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文人雅集

作者:放鴿子
儘管有斗笠的遮擋,燕清並看不見這自得其樂之人的相貌,可憑這份獨行特立的瀟灑,被衆人以各色目光打量的泰然,還有設計這神奇自動的木車的本事……

  一個叫大部分後世人都耳熟能詳的名字,就已呼之欲出。

  燕清玩味地挑了挑眉,很快回想起上回見到對方的情景:赫赫有名的蜀漢丞相,當時還只是個會爲懷橘之事意外暴露,而一邊羞窘得耳根發紅,一邊還強自鎮定地慷慨陳詞,不卑不亢地衝他表明志向……

  不論如何,僅是個眉目清秀,能言善辯而不失可愛的大豆丁罷了。

  結果眨眼功夫,就已過去五年了。

  在一直伴他身側的那幾人身上,時光彷彿都停止了流逝一般,且從正值青壯的人身上,這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裏,也難見衰老的痕跡。

  卻足夠讓當時的少年似幼柳般抽條,成爲翩翩青年了。

  只是諸葛一氏無從得知的是,他們的命運已被燕清一筆改寫,而大變了樣。

  父親諸葛珪和叔叔諸葛玄仍然健在,且頗受上司器重,屢受提拔,儼然官運亨通。

  兄弟姐妹也未因早早失去雙親而被迫成熟,也未因飽受戰亂之苦被迫逃難,甚至落得四散流離。

  如今,二個年歲較長的女兒已然嫁入門當戶對的人家,長兄諸葛瑾也於去年有幸娶了荀彧之女爲妻。

  作爲被主公親口褒獎過,飽受家人期望的諸葛亮,自然也得以順風順水地成長,後順理成章地憑天資作爲叩門磚,同時拜入蔡邕和鄭玄二人門下,現略有所成,正是個滿懷期許和抱負、又還有點傲氣和促狹,意氣風發的青年。

  思及此處,燕清不由微揚脣角,心裏滿溢的都是吾家有兒初長成的欣慰。

  不論沒有過早遭受親人間的生離死別之痛的諸葛亮,還會不會成爲大名鼎鼎的臥龍先生,千古一相,燕清都毫不懷疑,倘若諸葛亮有機會選擇,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現今這般。

  見燕清忽然勒馬停駐,又若有所思地盯着那乘着聞所未聞的古怪車駕、招搖過市的青年看,典韋略一思忖,不由壓低了嗓門,詢道:“主公可要屬下將那對您態度輕慢、不知見禮的張狂小子拿下?”

  “他對我身份一無所知,只是偶然路過,還專注手中書卷,”燕清失笑:“不行禮才說得過去,你卻無端捉他做甚?”

  典韋仍是一臉憨氣,猜錯了也只嘿嘿一笑:“是某想岔了。”

  燕清好笑地睨他一眼,忽有些心血來潮,說道:“我倒準備跟上他看看。只是你這塊頭太大,憑他利眼,定是下一刻就能識破我的身份了。”

  典韋立馬會意:“待將主公送到地方,某便候在外頭,只擇幾個瘦子隨主公入內便是。”

  燕清滿意地點了點頭,信手一撥,便將馬頭調轉,不遠不近地綴在那倍受矚目的木車後頭了。

  被尾隨的木車並未走太遠,就抵達了目的地——還不是別的新鮮地方,而是燕清恨不得從記憶中抹去、有着一株傲然紮根在寸土也無的屋頂上,一年四季都有桃花綻放的桃樹的原官邸處。

  除了將它視爲仙人顯跡的神物、時不時就要來拜上一拜,以求心安的教徒外,一些文人墨客也對這奇景讚不絕口。

  後還有富商窺見這份商機,索性投入重金,隔街修了處高度足以與那桃木比肩的樓臺,供些價格不菲的好茶好酒,讓嚮往這份玄乎其玄的雅趣的騷客有了好去處。

  三層賞桃最爲便利,也因此最受青睞,日日有客絡繹不絕,從不虛席。

  就連一向清心寡慾、醉心學問的鄭玄都曾出口稱讚,蔡邕更曾在三樓撫琴數曲,又大筆一揮,留下千金難求的墨寶,將此樓命名爲桃然樓。

  桃音同陶,爲陶然忘機之意。

  有這兩位桃李滿天下的大學者的高評價鎮場,本還有幾分銅臭的樓都被染上了高雅氣息,更常被作爲文人雅士交流學說,談論詩詞的雅集所用了。

  顯而易見的是,諸葛亮也是爲赴一場雅集而來。

  燕清是做夢都想不到還有如此的詭異進展,這會兒略一擡眼,就看到那塊醒目牌匾,再一側頭,就能把那讓他頗感羞恥的桃樹納入眼簾,不由嘴角抽抽。

  到了地方的諸葛亮也終於放下了叫他癡迷了一路的書卷,利落地一翻,仗着手長腿長,輕輕鬆鬆地就着了地。

  他卻不忙進樓,而是回過身來,彎腰在那木車上很是隨意地輕輕一拍。

  下一刻,木車就在衆人嘖嘖稱奇的注目中,慢條斯理地滾入了馬廄。

  在這之後,諸葛亮便坦然地沐浴在驚歎聲中,啪地將手中山水摺扇一展,面上帶着雲淡風輕的笑,施施然地在店小二的引領下,往三樓去了。

  就是這似曾相識的風流倜儻,以及不畏冬季嚴寒也要搖扇子耍帥的行爲,未免也太過眼熟了些。

  燕清不可抑制地想起了姓郭的某人,眼皮登時一跳。

  他雖沒有來自舉辦這場雅集者所送予的憑證,又以斗篷遮面,但閱人無數的店方也能輕易看出他的器宇不凡。

  加上背後跟着的那幾個侍衛人高馬大,舉止有序,便知他身份非同一般,自然不會加以阻攔,而是小心翼翼地領着他上去了。

  因是跟在掐着點到的諸葛亮後頭,又在剛剛耽誤了一小會功夫,等燕清尋一不起眼的角落靜靜落了座,臨窗的位置已坐滿了穿着官學統一制式白袍的學子,正爲什麼爭得面紅耳赤。

  諸葛亮只在一旁笑眯眯地繼續搖扇,腳邊上還擺着個燒得正旺的火盆,好似覺得爭得面紅耳赤的同窗們十分有趣,並不忙於發言。

  燕清本只是出於一時興起,纔跟在諸葛亮後頭,重點也唯在觀察正處於年輕氣盛時期的孔明先生而已。

  結果坐着旁聽了一陣後,倒真起了點興致。

  在燕清的反覆授意下,重新興辦的官學裏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都被嚴格管理,夫子必須對學生一視同仁,哪怕是門第顯貴的世家子弟,也不得特殊優待,不允許存在任何攀比之風,只可一心讀書。

  而處於這歲數的讀書人,未經官場磨礪,皆都鋒芒畢露。他們腹中既有些詩書,心裏又有着膽氣,身上精力旺盛得很,還有嘴上相互恭維,心裏卻不認爲自己輸給任何人的驕傲。

  而被這些學子用於友好切磋的雅集,不但把充滿風雅意味的攻擊性給表現得淋漓盡致了,爲標新立異,主題也往往選得異常大膽,是官場中人無論如何都不會輕易道出口的。

  這日他們激烈談論的,便是荊州該不該取。

  有人道:“司空大人雖勢強地廣,卻素來以德行服人,英明放達,忠心輔佐天子,得萬民愛戴。即便近來興兵征討多方,也是先遭進犯後的反擊罷了。而荊州刺史曹寅,固然進身有瑕,卻既不曾犯陛下,亦不曾妨大人,倘若貿然發兵,便是無名之師,不再是爲天下大義,而是爲一己之私,甚至有竊取漢祚之嫌,日後忠正不阿之人又如何肯爲大人效力?此大不祥也,斷不可爲!”

  更多的人,則對此說法不以爲然。

  在座的基本上都是在燕清接管豫州、大力改政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一輩,吸取的是百家學說,並不只是儒家而已,對忠君之事,自然不比一些年歲較大的來得看重。

  很快就站出一人,對他進行無情地反駁:“燕公宏達寬厚,能人盡其用,所定法度紀律,無不嚴明清正,於民有利,方得盡人心。若非有燕公推行書籍刊印,提供紙張學舍;若非有燕公與呂將軍徵南討北,反擊凌厲,護民佑疆,你不過一浮萍爾,又能在何處大放厥詞?兵士不通文墨,不識禮儀,尚知非捨生忘死不能報此再造之恩的道理,枉你讀了些書冊,就想得出僅因燕公主動發兵征討,就不願爲之效力的狹隘來!”

  他一口氣駁斥完後,站他這論點的人皆都忍不住鼓起掌來,跟着嘲場中那人道:“君若真有骨氣,何不去荊地、京師一展抱負,而非要留在豫地,還每月去領甚麼救濟呢?”

  那人被戳穿底子,登時滿臉漲紅,忿忿不平地甩袖離去。

  接下來再持主和派觀點的人,措辭就謹慎了些許:“現漢主頹弱,諸侯爭相稱王稱霸,唯燕公征戰四方,以此平復亂世,一心匡扶漢室,行周公之舉,確爲萬民之幸。然燕公以忠待陛下,陛下亦推心置腹待燕公,爲保君臣無猜,還當避嫌纔是……”

  雙方各執一詞,討論得熱火朝天,唾沫橫飛,諸葛亮卻從頭到尾只是微微笑着搖扇子,一副波瀾不驚、胸有成竹的模樣。

  連他的友人龐統都有些看不下去了,以肘捅了捅他,悄聲揶揄道:“請問諸葛仲(諸葛亮喜自比管仲)先生,今日怎這般沉默寡言?”

  往日不都積極得很,差不多回回要舌戰羣雄麼?

  諸葛亮眸光微動,輕咳一聲,還是壓低了聲音,難得厚道地提醒了句:“今有貴客至,自當愛惜形象一些……你也快些將袖口放下罷。”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