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唱作俱佳
而許建設正坐在牀旁擦拭着自己的工具。
看見蘇小娥醒了,微微挑了挑眉頭。
“醒了?”
“嗯,我哥怎麼樣了?”
“你哥打了破傷風的針已經回家了,對於打傷你哥的那個無賴,現在那家人正在你哥家裏等着協商調解呢。”
蘇小娥聽到那個無賴說的話就一肚子氣,現在想着來調解了?早幹嘛去了?
那他們打算怎麼賠償?
那家人看起來也沒什麼錢,估計難。
蘇小娥聽到這裏,“哦”了一聲,便沒有說話。
看樣子是沒什麼賠償了,不過這也好,抓進去關哥幾天,戳戳他的銳氣,免得傷害了別人還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蘇小娥起牀之後,便想着給蘇大勇煲個湯送過去,畢竟傷的這麼嚴重,不喫好點怎麼行?
好在家裏的雞還有十幾只,蘇小娥這麼一說,張琴芬和許建設便忙活了起來。
“是應該喫點好的,想來你嫂子也捨不得將家裏的雞殺了,咱給弄點蘑菇放在裏邊一燉,回頭香着呢。”
許建設聽了,連忙去將後院養的雞拉了一隻來殺了。
而張琴芬因爲蘇小娥懷孕了,最近伙食也是天天怎麼好怎麼來,原本四五十隻的雞,現在也就剩下了十幾只。
就這樣,張琴芬還在計劃着回頭養個四五十隻小雞崽,到時候生產的時候蘇小娥坐月子可以一天一隻雞的來。
這也是許家纔有這樣的條件,這要是放在別人家,飯都喫不飽的情況下,哪有這樣的條件。
現在早餐攤由張琴芬去擺,味道比起蘇小娥來說,自然是差了一些,而這也直接導致生意沒有之前的好。
既然生意沒了之前好,其他攤主那邊有了生意,對於張琴芬擺攤,也就沒有那麼排斥。
蘇小娥還是想要自己開個店面的,但是張琴芬想着,這開店面到處都要錢,現在蘇小娥懷孕了,回頭花錢的地方多着呢,能省一點是一點。
也就將這件事暫時擱置了。
等到雞湯燉好後,蘇小娥還沒打包呢,這張琴芬就強硬的要求蘇小娥在家裏先喝了一大碗湯,還吃了一大碗的肉。
蘇小娥在旁邊哭笑不得的朝着張琴芬說道:
“媽,你還怕我去了我哥家裏捨不得喫嘛?”
“這可不好說,我要看着你喫完才放心。”
蘇小娥無奈喫能吃了一碗雞肉,再喝了一大碗湯,張琴芬才徹底放行。
好在這家裏養的大公雞也大,加上蘑菇,滿滿的燉了一大鍋,蘇小娥帶了一部分之後,家裏的鍋裏,也僅僅只是潛了三分之一而已。
就這些,還是夠家裏好幾個人喫兩天呢。
蘇小娥這次回孃家,是許建設陪着一起去的,爲了去看蘇大勇,張琴芬又去供銷社裏買了麥乳精,還有幾包糖,外加一大塊的豬肉。
這些東西一起送過去,怎麼說也算是一份厚禮了。
而張琴芬害怕蘇小娥在家裏擔心蘇大勇的情況,還特意交代了蘇小娥,不用那麼着急回家,要是實在擔心,直接在孃家住下就行了。
蘇小娥覺得自己這輩子遇上這樣的婆婆,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對着張琴芬謝了又謝,纔跟着許建設一起朝着蘇大勇家前往。
來到蘇大勇家的時候,他們家此時已經站滿了不少的人,就連村長也來了。
看樣子,是來調解這件事的。
“大兄弟啊,實在對不住啊,都是我那倒黴孩子,你說他幹什麼不好,竟然打架,等他回來,我們一定好好教訓他。”
一個老年婦女坐在地上拍着大腿不停地哭泣。
不知道的還以爲蘇大勇是不孝子孫,被自己親媽教訓呢。
蘇大勇全程臉黑的看着坐在地上唱作俱佳的老太太。
這哪像是來調解的,就像是來演戲的一樣,難怪自己兒子那個德行。
“行了,談事情就談事情,幹什麼坐在地上拍大腿,家裏又不是沒有凳子。”
蘇小娥一進來就朝着那個坐在地上的老太太說道。
雖然家裏凳子確實不夠,但是那都是羣看熱鬧的在站着,對於主角,坐的凳子還是有的。
而在老太太面前,明顯還有一個沒人坐的凳子。
此時被蘇小娥這麼一說,那老太太也不起來,只是原本的唱作被打斷了。
她直接朝着蘇小娥一臉不屑問道:
“你是幹啥來的?這管你什麼事?”
蘇小娥都快被氣笑了,好在旁邊的許建設一直攙着蘇小娥,看到蘇小娥被氣的氣息不穩,連忙拍着她的後背安撫。
“別跟這種人計較。”
蘇小娥才總算是緩和了點情緒。
“你兒子將我哥給打傷了,你說關不關我的事。”
“看你這樣子,應該結婚了吧,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就別來管孃家的事。”
“這是我妹妹,我們家的事,我妹妹都可以管。”
蘇大勇實在看不下去了,站起來朝着老太太說道:
隨後又轉過來朝着蘇小娥問道:
“怎麼這個時間點過來,不好好在家裏休息,我又沒啥大事。”
“你出了這麼大的事,我能不來嘛,正好我燉了點湯,一會你喝點,好好補補。”
兄妹兩個寒暄了一會,隨後又將帶來的東西送去了廚房。
在這喫不飽的年代,這雞湯的蓋子一打開,就連村長都忍不住嚥了好幾口口水。
蘇大勇在廚房待了一會,倒也沒忙着喝湯,而是走了出來。
倒是虎妞,整個人就站在廚房不走了,蘇小娥連忙拿碗,趁熱給妞妞來了一碗,連肉帶蘑菇的。
這一碗下去,虎妞的臉都是紅撲撲的。
蘇小娥再次出來的時候,那個老太太倒是沒有那麼神氣了,也不知道是被誰給拉到椅子上坐下。
此時蘇小娥聽着村長的敘述。
“這件事,畢竟是你兒子有錯在先,將人給打了,這錢該賠還是要賠,除了醫藥費,這營養費啥的,也該出點。”
“村長啊,不是我們不願意賠,實在是沒錢啊,你看看他們家,日子過得多好,還有雞湯喝,我們家連飯都喫不起了,他們家就先出着這錢怎麼了?再說了,也沒多少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