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去縣城
翌日。
清晨。
萬籟俱靜。
東邊的地平線泛起的一絲絲光亮,小心翼翼的浸潤着淺藍色的天幕。
當第一縷晨光射穿薄霧,徐福貴從茅草屋走了出來,神清氣爽的伸展了一下身軀。
舔了下嘴脣,忍不住回味了一下昨晚的味道。
將豬蕨草扔了一捆在地上,兩隻小羊立馬起身,對他咩咩的叫了兩聲,然後低頭吃了起來。
這兩隻小羊是開春的時候買的,現在已經長了這麼大。
至於第一隻羊,在前年過年的時候就殺來自己吃了。
“爹,把我抱起來,我也要看小羊喫草。”
有慶邁着小短腿跑過來,身上穿着乾淨衣裳,臉蛋洗的乾乾淨淨。
徐福貴將他抱起來放在脖子上,有慶興致勃勃的看着羊喫草。
“汪,汪汪!”
平安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躥了出來,殷勤的圍着他小腿轉,有慶立馬鬧着下去和平安玩兒。
“別把衣服弄髒了,小心屁股挨我的板子。”
走進屋裏,將要帶的所有東西放在籮筐裏面,包括剝好的竹筍,熏製的一條羊腿,雞蛋,各種應季蔬菜,裝了滿滿一個籮筐,上面用一張麻布給蓋住。
“鳳霞,有慶,走了,爹帶你們去城裏找姥爺,讓他給你們喫好喫的。”
徐福貴穿上一件乾淨的白色短褂,一雙大腳套上一雙乾淨的黑色千層布鞋,頭上戴着寬邊草帽,手裏按着一根長扁擔,對院子裏喊了一聲。
“來了。”
鳳霞立馬應了一聲,拉着弟弟有慶走過來,熟練的爬到另一個籮筐裏面。
平安太小了,自己爬不進去,着急的說道:“爹,爹。”
徐福貴捏了捏他的小臉,將他放進籮筐,又拿出兩頂小草帽,讓他兩戴上。
戴上草帽,一是爲了遮陽,二是防止有些人盯上他們。
就連家珍都戴上了一個草帽,壓的很低,遮住大半容顏,身上的衣服也很寬大,看不出她的傲人身材。
徐福貴將扁擔串到兩個籮筐上面,輕鬆使勁,便挑了起來。
鳳霞和有慶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六十斤的樣子,和另外一個籮筐重量差不多,擔在肩膀上毫無壓力。
鳳霞和有慶高興直笑,不斷給徐父徐母揮手。
“福貴,你可慢點兒,千萬別把我的鳳霞有慶給摔了。”徐父上前兩步,拄着柺杖囑咐道。
走到村口,迎面碰上了龍二。
他依舊穿着一身黑綢衣裳,沒有戴帽子,手裏拄着柺杖,旁邊一個下人小心翼翼的扶着他。
兩年時間過去,龍二蒼老了許多,像是少了十年壽命一樣,腦袋稀疏的頭髮一半已經泛白。
臉色蠟黃,嘴脣泛黑,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據說,是兩年前命根被斷,留下了病根,自從龍二那方面不行以後,整個人變得鬱鬱寡歡,平時很少在外面露面。
見到龍二這幅要死不活的模樣,徐福貴心情更加好了,停下來打了個招呼,“龍老爺,近來無恙?好一段時間沒見着伱了,你這是要到哪兒去?”
龍二怔了一下,透過墨鏡認清是他,“是福貴啊,我到自己的地上去走走,你這是要去縣城?”
徐福貴大方的點點頭,“對,來順要娶媳婦兒,劉家的人要三塊銀元,五十斤大米,你說我哪兒能拿出來,這不是去找家珍的爹救救急嘛。”
旁邊村裏其他人聽見了,先是對劉家人搖搖頭,然後拜託他從縣城買些東西回來。
龍二恍然的點點頭,“是這,那你快去吧,早去早回,外面可不太平,聽說好多人都被抓壯丁了。”
徐福貴心神一凝,“好,是得注意點兒,那我先走了。”
龍二看着籮筐裏的兩個孩子,眼裏不免有些羨慕,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看向自己的下面,閉上眼睛,再睜開時,眼裏多了一股恨意,但他連恨的對象都找不到!
“回吧。”
他轉身朝宅子裏走去,待在外面,總感覺其他人看向他的眼神裏都是嘲諷。
“爹,你累不累。”挑着籮筐走在小路上,鳳霞不時仰頭問一句。
徐福貴咧嘴笑笑,“爹不累,爹身上有的是力氣。”
走了兩個小時,雲霧散去,朝陽射出一大片金光,好像給云溪縣城披上了一件金色的紗衣。
城門口早就沒有大兵值守,全部都被派往前線。
走進縣城,街道相比以往要冷清許多,石板路也沒人清掃,不僅積上一層沙塵,上面還有各種垃圾,散發出一股惡臭。
“縣城咋變成這樣了。”家珍不可思議的說道。
徐福貴打量四周,沒有發現部隊,加快腳步說道:“先去爹家裏,這外面都沒幾個人。”
來到陳府,敲了敲門,大門很快被打開。
“小姐,你可算回來了,快進來,老爺都不知道唸叨你們多久了。”
下人領着他們來到堂屋,陳禮平興許是聽到動靜,站在大門口望着外面。
“哈哈,我的寶貝鳳霞,可想死姥爺了,這是有慶吧,都長這麼大了,快,快叫姥爺。”
陳禮平的背部佝僂了一些,喫力的將兩個孩子從籮筐裏抱出來,臉上止不住的笑意。
“姥爺。”鳳霞甜甜的叫了一聲,聲音響亮清脆,聽的陳禮平新都快化了。
有慶不記得陳禮平了,見姐姐都叫了,也跟着叫了一聲。
“好好好,快進來,先喫點兒點心水果,等會兒姥爺給你們喫好喫的。”
來到堂屋,徐福貴將籮筐放下,掀開麻布,“爹,這是我和家珍從家裏帶來,這麼久不來看您,希望您別怪罪。”
陳禮平淡淡的點頭,轉頭對鳳霞有慶噓寒問暖,連家珍都不怎麼在意。
家珍坐在太師椅上,取下草帽,笑盈盈的看着爹。
剛剛下人告訴她了,陳禮平身體還不錯,米行生意雖然大不如前,但至少不會虧本,一切都還好,所以她也放心。
“家明呢,怎麼又不見這小子。”過了半餉,家珍突然問道。
陳禮平回道:“去年我把家明送到省城讀書去了,老是待在家裏也不是個事兒,讓他去多學點兒學問”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