類大衆意志的角色,這個角色恰好叫程心而已。
大劉給程心設定犧牲精神,有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她更希望自己的良心得到安寧,程心做不到大愛無仁,很少有人能做到大愛無仁。
李林同樣希望自己良心得到平安,包括忽悠智子、接觸雲天明,爲雲天明騙取三體艦隊更好待遇,給星艦地球四維碎片,都是出於這個理由。
看過三體原著,知道悲慘結局,如果不能做點什麼,李林當然會良心不安!
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李林很難去要求程心必須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