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如意算盤
從星艦地球手中獲得曲率驅動引擎技術是人類文明科技史上的一座重大里程碑,因爲星艦地球慷慨的舉動,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之間的科技爭鋒跨上一大步臺階。
對於托馬斯·維德接下來的計劃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如果沒有星艦地球贈送光速引擎技術,那麼托馬斯·維德也不會有所謂後備計劃,這個後備計劃依賴星艦地球贈送科技的舉動。
按照常理,三體文明絕不可能告訴人類文明光速引擎原理,這是他們被人類文明用黑暗森林系統掐住脖子,最後的喘息空間。
如果人類文明同樣擁有光速引擎,三體文明將永無翻身之地。
托馬斯·維德確信,就算使用黑暗森林威懾系統強迫三體文明,他們寧願三體文明和人類文明一同毀滅,也絕不可能交出曲率驅動引擎。
然而現在,不同了,托馬斯·維德手中已經擁有光速引擎技術,雖然只能出現在圖紙之上,但這依然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托馬斯·維德從未忘記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手握黑暗森林威懾系統的執劍人!
他現在可以利用黑暗森林威懾系統,威脅三體文明交出光速飛船前置科技,這和之前索要曲率驅動引擎技術完全是兩個概念!
托馬斯·維德相信三體文明無法拒絕自己提出的條件,雖然都是索要,但面對的壓力卻截然不同。
這個計劃雖然看起來非常不錯,但也有一點小問題,托馬斯·維德並沒有確定三體文明的態度。
爲了光速引擎前置科技動用黑暗森林威懾,必然不會被聯合政府與公衆所認可。
至於向聯合政府解釋其原因?
更不可能,如果把太陽系已經暴露這事對人類文明公佈,只會引發絕望、暴亂、崩潰
通知聯合政府,人類文明必然會爲了爭奪所剩不多的船票發生內戰,托馬斯·維德可沒忘記章北海借用25號宇宙提示的內戰。
這事如果要做,只能獨斷專行使用黑暗森林系統威懾三體文明!
可這這同樣有一個大問題急需解決,托馬斯·維德較爲擔心三體文明不接受自己的威脅,到時候該怎麼辦?
首先,太陽系附近出現恆星+尾跡=高危險,這件事沒有向羅輯那樣做過實驗,比如在一顆恆星附近留下光速尾跡,嘗試多久會引來黑暗森林打擊。
這只是星艦地球的一面只詞,托馬斯·維德暫且也只能相信,這還是因爲星艦地球贈送光速引擎所以才獲得信任。
以托馬斯·維德的間諜作風,想獲得他的信任可不是一件簡單事。
正因爲這件事沒有進行實驗,也不知道具體的打擊時間,可能是下一秒,也可能是一百年以後,在沒有具體實感的情況下,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都不會感到太大的威脅。
托馬斯·維德如此焦躁不安,是源於他的天性,甚至可以說他杞人憂天,而這種特性剛好被星艦地球利用。
既然沒有明確發現危險,恆星+尾跡此刻還不等於廣播座標!
三體文明是否認同這個觀點猶未可知。
其次,就算三體文明認同尾跡帶來的危險,可三體艦隊擁有光速飛船,只要艦隊不滅就表代表三體永存,就算兩個文明一起被黑暗森林打擊,三體文明擁有的光速飛船更多
還有最後一點,這是托馬斯·維德突然想到關鍵,三體艦隊的光速飛船抵達太陽系,暴露可能不止太陽系!
托馬斯·維德之所以沒想到這個問題,主要是消息太重大沖擊他的理智,也和他所在的距離有關,太陽系太近,三體太遠。
三體艦隊光速飛船從2光年外啓動前往太陽系,所以托馬斯·維德根據恆星+尾跡,自然只想到太陽系。
然而曲率驅動引擎技術是需要在宇宙進行實驗,三體文明不可能沒做實驗就讓三體艦隊1000多艘飛船裝上光速引擎!
那麼三體文明會在哪兒進行光速引擎實驗?只能是三體星系。
座標暴露的不止太陽系,還有三體星系,兩個文明都暴露了,這就是托馬斯·維德之前一直想不通的未知威脅,這樣一來,一切都合乎情理對上了。
既然兩個文明附近都出現恆星+尾跡現象,那麼三體文明真的還怕黑暗森林威懾系統?
這恐怕要打上一個巨大問號。
托馬斯·維德眉頭緊皺,自己或許要進行一次試探,確認三體文明是否還會被黑暗森林威脅。
可這次試探的風險之高,完全超出托馬斯·維德所能承受的極限,一但確認三體文明不被威脅,那麼停留在火星的三體艦隊便會掙脫束縛,毀滅人類文明。
到時候也不用考慮黑暗森林打擊,人類文明會在那之前被三體艦隊摧毀。
托馬斯·維德終於察覺自己套在三體文明脖子上的絞繩,並不牢固。
一個兩難的選擇擺在托馬斯·維德眼前,不用黑暗森林威脅三體文明,就無法獲得曲率驅動引擎前置科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完成黑域安全聲明拯救太陽系,人類文明可能在這段時間迎接黑暗森林打擊。
可一但動用黑暗森林威脅三體文明,有可能發現三體文明不受威脅,選擇魚死網破,人類文明立即毀滅。
這導致托馬斯·維德束手無策,收穫和風險不成正比,不威脅的收益更高,危險更低。
一串電流突然在托馬斯·維德腦海閃過!
托馬斯·維德差點忘了一件事,三體文明掌握曲率驅動引擎技術,三體星系應該能建造不少光速飛船,完全有能力使用光速引擎尾跡覆蓋三體星系附近的宇宙形成黑域安全聲明。
至於三體星系生存環境惡劣,不適合持續發展這一系列問題,在黑暗森林打擊面前通通不值一提。
三體文明在這種隨時會被黑暗森林打擊的情況下,是否會選擇使用黑域安全聲明?
當然會,這根本不用選,至少這一代三體文明還能多活一段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