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扭轉
現在......托馬斯·維德請你告訴我,這樣的人類文明是否值得拯救?”
面對李林的詰問,托馬斯·維德咬緊牙關一言不發,但通過他全身微微顫抖的身體,就發現托馬斯·維德內心並非他臉上表現那麼平靜。
李林還在替托馬斯·維德打抱不平,“這樣的人類文明當然該死,他們的愚蠢選擇帶着整個人類文明步入毀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成爲陪葬品。”
李林不斷用語言去挑動托馬斯·維德敏感的神經。
雖然李林只是在進行簡單描述,但托馬斯·維德認爲李林沒必要和自己開玩笑,他同樣在自己腦海進行過推敲,正史的發展合乎常理,至少托馬斯·維德沒有發現明顯漏洞。
尤其是被李林着重描述人類文明的愚蠢一面,不管是相信三體被文化入侵,還是後續禁止光速飛船研究,托馬斯·維德恨不得將這些發佈命令的人通通殺個乾淨,他認爲人類文明沒有這些人必將變得更加美好。
不對!!!
這是李林灌輸給我的想法,他講述未來視中的歷史是在告訴我他爲何不拯救人類的原因,在李林眼裏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李林畢竟擁有未來視,他所擁有的時間觀和人類截然不同。
這時李林靠近托馬斯·維德耳邊輕聲道:“在正史中的人類文明先後擁有羅輯、雲天明、章北海、托馬斯·維德這樣的天降猛男輪番挽救,我也沒有丟出類二向箔,卻依然無法避免人類踏上毀滅的命運。
這到底是我們有問題,還是人類文明有問?
你難道心裏就沒想過殺了這羣豬隊友?不殺了他們還怎麼搞好人類文明的建設?
我們再退一萬步,難道星艦地球在你眼裏就不是人類文明?
告訴你一個額外情報,正史中的星艦地球一直活到宇宙終結,廣義上的人類文明並沒有毀滅,現在死掉的是愚蠢又自私的地球人類。
大自然遵循物競天擇,不適應環境的動物被淘汰,地球人類的毀滅正好順應這個道理。
不適應宇宙環境的人類將被宇宙淘汰,自私的基因被大規模消滅,更優秀的人類得到延續,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觀遍正史可以發現就算沒有我插手干擾,地球人類文明依然愚蠢、自私,就算躲過這一次又如何?
抱着這樣的觀念能避開下一次,早晚死在其他文明手裏。”
此刻雙方地位反轉,本該由托馬斯·維德說服李林拯救人類,轉變爲李林質問托馬斯·維德人類文明爲何不該毀滅?
在這個話題裏,李林提出一個非常尖銳的話題。
李林用未來視看見星艦地球活到宇宙的終結,這意味着人類文明已經在宇宙中獲得延續,托馬斯·維德拯救人類的目的前所未有的挑戰。
托馬斯·維德既然知道人類文明在宇宙得以延續,他嘗試拯救地球人類的舉動就失去了最大動力。
李林那套宇宙物競天擇理論雖然在托馬斯·維德眼裏全是歪理,但他就是忍不住深入思考,托馬斯·維德這個人很喫社會達爾文主義這一套。
李林有更長遠的目光,站在更高的層次,宇宙物競天擇理論不就是文明達爾文主義?
主張用達爾文的生存競爭與自然選擇觀點來解釋宇宙文明的發展規律。
認爲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現象普遍存在於整個宇宙文明......三體文明就是最好的例子,還有黑暗森林理論。
托馬斯·維德思考70億愚蠢自私的人類死在地球,人類文明抹掉人性上的弱點,生存能力大幅提高。
李林看見星艦地球活到宇宙終結,托馬斯·維德認爲星艦地球從地球毀滅中汲取養分。
不——不對!!!
我本來是想勸說李林收回二向箔,我怎麼能被他說服,我居然認爲地球人類毀滅是一件好事?
托馬斯·維德突然意識到自己被李林說服,他全力抗拒往去思考文明達爾文主義的優點
沒有地球人類......星艦地球同樣也是人類,他們在李林眼裏活到宇宙終結
愚蠢自私的地球人類與活到最後的星艦地球,二者被托馬斯·維德放在天平兩端,內心在不斷比較。
一方是無論如何都難以拯救的地球人類,另一方則是適應宇宙的星艦地球,就連傻子都知道該怎麼選。
極端理智的托馬斯·維德,不得不承認選擇星艦地球更有效。
李林看着托馬斯·維德冰冷的臉龐,“你很清楚二者之間的優劣,誰說星艦地球不能代表人類文明延續下去?”
呼——吸——呼——吸——
托馬斯·維德雙手撐着膝蓋大口喘氣,說服自己是一個無比艱難的決定。
“就算我認爲星艦地球比地球人類更優秀,但......”托馬斯·維德在這裏卡主,他無法說服自己撒謊,但他印着頭皮說了下去。
“......只要你收回類二向箔用光粒打擊攻擊太陽,人類文明或許有機會執行假死計劃。”
托馬斯·維德說這話時,他自己都感到反胃,但又不能不說,70億人的生命
然而李林似乎不這麼認爲,“就算苟延殘喘活下去又有什麼用?
只要地球人類不願意拋棄基因中的自私,毀滅遲早會降臨。
人類文明想在冰冷殘酷的宇宙活下去只能自我改變,像星艦地球發生黑暗戰役後適應宇宙。
我給人類文明的考驗只有一個目的,想看看人類文明在面對生存危機,能否依靠自己的力量延續下去,擁有壁虎斷尾的勇氣。
然而地球人類沒有作出任何改變,他們就像是魚缸裏的小丑魚,面對危險只會抱成一團。”
聽李林對人類的貶低,托馬斯·維德無言以對。
他留意到李林用小丑魚比喻人類,突然想起李林家裏放在魚缸中的塑料小丑魚。
恍然大悟的托馬斯·維德這時候終於意識到李林爲何在魚缸放小丑魚,他早就看見這一切。
然而托馬斯·維德此刻沒有多餘心力關心這些問題,他無法說服李林回收類二向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