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這兒早就物是人非了,印象中那個總喜歡掛着破幌子在賣滷煮的店鋪都搬走了!
“要不,咱們隨便喫點吧?”
範青陽頓下腳步不好意思:“我可能記錯了!”
“我帶你去吧!”
周欣怡看了一眼手機嘆了口氣:“丁家滷煮早就搬家三十七年了,您這記憶力夠好的!”
他打開導航直接帶着範青陽走了七八分鐘來到了一個看上去不錯的門店:“這裏就是了!”
兩人進去直接點了兩份滷煮火燒!
周欣怡搓搓手:“我是第一次喫,還挺好奇呢。”
“慢慢喫,喫完了咱們找個住的地方,最好租下來!”
“行!”
就在兩人說話的時候,門口咣噹一聲!
一個帶着口罩的年輕人氣呼呼的走進來,直接做到了旁邊的桌子上:“來一份滷煮。”
說話的時候,他隨手從咯吱窩下拿出一個報紙包裹的東西放到了桌上。
範青陽只是掃了一眼,心中就一動!
這是典型包裹玩意兒的買家!
這是行內人的玩法,看到古董交易之後直接用報紙一包,順手踹咯吱窩下夾着就走,這是典型老玩家的做派。
在民國的時候,這種做派更足。
這也就是一種派兒做足!
不關你事價值連城的寶貝還是一文不值的鹹魚,都是這麼報紙一包一夾就走。
也就是你根本看不出它值不值錢。
從這個形狀判斷,應該是三個小瓶子,巴掌大的東西。
鼻菸壺?
範青陽職業病犯了,眼神瞥了一眼迅速開始推算了!
三個鼻菸壺!
爲什麼這麼說,因爲在京城八旗子弟早年多,鼻菸壺基本是人人都帶着的,所以這路貨就多。
這是屬於地方特色,比如南方吧,有南方特色的東西多,比如木製的馬桶,越窯,龍泉窯,景德鎮的多,石刻也多帶有南方的浮雕特點,北方呢,粗大明風格,粗狂有力,鏤空,包括青瓷,石器多!
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也是鑑定古玩的一個基本標準!
比如你在一個小地方,突然發現了一個屬於南方小類石灣窯的東西,那九成九不對勁。
就在此時,一個老頭拄着柺杖走進門,看到青年笑呵呵:“怎麼,家裏又刮鏟到好物件兒了?”
“馬老,您趕緊來坐!”
這個年輕人擠出一絲笑容:“還算不錯,從我家廂房中請了幾個鼻菸壺,您給品評一下?”
他打開了報紙,裏面果然是三個像是鼻菸壺的物件兒!
第一個是竹節形狀白瓷的,圖案是紅竹報喜,竹通燭看上去極爲喜慶。
範青陽掃了一眼有點失望,這玩意就是晚晴民造的東西,不值一提,放到現在頂破頭也就破千。
第二個有點意思了,個頭不大,比剛剛的小一圈多,四方形的兩側竟然帶着獸頭,畫片兒是精緻的小山水。
範青陽其實不用看底足就知道,這是官造的物件兒,光緒的,也值不了三兩千的小物件。
當年造辦處出來很多,大都是賞給一些王公貴族甚至大臣,拿回家玩的東西。
甚至當時就有很多流落出來了。
範青陽已經沒什麼興趣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