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還錢
“你這個老不死的,你以爲我是琴芬一家啊,任由你欺負。”
“你說誰老不死的?你說誰老不死的呢?”
“現在這個地方,除了你最老,還有別人嗎?我說誰還不明顯嗎?”
“你信不信我給你嘴給你撕歪?”
“你也就一張嘴還活着,真打起來,你除了就會往地上一趟,你還會什麼?拍大腿?能不能有點新意?”
蘇小娥看着兩人的咒罵,瞬間覺得這個圍觀的真的太牛逼了,啥話都說得出來。
之前她還覺得張琴芬罵人厲害,沒想到,牛人在這呢?村長也沒想到,原本是張琴芬一家和將蔣秀華婆婆的爭吵,怎麼現在又換人了。
張琴芬此時看着看着吵架的兩人,實在有些哭笑不得,這看熱鬧看得引火燒身了。
村長看着,老這麼吵也不像話,便朝着吵架的兩人嚴肅的批評了起來。
“吵什麼吵?一人少說兩句不行嗎?”
“我……”
“還有你,一大把年紀了,做事不想想後果,你以爲那點小便宜好貪啊?就不怕如意她爸媽真的以後來找你啊,真的時候,做事只顧前不顧後的。”
“就是。”
“你也是,人家好歹是個老人,尊老愛幼不知道嗎?中華傳統美德不知道嗎?給我好好回去學學,不然別以爲說是我們村的,丟不起那人。”
村長這些話說的大家還是沒辦法反駁的,最後兩個人都閉了嘴。
等到沒人吵架了,村長轉頭對着蘇小娥說道:
“小娥,把錢拿過來給我。”
蘇小娥看了看村長,又看了看張琴芬,最後將錢遞到了村長的手裏。
村長接過錢來,數了數裏邊的數,然後朝着衆人說道:
“二十一塊八,之前村裏補助的錢是八十塊,嬸子,剩下的錢你看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那張琴芬他兒子將我兒子打傷了去住院還花了兩百塊呢,這要怎麼算?”
村長講目光轉向了張琴芬,張琴芬和蘇小娥兩個人莫名其妙的對視了一眼,隨後朝着村長說道:
“村長,我們不知道這件事啊,而且,這也是這老婆子先去我們家鬧的,不然我家建設怎麼會去他們家?”
村長聽了以後說道:
“這件事,我聽村裏的婦女主任,也就是你兒媳說了,是你兒子打了她,然後許建設看不下去,來幫忙的。
這男人打媳婦,一直以來都是被鄙視的,所以你兒子也有做的不對的,這件事回頭再說,我們還是聊聊這補償款的事。”
村長並沒有被蔣秀華婆婆的話給帶跑偏,依舊揪着補償款這事來說。
“我不知道,這錢在我兒媳婦那裏,你去找她要去。”
村長一聽這句話,就知道她要耍賴了,臉上露出一抹的冷笑。
“你們家錢在誰手裏,這村裏人都知道,你要是不肯還這錢,也沒關係,以後村子裏有什麼分紅補助的,從裏邊扣,總能扣回來的。”
“村長,你不能這樣做啊,你一直都護着張琴芬他們家,是不是他們給你送了啥東西,所以你才這樣,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們家窮。”
村長聽着她胡攪蠻纏的樣子,忍不住撫着額頭。
“你要是覺得我偏向他們,那你問問村子裏的人,我這件事做的對不對,要是有人站在你那邊,那我就讓他來給你做主,行不行?”
蔣秀華婆婆聽到這話以後,將目光轉向了在場的衆人。
大家都是來看戲的,誰會幫她說話,再說了,大家都看不慣他們家對待蔣秀華的態度,好不容易有人替蔣秀華揍了他兒子一頓,大家都拍手稱快呢,哪裏還會替他們家說話。
“村長做的對。”
“對,就該這樣做,誰讓她一開始就收了錢不辦事的。”
“就這樣做,以後從集體裏邊扣錢,等把錢扣完爲止。”
聽到大家這麼說,蔣秀華婆婆此時真的是有苦說不出。
就因爲這個許如意,現在兒媳婦沒了,自己兒子還在醫院,看來這個許如意真的是天生的災星,克父母的,把自己父母剋死現在還來克自己家,好在自己及時將人給趕了出去。
她倒要看看張琴芬一家會不會被這個小賤人給害死。
她要好好活着,等着看這家人的報應。
蔣秀華婆婆惡毒的想着。
村長看沒人再說什麼,這件事就這麼解決了。
他將錢遞給張琴芬,隨後便對着張琴芬說道:
“剩下的錢,回頭村裏有分紅了,會將錢再送過來。”
張琴芬也知道這事只能這麼算了,要是再讓村裏拿出八十塊錢來,那也不現實,到時候肯定會有人反對的。
這件事最後最後就以這種形式結束。
許小婉是晚上喫過晚飯之後纔去的學校。
蘇小娥有些不放心,讓許建設跟着一同前去。
留在家裏的蘇小娥和張琴芬正在屋子裏縫補着衣服,便聽到有人敲門了。
“這麼晚了,是誰啊?”
張琴芬嘟囔了一句,隨後便使喚許少華去開門。
“老頭子,快去開門。”
許少華平時就對張琴芬言聽計從,此時聽到她的話,立馬屁顛屁顛的前去開門。
門一打開,一箇中年婦女抱着一個孩子便跪倒在了許少華的面前。
“許哥,求求你,救救我家孩子吧。”
許少華還蒙着呢,張琴芬連忙趕了出來,一眼就看見中年女人懷裏抱着一個熟睡的孩子。
說是熟睡,但也不像,只見那孩子瘦的皮包骨頭,整個人蒼白的沒有一點人氣。
要不是腹腔還稍微有點喘氣的動靜,趕來的蘇小娥都以爲這個孩子怕是沒了。
“快起來快起來,別跪着了,有什麼話說吧。”
中年婦女卻不起來,只是一個勁的哭着搖頭:
“嫂子,許哥,求求你,救救我兒子吧,我們家九代單傳,到了我這,四十多歲了,才生出這麼一個兒子,他要是有什麼事,我也不活了。”
“快別說這種傻話了,快說說什麼事,能幫的我們一定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