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8章
“額,差不多吧!”
聽到這裏,老人很激動,一把抓住範青陽的手:“彭加木先生可是非常偉大的人,如果能幫忙,我一定幫忙!”
“謝謝!”
如果說羅布泊跟誰能捆綁在一起,那就是彭加木了。
四十多年前,彭加木爲了勘測羅布泊,帶領科考隊準備橫穿羅布泊,收集礦石地質資料!
“我當時就在這隻科考隊啊,彭加木先生當年就是我的領導,我之所以留在這裏,就是不甘心,我想知道彭先生的下落,這是我的心病。”
老人激動地喃喃,拉着範青陽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
這個老人叫李沐勝,原本是寶雞人,也算是當年老三屆第一批考入京城大學的大學生,進入了地質學院。
當時,國家準備成立一個勘測隊,進入羅布泊考察。
他就報名了。
當時選拔是非常嚴格的,需要包括體力,包括成績以及能力各種選拔,經過層層篩選。
李沐勝才從幾百人中脫穎而出,
進入了這個地質考察隊伍!
彭加木先生,當時是國內非常厲害的生物學家,化學家可以說爲了國內的植物病毒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業內威望很高的。
他淡泊名利,專心研究,可以說一輩子游走在國內每一個角落,包括所有的省市地區,甚至十五次進疆科考。
也是他經過細緻的研究,提出一個當時非常震驚的概念。
那就是羅布泊其實是一個富饒的地方,各種礦產資源相當的豐富。
尤其是羅布泊可能存在傳說中的重水資源。
重水是什麼,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但是他可是製造核能源最重要的物質基礎,沒有重水,核能源幾乎不能製造!
在六七十年代,國家外匯儲備不足,要想重金購買重水簡直不可能,國外對於重水封鎖極爲嚴苛。
爲了抓緊找到重水推動核工業發展,他不顧當時已經患了癌症的狀態,多次進入了羅布泊考察。
他曾經說,“我彭加木具有從荒野中踏出一條路來的勇氣,我要爲祖國和人民奪回對羅布泊的發言權”。
他先後三次進入羅布泊,就是最後一次,他失蹤了!
而當時李沐勝正在跟他學習。
根據他的回憶,當時第三次進入羅布泊的時候,是一九八零年的時候。
其實這一次出發本身就有點問題。
爲什麼呢?
前面兩次進入羅布泊,深入之後順利科考完成了,所以整個隊伍瀰漫着一股輕鬆氛圍。
本來緊張的心情也放鬆了,在李沐勝感覺中,其實進入羅布泊只要小心點沒什麼問題的。
他們是走的烏魯木齊的路線,帶上必備物資之後,十個人憑藉經驗直接就進入了羅布泊。
原本上計劃是很簡單,半個月的考察順利返回就行了。
沒想到的是前期太順利了,有些出乎預料。
短短六七天,任務就完成了,基本上可以回去。
這個時候,有的隊員提出了意見:“我們爲什麼不繼續深入嗯,從這裏偏離過去,走一天半就可以到羅布泊最核心的位置了,到時候可以收集更珍貴的材料!”
當時是六月五號!
其實彭先生是有顧慮的,畢竟他們準備的有點倉促,貿然進入恐怕有點危險。
“其實也不用這麼怕,畢竟這裏距離安全點不過一百多公里,就算是有危險我們可以馬上撤回了吧?”
別的隊員提出意見,最後經過商量,大家決定繼續向前,走過既定路線進入核心中央區域採集樣品。
。