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孃家
經過這一次賣糧食,家裏不僅是雞蛋多了,就連下蛋的老母雞,都多了十幾只,所以這餵雞,都成了一項麻煩事。
好在許如意也知道自己現在是寄人籬下,自己會想着幫着乾點活,張琴芬也不算太累。
蘇小娥這邊和許建設回到了蘇家村。
一路上,看着蘇小娥和許建設又是大包小包的提回孃家,而這一次不同的是,兩個人還是騎車回來的,瞬間村子裏的人就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哎,我就說吧,這許瘸子家裏情況那是真好,你看,這蘇小娥才嫁過去多久啊,家裏就添置了這麼個大件,這在村子,那也是頭一份呢。”
“誰說不是呢,哎,當初真的後悔,媒人都跑到我家了,我心疼我閨女將來要跟着這麼一個殘疾男人過日子。”
“哎,這就是你沒遠見了,你看看這小娥,明知道這許瘸子這個樣子,照樣嫁了過去,你看看,一年時間不到,這日子過的……漬漬漬,真的羨慕啊。”
“要不說這蘇小娥有眼光呢,會挑男人,你看看當初那個,再看看這許瘸子,真的是……”
“哎,別說,當初那個現在可不行了,整天好喫懶做的,再加上家裏老的沒了,現在這日子過的是一天不放入一天了。”
“好在這小娥沒嫁過去。”
“那可不是。”
蘇小娥自然是聽不到村口的人這些談話聲。
兩人騎着三輪車來到了蘇大勇家。
這一次,鄧鳳蘭是在家的。
一看見蘇小娥兩口子來了,連忙迎了出來。
現在蘇小娥兩口子日子好過了,鄧鳳蘭那眼裏心裏都是這個小姑子的好。
誰叫這小姑子每次來都是大包小包的提着來。
這誰看見了不心動啊。
此時看見蘇小娥兩口子來了,連忙熱情的迎接,就連正在睡午覺的妞妞,都被她喊了起來。
“妞妞,你姑來了,你怎麼還在睡覺呢?”
虎妞平時最喜歡蘇小娥了,聽到蘇小娥來了,立馬就從牀上爬了起來。
蘇小娥在看到妞妞朝着自己衝過來的一瞬,心都碎了。
“哎喲,姑姑的大寶貝,快來讓姑姑看看,最近長胖了沒有?”
這蘇大勇家,蘇小娥來過中秋的時候,是送來過大米的,所以他們家並不缺喫的。
而鄧鳳蘭的孃家人,聽說鄧鳳蘭的小姑子給送來了大米,甚至還想要來打打秋風。
被鄧鳳蘭以各種搪塞的藉口給支開了。
想當初自己一家人回去借米的時候,孃家人可沒給自己好臉色,現在聽說自己家裏有米了,竟然厚着廉頗來了。
鄧鳳蘭可不是好惹的,也不是傻的。
有喫的自然緊着自己家裏來。
這一次看到蘇小娥又帶着糧食來,連忙熱情的說道:
“小娥啊,你怎麼又帶這麼多東西來,上次你帶來的糧食,家裏都還有呢。”
“沒事,這不我們剛好去了外省買了些米回來,你們拿着,可別餓了妞妞纔是,孩子正在長身體呢。”
“哎喲,怎麼還帶雞蛋呢,這家裏有下蛋的雞呢。”
張琴芬雖然嘴裏這麼說,但是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臉上還是笑的合不攏嘴呢。
特別是蘇小娥將糖果盒麥片拿出來給虎妞的時候。
鄧鳳蘭故意板起臉朝着虎妞說道:
“妞妞,你這可不能要姑姑的,這東西可貴着呢。”
說完之後,又以勸解的口吻朝着蘇小娥說道:
“小娥啊,這東西貴着哩,以後可不能這麼破費,小孩子喫點糖,稍微買個一兩顆就夠了,哪裏能買這麼多。”
蘇小娥也不在意,伸手抱着虎妞,一臉寵溺的說道:
“這可不是姑姑買的,這是奶奶買給妞妞的,奶奶可一直惦記着咱妞妞呢。”
鄧鳳蘭聽到是蘇小娥的婆婆買的,那是更加吃了一驚。
從來就只有婆婆害怕媳婦往孃家搬東西,還沒見過婆婆給兒媳婦孃家買東西呢。
“小娥,那你婆婆對你可真夠好的。”
蘇小娥聽到這裏,臉上也露出一個笑容。
“是啊,我公公婆婆對我都挺好的。”
這邊蘇小娥和鄧鳳蘭嘮着家常,那邊許建設卻是有些坐不住了。
他打量了一下四周,隨後便去找了一個斧頭,在院子裏給劈起了柴。
“對了,我哥呢,怎麼沒見他?”
“你哥這兩天有縣城裏的找他去砌牆呢,聽說一塊多錢一天,他便去了。”
“那晚上還回得來嗎?”
“嗯,能回來,就是晚點,一會你們留在家裏,我去割點肉回來,在家裏喫飯。”
鄧鳳蘭平時可捨不得買肉,但是蘇小娥和他的姑爺回來了,並且還是帶着大包小包的東西回來的。
自然是要熱情招待的。
蘇小娥看着張琴芬要出門,連忙攔住了鄧鳳蘭。
“你就別去破費了,家裏隨便整點菜喫就好了,對了,搞幾個滷蛋,一會大家多喫幾個,不比喫肉划算。”
鄧鳳蘭到底還是心疼錢的,聽到蘇小娥這麼說,便又折了回來。
“那是那是,家裏這麼多雞蛋,一會一人整兩個。”
這麼說着,鄧鳳蘭便去忙了。
只不過不是忙着做事,而是假意去隔壁家裏借醬油做滷蛋,實際上是去炫耀去了。
“你說是不,我們家姑子啊,這可是嫁到好人家了,每次來都帶那麼多東西,我說不用了,家裏喫不完的,下一次還是帶。”
“那是你姑子命好,像我們家兩個姑子,嫁出去了,沒回來打秋風就不錯了,可別想着能拿點東西回來。”
“哎,這人比人,可不得氣死人啊。”
“那可不……”
蘇小娥並不知道鄧鳳蘭正在隔壁炫耀她呢。
此時的她正在幫着妞妞泡着麥片。
小小的妞妞站在桌子前,看着碗裏已經飄出來的奶香味,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姑姑,這麥片可真香啊。”
“妞妞這個小饞貓,是不是想吃了?”
“嗯,妞妞想吃了,還有糖,剛剛妞妞吃了一顆高粱飴,好好喫啊。”
“好喫,那下次姑姑回來再給你帶點回來。”
“好耶好耶,姑姑最好了,不像媽媽,都捨不得給妞妞買糖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