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謎團
托馬斯·維德懷疑兩個文明之間的科技代差,已經出現碾壓趨勢。
至於三體文明爲什麼沒有這麼做,托馬斯·維德只能在內心勸說自己,擁有光速飛船的三體文明更不想和人類同歸於盡。
這個理由很好的解釋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三體文明爲什麼向人類文明曝光自己擁有光速飛船的問題!
這同樣是在威脅人類文明,自己擁有光速飛船,文明的存續已經完成,不再被黑暗森林威懾嚇到瑟瑟發抖。
雖然有這種解釋方法,但托馬斯·維德總感覺三體文明另有目的。
雲天明見托馬斯·維德沒有繼續發問,便知道他只關心這兩個最重要的問題,光速飛船的研發時間,三體文明背後的危險。
他雖然不知道確切的答案,但在三體艦隊上呆了三年也不是一無所獲。
雲天明咳嗽兩下,吸引衆人視線,“我們可以先找出三體文明擁有光速飛船的大致時間!”
李林和羅輯兩人只是盯着雲天明等待講述,程心認爲托馬斯·維德幾人有被害妄想症,但也只能任由他們發瘋,大部分時間都在盯着雲天明,不希望他和托馬斯·維德產生衝突。
托馬斯·維德見雲天明終於願意拿出情報,臉上的笑容宛若繁花盛開。
托馬斯·維德賭贏了,雲天明手中的確擁有他所缺少的三體艦隊情報。
“三體艦隊和裝我大腦的飛行器一起在宇宙中航行兩個世紀。
三體艦隊航行途中不可能長時間處於10%光速,三體艦隊需要停下飛船收集燃料,這導致兩個世紀只能航行2光年左右的距離。
根據這一點可以計算出三體文明截獲我大腦的時間,之後三體艦隊爲我製造一副健康的身體,沒過多久三體人便找到我詢問一個問題,如何拯救三體艦隊?
我後來發現是羅輯在威懾三體艦隊,命令三體艦隊轉向。”
羅輯眉頭輕跳,他已經注意到雲天明想說的事什麼,時間!他開始在內心計算時間。
按照雲天明的計算方法,他是在我威懾三體艦隊之前就被截獲製造身體,這其中應該有一段不短的時間。
隨後就是我威懾三體艦隊,三體艦隊爲了不轉向從而詢問更瞭解人類的雲天明,這段話中透露出的信息其實非常多。
托馬斯·維德嗅覺敏銳,同樣意識到這段時間存在問題。
這代表三體艦隊被羅輯用黑暗森林威懾的時間點,三體艦隊很可能還沒有掌握光速飛船技術,所以他們纔會感到恐懼,去詢問雲天明。
以現在的角度進行回顧,三體文明絕不捨棄三體艦隊差點讓羅輯發射三體星系座標,我當初不明白三體文明爲何這麼做,現在已經有了答案。
很可能是三體文明已經快掌握光速飛船技術,所以纔想保下三體艦隊?
如果這個猜測是真的,那麼就代表三體艦隊在沒有科技爆炸的時候,用兩百年或者更多的時間已經快完成光速飛船技術?
托馬斯·維德指尖在茶几上有節奏的敲擊,大腦飛速思考這種可能性,他種感覺還差點情報,事實或許並非如此。
“這意味着三體文明知道自己快研發出光速飛船技術?
至於三體艦隊爲什麼不轉向,可能考轉向區域沒有足夠物質,無法打造光速飛船?”
雲天明和羅輯的對話引出更多的問題。
見衆人被引向錯誤的答案,李林在內心嘆了一口氣,他很清楚的記得贈送三體文明曲率驅動引擎的時間,是在三體文明被羅輯威懾以後。
至於三體文明爲什麼要死命保護三體艦隊,一般人真猜不到是爲了把雲天明送回地球。
如果三體文明不保護雲天明所在的三體艦隊,李林也不可能爲了早點和雲天明見面,贈送三體光速飛船技術,反而會立刻毀掉三體星系。
三體文明在絕境之中暫時找到生路,多活了三年時間,並且建造出三體第二艦隊。
然而這個答案,李林不可能完整告訴托馬斯·維德等人,當李林思考如何引導衆人找到正確答案的時候,雲天明發話了。
“我認爲這不太可能,當時三體艦隊聯繫我的時候,我能從他們身上察覺到驚慌、對於死亡的恐懼還有對未知的迷茫。
如果三體文明已經快掌握光速飛船技術,被羅輯威懾的情況下,不會出現這些情緒。
最好的方法是立刻同意羅輯的要求而不是與其對抗,深入宇宙隱藏自己纔是最好的選擇。”
托馬斯·維德一怔,雲天明的分析很有道理,考慮到三體艦隊爲了保下艦隊差點被羅輯公佈座標毀滅三體星系,這個代價太大了。
如果是他,絕對會選擇犧牲三體艦隊保護三體星系,這裏似乎也有問題。
而且聯繫雲天明詢問與羅輯交流也不這麼做,反而證明三體文明面對羅輯的威懾束手無策!
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被托馬斯·維德記在心裏,這可能是判斷三體文明是否掌握光速飛船技術的重要線索之一。
“三體艦隊經過兩個世紀的航行,飛船上的物資必定匱乏。
我們假設三體文明快要研發光速飛船技術!
如果轉向深入未探索宇宙,可能無法收集足夠的物資與燃料,到時候別說改造光速飛船,連啓動飛船的燃料都不夠。”
李林算是勉強打上補丁,不能讓托馬斯·維德和雲天明調查三體文明不讓艦隊轉向的原因。
聽見李林的發言後,羅輯、雲天明、托馬斯·維德陷入沉思,這個假設似乎有點道理,不能忘記物資和燃料問題。
幾人在李林的刻意引導下,突然發現過去沒注意到的一個細節問題。
托馬斯·維德擡頭看向雲天明:“抵達太陽系的三體艦隊有1000多艘,改造這麼多的光速飛船所需要的物資是從哪來的?
三體艦隊又是如何把10%光速的飛船升級爲光速飛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